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用無聲的行動詮釋平凡——記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管所民警王玉紅

央廣網鄭州6月12日消息(記者胡曉輝 通訊員彭天增)王玉紅,一個瘦小文弱的女子,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在平凡的崗位上,演繹著什麼是平凡、什麼叫偉大。

入警20多年間,她曾六次更換崗位。 每一次都是領導找到她。 她先後幹過的崗位,大都是被社會上認為熱得燙手。 然而她抵禦住了誘惑,嚴於律己、潔身自愛,就連在搶救母親生命的最後時候,已經借遍親友、經濟上處在最為窘迫拮据之時,她都沒有“鬆口”和“動手”,她沒有巧語花言,而是時時都在用行動踐行著一個公安民警的神聖使命,譜寫了一曲共產黨人平凡而又精彩的篇章。

父親因公犧牲 她含淚投筆從戎

王玉紅,鄭州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的一名普通民警。 看上去她瘦小羸弱,身高不足1.6米,體重不過幾十公斤。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文弱女子,在面對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下,以超人的毅力勇於面對,敢於擔當,既顧了小家也沒有捨棄大家。 她常說沒有悲歡、沒有磨難就不算人生。 這是她的人生信條。 也正是在這種理念的支撐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她默默無聲,用真誠與汗水書寫著人生精彩的篇章。

王玉紅身材嬌小,一開口總先給人一張笑臉,就像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單從外形看你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她已經有23年的警齡。

她的父親就是一位交警。

幼年時代的耳濡目染,使她對員警的職業有一種朦朧的嚮往,似乎這是一種滲入親情後的崇拜。 其實,她並不是很想“入行”,因為她覺得,父親每天早出晚歸,在外奔波,一個忙字幾乎就是他生活的全部,這些,都會讓一個文弱的姑娘望而怯步。 曾經,她渴望做一名幼兒教師,風刮不著、雨淋不著,天天帶著一群可愛的“小天使”,可以毫不費勁地把自己的意願灌輸給他們,看著他們茁壯成長,這是多麼愜意的工作啊。

然而,當她長大成人,真的要去面對人生選擇時,家庭的一次變故,使她的思想受到了強烈撞擊。 得知噩耗後她悲痛欲絕,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勇氣——那是父親工作中的一次外出,因天黑加上雨夜路滑,遭遇了突如其來的車禍,奪去了父親的生命,過了好一陣子,王玉紅仍然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每每想念父親,只有在腦子裡將與父親生活在一起時的片段,像放映電影一樣過一遍。

“當交警的確辛苦但很值過,一人的勞動能換來多少人的方便。 ”父親生前常說的這句話,在當時王玉紅似乎並不介意,但父親犧牲後,這句話卻不止一次地清晰地回蕩在她的腦際。 懷著對父親的思念,王玉紅又重新品味著父親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一人辛苦多人方便”。 這是交警工作性質決定的呀,這是順理成章的呀。 當她走進警營,坐在為市民群眾服務的崗位上,看到一張張滿意喜悅的笑臉後,才品出父親這句話的真正味道。 他人的歡快就是他的歡快啊!這才是父親沒有說出的心聲。
這才是父親經常說這句話的真正內涵。

放飛一線 打下堅實的業務功底

懷揣對父親的景仰和對他未競事業的探尋,王玉紅毫不猶豫地報考了警校,並以優異成績畢業,走上了人民警察崗位,成為一名交通警察。 由於語文基礎知識好,文字功底扎實,93年入警後,她被直接分配到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機關政工科。

交警的職業在人心目中就是滿街跑,不管風刮雨淋,能分配在機關工作,是好多人羡慕的事情,可王玉紅覺得,作為交警不能沉到基層,就不會練就扎實的基本功,就難以施展自己的抱負。 她心中泛起了要改變一下工作環境的強烈念頭,雖然她並沒有明確的去向,但到一線崗位的想法已在腦子裡醞釀成熟。

