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大蔥、小白菜、茄子加豆角 見縫插針綠地內開發出“菜地”

社區內的綠地成了“菜地”

社區內的綠地成了“菜地”

社區內的綠地成了“菜地”

長春晚報記者 于慧

或許是為了追求綠色和原生態, 或許是為了找回手持鋤頭的田園生活, 長春市內一些社區內, 經常能看見一塊塊地小菜地, 一些經過舊城改造的社區綠化帶也沒能倖免, 或是在樓邊或是地綠化帶或是在樹坑裡, 都被有心的居民圈建成自家的小農場, 在地裡種上了各種蔬菜。 12日、13日, 記者就連續兩天踏查長春市的老舊社區內綠化帶改造成“開心農場”得現狀。

實地踏查:綠化帶、樹林裡造出隱蔽農場

a:地點:衛星花園

種菜現象普遍存在

12日上午, 記者在南關區衛星花園社區內看見, 這裡經歷了舊城改造已經讓原來的樣子有了大變化,

雖然舊改還在繼續, 但呈現在大家眼前的社區也已經跟以前有了翻天覆地變化。 記者在社區內轉一圈發現, 這裡雖然沒有成片的小“農場”, 但在一些樓前的空地上, 還是被居民利用上。 在17棟樓前, 記者看到靠近社區圍欄的空地上, 成排的小蔥、生菜長勢很好。 走到該棟樓後面, 呈現在眼前的雖然是一片綠化帶, 但細心的人會在綠化帶中發現異樣。 “這棵樹下還種上小菜了。 ”面對正在乘涼的居民, 記者好奇地問。 居民看了看笑著說:“沒事種著玩。 ”隨後, 記者來帶此處綠化帶裡看到, 靠近樓邊的地方已經沒有了綠化帶的痕跡, 成排的小蔥、茄子秧正鬱鬱蔥蔥地長著。 菜地旁邊, 看著一堆被拆除下的雜草, 也不難看出, 這個小菜地一定是一直被人精心照顧。

b:地點:解困社區

老年人把種菜當成娛樂

11時許, 記者來到東嶺南街解困社區內走上一圈發現, 一些被利用的綠化帶已經被人們用竹竿、木棍或是網布圈成了大小不等的籬笆院。 在一些籬笆院裡, 綠油油的大蔥已經長出一尺高, 韭菜也發芽生長, 居民用來增加土地肥力的發酵物也擺放在一旁, 任憑陽光照射等待發酵。 一些居民正拿著農耕工具在籬笆院內整理土壤。 一位元居民看見記者拍照說, 綠化帶內原本長了很多花草, 但是沒人管理就荒蕪了, 大夥看著心疼, 於是拔掉野草, 在綠化帶內種起蔬菜。 “我們也吃不了多少菜, 就是把種菜當成一種娛樂, 可以追憶當年的勞動生活。 ”老人說。

c:地點:經開三區

綠化帶裡小蔥成排長

在經開三區18棟, 記者在靠近路邊的綠化帶內看到成排的小蔥。 “這裡原本長了很多花草, 沒人收拾再加上被人踩踏, 花都沒了, 留著空地也浪費, 種點菜挺好。 ”一位居民稱。 記者隨便在社區裡走了走, 發現大多數花壇裡都有被翻過的地塊。 社區裡一位正在領孩子散步的女士說,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有人在花壇裡種了菜, 到現在, 社區的綠地、花壇變少了, 菜地倒是越來越多了。 這些人種菜還都用農家肥, 也讓環境受到影響。

記者瞭解, 像這種開闢花壇、綠地種菜的現象在我市很多社區都存在。 王師傅是種菜居民中的一員:“有些花壇也沒有花, 種點菜, 既節省買菜錢, 又能體驗種菜的樂趣, 而且自己種的菜吃著也放心。”但也有很多居民認為,社區綠地、花壇是社區的公共用地,把公共用地變成私家菜園,破壞了環境,也侵犯了社區其他居民的權益。

d:伊通河邊

多地塊耕種豆角架成“風景”

