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世界陶瓷之都”福建德化創意飛揚助轉型

德化大元陶瓷張金溪運用傳統跳刀與臺灣釉水結合研發陶瓷新品。 王雙季 攝

中新網德化6月12日電 (孫虹 林婉清 王雙季)“白如雪、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

以“白”見長的福建德化陶瓷曾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輸出商品。 而今, 延續千年製作工藝的德化瓷創意飛揚, 陶瓷企業紛紛在設計理念、材質、工藝上進行創新, 讓傳統產業迸發新的活力。

12日, 記者走進位於德化寶美中小企業創業園的雲水窯陶瓷有限公司, 偌大的展廳內, 兩米長的大桌子擺滿了該公司的得意之作, 各式各樣、精心設計的日用陶瓷讓人應接不暇, 這些瓷器不僅造型精美, 而且功能多樣。

其中, 一件由盤子、湯盆、小菜碟、筷子架組合成官帽造型的餐具擺件尤為引人注目。 “這一系列很適合都市白領使用, 還有情侶款的, 兩套合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圓球。 ”雲水窯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慶水現場示範道,

這樣的組合不僅收納方便, 而且造型美觀, 既有實用功能, 又可做家居擺設之用, 可謂一瓷多用。

自去年7月份正式投產以來, 許慶水共開發、設計了80多種新器形, 申請了5個發明專利和5個實用新型專利, 今年還將有十幾個發明設計申請專利。

近年來, 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國內成本快速上漲等要素制約, 德化陶瓷企業面臨諸多挑戰,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迫在眉睫。 德化縣委書記梁玉華髮出了這樣的號召:“要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儘快突破制約瓶頸, 做精設計環節, 注入文化元素, 突出創意設計, 加快打造陶瓷產業升級版。 ”

“豬油白”是德化窯明代白釉瓷的精品, 其選料講究, 製作精細, 釉質瑩厚細膩,

潤如油脂, 在陶瓷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在國際上有“東方藝術”之聲譽, 被稱為“中國瓷器之上品”。 然而, 配成這種“豬油白”的原礦瓷土來源於全國各地,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冠福窯禮瓷有限責任公司藝術總監陳金通經數十次嘗試, 才調配成功, 研製出《古蓮觀音》雕塑作品。

《古蓮觀音》瓷質潔白, 純淨通透, 衣褶、紋理的層次明顯、流暢自然。 最為特別的是, 該作品不上釉就能彰顯樸而不素、雅而不俗的白瓷質感, , 令人愛不釋手。 “現在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只有不斷創新, 做到人無我有, 人有我優, 才能贏得一線生機。 ”陳金通如是說。

從十幾歲時就開始拜師學習張氏跳刀基礎技法的張金溪, 則創新將跳刀工藝與臺灣陶瓷釉水結合,

研發的陶瓷新品既美觀又實用, 備受市場青睞。

臺灣青瓷翠玉就是張氏跳刀與臺灣釉水“聯姻”的成果。 只見杯體外側紋路以傳統跳刀工藝雕刻, 內側施上從臺灣引進的青瓷翠玉釉, 再經高溫煆燒而成, 杯外跳刀紋路精美有序, 獨具匠心;杯裡釉面光潔細膩, 色彩斑斕絢麗, 用戶使用這種工藝製作的瓷具, 既可品茶, 也可欣賞釉色, 養眼養心, 一舉兩得。

“這一特色產品也讓跳刀茶具走俏市場, 產值不斷得到提高。 ”張金溪告訴記者, “陶藝創新是學無止境的, 只有不斷地學習, 探索新發現, 研發新產品, 才能將陶瓷技藝永續傳承再發展。 ”

據瞭解, 為扶持更多中小企業走上創新創業之路, 去年以來, 德化縣還制定了鼓勵陶瓷企業技改、股改上市、科技創新、抓大扶小等政策,

並將于近期建立不低於2000萬元人民幣的“雙創基金”, 按照不超過基金規模20倍測算, 擬安排4億元信貸資金專項扶持科技型和成長型企業創新創業, 實施“萬家企業成長計畫”, 激發德化陶瓷企業創新創業創造活力。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