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攔都攔不住?俄羅斯飛行員畢業就前往中國,原因就一個字

近兩年來, 俄羅斯航空有大量的人才流失到亞洲, 不久前, 俄VIM航空公司便因12名機長同時辭職, 導致其航班被大規模取消。

其中某些人被中國、印度和越南的航空公司挖走。 該公司承認, 主要是“經濟原因”所致, 亞洲國家為吸引外籍飛行員, 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打破了就業限制, 且委託獵頭公司在獨聯體和其他國家展開招募。

目前已有超過300名訓練有素且英語水準優秀的俄羅斯飛行員、飛機機長和教練員赴亞洲就業, 還有400名同類型飛行員準備前往就業。 其中, 部分飛行員選擇前往中國、印度和越南工作,

主要是出於經濟原因。

據瞭解, 中國的飛行員工資比俄羅斯平均高3倍, 月薪達2.5萬美元, 工作時間表上的每月飛行時長為80小時, 而在俄為90小時;在中國飛行員每年休假不少於96天, 而俄羅斯僅為70天。 此外, 2016年中國簡化了向外國飛行員發放工作許可的程式,

促進了俄飛行人員的到來。

飛行人才的流失不只給航空公司, 也給俄經濟造成了損失, 因為大多數流失的飛行員都是國家公費培訓的, 他們在國外工作期間不會繳納養老金和其他社保費用。 目前, 俄各家航空公司要遏制人才外流, 只能在程式上製造障礙, 如拒絕向境外航空公司確認飛行員執照, 以個人資訊保密為由拒不提供某些材料。

空客集團預測, 中國的航空運輸產業在未來20年間幾乎將翻四倍, 成為世界最大市場。 那些在國際上較不知名的新創航空公司, 開出的薪資甚至比達美航空(Delta)資深機長的薪資高出50%。

中國航空業正蓬勃發展, 根據民航業統計的報告, 過去五年航空公司數量增加28%至55家, 飛機數量在過去十年間翻了三倍至2650架。 因廉價航空廣受歡迎, 像A320這樣的單走道客機受到青睞。

高薪延攬外籍飛行員, 一方面是為彌補外國人在中國工作要面臨的繁瑣手續, 其次, 外籍飛行員的經驗更是非常寶貴。

自2011年起, 亞太地區的飛機事故率(不是指失事, 而是像起落裝置失效這類事故)有所上升, 每100萬次飛行就有3.2起事故, 高於全世界的1.8起。 相比之下, 西方飛行員更有經驗。

蘇聯解體後, 在短短幾年中俄羅斯有很多科研人才外流, 一開始主要是西方國家, 如美國、德國、英國等國, 這些專業人才帶著大批前俄羅斯科研成果,

讓西方國家欣喜若狂。 除了這些流向前俄羅斯的專家外, 還有一大批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專家應邀前往中國。

為了充分利用這些寶貴的頂級人才, 為中國科技發展縮短時間, 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確立了“雙引工程”, 專門撥款引進來自前前俄羅斯國家的人才, 雖然中國給出的待遇不如西方優厚, 但是卻更有“人情味”, 這讓很多懷念故國的俄羅斯專家頓感親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