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文水縣:落實四大計畫 推進脫貧攻堅

主持人導語:在脫貧攻堅“春季行動”中, 文水縣早安排、早部署, 瞄準目標任務, 全面落實四大計畫, 推進脫貧攻堅, 確保年內29個貧困村、3175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文水縣依託農業產業化這一優勢, 創新開展產業脫貧工程, 圍繞“一村一品”“一戶一策”, 大批接地氣、有特色的產業和項目順利實施, 幫助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

文水縣委書記 梁寶明:文水縣今年要完成全部人口的穩定脫貧任務, 這是縣委縣政府今年工作中的頭等大事, 我們要下決心做好精准扶貧的工作, 保證不使一個貧困人口掉隊。 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 文水堅持自力更生的原則, 堅持發揮自己獨特優勢的做法, 我們大力推動產業扶貧, 動員了文水縣的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牽頭,

組建了畜禽養殖、特種養殖、蔬菜種植、核桃種植、牛肉加工、玉米種子加工等十餘種類型的扶貧合作社32個, 使全縣的貧困人口都能夠參與到產業扶貧的過程中來, 在發展產業的過程中, 增加群眾的收入。

今年, 文水縣把精准識別、精准退出貫穿在全縣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始終, 把精准理念體現到脫貧攻堅各個環節, 結合全縣扶貧工作實際, 制定了易地扶貧搬遷、一戶一策、短板補齊、“兩線”合一四大工作計畫。 通過加強“三基”建設, 強化結對幫扶幹部的培訓, 為貧困群眾制定切實可行的脫貧計畫;進一步加大護理護工和農民素質培訓力度,

提升護工就業技能、實現農民穩定就業;同時圍繞貧困村對照退出標準補齊短板, 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快易地搬遷步伐, 全面落實縣際結對幫扶, 真正實現貧困村脫貧摘帽。

文水縣委書記 梁寶明:主要抓了八件大事。一是精准落實幫扶措施,實施一戶一策責任制,幫扶措施精准落實到了今年要脫貧的3175名貧困人口頭上,做到了因人施策,按需施策。二是整合資金、補好短板,重點圍繞貧困村的退出標準,分門別類、逐村排查存在問題,缺什麼補什麼,目前縣裡的15個職能部門認領任務,整合資金,全力推進貧困村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保證在9月份完成全部的建設任務。三是快速推動易地搬遷,以去庫存集中安置為主,養老院、日間照料中心等分散安置並行,正在積極實施兩個村119戶193人的整體搬遷。四是靈活運用兜底政策,重新審核低保物件,合理調整覆蓋群體,全縣1916名需要兜底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了低保範圍,提高低保保障線,實現低保線與貧困線兩線合一。

今年除了在落實四大計畫外,文水縣還要開展好一系列專項行動,進一步鞏固產業扶貧行動,開展“傳承好家風、爭創文明戶”活動,推進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和春季“打黑除惡”行動,不斷創新造林綠化機制和金融扶貧方式,推進企業幫扶、結對幫扶和就業扶貧等工作,確保今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如期穩定脫貧。

文水縣委書記 梁寶明:五是持續推進產業扶貧,推廣公司擔保、貧困戶貸款、入股分紅的扶貧模式,引導貧困群體脫貧致富,現在已經發放了扶貧貸款資金7500萬元。六是著力提升幹部素質,組織農村幹部進行集中培訓學習,提升農村幹部的扶貧能力,加強三支力量的建設,使三支力量能夠更好地服務于貧困戶,服務于脫貧事業。七是積極推動就業增收,舉辦了春風行動招聘會,全縣50餘家企業,提供3000多個公益性就業崗位,為貧困人口穩定地解決增收致富的問題。八是大力開展城鄉環境整治,我們引進了山東昌邑康潔環保集團,對城區以及周邊12個農村,全部納入了環保一體化管理,下大力氣,改變城鄉環境“髒亂差”的面貌,提升全縣上下的吸引力和群眾人居環境的水準。

文水縣委書記 梁寶明:主要抓了八件大事。一是精准落實幫扶措施,實施一戶一策責任制,幫扶措施精准落實到了今年要脫貧的3175名貧困人口頭上,做到了因人施策,按需施策。二是整合資金、補好短板,重點圍繞貧困村的退出標準,分門別類、逐村排查存在問題,缺什麼補什麼,目前縣裡的15個職能部門認領任務,整合資金,全力推進貧困村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保證在9月份完成全部的建設任務。三是快速推動易地搬遷,以去庫存集中安置為主,養老院、日間照料中心等分散安置並行,正在積極實施兩個村119戶193人的整體搬遷。四是靈活運用兜底政策,重新審核低保物件,合理調整覆蓋群體,全縣1916名需要兜底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了低保範圍,提高低保保障線,實現低保線與貧困線兩線合一。

今年除了在落實四大計畫外,文水縣還要開展好一系列專項行動,進一步鞏固產業扶貧行動,開展“傳承好家風、爭創文明戶”活動,推進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和春季“打黑除惡”行動,不斷創新造林綠化機制和金融扶貧方式,推進企業幫扶、結對幫扶和就業扶貧等工作,確保今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如期穩定脫貧。

文水縣委書記 梁寶明:五是持續推進產業扶貧,推廣公司擔保、貧困戶貸款、入股分紅的扶貧模式,引導貧困群體脫貧致富,現在已經發放了扶貧貸款資金7500萬元。六是著力提升幹部素質,組織農村幹部進行集中培訓學習,提升農村幹部的扶貧能力,加強三支力量的建設,使三支力量能夠更好地服務于貧困戶,服務于脫貧事業。七是積極推動就業增收,舉辦了春風行動招聘會,全縣50餘家企業,提供3000多個公益性就業崗位,為貧困人口穩定地解決增收致富的問題。八是大力開展城鄉環境整治,我們引進了山東昌邑康潔環保集團,對城區以及周邊12個農村,全部納入了環保一體化管理,下大力氣,改變城鄉環境“髒亂差”的面貌,提升全縣上下的吸引力和群眾人居環境的水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