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甘薯長得旺,就是沒產量!啥原因?

農民朋友在種植甘薯的過程中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明明甘薯秧子長得非常旺盛, 可結的甘薯卻又小又少, 產量很低, 這是為什麼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種植地塊採光較差。 甘薯屬於熱帶作物, 需要較強的光照和溫度。 有些地塊在高大的建築物或林木下, 遮光背陰處種植, 使甘薯養分製造、消耗、積累不平衡, 從而造成減產。 因此, 建議薯農種植甘薯時要選擇採光較好的地塊。

2、種植甘薯地塊的地力水準較差, 氮、磷、鉀施用量不合理。 在這三要素中, 甘薯對鉀的需求最多, 氮次之, 磷最少。 據分析,

每1000斤甘薯中含氮3.5斤, 磷1.75斤, 鉀5.6斤。 因此, 增施鉀肥, 適時適量施用氮、磷肥有顯著增產作用。 對種植甘薯地塊進行化驗, 根據化驗資料有針對性地補充所缺的營養元素, 在團棵期時進行穴施。

3、病毒病。 甘薯病毒病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 為此, 薯農應選擇無病毒薯苗進行種植, 並儘量不在同一地塊連年種植。

甘薯病毒病又稱花葉病, 生產中為害較重, 嚴重的影響了甘薯的產量。 各地均有發生, 以江蘇、四川、山東等省發生較重。

典型症狀:

(1)甘薯預裝斑駁病毒病。 先是新葉明脈, 有的表現為褪綠半透明斑點, 然後在明脈周圍變紫褐色, 形成紫色環狀病斑, 典型的發展成羽狀紫色斑紋;有的僅表現為紫色斑駁, 或與中脈平行的褪綠脈帶, 後期在老葉上出現沿葉脈組織壞死。

(2)甘薯潛隱病毒病。 苗床期症狀輕微或不明顯, 田間生長前期和秋季氣溫較低時症狀明顯。 而夏季高溫時症狀消失成隱症現象。 出現黃綠相間、深綠與淺綠相間的花葉。 葉片小, 葉面皺縮不平。 嚴重的在葉片上有皰斑。

(3)甘薯花葉病。 引起輕微的褪綠花葉, 深淺相間。

致病病原:

病原為甘薯羽狀斑駁病毒、甘薯潛隱病毒、煙草撲通花葉病毒。

傳播規律:

薯苗、薯塊均可帶毒, 進行遠距離傳播。 經由機械或蚜蟲、煙粉虱及嫁接等途徑傳播。 其發生和流行程度取決於種薯、種苗帶毒率和各種傳毒介體種群數量、活力、其傳毒效能及甘薯品種的抗性,

此外還與土壤、耕作制度、栽植期有關。

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毒病品種及其脫毒苗如徐薯18號、魯薯3號、魯薯7號、北京553等。 此外, Tis2498對甘薯明脈病毒具較強的抗性。

(2)用組織培養法進行莖尖脫毒,

培養無病種薯、種苗。

(3)大田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後補栽健苗。

(4)加強水肥管理, 定植時可結合澆水用百綠豐液肥800倍液灌根;秧苗出圃前2、3天, 用400-500倍液噴施一次, 定植後, 每隔半月左右, 用300-500倍液噴施一次, 有效增強抗病害能力, 調高品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