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家巷子裡的臭豆腐,不香了丨真事

每天讀點故事app作者:莎草 | 禁止轉載

一個月後, 全叔的女兒又回來了, 他們再次談崩了。 這次人們紛紛倒戈指責全叔的要求太過。

婷婷姐提出把全叔一起接到深圳去, 全叔卻要每天好酒好煙地供著他才行, 酒要高粱酒, 煙要大紅鷹。

跟老媽打電話的時候, 她不經意地說起, 全叔過世了。 我很訝異, 但沒流眼淚, 就連難過的情緒也來得後知後覺。

1

我從小在外婆家長大。

剛一斷奶, 媽媽就到地毯廠上班, 早出晚歸。 爸爸忙著上山採收造新房的木料, 只希望能早日從那個兄弟姐妹六個的大家庭裡脫離出來。

他們都在為我們的小家忙碌著, 無暇照料我, 於是我就常住外婆家, 一住七年。

好在外婆家就在隔壁村, 不遠, 幾分鐘的腳程。 我得以間斷地、偶爾地在合適的時候回家一趟。

外婆家的周邊被我混得很熟, 大到誰家的孫女兒叫什麼名字, 小到哪個拐角有什麼樹。

我是被全叔的手藝吸引的。

全叔常年穿著一件藏青色的工人服, 下身配一條土黃色的長褲, 是半摻亞麻的料子, 很糙。 但全叔的手藝跟他的外表一點兒也不搭, 精緻得緊。

黑乎乎的豆腐塊兒, 在油鍋裡炸到兩面顯出金黃色, 油煙氣繞著鏟子一圈一圈騰起, 勾住了路人肚子裡的饞蟲。 然後用筷子夾出來, 拿個刷子兩面刷上些醬料, 香氣逼人。

全叔憑著一塊塊酥脆香甜的臭豆腐, 征服了一眾“皮猴兒”。

孩子對大人總存著幾分敬畏, 看著長輩走過來會遠遠地道一聲好, 但對全叔全然不是這種。

倘若路上碰上了全叔, 開口的第一句往往是:“今日的臭豆腐什麼時候開鍋?”這時候不得一個准話, 小孩斷然是不肯的。

全叔有一個臭毛病,

幾天只做一鍋豆腐, 且塊數不多, 總叫人吃不盡興。 每每被纏住時, 全叔總會無奈又慈愛地說一句:“小伢兒, 吃不得多哦。 ”然後開始講山上有個小和尚的故事, 幾下就把孩子們的注意力轉移了。

相比其他孩子, 我是有優勢的。 因為全叔家的屋子挨著外婆家, 他家做了什麼吃食, 我順著味兒就能估摸到。 且全叔算得上是頂好的鄰居, 做些新鮮伙食總會端來一碗。

村裡的親戚網錯綜複雜, 外婆說我承了這麼多好處, 按照輩分該叫一聲舅爺爺的。

但我仍舊“全叔全叔”地叫著, 絲毫不受影響。

2

第一次見到全叔流淚是在六歲的一個夏夜, 那晚我捧著一碗外婆燒好的蕨菜疙瘩給全叔送去, 卻見他一個人一杯接一杯地倒著酒。

他微低著頭, 我走過去許久才有反應, “伢兒來了呀, 明天給你鹵豆腐吃。 ”

他眼睛紅紅的, 我有些不知所措, 只點點頭就跑走了。

小時候的我不善言辭, 內向得很。

“全叔哭了。 ”我對外婆說。

外婆把我抱在懷裡, 輕輕搖著, 扭頭和外公說起了話。 我安安靜靜地當著一個聽眾, 聽著外婆用一個故事把全叔的小一生走完。

大概九幾年, 村裡為了方便交通, 號召青壯年修一座石橋。 因為資金緊張, 這很可能是一場義務勞動, 大家都推讓不願意動。 全叔是第一個上山採石頭的人, 跟誰也沒說, 只埋頭幹活。

村長一看坐不住了, 用個大喇叭往各家各戶一通發火, 人一個外鄉人都上手了, 你們還坐得住, 臊得慌不?

