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災後重建工作在與時間賽跑

編者按 5月11日,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發生5.5級地震,給當地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 一個月來,黨中央,國務院,自治區黨委和人民政府,喀什地委、行署對抗震救災工作高度重視、高度關注,給予特殊關心、特殊支持,各地各界也伸出援助之手,全力支援災區,塔什庫爾幹縣黨政軍警兵民攜手同心,眾志成城,開展自救互救,抗震救災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 救災工作結束後,塔什庫爾幹縣如何推進災後重建工作,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是否已經恢復正常?請看本報記者發回的一組報導。

□亞心網記者石速通訊員付超張華偉

一天天翻新的日曆,讓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5月11日發生的那場5.5級地震,成為漸漸遠去的夢魘,而地震無情人有情的讚歌,卻在高原災區久久回蕩。

6月11日,塔什庫爾幹縣“5·11”地震發生一個月,四面八方的愛心人士將關注的目光投向這裡,這裡的災後重建工作正與時間賽跑,災區的各族幹部群眾相信,災後重建工作雖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有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有全疆各族人民和社會各界的齊心協力,災區的災後重建工作一定能如期完成。

搶抓進度,打好重建攻堅戰

塔什庫爾幹縣“5·11”地震災後重建工作,在與時間賽跑。 6月9日,地震災後的住房重建誓師大會和住房重建工作動員大會,同時在塔什庫爾幹縣舉行。

動員社會各界,凝聚各方力量,團結一心、同心協力,為奪取災後重建特別是住房重建全面勝利而努力奮鬥的呼聲,讓與會代表深感責任重大,信心十足,大家表示,一定要攜手同心,明確任務,搶抓進度,打好災後重建攻堅戰。

在誓師大會上,喀什地區的12縣市組織59家施工企業,對5205套城鄉住房進行任務劃分,首批66台大型機械設備、1000余名施工隊員全部到位,初步估算統籌捆綁各類資金8億元。 截至目前,已籌備可用于災後重建的建房資金8807萬元,其中包括安居富民工程資金、扶貧資金、易地扶貧搬遷資金、保障性安居住房資金、各項援助捐款資金。

喀什建工(集團)表示,全力保證工程品質,保證工程進度,保證安全施工,一心一意出精品,圓滿完成喀什地委、行署和塔什庫爾幹縣的重要部署,把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愛護送到廣大受災農牧民的心坎上。

動員大會宣讀了《關於成立塔什庫爾幹縣“5·11”災後重建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和《塔什庫爾幹縣“5·11”地震災後重建工作目標責任分配方案》,並就有關情況作了說明,喀什地區十二縣市分管負責人作了表態發言。 堅持統籌兼顧、科學重建;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堅持合理佈局、科學選址;堅持安全第一、保護生態;堅持創新機制、合理推薦。 地震災後重建與護邊定居相結合,與脫貧攻堅相結合,與特色小城鎮建設相結合,與全域旅遊相結合。

災後重建房屋在城市集中建設一批,在鄉鎮集中建設一批,在邊境一線建設一批;要統籌兼顧、堅持先急後緩的原則;要多方籌集、堅持自力更生的原則;要著眼長遠、堅持品質第一的原則,讓黨中央、自治區黨委放心,讓群眾住得踏實、安心、滿意。 “四個堅持”“四個結合”“三個一批”“三個原則”,都是此次會議上提出的具體要求。

“縣委把災後重建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及時成立災後重建工作領導小組,設立辦公室,組建9個專項小組,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扁平化高效領導機制。 落實縣領導包鄉、鄉領導包村、幹部包戶責任,層層簽訂責任書,立下軍令狀,推動幹部將全部精力、心血、幹勁投入到災後重建中。 ”塔什庫爾幹縣委書記王福友說。

王福友介紹,為了確保入冬前完成5205套城鄉居民住房、一線定居房、邊民服務房重建和新建,讓受災群眾住有所居,推進學校、醫院等關係民生的項目8月底前完成,2018年9月完成重建家園各項任務,塔什庫爾幹縣災後重建工作在與時間賽跑,先後開展3輪摸排核查工作,督促各鄉鎮場對“5·11”地震城鄉住房原址重建、異地搬遷和邊民定居房按村分類統計具體戶數,完善“一戶一檔”建檔立卡,切實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同時,加大政府招標、採購監督的力度,完善制度,嚴格程式,嚴明紀律,堅決做到廉潔重建。

