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工作中不能只會幹活,還得學會好好說話

俗話說:“一句話說得讓人跳, 一句話說得讓人笑。 ”同樣的目的, 但表達方式不同, 造成的後果也大不一樣。

初涉職場, 小雪因為生性好動,

一度成為辦公室的“開心果”。 不過, 長此以往, 她不加潤飾的講話方法, 逐漸令人生厭。 有一次, 她看到王女士穿了一條俏麗的裙子進門, 即時“嘖嘖”驚歎:“王姐, 你的裙子好俏麗喲!”據說這條裙子是從金鷹買來的, 她追加了一句:“這條裙子至少要1000多元吧?你還真有錢!”本來笑臉滿面的王女士, 表情頓時添了一份為難。

月底發獎金, 會計不警惕讓小雪看到了趙女士的工資條。 小雪即時在辦公室宣傳起來:“趙大姐, 你獎金真多, 一萬多塊, 祝賀呀!”公司對每個人的獎金是保密的, 經小雪這麼一“道賀”, 趙女士有了一絲不悅。 類似的片斷湧現多了, 大家也議論開了:“小雪非常豁達, 就是愛好什麼都拿進去說。 ”“還是太小了, 不懂事。 ”漸漸地, 小雪發現自己講話時, 辦公室聽眾少了, 就連講笑話時接茬的人都少了。 小雪的同事認為, 辦公室交流是必要的, 不過一些大家禁忌的東西最好少說為妙。

職場中, 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個容易忽略的小問題, 如果注意不夠、處理不好, 就有可能“一石激起千層浪”, 搞得同事不痛快, 也為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煩, 多日的努力不僅大打折扣, 也失去了做人的面子。

所以, 對人說話, 也要考慮到對方的接受程度, 考慮到自己是否說得不恰當, 避免因自己的一句閒話引起對方強烈的瀑布心理效應。 這就要求我們在談話之前,

瞭解對方的一些性格、習慣、談話禁忌, 這樣才能把握說話的分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