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哈佛大學組織的兒童創意設計大賽來到上海,看完我真的相信這群孩子能改變世界!

iKids寫在前面的話:

如今我們的小孩擁有很多玩具, 要做很多作業, 卻離最原型的生活有點遠。

什麼意思呢?

比如當一個女孩子想要一個洋娃娃和城堡,

有多少家長是直接說:“我網上給你買一套芭比娃娃的家”?

又有多少家長會建議:“我給你一些木板、一把鋸子、一把熱膠槍, 我們搭一個吧?”

比如當一個男孩子說我想要一輛車,

有多少家長會直接說:“我給你買, 要玩具車還是能開的模型車?”

又有多少家長會建議:“我給你輪子、鐵片、榔頭, 我們一起搭一個吧?”

其實我們心裡都明白, 提出後者建議的家長, 才是更好的教育者。 太忙、找不到原材料、沒時間陪孩子弄, 都會成為我們走向前者的理由。

而後者的堅持, 其實會喚醒孩子的創造力。 現在世界上炙手可熱的概念, 所謂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 說的就是發現人的需求、尋求創新解決方案, 創造更多可能, 改變世界。

前一個週末,

我去看了全世界最大的兒童創意行動大賽DFC上海賽區總決賽, 這場由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組織的創意行動力大賽Design For Change(以下簡稱DFC), 吸引了來自上海中學、上海美國學校、上海平和雙語學校等學校的孩子。

DFC在世界範圍內已經有超過200萬孩子參賽, 鼓勵孩子通過:感受、想像、實踐、分享(Feel-Imagine-Do-Share), 用設計來改變生活。

在Design For Change的logo裡, 巧妙摳出兩個詞, 就是:I can.

I can有著神奇的魔力, 我們上海的這些小朋友可是讓人刮目相看哦。

作品都用原型材料做

更讓人喜歡的是他們的整個設計思維過程

有些孩子說, 老師上課經常拖堂,

他為老師設計了一個水杯, 快到下課時會發出善意的提醒;

有些孩子說, 學校有個角落的下水道有臭味, 他們設計了一個窨井蓋, 讓怪味可以過濾掉, 窨井蓋還特地設計成了“香”字;

其中有兩個獲獎團隊都讓人印象深刻, 充滿創意的小心思, 超級可愛:

這是第一個隊伍的孩子設計了的“陽臺新玩法”, 就像一個摩天輪, 獲得最佳創變獎:

他們在展示的時候講到, 這是在每個家庭的陽臺都能自己做的一個東西, “我們希望在陰天、下雨等陽光不充分的時候, 燈泡會亮起來補充光照。 為了能公平地照顧到每棵植物的情況。 ”

孩子們用齒輪系統佈置了馬達,風扇和照明燈的感應設計。齒輪在馬達的帶動下聯動旋轉,使每棵植物都能夠更均勻地通風、接收光照和水分。每當植物被轉到齒輪的底部,下方的水箱會噴灑綠植的根部,來保證營養的攝入。

第二個隊伍獲得評委最愛獎,他們甚至都沒有做ppt,搭建了一個三層樓的“世界上最棒的倉鼠屋”來參加DFC比賽。電路接通,風扇及排風系統旋轉運作起來,餵食器與感應通道立刻就緒。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整整五周的創造過程。孩子們引用說他們用的方法是Engineer Design Process(工程設計流程),從前期調研瞭解倉鼠的喜好和習性開始,到頭腦風暴、彼此討論小屋的功能可行性,把逐漸成型的想法繪製成草圖、作出原型,到邀請倉鼠親自體驗測試。

其中一個孩子為倉鼠設計了一處“Hunting Space”,利用彈簧和水銀開關,在倉鼠想要Hunting玩偶上的食物時,玩偶會倒下造成Hunting失敗,由此激發倉鼠想要不停Hunting地行為,從而幫助它消耗卡路里。

