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聚焦|馬曉偉:貫徹落實《綱要》全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點擊上方“健康中國”可以訂閱哦

馬曉偉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 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 沒有全民健康, 就沒有全面小康。 李克強總理指出, 健康是幸福的基礎。 實現國民健康長壽, 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 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人民健康。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健康領域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就, 城鄉環境面貌明顯改善, 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 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日益健全, 人民健康水準和身體素質持續提高。 2015 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達76.34 歲, 嬰兒死亡率、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分別下降到8.1‰、10.7‰和20.1/10 萬, 總體上處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準,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重要健康基礎。 同時, 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疾病譜變化、生態環境及生活方式變化等,

也給維護和促進健康帶來一系列新的挑戰, 健康服務供給總體不足與需求不斷增長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 健康領域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有待增強, 需要從國家戰略層面統籌解決關係健康的重大和長遠問題。

為有效應對健康挑戰、進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水準, 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重大戰略部署。 2016 年, 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 發佈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 為健康中國建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描繪了藍圖, 確定了路徑。

一、充分認識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意義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黨中央從國家戰略和全域出發,

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 充分體現了我們党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 凸顯了黨和國家對維護人民群眾健康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 對於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第一,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基礎。 健康是發展的應有之義。 黨中央高度重視維護人民群眾健康,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出發, 對未來一段時期發展健康事業、更好地維護和增進人民群眾健康作出了制度性安排。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必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

第二,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的必然要求。 2015 年, 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近5 萬元。 隨著人民收入水準提高, 我國居民消費呈現出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從有形物質產品向更多服務消費、從模仿型排浪式消費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等一系列轉變, 人民健康服務消費的內容和模式都在發生變化, 對服務品質和服務環境提出更高要求。 在這種形勢下,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緊緊圍繞群眾需求增加服務供給, 提高服務品質和水準, 有利於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

第三,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全面提升中華民族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健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 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是我們黨執政為民,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所系。 “十二五”時期, 我國城鄉居民健康差異進一步縮小, 健康公平性持續改善, 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服務品質、服務效率和群眾滿意度顯著提高, 醫療衛生事業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 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 我國面臨多重疾病威脅並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複雜局面, 既面對著發達國家面臨的衛生與健康問題,也面對著發展中國家面臨的衛生與健康問題,迫切需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提出整體性解決方案,實現健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良性互動。

第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積極參與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際承諾的客觀需要。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擁有健康的人民意味著擁有更強大的綜合國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當今世界,健康同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發展的關係日益密切,對國際關係和外交政策的影響不斷上升。健康領域正醞釀著以健康促進為基礎的新變革。與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相比,“2030 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和標準更高,更加強調關注健康的決定因素。順應國際發展趨勢,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堅持從大健康、大衛生的高度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域的角度,統籌解決健康問題,可以更好地回應聯合國“2030 可持續發展議程”, 展示良好國際形象。

二、深刻領會《綱要》體現的大健康理念

《綱要》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在國家層面制定的健康領域中長期戰略規劃,是到2030 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編制和實施《綱要》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舉措,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健康治理、履行對聯合國“2030 可持續發展議程”承諾的重要舉措。

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提出了新形勢下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基層為重點, 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用。這個方針的根本點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這是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必須一以貫之堅持的基本要求。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必須堅持新形勢下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以提高人民健康水準為核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轉變健康領域發展方式,全方位、全週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

《綱要》突出強調了三項重點內容: 一是預防為主、關口前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促進資源下沉, 實現可負擔、可持續的發展;二是調整優化健康服務體系,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在強基層基礎上,促進健康產業發展,更好地滿足群眾健康需求;三是將“共建共用、全民健康”作為戰略主題,堅持政府主導,動員全社會參與,推動社會共建共用,人人自主自律, 實現全民健康。

