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73年後,這個來中國參加抗日戰爭的小夥子終於回家了

2017年6月8日, 亞特蘭大哈茨菲爾德-傑克遜國際機場, 美軍儀仗隊正將二戰中尉羅伯特·尤金·奧克斯(Robert Eugene Oxford)的靈柩送上車, 帶回他的家鄉喬治亞州派克郡康科特小鎮。

圖|亞特蘭大日報

1944年, 24歲的美國空軍二戰中尉羅伯特·尤金·奧克斯駕駛一架運輸機從中國昆明起飛, 飛躍駝峰, 前往印度賈布林。 但他得以返航時, 已是整整73年零6個月後。

2017年6月8日下午4時, 載有他遺體專機降落在亞特蘭大國際機場。 共有7人與羅伯特一起登上這架名為“性感至極”(Hot as Hell)的運輸機執行任務。 他是目前唯一得以“返航”的人。

尤金外甥的妻子美林·羅恩(Merrill Roan)回憶, 她總是在廚房聽婆婆說起這位素未謀面的舅舅的故事:年輕的尤金又高又瘦, 總是用髮油把深色的頭髮梳向左側, 喜歡用吉他彈讚美詩和鄉村音樂。 正是由於音樂, 尤金在教堂認識了蘇珊·布朗(Susan Brown)。 布朗曾對羅恩提起, 當年尤金穿著明亮俐落的白襯衫和工作褲出現在她眼前時,

她簡直激動得無法說話。 前往中國前, 尤金向布朗許諾, 一從戰場回來, 就和她成婚。

尤金的最後一次飛行任務被安排在1944年1月25日。 他原本不必執行這次飛行任務, 但羅恩回憶, 為了能儘早回到布朗身邊, 尤金工作非常積極。

“性感至極”於早上7點40從昆明起飛, 三個小時後, 撞山失事。 “很可能是因為天氣原因, ”發現飛機殘骸的克萊頓(Clayton Kuhles)分析說。

克萊頓是美國“尋找戰鬥失蹤人員(Missing in Action Recoveries)”機構的負責人。 克萊頓喜歡登山探險, 在緬甸境內的一次登山中, 他發現了一架美國二戰期間的飛機殘骸, 隨後, 他成立了這家以尋找美軍海外戰鬥失蹤人員為目的的公益機構。

他最早得知尤金的故事是在2004年, 告訴他的人也是一位美國空軍二戰時期的飛行員。 2006年, 克萊頓在印度一個名為“Damroh”小村探險時, 聽說附近有墜機殘骸。 村裡一位老人告訴他, 在村子北邊有飛機殘骸, 另一個村民說, 他還將飛機上的鋁制金屬敲下來賣。 克萊頓立即組建了一個搜尋小隊, 耗時三天,

跋涉到喜馬拉雅山脈深處零星積雪覆蓋的一處山谷。 在一棵樹旁, 他們發現了一堆疊起來的鋁制金屬, 有帶有著飛機名稱的機翼殘骸, 還有儀錶盤, 在一片看起來像飛機腹部的金屬上, 他們發現了一組字母B-24J和數位42-73308。

這些資訊後來證明, 這就是帶著尤金於1944年從昆明離開的那架飛機。 但他們沒能把飛機殘骸帶出來, 也沒有找到任何遺骨。

2007年, 羅恩收到了一條互聯網留言。 一位與尤金同時執行飛行任務而犧牲的士兵家屬告訴她, 飛機殘骸找到了, 他們應該一起說服美國軍方, 儘早去飛機失事地點展開調查。

美國國防部專門尋找美軍失蹤人員遺骸的機構, 名為“戰俘及戰鬥失蹤人員調查機構”(Defense Prisoners of War/Missing in Action Agency, 簡稱DPAA)。 2008年, DPAA確定了尤金飛機的失事地點,

但由於雪山天氣惡劣, 挖掘工作一直難於展開。 尤金的遺骸最終被發現時, 已是2015年。

通過同尤金外甥、外甥女的DNA比對, 確認骸骨就是羅伯特·尤金·牛津(Robert Eugene Oxford)。

這是DPAA於2017年找到的第74具遺體。 2015年 他們找到了80名戰時失蹤軍人, 2016年, 這個數字是164名。 這些失蹤軍人均已被核實身份並運送回國, 並被賦予軍隊榮譽。然而,仍有86000多名在二戰中失蹤的美軍戰士尚未踏上“回家”的歸途。

