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陰雨天怎麼小清新?教你用後期一掃灰霾

南方最近真是陰雨連連, 在外面拍出來的片子經常是灰灰的, 特別鬧心。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簡單的後期教程, 只要幾個步驟, 灰暗的片子立馬變得通透小清新。

前期準備:

由原圖可以看出當時的天氣很不好, 出來的畫面很灰。 拍攝時間選在下午1-3點, 霧霾此時散去了一些, 場地是天臺光線比較好的地方。 為了拍出清爽的感覺, 服裝選擇了統一的純白色。

相機設置:

白平衡設為5700-6700左右。 感光度、光圈以及快門速度需要根據現場不同情況而隨時調整。

後期調整:

一、LR整體初調

原圖整體偏紫, 因為想要清新透亮的感覺, 將色溫往藍色方向拉, 色調往綠色方向微調。 接著拉高曝光度, 增強對比度;降低高光與白色色階, 還原高光部分的細節;提高陰影與黑色色階, 還原暗部的細節部分, 使整體畫面稍微鮮豔透亮一點。 然後在降低一些飽和度, 讓色彩看起來更平和。

相機校準:根據個人習慣, HSL調整等我比較喜歡在PS裡調整, 但喜歡調整LR裡藍原色的飽和度, 拉高飽和度, 會使畫面更為通透一些, 但不宜過多。

此時, 整體顏色基本確定, 效果對比如下圖。 接下來, 將圖片匯出放入PS中做更精細的調整。

二、Photoshop調整

可選顏色調整:

觀察圖片, 綠色占了多數的部分, 將其黑色壓實, 使畫面看起來沒那麼灰, 其餘的按色調需求去微調。

膚色部分主要調整黃色和紅色,

拉低黑色與青色, 可以提亮膚色。

中性色主導整體畫面的顏色, 對色調的影響較大。 加黃加青色可以讓畫面更清透。

而白色負責高光區域, 黑色負責暗部。 為了使畫面更有層次感, 將高光加青減黃, 暗部加黃, 使畫面的高光和暗部形成互補色。

色調曲線調整:

增強對比度,點下圖左邊打鉤的按鈕,可以自動調整畫面需要提亮或壓暗的地方。

PS調整過後的效果對比:

細節微調:

對皮膚的處理潤色,這一部分就不細說了。稍微減少一點飽和度,讓畫面看起來更舒服緩和一些。最後,執行濾鏡>銳化>USM銳化,對畫面進行銳化(這裡最好是建立一個蒙版,把不需要銳化的地方擦掉)。

最終效果:

- 更多作品欣賞 -

色調曲線調整:

增強對比度,點下圖左邊打鉤的按鈕,可以自動調整畫面需要提亮或壓暗的地方。

PS調整過後的效果對比:

細節微調:

對皮膚的處理潤色,這一部分就不細說了。稍微減少一點飽和度,讓畫面看起來更舒服緩和一些。最後,執行濾鏡>銳化>USM銳化,對畫面進行銳化(這裡最好是建立一個蒙版,把不需要銳化的地方擦掉)。

最終效果:

- 更多作品欣賞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