這時,正巧趕上機關精簡人員,王玉紅不等領導約見談心,主動提出要到基層去,並選擇了在當時條件最為簡陋的交警五大隊。 當時的五大隊在鄭州市的郊區,臨時租用柳林鄉政府的一處廢棄的二層樓,由於房屋緊張,幾個業務部門擠在一起辦公,衛生間竟然還是旱廁。

條件雖然簡陋,但王玉紅每天顯得樂滋滋的。 她騎著一個破舊的小摩托上下班,本來在支隊機關上班離家近在咫尺,這一下子要跑20多裡。 苦與樂在不同人心中答案是不一樣的。 出了機關大院的王玉紅像放飛的鳥兒,得以在第一線自由翱翔。 雖然她還是做著文字材料工作,但在大隊她能接觸到很多鮮活的東西,成型的材料也顯得有血有肉。 由於在大隊要經常值班備勤,上崗執勤時還要親自處理各種各樣的交通違法行為。所以王玉紅接觸到交警的勤務、事故處理、車駕管等具體業務,為她日後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這段時間裡,她還不期而遇地收穫到了一份愛情:那是在一份她起草列印並負責送達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過程中,她現在的夫君是事故的一方。當時,他與王玉紅只是隻言片語的交談,但卻被王玉紅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接著就藉故多次到王玉紅工作的崗位“諮詢”問題……有志者事竟成。最終,他們結為伉儷。

一紙調令 她來到一個熱得燙手的崗位

在王玉紅工作的第八個年頭,單位人事方面發生了一次大的變化。2000年初,市局決定熱點崗位定期輪崗。交警支隊的車管所就是公安機關內部的熱點崗位。按照要求,當時在車管所的170余名民警必須全部離開,由支隊範圍內其他崗位上的民警前來替換。在當時,這可謂是一項不得了的舉措,很多人得到消息後開始活動,原來的老人不想離開,找出各種理由想留下來,想去的人紛紛找關係托熟人要進來,而王玉紅卻是一紙調令從天而降,支隊通知她儘快到車管所報到,連她自己都感到意外,同伴們更是用羡慕的眼光看著她,還有人問她你是不是有很硬的關係啊。後來才知道王玉紅是市局這次輪崗方案確定後,第一批被確定到車管所的技術人才。

在一些人眼裡,能到車管所是個“肥差”,可以利用工作之便結交到很多大款,也可以通過自己手中的權利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無論和誰說起來在車管所工作,人家立即就會高看你一眼。在這個物欲的漩渦裡,王玉紅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2000年5月她到了車管所後,就被安排在車管科受理崗的一號視窗,也就是機動車選號崗,就是在今天,這也是一個熱得燙手的崗位。

偉大的母愛 在支撐著她前行

新的崗位、新的思路、新的起點,王玉紅很是興奮了一陣子,然而世上的事總是不隨人願,當她暗下決心,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正準備大幹一場之時,她的母親卻突然被查出罹患絕症。霹靂晴空而來,幾乎一下子將她擊倒,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王玉紅只能把痛苦深埋在心裡。每天她仍顯得若無其事地接待著往前來辦事的群眾,下了班就急著往家趕,這樣的日子竟持續了兩年時間,領導和同事們竟沒有人看出來。

她的崗位嘈雜而忙碌,購車的人都想為自己的愛車選一個如意的號牌。王玉紅的崗位前每天人聲鼎沸,好不熱鬧,有的人對當時的號段不滿意,就是不選也要擠在視窗前,影響其他人也無法辦理。有一次,視窗擠成了“大疙瘩”,後面的人辦不成在起哄。王玉紅很客氣地招呼前面的人稍微讓一讓。即便是這麼禮貌和策略,竟然招來了意想不到的麻煩,一個男子氣呼呼地說:“你們幹這的,想要啥號要啥號,俺站在這乾等犯啥罪了?就是不挪,氣死你!”王玉紅委屈極了,她實在憋不住跑到後臺大哭一場,哭完又強打精神,重新坐下來繼續操作。

