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物多樣性動態|中國科學家發現哺乳動物新物種

據報導, 近日雲南又發現一新物種——霍氏缺齒鼩(qú), 分佈在瀾滄江以東。 這一命名是為紀念美國史密森研究院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前館長Robert Hoffmann教授, 他曾在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哺乳動物分類學研究中做出卓越貢獻, 因此研究人員將新種命名為“霍氏缺齒鼩”。

這一重大發現也是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蔣學龍課題組與安徽大學等合作單位在缺齒鼩(qú)屬系統發育和分類研究中取得的最新進展。 科學家們檢視館藏于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的150號館藏標本, 並首次使用分子系統學方法對近年來採集到標本進行分析。

根據分析結果, 他們確定缺齒鼩屬一個新物種——霍氏缺齒鼩, 並重新確立該屬亞種——煙黑缺齒鼩的種級地位, 此舉增加了兩個哺乳動物新物種。 該研究成果以“缺齒鼩屬整合系統分析及一新種描記”為題, 發表在國際動物學專業期刊《林奈學會動物學報》上。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陳中正博士和何鍇博士為文章共同的第一作者, 研究員蔣學龍與何鍇為共同通訊作者。

(2017年1月, 中國科學家新發現的哺乳動物——白眉長臂猿新種(天行白眉長臂猿)。 這一發現, 是由中國、美國、英國、德國和澳大利亞五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耗費近10年的時間, 針對分佈于雲南高黎貢山附近的一種長臂猿進行大量對比研究之後, 確定的新物種。 )

拓展閱讀: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種哺乳動物?

地球上究竟有多少哺乳動物?根據中科院蔣志剛教授2016年發佈於《科學通報》上一篇文章資料, 被科學家定名記錄的哺乳動物為5515種。 2015年中國關於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報告顯示, 中國是大約6347種脊椎動物的原產國, 包括581種哺乳動物。 已故的Robert Hoffmann教授作為共同作者在2009年出版的《中國獸類野外手冊》一書, 是目前中國最全面的獸類指南書籍之一, 記錄我國556種哺乳動物。

然而, 生物多樣性喪失速度驚人。

2016年7月《科學》週刊一篇研究指出, 在占地球陸地表面58%地區(生活著全球71%人口), 生物多樣性喪失已嚴重到影響生態系統支援人類社會能力的程度。 過去6500萬年以來, 每100萬年會有一兩種哺乳動物滅絕, 而近500年至少有80種哺乳動物滅絕。

自1500年來, 已經有至少338種哺乳動物、鳥類、爬行類、兩栖類動物和魚類已滅絕。

據統計, 約41%兩棲動物和25%哺乳動物已成為瀕危物種, 科學家預計, 300年後75%哺乳動物將不復存在。

保護生物多樣性, 扭轉生物多樣性快速喪失的趨勢, 是包括中國綠發會等環境保護社會組織在內的社會各界義不容辭責任。

文/Linda 核/如梅 責編/Angel

參考資料

http://xw.kunming.cn/a/2017-05/22/content_4632243.htm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01-12/doc-ifxzqnva3318228.shtml

https://academic.oup.com/jmammal/article/doi/10.1093/jmammal/gyx016/3072268/Phylogeny-and-systematic-revision-of-the-genus?guestAccessKey=e2197a60-b613-46bf-bd4c-4236219da32c

http://www.cas.cn/syky/201704/t20170411_4596706.shtml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