(一)《綱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突出戰略性、系統性、指導性、操作性

一是突出大健康的發展理念。當前我國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處於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準,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發展以及生態環境、生活方式變化,維護人民健康面臨一系列新挑戰。發展實踐表明,人的行為方式和環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突出,“以治病為中心”難以解決人的健康問題,也不可持續。實現健康也不僅僅是醫療衛生部門的工作,需要全社會、各部門、各領域協同推進。因此,《綱要》確立了“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大健康觀”“大衛生觀”,提出將這一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實施的全過程,統籌應對廣泛的健康影響因素,全方位、全生命週期維護人民群眾健康。

二是著眼長遠與立足當前相結合。《綱要》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國家戰略, 充分考慮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階段目標相銜接,與聯合國“2030 可持續發展議程” 要求相銜接,同時針對當前突出問題, 創新體制機制,從全域高度統籌衛生計生、體育健身、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公共安全、健康教育等領域政策措施,形成促進健康的合力,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發展道路。

三是目標明確可操作。《綱要》圍繞總體健康水準、健康影響因素、健康服務與健康保障、健康產業、促進健康的制度體系等方面設置了若干主要量化指標,使目標任務具體化,工作過程可操作、可衡量、可考核。《綱要》提出健康中國2020 年、2030 年、2050 年“三步走”的目標。到2020 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健康素養水準持續提高,健康服務體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基本體育健身服務,基本形成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主要健康指標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到2030 年,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健康領域發展更加協調,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務品質和健康保障水準不斷提高,健康產業繁榮發展,基本實現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到2050 年,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健康國家。

(二)《綱要》要求建設健康中國必須堅持健康優先、改革創新、科學發展、公平公正的原則

一是健康優先。把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立足國情,將促進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實施的全過程,加快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實現健康與經濟社會良性協調發展。

二是改革創新。堅持政府主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快關鍵環節改革步伐,衝破思想觀念束縛, 破除利益固化藩籬,清除體制機制障礙,發揮科技創新和資訊化的引領支撐作用,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

三是科學發展。把握健康領域發展規律,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中西醫並重,轉變服務模式, 構建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動健康服務從規模擴張的粗放型發展轉變到品質效益提升的綠色集約式發展,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提升健康服務水準。

四是公平公正。以農村和基層為重點,推動健康領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維護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益性,逐步縮小城鄉、地區、人群間基本健康服務和健康水準的差異,實現全民健康覆蓋,促進社會公平。

(三)《綱要》明確“共建共用、全民健康” 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主題

“共建共用、全民健康”,核心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新形勢下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針對生活行為方式、生產生活環境以及醫療衛生服務等健康影響因素,堅持政府主導與調動社會、個人的積極性相結合,推動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落實預防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 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實現全民健康。

將“共建共用”作為建設健康中國的基本路徑, 是貫徹落實“共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和“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的具體體現。要堅持政府主導與調動社會、個人的積極性相結合,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統籌社會、行業和個人三個層面,實現政府牽頭負責、社會積極參與、個人體現健康責任,不斷完善制度安排,形成維護和促進健康的強大合力。要促進全社會廣泛參與,強化跨部門協作,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控制影響健康的生態和社會環境危險因素,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社會共治格局。要推動健康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要素配置和服務供給、補齊發展短板、推動健康產業轉型升級,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要強化個人健康責任,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引導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點的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影響健康的生活行為因素,形成熱愛健康、追求健康、促進健康的社會氛圍。

將“全民健康”作為建設健康中國的根本目的。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週期兩個著力點,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實現更高水準的全民健康。要惠及全人群、覆蓋全生命週期,不斷完善制度、擴展服務、提高品質,分別解決提供“公平可及”和“系統連續”健康服務的問題。要做好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點人群的健康工作,使全體人民享有所需要的、有品質的、可負擔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要強化對生命不同階段主要健康問題及主要影響因素的有效干預,實現“從胎兒到生命終點”的全程健康服務和健康保障,全面維護人民健康。