是的, 全叔是入贅落的戶, 據說是江西一帶逃難來的。

全叔是第一個上山的, 也是第一個下山的, 他被滾石砸了腿, 叫人給抬下來了。 沒條件上大醫院, 只叫村裡的赤腳醫生開了點草藥, 村長帶了幾個雞蛋, 一包紅糖算是慰問, 便沒了下文。

幾個月後, 全叔好了, 卻瘸了。

幹不了重活兒, 全叔就琢磨著換個行當, 賣起了臭豆腐。 記得他跟我們吹噓過, 他們可是豆腐世家, 手藝那都是祖傳的, 這話無從驗證, 不知真假。

在零幾年的時候, 村子裡響起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號。 於是, 一場浩浩蕩蕩的修路運動開始了。

聽了許久, 我總算是知道全叔為何喝悶酒了。 水泥路隨著開工已經鋪向了村裡的各個角落, 卻在石橋那卡住了。 村長思忖良久開了個表決會議, 大家投票決定這橋嚴重和全村形象不符, 需要推翻重造。

“擋路的石橋”便是全叔帶頭修的那座。

他肯定是捨不得了。

不知全叔是怎麼想的,第二天他就一瘸一拐地走進了修路的隊伍,幹不了主力,就碼碼碎石,拌拌水泥,總能叫他找到可以做的事情。看他身體吃得消,眾人也就不再相勸。

全叔幹活格外賣力,但時間一長,孩子們就不高興了。他忙著跟隊做事,已經許久不開鍋了。

夏夜的風有些燥熱,外婆的蒲扇有節奏地扇著,我半躺在外婆的腿上享受,昏昏欲睡。忽然一陣香氣勾得我一個激靈。

“狗鼻子喲。”全叔憨憨的聲音,我不理會,只直勾勾地看著他手裡的那碗臭豆腐。

我抓起一塊塞進嘴裡,是甜醬,心裡滿足極了。全叔給小孩子的醬料往往是甜的,他說小孩子總吃辣不好,要是實在饞,也只會象徵性地給刷一點點辣醬。

“歇歇喲,累得慌。”外婆跟全叔說。

他們聊了什麼,我連大概都記不得了,但那一碗臭豆腐卻叫我印象深刻,不單單是因為那甜絲絲的味兒,還因為那獨一份的殊榮。

3

我7歲時去鎮上上了幼稚園,寄宿在姑姑家,週末才能回去一趟。

那是完全陌生的一個環境,我小心翼翼地過活著,沒什麼人可以說話,只一個人偷偷地哭。被接回外婆身邊的時候總會哭一場,到了週一又往往裝睡賴在床上不起來,企圖錯過班車好不去上學。

但總能被外婆掐著時間叫醒,然後穿戴整齊,塞上爸爸的自行車後座去村頭等車。

“鎮上條件好,妞妞要好好上學,要聽老師話。”這是外婆的原話,他們那一輩總是對老師有著無比的敬畏,到現在依然如此。

過了幾個月的適應期,生活漸漸穩定下來,我開始接受一個人在不熟悉的姑姑家生活,只是偶爾受小朋友的欺負,也還是會偷偷地哭。

一次回到家的時候,我發現全叔不見了,莫名覺得委屈,哭著跑回家去問外婆。外婆嚇了一跳,問清緣由松了口氣。

原來全叔搬進了村角一條巷子裡的老房子,他原來的屋子在三岔口上。在修路結束之後,這幾年村裡又準備開始進行房屋建設。於是對全叔的這座“攔路虎”,大家商量著給折算了地皮,又做了些補償,就讓他簽下了搬屋協定。

全叔樂呵呵的,渾然不覺得自己吃了虧,只安安靜靜地住進了巷子裡。

後來因為在一座後山腰上發現了兩個山洞,一大一小,我們稱之為大小龍洞。裡面挖出了許多人骨頭,鄉里研究說這可能是個老戰場,判不定埋著的是烈士還是鬼子。

於是舊屋改造的計畫沒有批准,說有發展為遺址的可能,還下了檔不能隨意破壞古村落。

但誰也沒想著讓全叔搬回去,包括他自己。

多年後,我才知道,那時周邊的人們其實早已不滿。全叔老屋在上風口,總不是所有人都聞得慣臭豆腐味兒,尤其是長年累月地被覆蓋。住戶早已頗有微詞,只是礙于全叔為人和善,強自按下不點破罷了。