那一陣子,工作中幾乎天天都有煩心事,而母親的病情也在惡化,王玉紅真的是到了崩潰的邊緣。而且,令王玉紅至今不能釋懷的是,即便處在這樣的情況下,母親仍然想著她,做飯自己做,熬藥自己熬,治療自己去,啥時間王玉紅問起媽媽,媽媽總說我好好的,還能自理,你別分心沒事。母親知道女兒剛剛到了一個新崗位,而且是一個忙的不可開交的崗位,所以自己艱難些,儘量讓王玉紅少操點心。

偉大的母愛 讓她變得堅強剛毅

隨著病情的發展,母親不得不再次住進醫院。儘管如此,母親仍拖著病體,儘量自己取藥、化驗、治療。難得在休息日王玉紅陪伴母親在醫院,不經意間她發現母親病床旁的櫃子裡,放在幾包速食麵和幾塊幹饃,王玉紅一下子明白了,原來母親向她說的醫院伙食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捨得吃,全都是在安慰她!

王玉紅強忍著淚水竟然聲色俱厲地訓斥起了母親。母親也感到很委屈說,治病成千成萬的往醫院交,我吃上面再那麼講究點,咱家有多少錢啊。媽媽說的是實情,王玉紅也無言以對。母女二人相對無言,只有各自在偷偷地抹淚。

為了給母親治病,王玉紅捨棄臉面向親戚朋友到處借錢,爸爸、媽媽的親戚大都在農村,王玉紅知道他們並不富裕,但她也不辭數百里之遙登門求助,幾千要甚至幾百也要。到了母親患病的後期,準備到北京做最後努力時,萬般無奈的王玉紅,才向領導說明了家中的情況,想請幾天假護送母親進京治病。

直到這時單位領導才知道,王玉紅家中發生了這麼大的變故,所領導立即號召為王玉紅家捐款,支隊得知後又在更大的範圍開展捐助活動。對此,當時的車管所教導員李彥君感觸良深,他說看上去這麼一位瘦小文弱的女孩,心理怎麼會這樣強大,母親得病的幾年間,都沒有看到過她面帶愁容。

進京安頓好母親後,王玉紅就急著返回了崗位。王玉紅的崗位,是車管科流程的第一道工序。在當時,熟悉微機業務的人畢竟不多,第一道工序延誤了,下面的程式就會拖延甚至停滯。王玉紅只能將丈夫留住北京照看媽媽。醫院的醫護人員剛開始還以為他們是母子關係呢,當知道是女婿留下來照看時,都對王玉紅的丈夫投以敬佩的目光,主治醫生說,除了口頭上的孝敬以外,這才是最珍貴的一份孝心,王玉紅在人生之旅中邂逅的這一份愛情,此時給了她莫大的慰藉。

崗位頻調換 領導再次想到了她

儘管王玉紅及全家付出了所有的力量,但仍然沒能挽回母親的生命。母親辭世後,王玉紅不知哭了多少次,但在同事面前她從未流露出一絲的悲傷。在很短的時間內她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見到同事們後仍然還是那副笑臉,這時,她又接到了所領導的通知,再次改換新的崗位。

2008年,車管所新上了一套系統,“電子眼”拍攝謬誤的識別更正系統,因為電子設備再先進,畢竟還是一種機械模式,比如遇到道路上發生事故,交警人工引導車輛臨時“違章”繞行,這時被拍到的車輛就會被系統自動識別。當然,這種“誤拍”還有其它多種情況。

王玉紅又一次被所領導選中調到這個熱點崗位,工作中的她非常認真,每有群眾對電子眼進行的覆議件,她都會仔仔細細地核對;每有電話諮詢,她都不厭其煩,一直解釋到對方滿意為止。當時,鄭州市的機動車已經達到200多萬輛,被電子眼拍到的情況,幾乎是所有車輛都會遇到的事,機動車資訊庫這麼的龐大浩瀚,而只有王玉紅自己有電腦的密碼指令,如果真得要想成全誰,只須手指頭輕輕一點,成百上千的款項就可以省去,而王玉紅在這個崗位值守的幾年,沒有落人一句話柄,沒有發生過任何異常問題。