三、準確把握《綱要》提出的健康中國建設重大舉措

(一)五個方面的戰略任務

《綱要》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站在大健康、大衛生的高度,緊緊圍繞健康影響因素(包括遺傳和心理等生物學因素、自然與社會環境因素、醫療衛生服務因素、生活與行為方式因素),按照從內部到外部、從主體到環境的順序,依次針對個人生活與行為方式、醫療衛生服務與保障、生產與生活環境等健康影響因素,提出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等五個方面的戰略任務。

一是普及健康生活。從健康促進的源頭入手,強調個人健康責任,發展健康文化,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開展健康體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等專項行動。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學生主動防病意識,建立學校健康教育推進機制。全面普及膳食營養知識,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全面推進控煙履約,控制酒精過度使用,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力度,減少不安全性行為和毒品危害,引導群眾形成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為。

二是優化健康服務。要堅定不移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堅持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強化覆蓋全民的公共衛生服務,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戰略,強化慢性病篩查和早期發現。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控。改革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方式,完善國家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政策。

全面建成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密切協作、運行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創新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模式,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的合理就醫秩序。全面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規範診療行為,提升醫療服務水準和品質,向人民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加大對中西部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支援力度,提升服務能力,保障貧困人口健康。依法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行為特別是傷害醫務人員的暴力犯罪行為,保護醫務人員安全,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治未病服務,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要堅持中西醫並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努力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推動中醫藥生產現代化,打造中國標準和中國品牌。

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人群為重點,從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兩個層面採取措施加強健康服務。實施母嬰安全計畫,加強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加大兒童重點疾病防治力度,繼續開展重點地區兒童營養改善等專案,加強婦女常見病篩查和早診早治,提高婦幼健康水準。推進老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老年常見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導和綜合干預,促進健康老齡化。推動醫養結合,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安寧療護一體化的健康和養老服務。實施精准康復,改善殘疾人醫療服務,維護殘疾人健康。

三是完善健康保障。健全以基本醫療保障為主體、其他多種形式補充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為補充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機制,加強基本醫保、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商業健康保險與醫療救助等的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形成總額預算管理下的複合式付費方式。加快推進基本醫保異地就醫結算。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鼓勵開發與健康管理服務相關的健康保險產品。深化藥品、醫療器械流通體制改革,建立完善藥品資訊全程追溯體系。落實醫療機構藥品、耗材採購主體地位,鼓勵聯合採購。完善國家藥物政策,鞏固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立以基本藥物為重點的臨床綜合評價體系,完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

四是建設健康環境。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力度,推進國家衛生城鎮創建,建設健康、宜居、美麗家園。把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建設作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抓手,廣泛開展健康社區、健康村鎮、健康單位、健康家庭等建設。針對影響健康的環境問題,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深入開展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全面實施城市空氣品質達標管理,推進飲用水水源地安全達標建設,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全面實施工業污染源排汙許可管理。建立健全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和風險評估制度,實施環境與健康風險管理。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健全從源頭到消費全過程的監管格局,嚴守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讓人民群眾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推進仿製藥品質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完善國家藥品標準體系,實施醫療器械標準提高計畫,強化藥品安全監管。完善公共安全體系,努力減少公共安全事件對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脅。強化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預防和控制工傷事故及職業病發生。進一步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促進道路交通安全。加強兒童和老年人傷害預防和干預,預防和減少傷害。完善突發事件衛生應急體系,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能力。健全口岸公共衛生體系,提高動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能力。

五是發展健康產業。要區分基本和非基本,激發市場在非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領域的活力。優化多元辦醫格局,引導社會力量增加醫療衛生資源供給,優先支援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推進和實現非營利性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同等待遇,推動非公立醫療機構向高水準、規模化方向發展。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互聯網、健身休閒、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引導發展專業的醫學檢驗中心、醫療影像中心、病理診斷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積極發展健身休閒運動產業,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健身休閒設施建設運營。加強醫藥技術創新,推動重大藥物產業化,提高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醫學診療設備、醫用材料的國際競爭力。大力發展醫療健康服務貿易,增強中高端產品供給能力,提升產業發展水準,實現醫藥工業中高速發展和向中高端邁進。