眾志成城,開創群眾新生活

塔什庫爾幹縣受災區海拔較高,特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為災後重建工作增加了難度。

按照自治區黨委和人民政府提出的努力實現居住安全有保障、公共服務有改善、基礎設施有提升、經濟社會有發展、防災能力更有效、邊境管控全覆蓋等要求,塔什庫爾幹縣災後重建的標準很高,災後恢復重建有總體規劃,當地綜合考慮塔什庫爾幹地震斷裂帶,嚴格抗震設防要求,突出高原特點、民俗文化和區位優勢,請來專業的設計單位將完成《地震社區規劃》《修建性詳規》等9個專項規劃、7個集中連片建設點規劃、居民住房單體設計,做到科學規劃、合理選址、統一建設。怎樣才能建設讓党和人民滿意的工程?王福友表示,抓住重建家園、恢復生產機遇,因地制宜,落實一戶一策產業發展脫貧方案,抓好高原畜牧業、特色種植業、文化旅遊業、商貿物流業發展,做到震後脫貧不減速,小康路上不掉隊。

近年來,塔什庫爾幹縣一直向著建成中巴經濟走廊節點城市、帕米爾高原明珠而努力。如今,該縣將以此次災後重建為契機,高揚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戰天鬥地的抗震救災精神,堅決完成重建家園、恢復生產各項任務,讓各族群眾過上幸福生活,回報黨中央、自治區黨委的關心厚愛。6月7日中午,塔什庫爾幹縣塔提庫力移民搬遷安置點5號標段施工現場塵土飛揚,裝載機、攪拌機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幾十名工人在施工現場忙碌著,他們是喀什新偉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施工隊的隊員,負責承建5號標段38套安置房的建設任務。

塔什庫爾幹縣災後重建辦副主任、安居富民辦副主任李紹傑介紹,塔提庫力移民搬遷安置點是塔什庫爾幹縣塔什庫爾幹鄉庫孜滾村的一個行政區域,按照縣裡的災後重建規劃,這個項目初步計畫建造358套災後重建安置房,打造一個集安置房、村委會、幼稚園、文體活動室等於一體,水電路等配套設施齊全的集中連片安居社區,同時計畫建造一個大型的太陽能提水站、蓄水池,解決安置點居民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問題。李紹傑說,選擇塔提庫力移民搬遷安置點作為災後重建安置房建設地點,首先是考慮到該區域是一片尚未開發的戈壁灘,不會涉及土地糾紛問題;二是這裡地勢開闊,可安置的戶數較多,後期還可根據需求不斷擴展延伸居民區面積,安置更多的牧民;三是按照讓安置點農牧民能夠邊放牧、邊種地、邊守邊的規劃,計畫在該安置點西南方的空地上培植4萬畝草場,使每戶農牧民都能夠分到百餘畝草場,還計畫在安置點地勢較低土地鬆軟的開闊地帶開墾田地,最終使得到安置的農牧民真正實現有牧場、有耕地、有事幹的願望,完成讓農牧民搬過來、穩得住、可就業、能定居的任務。

5號標段施工現場的管理員孟必倫說,現在只是做打地基等基礎性工作,後期陸續會有其他工種的工人來這裡施工。施工隊隊員每天清晨7時開工,晚上六七時收工,由於施工地點條件惡劣,工期短、時間緊、任務重,為了加快工程進度,使災區群眾早日有房住,工人們全都吃住在工地。當天,在1號安置點——庫孜滾村安置點,大門上寫著“感謝中國共產黨,感謝黨中央,感謝習近平總書記”的標語,這是災區各族群眾對黨和政府感恩之情的表達。