正在她工作忙的不亦樂乎之時,本來就遲來的小寶寶,偏偏在這個時候降生了。因離家遠,她就在單位附近租間房湊合著,產假還沒有歇完,她就回到了崗位。丈夫成年在外面奔波,壓根指望不住,她只能雇請保姆,天天把個幾個月大的孩子扔在家。她就是不說,局外人也能體諒得到,這該是忍受著多麼大的精神折磨啊!然而,王玉紅硬是挺了過來。

歷經考驗 屢屢跨越激流險灘

2013年,王玉紅的崗位又一次變動——領導將她派到了考驗科。

王玉紅知道,當時剛剛上的駕駛人理考微機系統,需要熟悉電腦技術的人來操作,而且這個崗位又是人情關係的“靶子”,更需要嚴格把關。

剛一到這個崗位,王玉紅就感覺到周圍多了不少人搭訕。很快,就有人給她打電話、發短信,有的甚至直接找上門來。這其中,有小時的玩伴,有學生時代的閨蜜,有一個單位的同事,有左鄰右舍。一時間,王玉紅真有點心煩意亂,面對推也推不掉、止也止不住的請求者,最後她只好對找她的人說,我不幹了,又調走了。但人家從側面隨便一打聽,她的“謊言”很快就露了底,好多關係從此變得生疏起來,有些甚至見了面都不說話,似仇人般。此時,王玉紅也非常糾結,因為調換了一下工作崗位,竟然會帶來這麼多的煩惱。有幾次,她真想找所領導要求換一下崗位。

有些人絞盡腦汁想到她的崗位來,而她卻想離開,有些人在這樣的熱點崗位很會弄權,幹得“風生水起”,但王玉紅懂得,私欲不能開口子,一旦開了口,思想的堤壩很快就會潰掉,風光一時往往會悔恨終生。王玉紅的調子並不高,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組織上信得過的人,她頭腦十分清晰,名譽比物欲重要得多。考驗科的十幾個考試點都設在市外,最遠的幾乎到了郊縣,不管風刮雨曬,寒暑易節,每天都要是馬不停蹄,跑來跑去,但她信心滿滿、樂在其中。

勇於擔當 父親的教誨常在耳旁

去年,是車管所非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對於車管所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考驗,因為在省級優秀車管所的基礎上要衝刺全國一等車管所。

前幾年,由於車管所周邊環境的因素,也不能否認內部管理的鬆懈,群眾辦事程式繁瑣,服務品質不高,大院內“黃牛”氾濫,辦事群眾嘖有煩言,公安部暗訪團曾來所微服私訪,問題確實存在。所以去年確定創建全國一等車管所時,所領導非常重視,首先要成立一個創建機構,因為全國一等優秀車管所的標準極高,需要在管理上軟硬體方面有一個質的飛躍,需要考核的專案將多達500余項。在這個時候,所領導劉磊第一個又是想到了王玉紅,從王玉紅接到通知,到組成創建小組開始工作,前後僅一天時間。

三百多個日日夜夜,王玉紅帶領著其他幾名民警,不分上班下班,不分份內份外,對照公安部創建全國優秀車管所的上百項標準,逐條分解、逐條落實,單是建立台賬就達200多本計40萬字。不要小看這些簡單的數字,每一項都滲透著王玉紅和她帶領的團隊的辛勤汗水,經全所上下的共同努力,終於在2016年的6月份創建成功。當得知公安部驗收合格,決定授予鄭州車管所全國優秀車管所的那一刻,王玉紅哭了,激動與喜悅的淚水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

當年爸爸因公犧牲時王玉紅哭了,媽媽去世時她也哭了,但在工作崗位上,再苦再累她從來沒有掉過眼淚,也許在外人看來這是不是太過於柔情,但車管所的每一位民警卻不這麼看,因為他們知道在創建一等車管所的這一年多時間裡,他們付出的辛勞,流出的汗水是常人所難以想像的。