(二)保障戰略任務實施的政策措施

為保障規劃目標的實現,《綱要》還從體制機制改革、人力資源建設、健康科技創新、健康資訊化、法治建設和國際交流等6 個方面,提出了保障戰略任務實施的政策措施。

一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全面建立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制度,系統評估各項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政策、重大工程項目對健康的影響,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建立更加成熟定型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完善健康籌資機制,履行政府保障基本健康服務需求的責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推進健康相關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二是加強健康人力資源建設。改革醫學教育制度,加快建成適應行業特點的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繼續教育三階段有機銜接的醫學人才培養培訓體系。以全科醫生為重點,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住院醫師與專科醫師培養培訓制度,建立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複合型高層次人才培養機制。強化面向全員的繼續醫學教育制度。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創新人才使用評價激勵機制,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三是推動健康科技創新。大力加強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協同創新網路建設,加強資源整合和資料交匯,構建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實施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啟動實施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健康保障等重大科技專案和重大工程,推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重點專項等科技計畫,推動醫學科技進步。

四是建設健康資訊化服務體系。全面建成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人口健康資訊平臺,規範和推動“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創新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模式,持續推進覆蓋全生命週期的預防、治療、康復和自主健康管理一體化的國民健康資訊服務。加強健康醫療大資料應用體系建設,推進健康醫療大資料應用。

五是加強健康法治建設。推動頒佈並實施基本醫療衛生法、中醫藥法,修訂實施藥品管理法,加強重點領域法律法規的立法和修訂工作,健全健康領域標準規範和指南體系。強化政府在醫療衛生、食品、藥品、環境、體育等健康領域的監管職責,建立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監督管理體制。

六是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實施中國全球衛生戰略,全方位積極推進人口健康領域的國際合作。要積極參與健康相關領域國際標準、規範等的研究和談判,完善我國參與國際重特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的緊急援外工作機制,加強同“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國家衛生與健康領域的合作。加強南南合作,落實中非公共衛生合作計畫,繼續向發展中國家派遣醫療隊員。加強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全球衛生治理,提升健康領域國際影響力和制度性話語權。

四、扎實推進《綱要》實施

實施《綱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我們黨對人民的鄭重承諾。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綱要》的貫徹落實工作,扎實推進《綱要》實施。全社會要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全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第一,要切實加強党的領導。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一項全域性、整體性、跨領域、跨部門的系統工程,絕不只是某一個部門的工作,也不只是某一個地方的工作。要推動各級政府和部門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擺上重要日程,完善健康中國建設推進協調機制,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將健康中國建設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將主要健康指標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考核指標,完善考核機制和問責制度,強化責任擔當,做好相關任務的實施落實工作,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第二,要認真組織實施。健康問題涉及面廣,各有關方面要加強協同配合,把保障人民群眾健康作為經濟社會政策的重要目標,抓緊研究制定切實可行、操作性強的配套政策。圍繞《綱要》確定的戰略目標、主要任務、重大政策措施,分階段、分步驟地組織實施。對於實施中的一些重大事項,要鼓勵地方先行先試,形成經驗並在全國推開。要切實加大改革的力度,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強大動力。要充分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發揮其主力軍作用。要建立常態化的督查考核機制,強化激勵和問責,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紮根、開花。同時,要建立健全監測評價機制,做好實施監測。要在《綱要》指引下,編制實施好“十三五”醫改規劃和“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對《綱要》各項政策和措施進行細化完善,明確各個階段所要實施的重大工程、重大專案和重大政策。通過五年規劃的實施,落實《綱要》提出的各項任務要求。要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對各地在實施規劃綱要中好的做法和有效經驗,要及時總結,積極推廣。

