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內蒙古蒙草生態環境集團:還原草原的鄉土麗質

本報記者 陳 力

一叢叢, 一簇簇, 山丹、石竹、蒙古冰草……內蒙古蒙草生態環境集團的草原鄉土植物館裡, 收集著草原種質資源1000多種。 這些適合國情、地情的鄉土植物被收集起來後, 蒙草集團將之用於修復生態。 20年來, 蒙草的生態修復技術正從草原延伸至沙地、礦山、鹽鹼地、城市等多種環境修復。

原生植物修復生態

“我喜歡草, 尤其是草原上的野花野草。 風吹日曬、無人管護、無人施肥澆水, 依然快樂地生長著。 看著不起眼, 但它內部卻是強大的。 ”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董事長王召明說他一直琢磨著要用家鄉草原上的野生植物綠化當地環境,

大學畢業後, 創辦了蒙草集團。

用原生的鄉土植物修復當地生態, 首先要求研究團隊進入草場, 引種、馴化、繁育當地抗旱、抗寒、抗貧瘠的鄉土植物。 從中國大西北到內蒙古西部的茫茫戈壁, 再到東部的呼倫貝爾草甸草原, 該集團設立了抗旱植物研究院、草原生態系統研究院等9大生態環境研究機構, 掌握了野生植物馴化育種技術、生態修復集成技術, 形成5大技術標準。 目前, 該集團已收集草原種質資源1700多種、8000餘份, 土壤11.3萬多份, 成為國內最完備的草原鄉土植物種質資源庫。 其中, 有160餘種植物取得生態原產地保護, 大量運用到各類生態環境修復當中。

資料力量精准治理

打開“草原生態產業大資料平臺”,

不管點擊哪個地方, 都會得到那裡土壤、氣候、草地、水源、載畜等情況的大資料。 資料平臺集成了某一地區近幾十年以來的“水土氣、人草畜、微生物”等生態關鍵因素資料, 運用科學的資料儲備和分析集成, 最終可以實現鎖定任何經緯度或某種植物, 查詢地區的生態環境變化等科研資料及科學合理的生態修復治理方案。 “未來可為每個盟市、旗縣甚至鄉村搭建專屬的大資料庫, 成為全區指導農牧民的生產、生態和生活, 用資料力量實現精准生態治理, 讓科技成果惠及每一戶牧民。 ”王召明說。

呼和塔拉草原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北部, 總面積10388畝。 歷史上曾是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 後來由於自然和人為影響,

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從2012年開始, 蒙草生態環境集團按照市政府的要求, 開始對這裡進行生態修復。 首先, 對場地周圍的環境、地形、土壤、植被、水分條件等開展調研和科學論證, 並進行全面的規劃設計。 其次, 在土地整理的基礎上, 根據典型草原主要建群種和優勢種植物, 採用禾本科和豆科相結合, 草本、灌木和花卉相搭配的原則, 特別是應用了抗旱、低碳的蒙草植物, 主要包含蒙古冰草、羊草、賴草、新麥草、野罌粟、蒙草補血草等50多種鄉土植物。 如今, 修復後的呼和塔拉已經成為離呼和浩特最近的自然生態草原旅遊景區。

近年來, 經過對烏拉蓋草原沙化草地修復、科爾沁沙地治理、阿拉善荒漠治理的實踐, 蒙草生態環境集團形成一套切實可行的荒漠、沙地、沙化草地、退化草原生態修復集成技術體系,

並主持編制了《退化草原修復技術規範》國家標準。

草產業發展前景無限

依據“植物科研+技術輸出+種業基地+草種生產加工+草種銷售”的產業鏈模式, 蒙草集團推出適合不同區域、不同環境的種業生態包、植生毯。 “目前我國草種超過七成依賴進口”, 蒙草生態環境集團黨委書記錢瑞霞說, “下一步, 我們將堅持完善‘育繁推一體化’模式, 確定生態修復用種、美化綠化用種、景觀與飼草兼用品種3個育種方向, 以鄉土植物繁育為核心, 打造中國草種業的第一品牌”。

除了完備的種業規劃外, 該集團還大力推進草牧業發展, 主營天然牧草、人工牧草, 細分牛草、羊草、馬草等品類。

蒙草核心業務現代草業採用“種植—收購—倉儲—加工—物流—交易”全產業鏈運作, 配合“蒙草牧草銀行”模式, 有效解決牧草倉儲、加工、運輸和天然草場大量浪費等難題, 讓牧民的草多時到“蒙草銀行”存草、草少時到“蒙草銀行”貸草, 兩年來直接幫助2100多戶農牧民增收2億多元。

根據“牧草銀行”模式, 蒙草還建立了“世界草產品資訊交易平臺”, 用“互聯網+”實現草牧業產品交易國際化。 目前已在我國和蒙古國建立了13個天然牧草基地, 以PPP模式在呼倫貝爾市和錫林郭勒盟建設了兩個對蒙古國口岸園區。 據介紹, 該集團可實現年收儲牧草20多萬噸, 已成為中國天然草規模最大企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