“我們在安置點馬上就居住一個月了,安置點每天提供三頓飯,我們的氈房也很暖和,通了電。安置點通了水,新鋪了柏油路,新建了廁所,環境很好,大家都已經適應了。”沙那·哈爾尼加老人說,隨後,他指著掛在帳篷上的國旗笑著說:“都是黨和政府的功勞。”在2號安置點——塔什庫爾幹鄉瓦爾希迭村安置點,村民甫夏拜·巴依正和鄰居在一起繡花帽。地震發生後,她繡的12頂花帽被埋壓在廢墟裡,現在,她又重新飛針走線繡起了花帽,繡一頂花帽大約需要30天,她手中的一頂花帽快要完成了。

目前,塔什庫爾幹縣各項災後重建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不等不靠用綠色扮美家園

□記者任華6月11日,在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塔什庫爾幹鄉瓦爾希迭村,70歲的村民居馬·阿依傅夏早早地起床,吃完飯後就帶著三個兒子到附近的戈壁灘去種草。

地震發生一個月以來,父子四人已經種了40畝苜蓿,還打算再種40畝進口牧草,這些草種都是烏魯木齊海關駐塔什庫爾幹鄉庫孜滾村工作隊給的。居馬心裡盤算著,要在帕米爾高原將這些牧草試種成功,再帶領其他村民進行種植。此外,他還要帶著兒子繼續種樹。12年來,他種樹640多畝,地震之後,他種樹的勁頭更足了。

“居馬,你天天種草種樹,就不考慮一下自己生活上的事嗎?”6月11日,塔什庫爾幹縣委書記王福友和副縣長王九奎到村裡慰問受災群眾時問他。“生活上的事情,黨和政府都替我們考慮了,我們還有啥考慮的?”居馬一下子激動起來,“地震後,黨和政府給我們連夜搭起帳篷,給我們送來米麵油,保障了我們的生活,現在又要給我們蓋安居富民房,黨和政府這樣關心我們,我們什麼都不用操心,我現在就想多種樹,把家園打扮得更美麗。”

5月11日,突如其來的一場地震,給塔什庫爾幹鄉的庫孜滾村、瓦爾希迭村帶來災難。然而,在災難面前,黨和政府的有力救援、妥善安置,以及來自全社會的關心幫助,讓居馬老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和幸福。居馬老人曾是一名翻譯,在塔什庫爾幹縣委、縣政府以及縣二中都工作過,是一名有著5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

居馬在電話中告訴記者:“我小的時候,家裡非常窮,沒有房子沒有地,因為沒有衣服穿,我連門都不敢出,是共產黨讓我過上了今天這樣幸福的生活,我對黨有著深深的感恩之情。”5月11日發生地震後,各方救援力量迅速到達庫孜滾村、瓦爾希迭村,社會各界的救災物資也源源不斷地送來,看著日夜奮戰在災區的領導幹部、救災人員、志願者,看著一車車的救災物資,居馬老人由衷地說:“如果沒有共產黨,地震帶給塔吉克族人的災難就是毀滅性的,黨和政府對群眾無微不至的關懷,就算是自己的父母親人也做不到啊!”

居馬老人退休後曾做過生意,在上海、廣州、烏魯木齊結交了許多漢族朋友。地震後,這些漢族朋友紛紛給他打來電話慰問,要捐錢捐物幫他重建家園。喀什市一位叫李剛的律師帶著家人來到村裡看望他,硬塞給他4000元錢;在烏魯木齊開公司的一位姓白的朋友給他寄來4000元錢,居馬把錢退回去後,他又寄了過來;上海一位姓錢的朋友不僅給居馬寄了2000元錢,還給他寄了兩個玉鐲子……居馬告訴記者,現在,雖然還住在帳篷裡,但心裡充滿了強烈的幸福感。

“黨和政府這樣關心我們,朋友們這樣幫助我們,我們更應該不等不靠,用自己的雙手建設自己的家園。”居馬說。地震後,當救援隊伍要幫他搶救財產時,居馬老人說:“我和兒子們都有力氣,你們去幫助更困難的人吧!房子塌了就塌了,有共產黨我們什麼都不怕!”

烏魯木齊海關駐庫孜滾村工作隊給他送來牧草種子,問他還需不需要幫助,他笑著說:“我自己有退休金,我有雙手,不能都依賴政府。”朋友要給他幫助時,他說:“你們只需要給我精神上的支持就可以了!”

