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市公司跨界國際學校 盈利模式罕見揭秘

中國國際教育網訊:隨著我國國際學校需求的增長, 國際學校投資熱潮不斷升溫。 很多企業已經在國際學校上砸下重金, 中泰橋樑收購凱文睿信及募資17.5億佈局國際學校市場, 碧桂園教育集團更名赴美上市, 立思辰出資0.3億元設基金, 勤上光電29億元收購愛迪教育, 中國最大的電商阿裡巴巴也跨界投資創辦雲穀學校, 通訊、手機大佬華為投資創辦愛為書院……國際教育市場打的一片火熱。

據中國國際教育網分析師介紹:“隨著中產階級的擴大以及國際學校的長期投資回報率增加, 優質的民辦教育是有強烈需求並且是非常有潛力的產品。

教育行業市場現在非常火熱, 投資者希望把錢投入到能夠有最大化產出的地方。 ”下面看看企業大佬如何搶佔國際學校市場, 實現盈利。

“教育+地產”雙劍合璧

碧桂園是房地產界的大佬, 如今卻在國際教育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

首家學校1994年成立於廣東順德, 目前在全國七個省份擁有K12國際學校六所雙語學校11所, 幼稚園34所。 5月18日, 博實樂教育集團(原碧桂園教育集團)在美國成功上市, 13.3億市值成中國學校集團開盤之最。 教育已經成了碧桂園房產一個響噹噹的名片, 教育集團的上市為“地產轉型教育”開拓了道路。

當今世界, 有一個普遍的定律:只要學校好, 那麼附近的樓盤就好賣, 而且房價也越高。 雖然碧桂園一開始是地產, 但是為了樓盤賣得好就少不了對教育的投入。 教育和地產雖然是看似不相干的行業, 但是兩者結合卻能實現互利共贏。 如今碧桂園就是乘著“教育+地產”雙重盈利模式快車, 加大對教育行業的投入, 創辦社會需求極大的國際學校,

依託好的國際學校把房子賣的越來越好。

“K12教育+培訓”共同促進

K12, 全稱kindergarten through 12 grade。 主要被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國家採用, 是指從幼稚園(Kindergarten, 通常5-6歲)到十二年級(grade12, 通常17-18歲), 這兩個年級是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等免費教育頭尾的兩個年級, 此外也可用作對基礎教育階段的通稱。 K12教育版塊是目前企業投資的熱點行業, 用簡單的話說就是開學校, 開學校從商業的角度來講是提供教育和服務, 據博實樂教育集團總裁何軍立介紹, 博實樂教育集團的的商業模式就是以學習和孩子為中心, 把孩子教好, 把家長服務好。 學校提供服務, 然後獲取合理的回報。 從回報率的角度考慮學校會繼續投入, 然後實現利益最大化。

除了開學校很多企業還投資其他行業, 其中涉及教育和科學、培訓等各個板塊, 這都是跨界企業的盈利點。 以博實樂教育集團為例, 集團除了開設國際學校, 還在北上深佛擁有16所培訓學校業務, 還包括海外遊學、國內營地、教育科技等業務。 2006年5月, 博實樂教育集團正式成為劍橋國際考試委員會(CIE)的戰略合作夥伴, 今後將擁有旗下連鎖學校開辦劍橋課程的獨立審批權, 這些舉措都將為企業轉型國際教育創造更大的價值。

“需求+競爭”強者更強

2010-2014年全球國際學校數量和學生規模仍實現了穩步增長, 預計到2020年全球國際學校數量將達到11000所, 學生規模將達到500萬人, 分別較2010年96%和100%。 如果按照人均15萬元人民幣的標準計算, 預計到2020年全球國際學校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

中國家庭多以出國留學方式享受國際教育, 但出國留學成本高昂, 並遠離家人, 於是讓孩子上國際學校成了越來越多中國家長的選擇, 這種強大的市場需求刺激了國際學校迅速發展。

早已站穩腳跟的博實樂教育集團總裁何軍立表示:“企業跨界國際教育說明中國的經濟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家長們有房有車, 衣食無憂, 消費不斷升級, 大家對教育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 ”

國際學校越來越多, 大家的選擇也更多, 因此對國際教育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各國際學校之間的競爭也會越來越強。 上市是增加影響力的重要舉措。 碧桂園改名博實樂在美國上市後將更有利於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 和其他行業一樣,強者會更強。早日上市的國際教育品牌將更有利於成為行業領導者,至於未來國際教育市場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和其他行業一樣,強者會更強。早日上市的國際教育品牌將更有利於成為行業領導者,至於未來國際教育市場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