“他真的吃的太多了,我們得想辦法讓他運動。”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說。

為了給它一種接近自然的感覺,孩子們還在小窩的一樓為倉鼠準備了樹屋、草皮和木屑,樹枝是真的從戶外採集來的,用卡紙、吸管等常用材料和電子零件為倉鼠製成了電梯、秋千和帳篷營地,頂層還有以建築結構設計為主的橋樑和城堡。

這兩支隊伍,都來自我們曾經寫過的“一個爸爸為兒子做的車間”Wowkids,點擊紅字詳細閱讀。

時隔數月,再次去Wowkids拜訪,看到的依然是堆滿了紙板、木板、3d印表機、切割工具、榔頭、鋸子的車間,從天花板吊下來的接線板,戴著目鏡天馬行空的小孩,和他們滿櫃的作品陳列。

試聽了一節創造力課

這些小孩將來真的能改變世界

幾個小孩答應讓我試聽他們的一節創造力課,其中最小的孩子六歲半,其他都是七八歲的孩子,男生女生都有,主要來自上海的國際學校和雙語學校。今天主教老師Max來自倫敦,還有一個可愛的助教。在課堂上,老師和孩子都講英文為主,不過語言溝通都很簡單。

有些孩子常來Wowkids上課,已經做了很多作品在車間裡展示,興致勃勃地給新來的孩子演示:

“這是一個自動糖果機,你把硬幣放進去,糖果會吐出來!”

“啊真的嗎?”

“真的啊!我想吃糖,媽媽說外面糖果機的糖不衛生,我就自己做了一個,可以放自己的糖進去哦。”

陌生的幾個小朋友很快熟絡,他們會被分成幾個小分隊。Max對每個孩子都很瞭解,他會把特別仔細、設計能力很強的孩子,和上來就動手做的孩子分到一組。

他們的team work會擦出火花。

今天大家要完成的東西,是這樣一個巨大的機器人手臂,做完套在手臂上可以把自己手臂變長很多倍哦。原材料有:紙板;要用到的工具包括:熱膠槍、榔頭、不銹鋼大尺、鋸子等。

小孩看到這些東西,有點好奇,也有點興奮。畢竟大多數見過但都沒用過。

Max引導孩子的方法很特別,因為他從來不會直接給出答案,他一直在提問:

“你們手臂有哪些關節是會動的?”

“手臂分成幾節,哪節長、哪節短?”

開始動手做的時候,每使用一樣工具,都有一個“安全守則”。

用榔頭,需要兩個人配合,敲打的人必須先問扶著固定位置的人:“你準備好了嗎?”

用熱膠槍,用完必須立刻放回到支架上;

必須戴手套才能操作,

用鋸子,必須戴著目鏡,也是需要兩個人的team work,鋸的人要問扶著的人:你準備好了嗎?

我開始覺得,孩子不會那樣遵守安全守則吧?但經過幾次課訓的孩子,都做得相當自然,這是他們用完工具後的桌子樣子:

一堂創造力課程90分鐘,中間休息五分鐘,沒有任何孩子覺得累,大家都很興奮地在車間裡跑來跑去。

90分鐘後,他們手裡的一堆紙板,

經過那些工具的改造,變成了這樣:

最後坐成一排,Max老師會挨個兒點評。不是說誰做得最好,而是他會觀察孩子在設計和製作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特質,一一點評小朋友的閃光點。我quote幾個給大家感受下:

“你在做的過程裡特別耐心,你的夥伴比較小,你都沒有催他們,謝謝你的耐心!”

“你在做手臂時,發現兩個紙板切割的大小並不一致。你沒有放棄,想到了辦法來修正,並且最後讓自己的手臂動起來了,真棒!”

“我喜歡你自己創造了一個方法讓這兩塊難粘的紙板粘起來了!你這樣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生活裡沒有什麼會難倒你。”

太贊了,又具體又到位,這不叫表揚,這叫鼓勵!