“現在,我和兒子的工資大部分都投入到種草和種樹中去了,我要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領著大家好好幹,以實際行動報答黨的恩情,永遠跟黨走!”居馬老人動情地說。

地震災害難以阻擋脫貧步伐

□記者石速通訊員馬小龍

6月11日,在帕米爾高原上的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塔什庫爾幹鄉瓦爾希迭村,望著從黑土地裡冒出的一簇簇嫩綠的玉米苗,老黨員居馬·阿依傅夏對工作隊幹部們說:“謝謝工作隊的大力幫助,有你們在,地震災害阻擋不了我們脫貧的步伐!”在瓦爾希迭村和相鄰的庫孜滾村,駐村工作隊由烏魯木齊海關下派。在氣候條件相對惡劣的高原山村,面臨的脫貧攻堅任務更加艱巨。工作隊在這兩個村駐村後,為了把精准扶貧工作做實、做活、做強,完成從輸血扶貧到造血扶貧、可持續扶貧的升級,烏魯木齊海關聯合新疆西部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多方考察、嚴格論證,最終約定雙方共同出資不低於600萬元,在塔什庫爾幹縣建設奶牛養殖、乳品生產基地,解決當地飼草不足和畜產品銷售難的問題。

烏魯木齊海關駐村工作隊總領隊岳蘊華介紹,於3月底啟動的烏魯木齊海關、西部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精准扶貧塔什庫爾幹縣專案,由烏魯木齊海關通過免費提供種子、肥料和技術,鼓勵農民種植青貯玉米飼料,除滿足農民自己使用外,還可以賣給奶牛場。同時,奶牛場實行股份制,將股份分給每一戶農民,讓農民從奶牛場的經營中穩定受益。在工作隊的努力下,玉米種子、化肥、播種機械的採購及農業技術人員的授課計畫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降臨了,5月11日5時58分,塔什庫爾幹縣發生5.5級地震,給這個國家級貧困縣和邊境縣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瓦爾希迭村和庫孜滾村的受災情況都很嚴重。

災情發生後,烏魯木齊海關駐村工作隊、喀什海關駐村工作隊及烏魯木齊海關管轄的紅其拉甫海關、卡拉蘇海關迅速投入抗震救災工作。烏魯木齊海關抗震救援“突擊隊”主動協助駐地官兵搶救被困人員和牲畜,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受災群眾的財產損失。工作隊幹部和受災群眾手把手、肩並肩共同抗災救災的感人畫面,讓災區人民銘記心間。當救災工作的重點轉入重建和恢復生產之後,為了幫助經濟遭受損失的村民增收,烏魯木齊海關駐村工作隊牽頭繼續落實青貯玉米種植計畫。擔心村民有顧慮,工作隊在免費提供種子、化肥、技術支援的基礎上,承諾給予種植玉米的村民每畝600元保底收入。

然而,在具體工作的推進中,岳蘊華卻遇到了重重困難。地震災害不僅給村民造成了經濟損失,同時也造成了心理創傷,許多村民恢復生產的信心不足。受地震災害影響,已經沒有時間安排種植技術培訓了,而再不播種將錯過播種季節。更困難的是,大量青壯年參與災後重建,能投入春耕生產的勞動力嚴重不足。岳蘊華只好帶領工作隊隊員挨家挨戶走訪村民,一方面瞭解受災情況和實際困難,做好災後的慰問和心理疏導;另一方面,耐心開展奶牛場青貯玉米種植專案的政策宣傳和引導說服工作。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就在岳蘊華愁眉不展之際,思想先進的村民挺身而出了。70歲的塔吉克族老黨員居馬·阿依傅夏,在詳細瞭解烏魯木齊海關推廣的種植項目之後,毅然帶領自己家人種了80畝青貯玉米。“有共產黨在,我們什麼都不怕!”他說。緊接著,鄉村教師、護邊員等也加入青貯玉米種植計畫。在庫孜滾村第二村民小組,有65畝土質良好的集體用地可以種植青貯玉米。然而,這是一塊待分配的集體用地,沒有人實際負責。對此,岳蘊華一拍大腿說:“隊員們,和我一起上!”說幹就幹,大家立即拿起工具幹起農活。經過連續十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勤努力,65畝地的播種任務保質保量完成了,走出這塊集體用地,工作隊隊員對視,看到彼此身上都是黝黑的皮膚和滿身的塵土。