只是那寬容的情意在時間中一點一點地磨碎了。

全叔在巷子裡安穩地住了下來,他不常出門,有新一波的孩子會圍在巷口,待全叔叫一聲,便捧著各自的碗湧過去。

我在姑姑家得了急性闌尾炎,被勒令禁食醃製品,在外公外婆一干人的監視及全叔的嚴防配合之下,我在之後的一年都再沒有吃過臭豆腐。

許是這次生病讓媽媽認識到,孩子不在身邊多有不便,我轉到了隔壁村繼續上幼稚園,距離近了,我卻依然住校,和六年級的大姐姐混寢。

那時候,爸媽剛花了三萬塊買下村裡小學舊址的地皮,掏空了所有積蓄。新家的夢像是一個大的幻影,一切需要從頭來過。

我已經不會想家想到哭了,大概有些習慣了。

4

全叔再一次進入大家的視線,是因為他的女兒。

全叔的妻子在奮力生下女兒後,大出血去世了。這麼多年,是全叔一個人把她拉扯大的。

全叔的女兒叫婷婷,生得好看,我們常追著叫她婷婷姐。她讀完初中就去大城市打工,只偶爾回家。這次她還帶回了一個男人。

全叔大發雷霆,我第一次見他如此憤怒,就像一隻溫順的貓突然露出了老虎的爪牙,叫人害怕。

因為婷婷姐說要嫁去深圳,那時候的我們只知道是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

當晚全叔喝得爛醉,哭得肩頭一聳一聳,婷婷姐當天下午撂下一句,“你好好想想。”就牽著男人的手走了。只有我,坐在冰涼的臺階上,看著他嚎啕大哭。

我習慣了扮演一個安靜聽眾的角色,他絮絮叨叨著,“外鄉難啊,吃苦什麼的。”話裡夾著些口音,我只能聽個大概,在大概裡面又只能理解很小一部分。

我想全叔是捨不得女兒遠嫁。

人們一瞬間變得善心大發,那條巷子裡進進出出很多人。有來勸他放寬心的,有替他罵不孝的,更多的是圍在巷子口趕熱鬧的。

全叔幾乎不說什麼話,對這種“熱心”他有些不知所措。

一個月後,全叔的女兒又回來了,他們再次談崩了。這次人們紛紛倒戈指責全叔的要求太過。婷婷姐提出把全叔一起接到深圳去,全叔卻要每天好酒好煙地供著他才行,酒要高粱酒,煙要大紅鷹。

他女兒不幹了,收拾了幾件衣服離了家,此後10年都沒再回來。

那條巷子裡,再也沒有傳出來臭豆腐的香味。

5

在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新家終於建成,我帶著一顆飄搖的心,再次開始適應新環境。

從過年都不願回自己家,到週末也少去外婆家,中間不過過了兩三年。連老爸都笑話我,“怪不得人家都說,寵外孫是摸摸腳後跟。”大意是白寵了,靠不住的意思,我扮個鬼臉不理會他。

外婆家去得少了,全叔自然也不常見了。

再次遇到他的時候,是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拄著拐杖,頭髮已經花白,倒是他先認出我來,“小伢兒,要好好讀書……”說的話有些顛三倒四,後來媽媽告訴我,全叔這幾年喝多了酒,已經有些神志不清了。

村民最恨兩種人,一是慣偷,手腳不乾淨的人;二是酒鬼,因為跟這種人沒道理好講。

全叔儼然成了村裡人眼中二流子的存在。

很多時候大家仿佛忘了這麼一個人,只在他走過之後,偶爾地把他的事說上一嘴,要麼說他白養了女兒,要麼說他活該。

回到家有些難受,突然很想吃臭豆腐,跟媽媽提了一句,媽媽轉身就開始準備。因為好奇,我亦步亦趨地跟在身後,看著媽媽搗鼓。

去田裡拔了些豆秸杆子,摘了些嫩蠶豆和荷葉,晾在後院的大太陽下,又去店裡買了些帶魚,剪下魚頭。

在傍晚的時候,把荷葉等燒成灰,帶魚頭油煎至酥脆,和一些其他的什麼香葉一起倒進了一個土黃色的大瓦罐,灌入鹵肉水,上面扣一片木板。樣式倒是跟之前全叔家看到的一模一樣。

媽媽說要看天氣悶上一兩個月不等。

許久之後終於吃上了媽媽做的臭豆腐,我想,大概再也不會有原來的味道了。

6

高中上了重點中學,離家更遠,回家的時間更少,我已經儼然是一個獨立的女漢子。

高二時的一個週六晚上,老媽打電話時不經意說起,全叔去世了,我很訝異,但沒流眼淚,就連難過的情緒也來得後知後覺。

之後的幾年,考上大學,走得越來越遠,我反倒時常想起全叔,也對那一碗臭豆腐有了新的領悟。

小時候他是我最親近的長輩之一,大概是輾轉寄居的我能感受到他的那種漂泊無依、沒有根的感覺。

只是相比之下,他的承載更為厚重。正因為是一個“外人”,所以他努力著,我說不清他是否已經用一座石橋,一條水泥路融入了那個小村子,但他總是留下了一些讓人難忘的東西。

一如他那麼好的手藝,臭豆腐的香味一路種到了我的心上;一如那條水泥路,現在還穩穩當當地指著人們回家的方向。

沒什麼好壞對錯,只是世事太多,人總健忘。

我們總還是要勇敢地往前走下去。

(原題:《巷子裡的臭豆腐,不香了》,作者:莎草。來自:每天讀點故事APP)