“誰這麼有才,都把菜地種到這裡了。”13日上午,記者在東嶺南街與家苑路交會,沿著家苑路通往伊通河邊一塊空地看到。樹林下的田地中間,一塊塊被分割的小菜地整齊在排列著,這裡除了有普遍種植的大蔥,十字、茄子、豆角等也都長勢喜人。特別是高高架起的竇嬌佳,更讓這裡的農田氣息濃烈。放眼看去,根本看不出這裡曾經是一處綠化草坪,儼然成了一塊名副其實的“菜園”。

調查:重拾鋤頭讓老人們有了消遣時間

採訪中,記者發現這些菜的所有者幾乎都是一些老年人。為了找到菜地的“所有者”,記者在菜地邊等待其出現。昨日中午12時許,一名頭髮花白的老人來到菜地旁。“只有這一小片是我的。”經詢問,這名老人是附近社區的住戶,因為自己在家沒事,便想到種菜來排解寂寞,順便也讓家人吃無污染的蔬菜。

很多人都在這裡種菜,大家都是附近社區的業主,並且已經種了很長時間,現在各個“片區”已經劃分好,幾乎找不到空地了。“你要是想種,可以到坡上去拿石頭壘出來一塊地。”聽到記者詢問,老人以為我們也要種菜,還熱心地教授如何“圈地”。

“反正都是荒地,種點菜也沒什麼。”老人說。老人表示,大家都是在家閑著沒事的老人,實在沒事做才來種菜。一開始都是小打小鬧,後來“規模”逐漸擴大,有的老人乾脆建起了簡易的小棚子和存放農具,也根本沒想到破壞環境影響市容之類的問題。

應對“農家院”多個社區一肚子苦水

“社區內的菜地我們幾乎半個月就要清除一次。”13日上午,南關區鴻程街道達興社區李書記跟記者說。對於所管轄衛星花園內種菜的情況,李書記告訴記者,她們由於沒有執法和處罰的權利,能做到的就是一次次地清除菜地,可經常是清理完了沒幾天,居民又把大蔥種上了。

這樣的情況,也在二道區榮光街道興隆社區內出現。13日中午,記者在維多利亞社區內看到,原本好好的綠化帶中間已經看不見綠植,裸露在外的黑土地也成了一壟壟的菜地。該社區書記馮銀芝介紹,該社區一直是棄管社區,沒有統一的規劃管理,社區也曾多次接到居民反映種地擾民,破壞環境的電話。但每次勒令禁止後居民們還是會種菜。“我們為這件事也很苦惱,但今年社區已經上報規劃進行統一的規劃管理,把居民樓前所有的綠化帶都種上新的樹苗,如果居民還想栽種,我們將會給居民劃分一個具體的範圍供他們栽種。”馮書記說。

佔用公共綠地種菜處1萬至3萬元罰款

市民可向市、區級園林綠化主管部門舉報

居民開墾自家房前屋後公共綠地種菜是否合法?社區居民發現破壞綠化行為,應向哪些部門舉報?針對此事,記者採訪瞭解,每年進入四五月份,一些社區居民就把自家附近的公共綠地圈佔起來種植蔬菜。表面上看,種植農作物沒有影響到他人生活,實際上這種行為破壞了社區綠地的統一規劃。記者從長春市城管委辦公室瞭解到,如此種菜已經違反了《長春市城市綠化條例》關於“禁止在社區內綠地上種植農作物”的規定。對這些違規者,園林綠化主管部門將責令其恢復原狀,並處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罰款。

“居民和物業服務企業發現社區內有破壞綠化的違規行為,應首先進行勸阻、制止,勸阻、制止無效的,可以直接向市和所在城區(開發區)園林綠化主管部門或撥打12345市長公開電話投訴、舉報。”工作人員提醒,每個市民都是綠色生態環境的參與者、維護者和受益者,都有保護好城市綠地的義務和責任,社區業主可以自發組織起來,協助園林綠化主管部門和物業服務企業維護、管理好社區綠地,制止、糾正和舉報破壞綠地的違規行為。

對於在社區種菜一事,您有什麼看法?請撥打本報熱線電話89866777說說您得意見和建議。

而且自己種的菜吃著也放心。”但也有很多居民認為,社區綠地、花壇是社區的公共用地,把公共用地變成私家菜園,破壞了環境,也侵犯了社區其他居民的權益。

d:伊通河邊

多地塊耕種豆角架成“風景”

