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松下公司只招70分水準的人?

這樣的女孩是一般人能娶的嗎?真娶了你能HOLD住嗎?

職場上的你, 身邊是不是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案例。

公司招一牛逼的人, 工資很高,

公司給他的職務也很高。

剛開始他激情也很高, 但是慢慢陷入泥沼。

最後事情沒有做出來, 結果大家還埋怨他沒有本事。

其實關於這個話題, 很多厲害的公司, 很多大佬都說過類似的話。

松下幸之助曾提出:“松下只招70分水準的人, 不招90分優秀的人才”。

王石也說過:“所謂一流企業, 是指招到三流的人才, 做出二流的事情, 卻賺到一流的錢;而所謂三流企業, 往往是招到一流的人才, 做出二流的事情, 只賺到三流的錢。 ”

這其中的道理在哪裡呢?

學過人力資源的都知道, 招聘的引進人才的本質在“匹配”。

意思就是說公司是50分的水準, 你可以找60分70分的人來做。

如果你一下子就找90分100分的人來做, 一般情況下, 這就會重複文章開頭的故事。

特殊情況是你請人的這個人是真牛, 他可以玩轉這些50分的還可以讓他們接受。

如果把這個組織再縮小到一個部門, 一個小組也是一樣的道理。

人嘛, 特別是咱ZG人, 大都是這樣, 不是你厲害他就聽你的。

還要厲害的人掌握方法, 掌握技巧, 特別是溝通技巧和管理技巧。

你說毛爺爺帶兵打仗厲害不, 他的成長經歷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也需要不斷的磨合。

每一家公司的情況不一樣, 如果你招的人你不能屈駕。

或者說員工不能接受, 或者說這個牛人自己不能很好的做出調整。

最後無疑會導致人才浪費, 怨聲載道不說, 還會動搖公司的文化。

通常優秀的人, 確實不好管理, 這也是事實。

另外一面, 優秀的人, 待遇要求高,

人工成本也很高。

一旦他的實際帶來的效用達不到的話, 他的弊端立馬就出來了。

吸引人才, 培育人才, 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需要一個耐心疏導升級的過程。

且不管華為那些大公司, 招聘只要985的211的。

人家組織有這個能力吸納進來, 一般公司千萬不可以東施效顰。

都要根據自己公司的實際情況來選人, 特別是企業的人力資源從業者們。

老闆可以不懂, 老闆可以一時糊塗, 但HR們是專業的, 你要提出你的專業意見。

曾經待過的一家公司就是這樣的, 大多數人都是老闆從鄉下老家帶出來的。

近些年也想提升團隊人員學歷, 於是乎不管三七二十一, 就招了一大批大學生。

結果呢, 不到一年,

一個都沒有留下來。

為什麼?原因太多了, 這家公司暫時就沒有大學生生長的土壤, 水土不服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