按照自治區黨委和人民政府提出的努力實現居住安全有保障、公共服務有改善、基礎設施有提升、經濟社會有發展、防災能力更有效、邊境管控全覆蓋等要求,塔什庫爾幹縣災後重建的標準很高,災後恢復重建有總體規劃,當地綜合考慮塔什庫爾幹地震斷裂帶,嚴格抗震設防要求,突出高原特點、民俗文化和區位優勢,請來專業的設計單位將完成《地震社區規劃》《修建性詳規》等9個專項規劃、7個集中連片建設點規劃、居民住房單體設計,做到科學規劃、合理選址、統一建設。怎樣才能建設讓党和人民滿意的工程?王福友表示,抓住重建家園、恢復生產機遇,因地制宜,落實一戶一策產業發展脫貧方案,抓好高原畜牧業、特色種植業、文化旅遊業、商貿物流業發展,做到震後脫貧不減速,小康路上不掉隊。

近年來,塔什庫爾幹縣一直向著建成中巴經濟走廊節點城市、帕米爾高原明珠而努力。如今,該縣將以此次災後重建為契機,高揚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戰天鬥地的抗震救災精神,堅決完成重建家園、恢復生產各項任務,讓各族群眾過上幸福生活,回報黨中央、自治區黨委的關心厚愛。6月7日中午,塔什庫爾幹縣塔提庫力移民搬遷安置點5號標段施工現場塵土飛揚,裝載機、攪拌機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幾十名工人在施工現場忙碌著,他們是喀什新偉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施工隊的隊員,負責承建5號標段38套安置房的建設任務。

塔什庫爾幹縣災後重建辦副主任、安居富民辦副主任李紹傑介紹,塔提庫力移民搬遷安置點是塔什庫爾幹縣塔什庫爾幹鄉庫孜滾村的一個行政區域,按照縣裡的災後重建規劃,這個項目初步計畫建造358套災後重建安置房,打造一個集安置房、村委會、幼稚園、文體活動室等於一體,水電路等配套設施齊全的集中連片安居社區,同時計畫建造一個大型的太陽能提水站、蓄水池,解決安置點居民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問題。李紹傑說,選擇塔提庫力移民搬遷安置點作為災後重建安置房建設地點,首先是考慮到該區域是一片尚未開發的戈壁灘,不會涉及土地糾紛問題;二是這裡地勢開闊,可安置的戶數較多,後期還可根據需求不斷擴展延伸居民區面積,安置更多的牧民;三是按照讓安置點農牧民能夠邊放牧、邊種地、邊守邊的規劃,計畫在該安置點西南方的空地上培植4萬畝草場,使每戶農牧民都能夠分到百餘畝草場,還計畫在安置點地勢較低土地鬆軟的開闊地帶開墾田地,最終使得到安置的農牧民真正實現有牧場、有耕地、有事幹的願望,完成讓農牧民搬過來、穩得住、可就業、能定居的任務。

5號標段施工現場的管理員孟必倫說,現在只是做打地基等基礎性工作,後期陸續會有其他工種的工人來這裡施工。施工隊隊員每天清晨7時開工,晚上六七時收工,由於施工地點條件惡劣,工期短、時間緊、任務重,為了加快工程進度,使災區群眾早日有房住,工人們全都吃住在工地。當天,在1號安置點——庫孜滾村安置點,大門上寫著“感謝中國共產黨,感謝黨中央,感謝習近平總書記”的標語,這是災區各族群眾對黨和政府感恩之情的表達。

“我們在安置點馬上就居住一個月了,安置點每天提供三頓飯,我們的氈房也很暖和,通了電。安置點通了水,新鋪了柏油路,新建了廁所,環境很好,大家都已經適應了。”沙那·哈爾尼加老人說,隨後,他指著掛在帳篷上的國旗笑著說:“都是黨和政府的功勞。”在2號安置點——塔什庫爾幹鄉瓦爾希迭村安置點,村民甫夏拜·巴依正和鄰居在一起繡花帽。地震發生後,她繡的12頂花帽被埋壓在廢墟裡,現在,她又重新飛針走線繡起了花帽,繡一頂花帽大約需要30天,她手中的一頂花帽快要完成了。