第三,要強化宣傳引導。要重視並做好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加強正面宣傳、輿論監督、科學引導和典型報導,既最大限度凝集共識、增強信心,又合理引導社會預期,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為健康中國想招、一起為健康中國發力的良好氛圍。

我們相信,《綱要》的實施必將進一步凝聚全社會對健康中國建設的共識,提振建設健康中國的信心,為衛生與健康領域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準。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改革創新,齊心協力、艱苦奮鬥,加快推進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建設健康中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連結一:《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

《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於2015年9月25 日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上正式通過,包括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和169項具體目標。這份綱領性檔將推動世界在今後15 年內努力實現3個史無前例的非凡創舉——消除極端貧困、戰勝不平等和不公正及遏制氣候變化。

連結二:健康扶貧工程

實施健康扶貧工程是“十三五”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一項重要舉措。工程針對貧困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以提高農村貧困人口受益水準為著力點,整合現有各類醫療保障、資金項目、人才技術等資源,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支援力度,採取更加貼合貧困地區實際、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切實保障農村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既面對著發達國家面臨的衛生與健康問題,也面對著發展中國家面臨的衛生與健康問題,迫切需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提出整體性解決方案,實現健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良性互動。

第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積極參與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際承諾的客觀需要。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擁有健康的人民意味著擁有更強大的綜合國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當今世界,健康同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發展的關係日益密切,對國際關係和外交政策的影響不斷上升。健康領域正醞釀著以健康促進為基礎的新變革。與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相比,“2030 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和標準更高,更加強調關注健康的決定因素。順應國際發展趨勢,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堅持從大健康、大衛生的高度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域的角度,統籌解決健康問題,可以更好地回應聯合國“2030 可持續發展議程”, 展示良好國際形象。

二、深刻領會《綱要》體現的大健康理念

《綱要》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在國家層面制定的健康領域中長期戰略規劃,是到2030 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編制和實施《綱要》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舉措,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健康治理、履行對聯合國“2030 可持續發展議程”承諾的重要舉措。

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提出了新形勢下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基層為重點, 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用。這個方針的根本點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這是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必須一以貫之堅持的基本要求。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必須堅持新形勢下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以提高人民健康水準為核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轉變健康領域發展方式,全方位、全週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

《綱要》突出強調了三項重點內容: 一是預防為主、關口前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促進資源下沉, 實現可負擔、可持續的發展;二是調整優化健康服務體系,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在強基層基礎上,促進健康產業發展,更好地滿足群眾健康需求;三是將“共建共用、全民健康”作為戰略主題,堅持政府主導,動員全社會參與,推動社會共建共用,人人自主自律, 實現全民健康。

(一)《綱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突出戰略性、系統性、指導性、操作性

一是突出大健康的發展理念。當前我國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處於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準,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發展以及生態環境、生活方式變化,維護人民健康面臨一系列新挑戰。發展實踐表明,人的行為方式和環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突出,“以治病為中心”難以解決人的健康問題,也不可持續。實現健康也不僅僅是醫療衛生部門的工作,需要全社會、各部門、各領域協同推進。因此,《綱要》確立了“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大健康觀”“大衛生觀”,提出將這一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實施的全過程,統籌應對廣泛的健康影響因素,全方位、全生命週期維護人民群眾健康。

二是著眼長遠與立足當前相結合。《綱要》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國家戰略, 充分考慮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階段目標相銜接,與聯合國“2030 可持續發展議程” 要求相銜接,同時針對當前突出問題, 創新體制機制,從全域高度統籌衛生計生、體育健身、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公共安全、健康教育等領域政策措施,形成促進健康的合力,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發展道路。

