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翠湖或申報國家歷史文化街區 學者建議不要過度開發

雲南網訊如何探索翠湖歷史文化片區保護新模式?3月20日, 昆明市政協文史委在“兩會”期間建議:為挖掘、保護、利用歷史文化資源, 打造昆明文化地標, 應將翠湖片區申報為國家級歷史文化街區。 雲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的陳果老師認為, “打文化牌發展經濟符合低污染、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但文化開發要保存原貌, 不要過度開發”。

翠湖片區是雲南近現代史縮影 保護從四原則入手

市政協文史委在提案中認為, 翠湖被汪曾祺譽為“昆明的眼睛”, 是昆明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區域。 翠湖歷史文化片區北至一二一大街,

南至人民路及華山南路一線, 東至北門街一線, 西至錢局街, 總面積約96. 5公頃。 該片區彙集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和美麗的自然景觀, 有國家、省、市、區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0餘處。 尤其是翠湖講武堂片區近現代歷史文化資源豐富, 是雲南乃至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縮影。

“為做好以翠湖講武堂片區為核心, 以昆明老街片區、南強街片區為重點的建築風貌、市容環境、道路交通整治, 挖掘、保護、利用歷史文化資源, 推動商業、旅遊、文化融合發展, 提升片區文化旅遊品質, 打造昆明文化地標, 建議將翠湖片區申報為國家級歷史文化街區。 ”市政協文史委提出上述建議。

在提案中, 市政協文史委建議按照真實性、完整性、生活延續性、公眾參與原則等元素,實現翠湖歷史文化片區完整的保護體系,

豐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要素, 彰顯城市特色、價值與格局, 帶動周邊區域發展, 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與居住環境。

歷史文化元素啟動現代觀光旅遊 文化開發勿過度

市政協文史委認為, 為達成這個目標, 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探索翠湖歷史文化片區保護的新模式。 當前, 昆明市正在經歷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時期, 對於翠湖歷史文化片區的保護應堅持保護老城的戰略目標, 減輕建設壓力為其鬆綁。 反對大拆大建, 要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以及傳統文化、名人文化、軍事文化、建築文化, 以歷史文化元素啟動現代觀光旅遊、娛樂等產業。

翠湖歷史文化片區的保護要堅持以人為本, 在得到有效保護的前提下, 採取措施主動吸引民眾參與到保護中來。 可通過對周邊現有歷史文物建築內部設施的適度改造, 以及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 不僅為周邊居民生活提供應有的便利, 也為遊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發揮歷史文化片區保護對城市經濟社會和文化和諧發展的重要作用。

進一步理順翠湖歷史文化片區的管理機制, 政府應充分聽取相關單位和市民的意見, 完善住建部門、規劃部門、文廣體局等部門的有效合作機制, 通過溝通協調以及多部門合作參與共同做好翠湖歷史文化片區的保護工作。

專家、市民支持提案應傳承老昆明文化

雲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的陳果老師認為, 翠湖片區是一個文化氛圍很重的街區, 至少從晚清民國到解放以後, 一直都是昆明重要的文化集散地,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數量也非常多。 這個提案集生態、環境及歷史文物價值於一體, 翠湖歷史文化街區建成以後, 雲南的歷史名城, 如大理、麗江、巍山等都可以仿效翠湖片區, 建立大批的對保存雲南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有著重要價值的歷史文化街區。

陳果認為, 翠湖附近還有一些文化古跡沒有開放, 有些則是宣傳力度不夠, 需要聯合開發打造一張昆明乃至雲南的文化名片。

“古建築、文物不可再生, 要在保持原樣的基礎上進行文化旅遊的開發, 不能過度商業化”,

陳果認為, 打文化牌發展經濟符合低污染, 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但文化開發要保存原貌, 不要過度開發。 翠湖片區是優質的人居環境, 是用來休閒的, 不要過度進行購物專案的開發。

住在翠湖公園附近社區的粱先生對該片區的歷史文化遺跡如數家珍, 年過六旬的他很支持這樣的提案, “從明清到現在, 多少文物, 歷史名人, 年輕人都不知道, 還是要大力宣傳。 ”

粱先生說, 翠湖片區始終缺少一個文化點, 而文化就是靈魂, 他建議如果申報成功, 可以修建一個博物館或者文化館, 把翠湖的成因、名人逸事、文物遺跡等寫出來展示宣傳, 讓年輕一輩把老昆明的文化傳承下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