目前,塔什庫爾幹縣各項災後重建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不等不靠用綠色扮美家園

□記者任華6月11日,在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塔什庫爾幹鄉瓦爾希迭村,70歲的村民居馬·阿依傅夏早早地起床,吃完飯後就帶著三個兒子到附近的戈壁灘去種草。

地震發生一個月以來,父子四人已經種了40畝苜蓿,還打算再種40畝進口牧草,這些草種都是烏魯木齊海關駐塔什庫爾幹鄉庫孜滾村工作隊給的。居馬心裡盤算著,要在帕米爾高原將這些牧草試種成功,再帶領其他村民進行種植。此外,他還要帶著兒子繼續種樹。12年來,他種樹640多畝,地震之後,他種樹的勁頭更足了。

“居馬,你天天種草種樹,就不考慮一下自己生活上的事嗎?”6月11日,塔什庫爾幹縣委書記王福友和副縣長王九奎到村裡慰問受災群眾時問他。“生活上的事情,黨和政府都替我們考慮了,我們還有啥考慮的?”居馬一下子激動起來,“地震後,黨和政府給我們連夜搭起帳篷,給我們送來米麵油,保障了我們的生活,現在又要給我們蓋安居富民房,黨和政府這樣關心我們,我們什麼都不用操心,我現在就想多種樹,把家園打扮得更美麗。”

5月11日,突如其來的一場地震,給塔什庫爾幹鄉的庫孜滾村、瓦爾希迭村帶來災難。然而,在災難面前,黨和政府的有力救援、妥善安置,以及來自全社會的關心幫助,讓居馬老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和幸福。居馬老人曾是一名翻譯,在塔什庫爾幹縣委、縣政府以及縣二中都工作過,是一名有著5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

居馬在電話中告訴記者:“我小的時候,家裡非常窮,沒有房子沒有地,因為沒有衣服穿,我連門都不敢出,是共產黨讓我過上了今天這樣幸福的生活,我對黨有著深深的感恩之情。”5月11日發生地震後,各方救援力量迅速到達庫孜滾村、瓦爾希迭村,社會各界的救災物資也源源不斷地送來,看著日夜奮戰在災區的領導幹部、救災人員、志願者,看著一車車的救災物資,居馬老人由衷地說:“如果沒有共產黨,地震帶給塔吉克族人的災難就是毀滅性的,黨和政府對群眾無微不至的關懷,就算是自己的父母親人也做不到啊!”

居馬老人退休後曾做過生意,在上海、廣州、烏魯木齊結交了許多漢族朋友。地震後,這些漢族朋友紛紛給他打來電話慰問,要捐錢捐物幫他重建家園。喀什市一位叫李剛的律師帶著家人來到村裡看望他,硬塞給他4000元錢;在烏魯木齊開公司的一位姓白的朋友給他寄來4000元錢,居馬把錢退回去後,他又寄了過來;上海一位姓錢的朋友不僅給居馬寄了2000元錢,還給他寄了兩個玉鐲子……居馬告訴記者,現在,雖然還住在帳篷裡,但心裡充滿了強烈的幸福感。

“黨和政府這樣關心我們,朋友們這樣幫助我們,我們更應該不等不靠,用自己的雙手建設自己的家園。”居馬說。地震後,當救援隊伍要幫他搶救財產時,居馬老人說:“我和兒子們都有力氣,你們去幫助更困難的人吧!房子塌了就塌了,有共產黨我們什麼都不怕!”

烏魯木齊海關駐庫孜滾村工作隊給他送來牧草種子,問他還需不需要幫助,他笑著說:“我自己有退休金,我有雙手,不能都依賴政府。”朋友要給他幫助時,他說:“你們只需要給我精神上的支持就可以了!”