三是目標明確可操作。《綱要》圍繞總體健康水準、健康影響因素、健康服務與健康保障、健康產業、促進健康的制度體系等方面設置了若干主要量化指標,使目標任務具體化,工作過程可操作、可衡量、可考核。《綱要》提出健康中國2020 年、2030 年、2050 年“三步走”的目標。到2020 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健康素養水準持續提高,健康服務體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基本體育健身服務,基本形成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主要健康指標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到2030 年,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健康領域發展更加協調,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務品質和健康保障水準不斷提高,健康產業繁榮發展,基本實現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到2050 年,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健康國家。

(二)《綱要》要求建設健康中國必須堅持健康優先、改革創新、科學發展、公平公正的原則

一是健康優先。把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立足國情,將促進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實施的全過程,加快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實現健康與經濟社會良性協調發展。

二是改革創新。堅持政府主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快關鍵環節改革步伐,衝破思想觀念束縛, 破除利益固化藩籬,清除體制機制障礙,發揮科技創新和資訊化的引領支撐作用,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

三是科學發展。把握健康領域發展規律,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中西醫並重,轉變服務模式, 構建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動健康服務從規模擴張的粗放型發展轉變到品質效益提升的綠色集約式發展,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提升健康服務水準。

四是公平公正。以農村和基層為重點,推動健康領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維護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益性,逐步縮小城鄉、地區、人群間基本健康服務和健康水準的差異,實現全民健康覆蓋,促進社會公平。

(三)《綱要》明確“共建共用、全民健康” 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主題

“共建共用、全民健康”,核心是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新形勢下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針對生活行為方式、生產生活環境以及醫療衛生服務等健康影響因素,堅持政府主導與調動社會、個人的積極性相結合,推動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落實預防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 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實現全民健康。

將“共建共用”作為建設健康中國的基本路徑, 是貫徹落實“共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和“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的具體體現。要堅持政府主導與調動社會、個人的積極性相結合,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統籌社會、行業和個人三個層面,實現政府牽頭負責、社會積極參與、個人體現健康責任,不斷完善制度安排,形成維護和促進健康的強大合力。要促進全社會廣泛參與,強化跨部門協作,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控制影響健康的生態和社會環境危險因素,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社會共治格局。要推動健康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要素配置和服務供給、補齊發展短板、推動健康產業轉型升級,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要強化個人健康責任,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引導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點的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影響健康的生活行為因素,形成熱愛健康、追求健康、促進健康的社會氛圍。

將“全民健康”作為建設健康中國的根本目的。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週期兩個著力點,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實現更高水準的全民健康。要惠及全人群、覆蓋全生命週期,不斷完善制度、擴展服務、提高品質,分別解決提供“公平可及”和“系統連續”健康服務的問題。要做好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點人群的健康工作,使全體人民享有所需要的、有品質的、可負擔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要強化對生命不同階段主要健康問題及主要影響因素的有效干預,實現“從胎兒到生命終點”的全程健康服務和健康保障,全面維護人民健康。

三、準確把握《綱要》提出的健康中國建設重大舉措

(一)五個方面的戰略任務

《綱要》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站在大健康、大衛生的高度,緊緊圍繞健康影響因素(包括遺傳和心理等生物學因素、自然與社會環境因素、醫療衛生服務因素、生活與行為方式因素),按照從內部到外部、從主體到環境的順序,依次針對個人生活與行為方式、醫療衛生服務與保障、生產與生活環境等健康影響因素,提出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等五個方面的戰略任務。

一是普及健康生活。從健康促進的源頭入手,強調個人健康責任,發展健康文化,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開展健康體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等專項行動。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學生主動防病意識,建立學校健康教育推進機制。全面普及膳食營養知識,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全面推進控煙履約,控制酒精過度使用,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力度,減少不安全性行為和毒品危害,引導群眾形成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為。

二是優化健康服務。要堅定不移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堅持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強化覆蓋全民的公共衛生服務,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控戰略,強化慢性病篩查和早期發現。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控。改革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方式,完善國家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政策。