中國也曾幫助美國尋找到戰時失蹤士兵的遺骸。1993年9月,西藏波密縣獵人在打獵時發現,位於海拔4100米處的若果冰川有一架墜機。中方隨後把這一消息通知了美方。

1993年12月7日,美國陸軍“中央甄別實驗室”(DPAA的前身)主任威廉·喬丹上校率專家小組抵達西藏,在中方協助下,找到了墜毀的編號41-24688的C-87型美軍運輸機殘骸。

1993年和1994年,美國陸軍“中央甄別實驗室”兩次派員到若果冰川尋找挖掘。他們將找到的5名美軍殘骸帶回了美國。

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 駕駛這架飛機的機長是只有27歲的富爾頓·拉尼爾,他已在“駝峰航線”上飛了20多個往返飛行時間達180小時。他失蹤後,被追授上尉軍銜。1998年1月23日,在美國華盛頓阿靈頓國家公墓為拉尼爾上尉和其餘四位機組人員舉行了高規格的軍葬儀式,他們的親屬參加了葬禮。

迫於時間和資金,這架C-87的飛機殘骸大部仍殘留於冰川。2015年8月16日,它們終於在四川建川博物館得以展出。這是中國民間歷時六年的挖掘成果,展出的飛機殘骸文物共50多件,包括帶有白色五角星的飛機機翼,機翼長約5米,寬約2米;還有飛機儀錶盤、發動機、艙板零部件等。在一些零部件上,印有“Chicago、USA、FBE-18、PAT”等字樣。

2015年,中國搜尋隊在西藏林芝若果冰川收集72年前失事的美軍C-87運輸機殘骸。圖|新華社

搜尋到的部分飛機殘骸,現存四川建川博物館。

20多年間,“中央甄別實驗室”幾次重組,如今了,DPAA成為承擔尋找二戰期間失蹤美軍士兵的主要機構。它最著名的口號是:“帶每一個人回家”。

對失蹤者的搜索工作可能從一個退伍士兵口中得知的,或是某人在自家後院挖出殘肢屍骨後報告了當地政府。但多數時候,調查主要依靠研究人員或歷史學家在軍事記錄(即死者個人資料)中發現的線索。

確定了大概的失蹤位置後,就會派出調查小組。一個典型的調查小組由10-14名隊員組成,由一名隊長和一名法醫人類學家帶領,成員有軍人、語言學家、醫師、法醫攝影師、軍用爆破專家等多個身負特技的人,必要時,專業登山隊員或潛水夫也會加入。

發掘地點大多非常偏遠,直升機經常被作為交通工具。這也增大了意外的風險,曾有12名成員死于越南的直升機墜機事故。

“這工作充滿難以想像的複雜,令人生畏。我們要爬上喜馬拉雅山,也深入南亞熱帶雨林,或者潛入太平洋海底。從世界的最高點到最低點,我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尋找失蹤美國士兵的地點。”法醫人類學家羅伯特·曼恩說。

尋找到的遺骸都被運往位於夏威夷的鑒別中心,以便確定失蹤人員的性別、種族、身高和死亡年齡,有時還會涉及臨死時的傷勢或病理學特徵(如關節炎),以便確認死者身份。一名死者的身份鑒定通常需要一到數年。

身份一旦確定,他們便將踏上歸鄉的旅途。

對於仍處於失蹤狀態的八萬余名二戰美國軍人來說,他們的絕大多數親人都不可能等到他們回家的那一天,但是對於所有活著的美國軍人來說,“帶每一個人回家”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種對生者的承諾。這意味著,無論結果如何,他們都不會被拋棄。

尤金就是這樣。曾經與他相識的親人都已故去,包括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原本要與他成婚的未婚妻布朗,在等待十多年後,也嫁給了別人,並於2011年去世。