王玉紅,一名普普通通的民警,沒有豪言也沒有壯語,只知道撲下身盡其所能,實實在在幹些事情,入警的20多年來,她一直都在默默地踐行著入警時的誓言,一直都在循著父親的足跡,不言苦累、百折不撓,勇往直前,她不愧為烈士的後代,不愧為一名人民的員警。

由於在大隊要經常值班備勤,上崗執勤時還要親自處理各種各樣的交通違法行為。所以王玉紅接觸到交警的勤務、事故處理、車駕管等具體業務,為她日後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這段時間裡,她還不期而遇地收穫到了一份愛情:那是在一份她起草列印並負責送達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過程中,她現在的夫君是事故的一方。當時,他與王玉紅只是隻言片語的交談,但卻被王玉紅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接著就藉故多次到王玉紅工作的崗位“諮詢”問題……有志者事竟成。最終,他們結為伉儷。

一紙調令 她來到一個熱得燙手的崗位

在王玉紅工作的第八個年頭,單位人事方面發生了一次大的變化。2000年初,市局決定熱點崗位定期輪崗。交警支隊的車管所就是公安機關內部的熱點崗位。按照要求,當時在車管所的170余名民警必須全部離開,由支隊範圍內其他崗位上的民警前來替換。在當時,這可謂是一項不得了的舉措,很多人得到消息後開始活動,原來的老人不想離開,找出各種理由想留下來,想去的人紛紛找關係托熟人要進來,而王玉紅卻是一紙調令從天而降,支隊通知她儘快到車管所報到,連她自己都感到意外,同伴們更是用羡慕的眼光看著她,還有人問她你是不是有很硬的關係啊。後來才知道王玉紅是市局這次輪崗方案確定後,第一批被確定到車管所的技術人才。

在一些人眼裡,能到車管所是個“肥差”,可以利用工作之便結交到很多大款,也可以通過自己手中的權利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無論和誰說起來在車管所工作,人家立即就會高看你一眼。在這個物欲的漩渦裡,王玉紅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2000年5月她到了車管所後,就被安排在車管科受理崗的一號視窗,也就是機動車選號崗,就是在今天,這也是一個熱得燙手的崗位。

偉大的母愛 在支撐著她前行

新的崗位、新的思路、新的起點,王玉紅很是興奮了一陣子,然而世上的事總是不隨人願,當她暗下決心,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正準備大幹一場之時,她的母親卻突然被查出罹患絕症。霹靂晴空而來,幾乎一下子將她擊倒,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王玉紅只能把痛苦深埋在心裡。每天她仍顯得若無其事地接待著往前來辦事的群眾,下了班就急著往家趕,這樣的日子竟持續了兩年時間,領導和同事們竟沒有人看出來。

她的崗位嘈雜而忙碌,購車的人都想為自己的愛車選一個如意的號牌。王玉紅的崗位前每天人聲鼎沸,好不熱鬧,有的人對當時的號段不滿意,就是不選也要擠在視窗前,影響其他人也無法辦理。有一次,視窗擠成了“大疙瘩”,後面的人辦不成在起哄。王玉紅很客氣地招呼前面的人稍微讓一讓。即便是這麼禮貌和策略,竟然招來了意想不到的麻煩,一個男子氣呼呼地說:“你們幹這的,想要啥號要啥號,俺站在這乾等犯啥罪了?就是不挪,氣死你!”王玉紅委屈極了,她實在憋不住跑到後臺大哭一場,哭完又強打精神,重新坐下來繼續操作。

那一陣子,工作中幾乎天天都有煩心事,而母親的病情也在惡化,王玉紅真的是到了崩潰的邊緣。而且,令王玉紅至今不能釋懷的是,即便處在這樣的情況下,母親仍然想著她,做飯自己做,熬藥自己熬,治療自己去,啥時間王玉紅問起媽媽,媽媽總說我好好的,還能自理,你別分心沒事。母親知道女兒剛剛到了一個新崗位,而且是一個忙的不可開交的崗位,所以自己艱難些,儘量讓王玉紅少操點心。

偉大的母愛 讓她變得堅強剛毅

隨著病情的發展,母親不得不再次住進醫院。儘管如此,母親仍拖著病體,儘量自己取藥、化驗、治療。難得在休息日王玉紅陪伴母親在醫院,不經意間她發現母親病床旁的櫃子裡,放在幾包速食麵和幾塊幹饃,王玉紅一下子明白了,原來母親向她說的醫院伙食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捨得吃,全都是在安慰她!