全面建成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密切協作、運行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創新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模式,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的合理就醫秩序。全面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規範診療行為,提升醫療服務水準和品質,向人民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加大對中西部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支援力度,提升服務能力,保障貧困人口健康。依法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行為特別是傷害醫務人員的暴力犯罪行為,保護醫務人員安全,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治未病服務,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要堅持中西醫並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努力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推動中醫藥生產現代化,打造中國標準和中國品牌。

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人群為重點,從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兩個層面採取措施加強健康服務。實施母嬰安全計畫,加強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加大兒童重點疾病防治力度,繼續開展重點地區兒童營養改善等專案,加強婦女常見病篩查和早診早治,提高婦幼健康水準。推進老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老年常見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導和綜合干預,促進健康老齡化。推動醫養結合,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安寧療護一體化的健康和養老服務。實施精准康復,改善殘疾人醫療服務,維護殘疾人健康。

三是完善健康保障。健全以基本醫療保障為主體、其他多種形式補充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為補充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機制,加強基本醫保、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商業健康保險與醫療救助等的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形成總額預算管理下的複合式付費方式。加快推進基本醫保異地就醫結算。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鼓勵開發與健康管理服務相關的健康保險產品。深化藥品、醫療器械流通體制改革,建立完善藥品資訊全程追溯體系。落實醫療機構藥品、耗材採購主體地位,鼓勵聯合採購。完善國家藥物政策,鞏固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立以基本藥物為重點的臨床綜合評價體系,完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

四是建設健康環境。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力度,推進國家衛生城鎮創建,建設健康、宜居、美麗家園。把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建設作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抓手,廣泛開展健康社區、健康村鎮、健康單位、健康家庭等建設。針對影響健康的環境問題,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深入開展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全面實施城市空氣品質達標管理,推進飲用水水源地安全達標建設,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全面實施工業污染源排汙許可管理。建立健全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和風險評估制度,實施環境與健康風險管理。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健全從源頭到消費全過程的監管格局,嚴守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讓人民群眾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推進仿製藥品質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完善國家藥品標準體系,實施醫療器械標準提高計畫,強化藥品安全監管。完善公共安全體系,努力減少公共安全事件對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脅。強化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預防和控制工傷事故及職業病發生。進一步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促進道路交通安全。加強兒童和老年人傷害預防和干預,預防和減少傷害。完善突發事件衛生應急體系,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能力。健全口岸公共衛生體系,提高動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能力。

五是發展健康產業。要區分基本和非基本,激發市場在非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領域的活力。優化多元辦醫格局,引導社會力量增加醫療衛生資源供給,優先支援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推進和實現非營利性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同等待遇,推動非公立醫療機構向高水準、規模化方向發展。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互聯網、健身休閒、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引導發展專業的醫學檢驗中心、醫療影像中心、病理診斷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積極發展健身休閒運動產業,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健身休閒設施建設運營。加強醫藥技術創新,推動重大藥物產業化,提高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醫學診療設備、醫用材料的國際競爭力。大力發展醫療健康服務貿易,增強中高端產品供給能力,提升產業發展水準,實現醫藥工業中高速發展和向中高端邁進。

(二)保障戰略任務實施的政策措施

為保障規劃目標的實現,《綱要》還從體制機制改革、人力資源建設、健康科技創新、健康資訊化、法治建設和國際交流等6 個方面,提出了保障戰略任務實施的政策措施。

一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全面建立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制度,系統評估各項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政策、重大工程項目對健康的影響,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建立更加成熟定型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完善健康籌資機制,履行政府保障基本健康服務需求的責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推進健康相關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二是加強健康人力資源建設。改革醫學教育制度,加快建成適應行業特點的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繼續教育三階段有機銜接的醫學人才培養培訓體系。以全科醫生為重點,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住院醫師與專科醫師培養培訓制度,建立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複合型高層次人才培養機制。強化面向全員的繼續醫學教育制度。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創新人才使用評價激勵機制,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三是推動健康科技創新。大力加強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協同創新網路建設,加強資源整合和資料交匯,構建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實施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啟動實施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健康保障等重大科技專案和重大工程,推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重點專項等科技計畫,推動醫學科技進步。