“誰這麼有才,都把菜地種到這裡了。”13日上午,記者在東嶺南街與家苑路交會,沿著家苑路通往伊通河邊一塊空地看到。樹林下的田地中間,一塊塊被分割的小菜地整齊在排列著,這裡除了有普遍種植的大蔥,十字、茄子、豆角等也都長勢喜人。特別是高高架起的竇嬌佳,更讓這裡的農田氣息濃烈。放眼看去,根本看不出這裡曾經是一處綠化草坪,儼然成了一塊名副其實的“菜園”。

調查:重拾鋤頭讓老人們有了消遣時間

採訪中,記者發現這些菜的所有者幾乎都是一些老年人。為了找到菜地的“所有者”,記者在菜地邊等待其出現。昨日中午12時許,一名頭髮花白的老人來到菜地旁。“只有這一小片是我的。”經詢問,這名老人是附近社區的住戶,因為自己在家沒事,便想到種菜來排解寂寞,順便也讓家人吃無污染的蔬菜。

很多人都在這裡種菜,大家都是附近社區的業主,並且已經種了很長時間,現在各個“片區”已經劃分好,幾乎找不到空地了。“你要是想種,可以到坡上去拿石頭壘出來一塊地。”聽到記者詢問,老人以為我們也要種菜,還熱心地教授如何“圈地”。

“反正都是荒地,種點菜也沒什麼。”老人說。老人表示,大家都是在家閑著沒事的老人,實在沒事做才來種菜。一開始都是小打小鬧,後來“規模”逐漸擴大,有的老人乾脆建起了簡易的小棚子和存放農具,也根本沒想到破壞環境影響市容之類的問題。

應對“農家院”多個社區一肚子苦水

“社區內的菜地我們幾乎半個月就要清除一次。”13日上午,南關區鴻程街道達興社區李書記跟記者說。對於所管轄衛星花園內種菜的情況,李書記告訴記者,她們由於沒有執法和處罰的權利,能做到的就是一次次地清除菜地,可經常是清理完了沒幾天,居民又把大蔥種上了。

這樣的情況,也在二道區榮光街道興隆社區內出現。13日中午,記者在維多利亞社區內看到,原本好好的綠化帶中間已經看不見綠植,裸露在外的黑土地也成了一壟壟的菜地。該社區書記馮銀芝介紹,該社區一直是棄管社區,沒有統一的規劃管理,社區也曾多次接到居民反映種地擾民,破壞環境的電話。但每次勒令禁止後居民們還是會種菜。“我們為這件事也很苦惱,但今年社區已經上報規劃進行統一的規劃管理,把居民樓前所有的綠化帶都種上新的樹苗,如果居民還想栽種,我們將會給居民劃分一個具體的範圍供他們栽種。”馮書記說。

佔用公共綠地種菜處1萬至3萬元罰款

市民可向市、區級園林綠化主管部門舉報

居民開墾自家房前屋後公共綠地種菜是否合法?社區居民發現破壞綠化行為,應向哪些部門舉報?針對此事,記者採訪瞭解,每年進入四五月份,一些社區居民就把自家附近的公共綠地圈佔起來種植蔬菜。表面上看,種植農作物沒有影響到他人生活,實際上這種行為破壞了社區綠地的統一規劃。記者從長春市城管委辦公室瞭解到,如此種菜已經違反了《長春市城市綠化條例》關於“禁止在社區內綠地上種植農作物”的規定。對這些違規者,園林綠化主管部門將責令其恢復原狀,並處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罰款。

“居民和物業服務企業發現社區內有破壞綠化的違規行為,應首先進行勸阻、制止,勸阻、制止無效的,可以直接向市和所在城區(開發區)園林綠化主管部門或撥打12345市長公開電話投訴、舉報。”工作人員提醒,每個市民都是綠色生態環境的參與者、維護者和受益者,都有保護好城市綠地的義務和責任,社區業主可以自發組織起來,協助園林綠化主管部門和物業服務企業維護、管理好社區綠地,制止、糾正和舉報破壞綠地的違規行為。

對於在社區種菜一事,您有什麼看法?請撥打本報熱線電話89866777說說您得意見和建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