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糖尿病好的血糖憑什麼調整?這張表太重要!

作為一名內分泌科醫生, 我經常給我的糖尿病人說:您的血糖呢?

於是乎--------

傳過來的, 有一些是患者憑記憶告訴我的數值, 有一些是手機控糖APP上的截圖, 也有一些是患者自己記錄的, 更有直接把血糖儀測試結果發照片給我的。

哈哈, 超乎我的想像。

做一個優秀的糖尿病健康自我管理者, 至少包括血糖監測和記錄。

故事還是有的。

61歲的她, 160cm身高, 體重130斤。 糖尿病有5-6年了, 用甘舒霖50R剛2個月,

是每天2針的那種預混胰島素。

(她是這樣告訴我用什麼藥的)

剛聯繫時(那是今年的6月4日), 她告訴我她的劑量是今年住院時制定的(剛2個月哦), 早22單位, 晚上18單位。

我告訴了她這種預混胰島素的弊端和使用原則。 她時常在晚餐後到睡前吃東西, 否則就低血糖。

我讓她先關注我的這兩篇文章:“想和預混胰島素說”、“胰島素使用過程中的三個階段”。

直接告訴她, 把晚餐前的胰島素減量到14單位。 並告訴她, 監測三餐前和睡前血糖。

昨天晚上快11點的時候, 她發過來近三天的血糖記錄。

(她是這樣記錄的)

糖尿病,

目前還是不能治癒的病種。 在經歷了“心理洗禮”後, 就要思考如何因對糖尿病的問題了。 飲食、運動、用藥、監測等等都要學習並實施。

有太多的病人來看病取藥的時候, 不能清楚自己用的藥物名稱;這張撕開的血糖記錄, 我想她也不會保存多久;對歷年歷次到醫院所做的檢查, 能夠娓娓道來的更是鳳毛麟角。

其實、學會記錄, 是一名優秀健康管理者應該具備的內容。 而且有研究證實, 每天堅持記錄血糖測定值, 可使糖化血紅蛋白降低1%。

(這是馬學毅著《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一書中的內容)

既然記錄了, 當然就不要單純的做成血糖記錄, 應該有更多的資訊。 比如:身高、體重、腰圍, 具體用藥名稱和劑量, 具體血糖數值, 還包括平時的一些醫院檢查(常規和生化檢驗、心電圖、超聲等等)。 這也是醫生在分析病情時最常用的。

這是16行,可以記錄至少半個月。

體重、腰圍,需要您半月關注一次,要看我關於“兩個三角”的文章;

如果您能天天測血糖,就記錄到相應的時間點上;

用藥問題,“記錄”的第一行要有記錄(藥名和劑量),然後哪天有更改,就記錄在相應的那一天上;

“備註”一欄,如果有低血糖或突然升高的血糖,要寫上原因分析(如飲食、運動、洗澡、牙痛等問題)。對於到醫院做的檢查,可以寫上檢查項目和明顯的陽性結果。

然後把檢查結果單黏貼到紙的背面。

當然,如果您的胰島素方案是4針,把前面的改以下就行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是對自己的提醒。真正記錄的意義,也是糖尿病診療“醫患結合”的需要。

糖尿病的治療是講究醫患結合的。在醫生資源緊張的目前,學會做一名優秀的患者很重要。糖尿病的不能治癒,“記錄”也決定了這個治療過程的“連續性”。

當您把這些表按照日期順序放到一起,那就是您成功抗糖的見證。

學會了這些,就掌握了一手的資訊。它類似於“導航”,目的明確,不成功都難。

這位病友很感激我的指導。我把這個表格以及它的作用發出來,就是希望大家能更優秀。

診室門庭若市,一個病友用這個表,醫生就會一目了然;而另一位病人則抱著肩膀,用“您猜”的口吻質問:別管以前用啥藥,現在血糖就這些,該用啥藥你不知道?還當什麼大夫?

不用質疑我的醫術和醫德。對前者,我會認真翻閱每一張檢查單據,因為您記錄的“陽性結果”不一定就是我所要的,一些陰性結果也可能很重要-----此時,我就是“良醫”;而對於後者,近“知天命之年”的我已經沒有了當年勇於“指責”的勇氣,我會用最快速度的讓你樂者走出我的診室-----此時,我就是“智者”,不會讓你從質疑到不滿再向吵架、打人發展的。

做科普,寫文章。

很多時候,看我的文章,與其說是指導控糖,還不如說是暢談人生。此時,我已不在是醫生,您也不在是病患,我們只是站在不同角度敘述健康生活的軌跡。

談得來,就是緣分。

有緣聚,無緣則散。

傳播知識,就是行善。

作者陳剛大夫,副主任醫師,北京瑞京糖尿病醫院住院部主任

監測血糖很重要,糖尿病友選擇一個好的血糖儀也關鍵——

血糖測試儀 家用醫用智慧語音+試紙 ¥58 購買

家用測血糖的儀器+100片紙條 ¥98 購買

這是16行,可以記錄至少半個月。

體重、腰圍,需要您半月關注一次,要看我關於“兩個三角”的文章;

如果您能天天測血糖,就記錄到相應的時間點上;

用藥問題,“記錄”的第一行要有記錄(藥名和劑量),然後哪天有更改,就記錄在相應的那一天上;

“備註”一欄,如果有低血糖或突然升高的血糖,要寫上原因分析(如飲食、運動、洗澡、牙痛等問題)。對於到醫院做的檢查,可以寫上檢查項目和明顯的陽性結果。

然後把檢查結果單黏貼到紙的背面。

當然,如果您的胰島素方案是4針,把前面的改以下就行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是對自己的提醒。真正記錄的意義,也是糖尿病診療“醫患結合”的需要。

糖尿病的治療是講究醫患結合的。在醫生資源緊張的目前,學會做一名優秀的患者很重要。糖尿病的不能治癒,“記錄”也決定了這個治療過程的“連續性”。

當您把這些表按照日期順序放到一起,那就是您成功抗糖的見證。

學會了這些,就掌握了一手的資訊。它類似於“導航”,目的明確,不成功都難。

這位病友很感激我的指導。我把這個表格以及它的作用發出來,就是希望大家能更優秀。

診室門庭若市,一個病友用這個表,醫生就會一目了然;而另一位病人則抱著肩膀,用“您猜”的口吻質問:別管以前用啥藥,現在血糖就這些,該用啥藥你不知道?還當什麼大夫?

不用質疑我的醫術和醫德。對前者,我會認真翻閱每一張檢查單據,因為您記錄的“陽性結果”不一定就是我所要的,一些陰性結果也可能很重要-----此時,我就是“良醫”;而對於後者,近“知天命之年”的我已經沒有了當年勇於“指責”的勇氣,我會用最快速度的讓你樂者走出我的診室-----此時,我就是“智者”,不會讓你從質疑到不滿再向吵架、打人發展的。

做科普,寫文章。

很多時候,看我的文章,與其說是指導控糖,還不如說是暢談人生。此時,我已不在是醫生,您也不在是病患,我們只是站在不同角度敘述健康生活的軌跡。

談得來,就是緣分。

有緣聚,無緣則散。

傳播知識,就是行善。

作者陳剛大夫,副主任醫師,北京瑞京糖尿病醫院住院部主任

監測血糖很重要,糖尿病友選擇一個好的血糖儀也關鍵——

血糖測試儀 家用醫用智慧語音+試紙 ¥58 購買

家用測血糖的儀器+100片紙條 ¥98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