王玉紅強忍著淚水竟然聲色俱厲地訓斥起了母親。母親也感到很委屈說,治病成千成萬的往醫院交,我吃上面再那麼講究點,咱家有多少錢啊。媽媽說的是實情,王玉紅也無言以對。母女二人相對無言,只有各自在偷偷地抹淚。

為了給母親治病,王玉紅捨棄臉面向親戚朋友到處借錢,爸爸、媽媽的親戚大都在農村,王玉紅知道他們並不富裕,但她也不辭數百里之遙登門求助,幾千要甚至幾百也要。到了母親患病的後期,準備到北京做最後努力時,萬般無奈的王玉紅,才向領導說明了家中的情況,想請幾天假護送母親進京治病。

直到這時單位領導才知道,王玉紅家中發生了這麼大的變故,所領導立即號召為王玉紅家捐款,支隊得知後又在更大的範圍開展捐助活動。對此,當時的車管所教導員李彥君感觸良深,他說看上去這麼一位瘦小文弱的女孩,心理怎麼會這樣強大,母親得病的幾年間,都沒有看到過她面帶愁容。

進京安頓好母親後,王玉紅就急著返回了崗位。王玉紅的崗位,是車管科流程的第一道工序。在當時,熟悉微機業務的人畢竟不多,第一道工序延誤了,下面的程式就會拖延甚至停滯。王玉紅只能將丈夫留住北京照看媽媽。醫院的醫護人員剛開始還以為他們是母子關係呢,當知道是女婿留下來照看時,都對王玉紅的丈夫投以敬佩的目光,主治醫生說,除了口頭上的孝敬以外,這才是最珍貴的一份孝心,王玉紅在人生之旅中邂逅的這一份愛情,此時給了她莫大的慰藉。

崗位頻調換 領導再次想到了她

儘管王玉紅及全家付出了所有的力量,但仍然沒能挽回母親的生命。母親辭世後,王玉紅不知哭了多少次,但在同事面前她從未流露出一絲的悲傷。在很短的時間內她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見到同事們後仍然還是那副笑臉,這時,她又接到了所領導的通知,再次改換新的崗位。

2008年,車管所新上了一套系統,“電子眼”拍攝謬誤的識別更正系統,因為電子設備再先進,畢竟還是一種機械模式,比如遇到道路上發生事故,交警人工引導車輛臨時“違章”繞行,這時被拍到的車輛就會被系統自動識別。當然,這種“誤拍”還有其它多種情況。

王玉紅又一次被所領導選中調到這個熱點崗位,工作中的她非常認真,每有群眾對電子眼進行的覆議件,她都會仔仔細細地核對;每有電話諮詢,她都不厭其煩,一直解釋到對方滿意為止。當時,鄭州市的機動車已經達到200多萬輛,被電子眼拍到的情況,幾乎是所有車輛都會遇到的事,機動車資訊庫這麼的龐大浩瀚,而只有王玉紅自己有電腦的密碼指令,如果真得要想成全誰,只須手指頭輕輕一點,成百上千的款項就可以省去,而王玉紅在這個崗位值守的幾年,沒有落人一句話柄,沒有發生過任何異常問題。

正在她工作忙的不亦樂乎之時,本來就遲來的小寶寶,偏偏在這個時候降生了。因離家遠,她就在單位附近租間房湊合著,產假還沒有歇完,她就回到了崗位。丈夫成年在外面奔波,壓根指望不住,她只能雇請保姆,天天把個幾個月大的孩子扔在家。她就是不說,局外人也能體諒得到,這該是忍受著多麼大的精神折磨啊!然而,王玉紅硬是挺了過來。