需要推翻重造。

“擋路的石橋”便是全叔帶頭修的那座。

他肯定是捨不得了。

不知全叔是怎麼想的,第二天他就一瘸一拐地走進了修路的隊伍,幹不了主力,就碼碼碎石,拌拌水泥,總能叫他找到可以做的事情。看他身體吃得消,眾人也就不再相勸。

全叔幹活格外賣力,但時間一長,孩子們就不高興了。他忙著跟隊做事,已經許久不開鍋了。

夏夜的風有些燥熱,外婆的蒲扇有節奏地扇著,我半躺在外婆的腿上享受,昏昏欲睡。忽然一陣香氣勾得我一個激靈。

“狗鼻子喲。”全叔憨憨的聲音,我不理會,只直勾勾地看著他手裡的那碗臭豆腐。

我抓起一塊塞進嘴裡,是甜醬,心裡滿足極了。全叔給小孩子的醬料往往是甜的,他說小孩子總吃辣不好,要是實在饞,也只會象徵性地給刷一點點辣醬。

“歇歇喲,累得慌。”外婆跟全叔說。

他們聊了什麼,我連大概都記不得了,但那一碗臭豆腐卻叫我印象深刻,不單單是因為那甜絲絲的味兒,還因為那獨一份的殊榮。

3

我7歲時去鎮上上了幼稚園,寄宿在姑姑家,週末才能回去一趟。

那是完全陌生的一個環境,我小心翼翼地過活著,沒什麼人可以說話,只一個人偷偷地哭。被接回外婆身邊的時候總會哭一場,到了週一又往往裝睡賴在床上不起來,企圖錯過班車好不去上學。

但總能被外婆掐著時間叫醒,然後穿戴整齊,塞上爸爸的自行車後座去村頭等車。

“鎮上條件好,妞妞要好好上學,要聽老師話。”這是外婆的原話,他們那一輩總是對老師有著無比的敬畏,到現在依然如此。

過了幾個月的適應期,生活漸漸穩定下來,我開始接受一個人在不熟悉的姑姑家生活,只是偶爾受小朋友的欺負,也還是會偷偷地哭。

一次回到家的時候,我發現全叔不見了,莫名覺得委屈,哭著跑回家去問外婆。外婆嚇了一跳,問清緣由松了口氣。

原來全叔搬進了村角一條巷子裡的老房子,他原來的屋子在三岔口上。在修路結束之後,這幾年村裡又準備開始進行房屋建設。於是對全叔的這座“攔路虎”,大家商量著給折算了地皮,又做了些補償,就讓他簽下了搬屋協定。

全叔樂呵呵的,渾然不覺得自己吃了虧,只安安靜靜地住進了巷子裡。

後來因為在一座後山腰上發現了兩個山洞,一大一小,我們稱之為大小龍洞。裡面挖出了許多人骨頭,鄉里研究說這可能是個老戰場,判不定埋著的是烈士還是鬼子。

於是舊屋改造的計畫沒有批准,說有發展為遺址的可能,還下了檔不能隨意破壞古村落。

但誰也沒想著讓全叔搬回去,包括他自己。

多年後,我才知道,那時周邊的人們其實早已不滿。全叔老屋在上風口,總不是所有人都聞得慣臭豆腐味兒,尤其是長年累月地被覆蓋。住戶早已頗有微詞,只是礙于全叔為人和善,強自按下不點破罷了。