四是建設健康資訊化服務體系。全面建成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人口健康資訊平臺,規範和推動“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創新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模式,持續推進覆蓋全生命週期的預防、治療、康復和自主健康管理一體化的國民健康資訊服務。加強健康醫療大資料應用體系建設,推進健康醫療大資料應用。

五是加強健康法治建設。推動頒佈並實施基本醫療衛生法、中醫藥法,修訂實施藥品管理法,加強重點領域法律法規的立法和修訂工作,健全健康領域標準規範和指南體系。強化政府在醫療衛生、食品、藥品、環境、體育等健康領域的監管職責,建立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監督管理體制。

六是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實施中國全球衛生戰略,全方位積極推進人口健康領域的國際合作。要積極參與健康相關領域國際標準、規範等的研究和談判,完善我國參與國際重特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的緊急援外工作機制,加強同“一帶一路”建設沿線國家衛生與健康領域的合作。加強南南合作,落實中非公共衛生合作計畫,繼續向發展中國家派遣醫療隊員。加強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全球衛生治理,提升健康領域國際影響力和制度性話語權。

四、扎實推進《綱要》實施

實施《綱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我們黨對人民的鄭重承諾。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綱要》的貫徹落實工作,扎實推進《綱要》實施。全社會要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全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第一,要切實加強党的領導。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一項全域性、整體性、跨領域、跨部門的系統工程,絕不只是某一個部門的工作,也不只是某一個地方的工作。要推動各級政府和部門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擺上重要日程,完善健康中國建設推進協調機制,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將健康中國建設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將主要健康指標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考核指標,完善考核機制和問責制度,強化責任擔當,做好相關任務的實施落實工作,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第二,要認真組織實施。健康問題涉及面廣,各有關方面要加強協同配合,把保障人民群眾健康作為經濟社會政策的重要目標,抓緊研究制定切實可行、操作性強的配套政策。圍繞《綱要》確定的戰略目標、主要任務、重大政策措施,分階段、分步驟地組織實施。對於實施中的一些重大事項,要鼓勵地方先行先試,形成經驗並在全國推開。要切實加大改革的力度,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強大動力。要充分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發揮其主力軍作用。要建立常態化的督查考核機制,強化激勵和問責,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紮根、開花。同時,要建立健全監測評價機制,做好實施監測。要在《綱要》指引下,編制實施好“十三五”醫改規劃和“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對《綱要》各項政策和措施進行細化完善,明確各個階段所要實施的重大工程、重大專案和重大政策。通過五年規劃的實施,落實《綱要》提出的各項任務要求。要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對各地在實施規劃綱要中好的做法和有效經驗,要及時總結,積極推廣。

第三,要強化宣傳引導。要重視並做好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加強正面宣傳、輿論監督、科學引導和典型報導,既最大限度凝集共識、增強信心,又合理引導社會預期,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為健康中國想招、一起為健康中國發力的良好氛圍。

我們相信,《綱要》的實施必將進一步凝聚全社會對健康中國建設的共識,提振建設健康中國的信心,為衛生與健康領域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準。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改革創新,齊心協力、艱苦奮鬥,加快推進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建設健康中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連結一:《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

《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於2015年9月25 日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上正式通過,包括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和169項具體目標。這份綱領性檔將推動世界在今後15 年內努力實現3個史無前例的非凡創舉——消除極端貧困、戰勝不平等和不公正及遏制氣候變化。

連結二:健康扶貧工程

實施健康扶貧工程是“十三五”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一項重要舉措。工程針對貧困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以提高農村貧困人口受益水準為著力點,整合現有各類醫療保障、資金項目、人才技術等資源,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支援力度,採取更加貼合貧困地區實際、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切實保障農村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