歷經考驗 屢屢跨越激流險灘

2013年,王玉紅的崗位又一次變動——領導將她派到了考驗科。

王玉紅知道,當時剛剛上的駕駛人理考微機系統,需要熟悉電腦技術的人來操作,而且這個崗位又是人情關係的“靶子”,更需要嚴格把關。

剛一到這個崗位,王玉紅就感覺到周圍多了不少人搭訕。很快,就有人給她打電話、發短信,有的甚至直接找上門來。這其中,有小時的玩伴,有學生時代的閨蜜,有一個單位的同事,有左鄰右舍。一時間,王玉紅真有點心煩意亂,面對推也推不掉、止也止不住的請求者,最後她只好對找她的人說,我不幹了,又調走了。但人家從側面隨便一打聽,她的“謊言”很快就露了底,好多關係從此變得生疏起來,有些甚至見了面都不說話,似仇人般。此時,王玉紅也非常糾結,因為調換了一下工作崗位,竟然會帶來這麼多的煩惱。有幾次,她真想找所領導要求換一下崗位。

有些人絞盡腦汁想到她的崗位來,而她卻想離開,有些人在這樣的熱點崗位很會弄權,幹得“風生水起”,但王玉紅懂得,私欲不能開口子,一旦開了口,思想的堤壩很快就會潰掉,風光一時往往會悔恨終生。王玉紅的調子並不高,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組織上信得過的人,她頭腦十分清晰,名譽比物欲重要得多。考驗科的十幾個考試點都設在市外,最遠的幾乎到了郊縣,不管風刮雨曬,寒暑易節,每天都要是馬不停蹄,跑來跑去,但她信心滿滿、樂在其中。

勇於擔當 父親的教誨常在耳旁

去年,是車管所非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對於車管所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考驗,因為在省級優秀車管所的基礎上要衝刺全國一等車管所。

前幾年,由於車管所周邊環境的因素,也不能否認內部管理的鬆懈,群眾辦事程式繁瑣,服務品質不高,大院內“黃牛”氾濫,辦事群眾嘖有煩言,公安部暗訪團曾來所微服私訪,問題確實存在。所以去年確定創建全國一等車管所時,所領導非常重視,首先要成立一個創建機構,因為全國一等優秀車管所的標準極高,需要在管理上軟硬體方面有一個質的飛躍,需要考核的專案將多達500余項。在這個時候,所領導劉磊第一個又是想到了王玉紅,從王玉紅接到通知,到組成創建小組開始工作,前後僅一天時間。

三百多個日日夜夜,王玉紅帶領著其他幾名民警,不分上班下班,不分份內份外,對照公安部創建全國優秀車管所的上百項標準,逐條分解、逐條落實,單是建立台賬就達200多本計40萬字。不要小看這些簡單的數字,每一項都滲透著王玉紅和她帶領的團隊的辛勤汗水,經全所上下的共同努力,終於在2016年的6月份創建成功。當得知公安部驗收合格,決定授予鄭州車管所全國優秀車管所的那一刻,王玉紅哭了,激動與喜悅的淚水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

當年爸爸因公犧牲時王玉紅哭了,媽媽去世時她也哭了,但在工作崗位上,再苦再累她從來沒有掉過眼淚,也許在外人看來這是不是太過於柔情,但車管所的每一位民警卻不這麼看,因為他們知道在創建一等車管所的這一年多時間裡,他們付出的辛勞,流出的汗水是常人所難以想像的。

王玉紅,一名普普通通的民警,沒有豪言也沒有壯語,只知道撲下身盡其所能,實實在在幹些事情,入警的20多年來,她一直都在默默地踐行著入警時的誓言,一直都在循著父親的足跡,不言苦累、百折不撓,勇往直前,她不愧為烈士的後代,不愧為一名人民的員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