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戰國四公子之一,魏信陵君故邸

開封大相國寺始建于北齊天保六年(555年), 位於著名文化歷史名城、七朝古都開封的市中心。 該寺歷史悠久, 是中國漢傳佛教十大名寺之一, 與白馬寺、少林寺、風穴寺齊名, 被稱為“中原四大名寺”。 在中國佛教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廣泛的影響。 1992年8月恢復佛事活動, 複建鐘、鼓樓等建築。 整座寺院佈局嚴謹, 巍峨壯觀, 2002年被評定為國家AAAA旅遊景點。

大相國寺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藏經樓等, 在八角殿裡有一座千手千眼觀音像, 高7米, 全部用木頭雕刻而成, 雕工精細, 是中國古代木雕藝術的傑作。

北宋以降, 大相國寺歷經坎坷, 屢興屢廢與唐宋已不可同日而語。

天王殿北邊是一片花園假山, 景致幽雅, 頗有“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之妙。 再往北走, 便是赫赫有名的正殿——大雄寶殿。 大殿重簷斗拱, 雕梁畫揀, 金碧交輝。 大殿周圍是青石欄杆, 雕刻著幾十頭活靈活現的小獅子, 令人喜愛。 殿內巳無神像, 常有文物陳列及文化藝術品展覽, 供遊人參觀鑒賞。

過了大雄寶殿, 便是羅漢殿了, 俗稱“八角琉璃殿”, 它結構奇特, 系八角回廊式建築, 別具一格, 世所罕見。 殿內回廊中有大型群像“釋迦牟尼講經會”, 五百羅漢姿態各異, 造型生動, 他們或在山林之中, 或在小橋流水間, 或坐或臥, 或仰頭, 或俯首, 形態逼真, 情趣無限, 堪稱藝術傑作。

羅漢殿中間, 有一木結構八角亭高高聳立, 內有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觀音木雕像, 高6.6米, 是在乾隆年間, 由藝術巨匠用一株白果樹雕刻而成, 每面有6只大手, 200餘隻小手, 手心有一隻慧眼, 總共1000餘隻, 故名千手千眼佛, 傳說, 古代有一位明君, 身患重病, 敵國趁機進犯, 舉國不安, 而眾醫又久治不愈, 形勢十分危急。 有一個仙人下凡, 路過此地, 指點說只有親人的雙手雙眼作"藥引子", 才能治俞國一的病。 國王的三公主深明大義, 毅然為父王獻出了生命。 佛祖深為感動, 特封她為千手千眼觀音, 專為萬民除災解難, 百姓擁戴三公主, 為其塑金身, 香火不斷。

藏經樓位於整個寺院的後半部, 這是一座兩層樓閣的建築, 雕梁畫揀, 富麗堂皇。 原為珍藏經卷之處,

因天災兵火, 經卷文物大多散失, 尚有相國寺傳法手卷八幀, 現存於開封博物館, 該樓為開封書畫院的活動場所, 樓上樓下佈滿了各種風格的書法和繪畫作品, 供遊人觀賞選購。

寺內東角有個亭子, 懸銅鐘一口。 高2.67 米, 重5000餘公斤, 鑄於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 是該寺的珍貴文物。 該鐘霜天一杵, 鐘聲悠揚深遠, 聲震全城, 因此“相國霜鐘”為汴京八景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 依循古制, 幾度維修, 寶刹重光, 再現輝煌。 大相國寺自1992年起恢復佛事活動, 並複建了建鐘鼓樓、放生池、山門殿、牌坊等建築。 相國寺, 不僅以它古往今來的盛名為人們所嚮往, 而且成了開封元宵觀燈, 重陽賞菊, 盆景觀賞, 花鳥魚博覽及各種文化娛樂中心之一,

每天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遊人。 大相國寺建築宏偉, 高僧輩出, 聞名避邇, 吸引著眾多的中外僧侶和使者前來參拜和切磋佛法。 尤以唐宋為盛。 其中突出的人物有日本真言宗的開山祖師弘法大師空海, 于唐德宗貞元二十年(西元804年)曾居於大相國寺內。 他學問淵博, 且精通漢文, 參照中國草書偏旁, 創立了日文字母"平假名"並作《伊呂波歌》傳世, 對中日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現大相國寺設有“空海大師堂”, 1992年由日本愛媛縣集資鑄空海銅像一尊, 安放寺內大師堂。

大相國寺作為一座弘揚佛教文化、對外開放的旅遊勝地, 現巳添置了寶鼎、隆藏經等, 同時將不斷充實和完善。 經過多次論證, 確定了“南改北擴”的發展思路, 即在前院重建山門、鐘鼓二樓,

對原市群藝館進行改建, 使其建築風格和大相國寺渾為一體, 藏經樓後建禪房、庫房、佛學班、舍利塔、資聖閣。 力爭5至8年內完成各項規劃, 使大相國寺成為名符其實的國際名寺, 以呈昔日風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