看完DFC決賽,又看完一堂Wowkids的創造力課程,我在想這樣的課程和比賽對我們的孩子究竟意味著什麼?

生活不可能任何東西都以完美、完備的狀態呈現在孩子面前。當這個狀態需要改變時,我們的孩子是袖手旁觀?是消極抱怨?還是...

又能設計、又能動手做出來?

國外的小孩diy的文化比我們強,我們經常在外國網站上看到一個爸爸為了女兒的夢想,就把後院做成什麼可以連環闖關的遊樂場,用的無非是木板、沙子、繩索;

因此孩子從小被父親帶著,在車庫裡搗鼓些東西的創造力文化比我們要強化得多。

往大裡說,現在如火如荼的創業文化,很多高科技企業之所以是引領時代,而不是被時代推著走,因為他們在做的都是把奇思妙想付諸現實;

往小裡說,哪怕我們的孩子將來要徒手打造一個夢想的家,哪怕我們的孩子只是想要把生活裡的某個細節變得更好一些,

靠的都是創造力這種東西。

Wowkids青少年創造力中心位於漕河涇,如果對他的課程或者夏令營有興趣的聯繫Abby老師:17717028020

感謝關注

iKids(i-Kids)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感謝你的閱讀和分享。我們寫過的學校和玩樂推薦,應該是上海最豐富的品質親子生活資訊庫。

孩子們用齒輪系統佈置了馬達,風扇和照明燈的感應設計。齒輪在馬達的帶動下聯動旋轉,使每棵植物都能夠更均勻地通風、接收光照和水分。每當植物被轉到齒輪的底部,下方的水箱會噴灑綠植的根部,來保證營養的攝入。

第二個隊伍獲得評委最愛獎,他們甚至都沒有做ppt,搭建了一個三層樓的“世界上最棒的倉鼠屋”來參加DFC比賽。電路接通,風扇及排風系統旋轉運作起來,餵食器與感應通道立刻就緒。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整整五周的創造過程。孩子們引用說他們用的方法是Engineer Design Process(工程設計流程),從前期調研瞭解倉鼠的喜好和習性開始,到頭腦風暴、彼此討論小屋的功能可行性,把逐漸成型的想法繪製成草圖、作出原型,到邀請倉鼠親自體驗測試。

其中一個孩子為倉鼠設計了一處“Hunting Space”,利用彈簧和水銀開關,在倉鼠想要Hunting玩偶上的食物時,玩偶會倒下造成Hunting失敗,由此激發倉鼠想要不停Hunting地行為,從而幫助它消耗卡路里。

“他真的吃的太多了,我們得想辦法讓他運動。”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說。

為了給它一種接近自然的感覺,孩子們還在小窩的一樓為倉鼠準備了樹屋、草皮和木屑,樹枝是真的從戶外採集來的,用卡紙、吸管等常用材料和電子零件為倉鼠製成了電梯、秋千和帳篷營地,頂層還有以建築結構設計為主的橋樑和城堡。

這兩支隊伍,都來自我們曾經寫過的“一個爸爸為兒子做的車間”Wowkids,點擊紅字詳細閱讀。

時隔數月,再次去Wowkids拜訪,看到的依然是堆滿了紙板、木板、3d印表機、切割工具、榔頭、鋸子的車間,從天花板吊下來的接線板,戴著目鏡天馬行空的小孩,和他們滿櫃的作品陳列。

試聽了一節創造力課

這些小孩將來真的能改變世界

幾個小孩答應讓我試聽他們的一節創造力課,其中最小的孩子六歲半,其他都是七八歲的孩子,男生女生都有,主要來自上海的國際學校和雙語學校。今天主教老師Max來自倫敦,還有一個可愛的助教。在課堂上,老師和孩子都講英文為主,不過語言溝通都很簡單。

有些孩子常來Wowkids上課,已經做了很多作品在車間裡展示,興致勃勃地給新來的孩子演示:

“這是一個自動糖果機,你把硬幣放進去,糖果會吐出來!”