只是那寬容的情意在時間中一點一點地磨碎了。

全叔在巷子裡安穩地住了下來,他不常出門,有新一波的孩子會圍在巷口,待全叔叫一聲,便捧著各自的碗湧過去。

我在姑姑家得了急性闌尾炎,被勒令禁食醃製品,在外公外婆一干人的監視及全叔的嚴防配合之下,我在之後的一年都再沒有吃過臭豆腐。

許是這次生病讓媽媽認識到,孩子不在身邊多有不便,我轉到了隔壁村繼續上幼稚園,距離近了,我卻依然住校,和六年級的大姐姐混寢。

那時候,爸媽剛花了三萬塊買下村裡小學舊址的地皮,掏空了所有積蓄。新家的夢像是一個大的幻影,一切需要從頭來過。

我已經不會想家想到哭了,大概有些習慣了。

4

全叔再一次進入大家的視線,是因為他的女兒。

全叔的妻子在奮力生下女兒後,大出血去世了。這麼多年,是全叔一個人把她拉扯大的。

全叔的女兒叫婷婷,生得好看,我們常追著叫她婷婷姐。她讀完初中就去大城市打工,只偶爾回家。這次她還帶回了一個男人。

全叔大發雷霆,我第一次見他如此憤怒,就像一隻溫順的貓突然露出了老虎的爪牙,叫人害怕。

因為婷婷姐說要嫁去深圳,那時候的我們只知道是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

當晚全叔喝得爛醉,哭得肩頭一聳一聳,婷婷姐當天下午撂下一句,“你好好想想。”就牽著男人的手走了。只有我,坐在冰涼的臺階上,看著他嚎啕大哭。

我習慣了扮演一個安靜聽眾的角色,他絮絮叨叨著,“外鄉難啊,吃苦什麼的。”話裡夾著些口音,我只能聽個大概,在大概裡面又只能理解很小一部分。

我想全叔是捨不得女兒遠嫁。

人們一瞬間變得善心大發,那條巷子裡進進出出很多人。有來勸他放寬心的,有替他罵不孝的,更多的是圍在巷子口趕熱鬧的。

全叔幾乎不說什麼話,對這種“熱心”他有些不知所措。

一個月後,全叔的女兒又回來了,他們再次談崩了。這次人們紛紛倒戈指責全叔的要求太過。婷婷姐提出把全叔一起接到深圳去,全叔卻要每天好酒好煙地供著他才行,酒要高粱酒,煙要大紅鷹。

他女兒不幹了,收拾了幾件衣服離了家,此後10年都沒再回來。

那條巷子裡,再也沒有傳出來臭豆腐的香味。

5

在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新家終於建成,我帶著一顆飄搖的心,再次開始適應新環境。

從過年都不願回自己家,到週末也少去外婆家,中間不過過了兩三年。連老爸都笑話我,“怪不得人家都說,寵外孫是摸摸腳後跟。”大意是白寵了,靠不住的意思,我扮個鬼臉不理會他。

外婆家去得少了,全叔自然也不常見了。

再次遇到他的時候,是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拄著拐杖,頭髮已經花白,倒是他先認出我來,“小伢兒,要好好讀書……”說的話有些顛三倒四,後來媽媽告訴我,全叔這幾年喝多了酒,已經有些神志不清了。

村民最恨兩種人,一是慣偷,手腳不乾淨的人;二是酒鬼,因為跟這種人沒道理好講。

全叔儼然成了村裡人眼中二流子的存在。

很多時候大家仿佛忘了這麼一個人,只在他走過之後,偶爾地把他的事說上一嘴,要麼說他白養了女兒,要麼說他活該。

回到家有些難受,突然很想吃臭豆腐,跟媽媽提了一句,媽媽轉身就開始準備。因為好奇,我亦步亦趨地跟在身後,看著媽媽搗鼓。

去田裡拔了些豆秸杆子,摘了些嫩蠶豆和荷葉,晾在後院的大太陽下,又去店裡買了些帶魚,剪下魚頭。

在傍晚的時候,把荷葉等燒成灰,帶魚頭油煎至酥脆,和一些其他的什麼香葉一起倒進了一個土黃色的大瓦罐,灌入鹵肉水,上面扣一片木板。樣式倒是跟之前全叔家看到的一模一樣。

媽媽說要看天氣悶上一兩個月不等。

許久之後終於吃上了媽媽做的臭豆腐,我想,大概再也不會有原來的味道了。

6

高中上了重點中學,離家更遠,回家的時間更少,我已經儼然是一個獨立的女漢子。

高二時的一個週六晚上,老媽打電話時不經意說起,全叔去世了,我很訝異,但沒流眼淚,就連難過的情緒也來得後知後覺。

之後的幾年,考上大學,走得越來越遠,我反倒時常想起全叔,也對那一碗臭豆腐有了新的領悟。

小時候他是我最親近的長輩之一,大概是輾轉寄居的我能感受到他的那種漂泊無依、沒有根的感覺。

只是相比之下,他的承載更為厚重。正因為是一個“外人”,所以他努力著,我說不清他是否已經用一座石橋,一條水泥路融入了那個小村子,但他總是留下了一些讓人難忘的東西。

一如他那麼好的手藝,臭豆腐的香味一路種到了我的心上;一如那條水泥路,現在還穩穩當當地指著人們回家的方向。

沒什麼好壞對錯,只是世事太多,人總健忘。

我們總還是要勇敢地往前走下去。

(原題:《巷子裡的臭豆腐,不香了》,作者:莎草。來自:每天讀點故事APP)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