“現在,我和兒子的工資大部分都投入到種草和種樹中去了,我要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領著大家好好幹,以實際行動報答黨的恩情,永遠跟黨走!”居馬老人動情地說。

地震災害難以阻擋脫貧步伐

□記者石速通訊員馬小龍

6月11日,在帕米爾高原上的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塔什庫爾幹鄉瓦爾希迭村,望著從黑土地裡冒出的一簇簇嫩綠的玉米苗,老黨員居馬·阿依傅夏對工作隊幹部們說:“謝謝工作隊的大力幫助,有你們在,地震災害阻擋不了我們脫貧的步伐!”在瓦爾希迭村和相鄰的庫孜滾村,駐村工作隊由烏魯木齊海關下派。在氣候條件相對惡劣的高原山村,面臨的脫貧攻堅任務更加艱巨。工作隊在這兩個村駐村後,為了把精准扶貧工作做實、做活、做強,完成從輸血扶貧到造血扶貧、可持續扶貧的升級,烏魯木齊海關聯合新疆西部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多方考察、嚴格論證,最終約定雙方共同出資不低於600萬元,在塔什庫爾幹縣建設奶牛養殖、乳品生產基地,解決當地飼草不足和畜產品銷售難的問題。

烏魯木齊海關駐村工作隊總領隊岳蘊華介紹,於3月底啟動的烏魯木齊海關、西部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精准扶貧塔什庫爾幹縣專案,由烏魯木齊海關通過免費提供種子、肥料和技術,鼓勵農民種植青貯玉米飼料,除滿足農民自己使用外,還可以賣給奶牛場。同時,奶牛場實行股份制,將股份分給每一戶農民,讓農民從奶牛場的經營中穩定受益。在工作隊的努力下,玉米種子、化肥、播種機械的採購及農業技術人員的授課計畫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降臨了,5月11日5時58分,塔什庫爾幹縣發生5.5級地震,給這個國家級貧困縣和邊境縣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瓦爾希迭村和庫孜滾村的受災情況都很嚴重。

災情發生後,烏魯木齊海關駐村工作隊、喀什海關駐村工作隊及烏魯木齊海關管轄的紅其拉甫海關、卡拉蘇海關迅速投入抗震救災工作。烏魯木齊海關抗震救援“突擊隊”主動協助駐地官兵搶救被困人員和牲畜,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受災群眾的財產損失。工作隊幹部和受災群眾手把手、肩並肩共同抗災救災的感人畫面,讓災區人民銘記心間。當救災工作的重點轉入重建和恢復生產之後,為了幫助經濟遭受損失的村民增收,烏魯木齊海關駐村工作隊牽頭繼續落實青貯玉米種植計畫。擔心村民有顧慮,工作隊在免費提供種子、化肥、技術支援的基礎上,承諾給予種植玉米的村民每畝600元保底收入。

然而,在具體工作的推進中,岳蘊華卻遇到了重重困難。地震災害不僅給村民造成了經濟損失,同時也造成了心理創傷,許多村民恢復生產的信心不足。受地震災害影響,已經沒有時間安排種植技術培訓了,而再不播種將錯過播種季節。更困難的是,大量青壯年參與災後重建,能投入春耕生產的勞動力嚴重不足。岳蘊華只好帶領工作隊隊員挨家挨戶走訪村民,一方面瞭解受災情況和實際困難,做好災後的慰問和心理疏導;另一方面,耐心開展奶牛場青貯玉米種植專案的政策宣傳和引導說服工作。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就在岳蘊華愁眉不展之際,思想先進的村民挺身而出了。70歲的塔吉克族老黨員居馬·阿依傅夏,在詳細瞭解烏魯木齊海關推廣的種植項目之後,毅然帶領自己家人種了80畝青貯玉米。“有共產黨在,我們什麼都不怕!”他說。緊接著,鄉村教師、護邊員等也加入青貯玉米種植計畫。在庫孜滾村第二村民小組,有65畝土質良好的集體用地可以種植青貯玉米。然而,這是一塊待分配的集體用地,沒有人實際負責。對此,岳蘊華一拍大腿說:“隊員們,和我一起上!”說幹就幹,大家立即拿起工具幹起農活。經過連續十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勤努力,65畝地的播種任務保質保量完成了,走出這塊集體用地,工作隊隊員對視,看到彼此身上都是黝黑的皮膚和滿身的塵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