“啊真的嗎?”

“真的啊!我想吃糖,媽媽說外面糖果機的糖不衛生,我就自己做了一個,可以放自己的糖進去哦。”

陌生的幾個小朋友很快熟絡,他們會被分成幾個小分隊。Max對每個孩子都很瞭解,他會把特別仔細、設計能力很強的孩子,和上來就動手做的孩子分到一組。

他們的team work會擦出火花。

今天大家要完成的東西,是這樣一個巨大的機器人手臂,做完套在手臂上可以把自己手臂變長很多倍哦。原材料有:紙板;要用到的工具包括:熱膠槍、榔頭、不銹鋼大尺、鋸子等。

小孩看到這些東西,有點好奇,也有點興奮。畢竟大多數見過但都沒用過。

Max引導孩子的方法很特別,因為他從來不會直接給出答案,他一直在提問:

“你們手臂有哪些關節是會動的?”

“手臂分成幾節,哪節長、哪節短?”

開始動手做的時候,每使用一樣工具,都有一個“安全守則”。

用榔頭,需要兩個人配合,敲打的人必須先問扶著固定位置的人:“你準備好了嗎?”

用熱膠槍,用完必須立刻放回到支架上;

必須戴手套才能操作,

用鋸子,必須戴著目鏡,也是需要兩個人的team work,鋸的人要問扶著的人:你準備好了嗎?

我開始覺得,孩子不會那樣遵守安全守則吧?但經過幾次課訓的孩子,都做得相當自然,這是他們用完工具後的桌子樣子:

一堂創造力課程90分鐘,中間休息五分鐘,沒有任何孩子覺得累,大家都很興奮地在車間裡跑來跑去。

90分鐘後,他們手裡的一堆紙板,

經過那些工具的改造,變成了這樣:

最後坐成一排,Max老師會挨個兒點評。不是說誰做得最好,而是他會觀察孩子在設計和製作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特質,一一點評小朋友的閃光點。我quote幾個給大家感受下:

“你在做的過程裡特別耐心,你的夥伴比較小,你都沒有催他們,謝謝你的耐心!”

“你在做手臂時,發現兩個紙板切割的大小並不一致。你沒有放棄,想到了辦法來修正,並且最後讓自己的手臂動起來了,真棒!”

“我喜歡你自己創造了一個方法讓這兩塊難粘的紙板粘起來了!你這樣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生活裡沒有什麼會難倒你。”

太贊了,又具體又到位,這不叫表揚,這叫鼓勵!

看完DFC決賽,又看完一堂Wowkids的創造力課程,我在想這樣的課程和比賽對我們的孩子究竟意味著什麼?

生活不可能任何東西都以完美、完備的狀態呈現在孩子面前。當這個狀態需要改變時,我們的孩子是袖手旁觀?是消極抱怨?還是...

又能設計、又能動手做出來?

國外的小孩diy的文化比我們強,我們經常在外國網站上看到一個爸爸為了女兒的夢想,就把後院做成什麼可以連環闖關的遊樂場,用的無非是木板、沙子、繩索;

因此孩子從小被父親帶著,在車庫裡搗鼓些東西的創造力文化比我們要強化得多。

往大裡說,現在如火如荼的創業文化,很多高科技企業之所以是引領時代,而不是被時代推著走,因為他們在做的都是把奇思妙想付諸現實;

往小裡說,哪怕我們的孩子將來要徒手打造一個夢想的家,哪怕我們的孩子只是想要把生活裡的某個細節變得更好一些,

靠的都是創造力這種東西。

Wowkids青少年創造力中心位於漕河涇,如果對他的課程或者夏令營有興趣的聯繫Abby老師:17717028020

感謝關注

iKids(i-Kids)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感謝你的閱讀和分享。我們寫過的學校和玩樂推薦,應該是上海最豐富的品質親子生活資訊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