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5後”大學生校園養雞創業 年營業額達80萬

圖為敬偉甫在拌飼料。 任東 攝

中新網昆明3月20日電 (王豔龍)畢業季臨近, 畢業大學生進入了找工作最緊張時刻。 而昆明理工大學學生敬偉甫卻忙於打理雞舍,

與投資人洽談融資……這名小夥子因創業養雞成為了該校的“校紅”。

“95後”敬偉甫是昆明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一名大四學生, 大二時跟隨昆工老師鄧先余從事“基於微生物技術的高品質蛋雞生態養殖技術集成與應用”課題研究。 課題組發表6篇論文、申請9項專利技術順利結題, 團隊成員相繼畢業離開, 課題成果面臨著被遺忘的尷尬。

“有一次老師找到我問, 快畢業了, 願不願意創業, 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敬偉甫告訴中新網記者, 那次與老師面談, 讓他看到了養雞的希望, 決定利用所學專業知識養雞。

2015年, 敬偉甫與多名同學註冊成立昆明益口福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並任該公司CEO, 在昆明理工大學校園內養無抗(生)素雞。

次年, 敬偉甫團隊通過路演, 請人吃雞蛋, 拿到了第一筆50萬元的天使投資資金, 公司銷售額亦達到了80萬元左右。

在昆明理工大學裡的養殖場內, 敬偉甫團隊不停地忙著處理加入板藍根、黃芪等中草藥的飼料, 給小雞仔喂水, 接待來訪客戶, 謀劃著新的融資等。 一旁的雞舍裡, 無抗素雞鳴聲此起彼伏, 映襯著雞場的熱鬧。

敬偉甫說, 創業以來, 他們還是碰到了不少的難題, 讓他們飽嘗創業的艱辛。 但中國人的消費習慣已經從吃得飽到吃得好轉變, 安全生態的食品大有前景, 所以他們選擇了堅持, 不斷克服困難, 將公司壯大。

“第一次跟我室友說創業時, 他們很高興, 問我‘做什麼?’我說, ‘養雞’, 他們感到很驚訝。

”敬偉甫稱, 社會上對大學生去養雞仍存在著偏見, 但大學生去養雞肯定是適合的。 “不管做什麼, 只要有價值就可以去做, 且農業前景光明”。

“我們學生去推廣銷售雞蛋和雞的過程中也受到過一些人的詰問, 為什麼大學生來搞養雞這種農民也能夠做的事情。 ”敬偉甫的導師、昆明理工大學教師鄧先余稱, 面對詰問, 他和學生會向大家解釋, 他們養雞與傳統養雞的不同, 消除偏見, 也慢慢被大家所接受。

圖為敬偉甫在喂雞。 任東 攝

現在, 昆明益口福公司已經在昆明小哨設立了新基地。 敬偉甫正與一家公司洽談一筆500萬元的投資, 將養雞擴大到1萬隻的規模。

敬偉甫表示, 做到1萬隻以後, 他們將把重心轉向為其他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我們的技術也不光只是可以養雞, 還可以養豬、養牛……我們可以為更多農戶、企業提供服務。 ”

“不管成功與失敗, 創業經歷都會很精彩。 ”敬偉甫說, 目前, 他的女友楊雪已經放棄回老家四川一公辦學校當教師的機會, 與他一起養雞, 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鄧先余表示, 昆明理工大學學生本身就有創業的傳統。 學生創業養雞, 響應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 也可以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服務大眾。

據瞭解, 在全國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的大背景下, 昆明理工大學十分重視大學生創業就業工作。 目前, 該校成立了昆明理工大學MAK創客孵化器、國家大學生科技園, 設立“昆明理工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基金”, 用於支持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資助學生創新創業專案。 同時, 積極爭取社會資源, 吸引天使基金、風險投資等創投資金進入校園, 幫助學生等創業, 形成了獨具昆明理工大學特色的創新創業工作品牌, 並獲得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