但這場遲到了七十多年的歸途依舊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

當地時間6月11日,在他的家鄉喬治亞州派克郡的一所學校禮堂,為他舉辦了盛大的葬禮。綠草茵茵,低垂的美國國旗環繞,他生前的照片和信件向人們展示了這24年一生,市長也趕來參加。

之後,尤金的遺體被運往墓地,期間,有B-25飛越上空致敬,前往墓地的路上排起了長長的車龍,當地人自發組成了身裝盛裝的摩托車護送隊,消防隊用消防雲梯吊起國旗以示敬意,沿途路邊都是送行的人們。當地華人團體代表也趕來參加,以示對70多年前幫助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美國將士的感謝。

一起執行任務的其他7名戰士的照片也與尤金的靈柩一同下葬。

“雖然我們找到了尤金,但仍為此感到內疚,”羅恩說,“雪山上還埋葬著其他七個人,他們或許不可有回家了,但我們仍要記住他們。”

並被賦予軍隊榮譽。然而,仍有86000多名在二戰中失蹤的美軍戰士尚未踏上“回家”的歸途。

中國也曾幫助美國尋找到戰時失蹤士兵的遺骸。1993年9月,西藏波密縣獵人在打獵時發現,位於海拔4100米處的若果冰川有一架墜機。中方隨後把這一消息通知了美方。

1993年12月7日,美國陸軍“中央甄別實驗室”(DPAA的前身)主任威廉·喬丹上校率專家小組抵達西藏,在中方協助下,找到了墜毀的編號41-24688的C-87型美軍運輸機殘骸。

1993年和1994年,美國陸軍“中央甄別實驗室”兩次派員到若果冰川尋找挖掘。他們將找到的5名美軍殘骸帶回了美國。

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 駕駛這架飛機的機長是只有27歲的富爾頓·拉尼爾,他已在“駝峰航線”上飛了20多個往返飛行時間達180小時。他失蹤後,被追授上尉軍銜。1998年1月23日,在美國華盛頓阿靈頓國家公墓為拉尼爾上尉和其餘四位機組人員舉行了高規格的軍葬儀式,他們的親屬參加了葬禮。

迫於時間和資金,這架C-87的飛機殘骸大部仍殘留於冰川。2015年8月16日,它們終於在四川建川博物館得以展出。這是中國民間歷時六年的挖掘成果,展出的飛機殘骸文物共50多件,包括帶有白色五角星的飛機機翼,機翼長約5米,寬約2米;還有飛機儀錶盤、發動機、艙板零部件等。在一些零部件上,印有“Chicago、USA、FBE-18、PAT”等字樣。

2015年,中國搜尋隊在西藏林芝若果冰川收集72年前失事的美軍C-87運輸機殘骸。圖|新華社

搜尋到的部分飛機殘骸,現存四川建川博物館。

20多年間,“中央甄別實驗室”幾次重組,如今了,DPAA成為承擔尋找二戰期間失蹤美軍士兵的主要機構。它最著名的口號是:“帶每一個人回家”。

對失蹤者的搜索工作可能從一個退伍士兵口中得知的,或是某人在自家後院挖出殘肢屍骨後報告了當地政府。但多數時候,調查主要依靠研究人員或歷史學家在軍事記錄(即死者個人資料)中發現的線索。

確定了大概的失蹤位置後,就會派出調查小組。一個典型的調查小組由10-14名隊員組成,由一名隊長和一名法醫人類學家帶領,成員有軍人、語言學家、醫師、法醫攝影師、軍用爆破專家等多個身負特技的人,必要時,專業登山隊員或潛水夫也會加入。

發掘地點大多非常偏遠,直升機經常被作為交通工具。這也增大了意外的風險,曾有12名成員死于越南的直升機墜機事故。

“這工作充滿難以想像的複雜,令人生畏。我們要爬上喜馬拉雅山,也深入南亞熱帶雨林,或者潛入太平洋海底。從世界的最高點到最低點,我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尋找失蹤美國士兵的地點。”法醫人類學家羅伯特·曼恩說。

尋找到的遺骸都被運往位於夏威夷的鑒別中心,以便確定失蹤人員的性別、種族、身高和死亡年齡,有時還會涉及臨死時的傷勢或病理學特徵(如關節炎),以便確認死者身份。一名死者的身份鑒定通常需要一到數年。

身份一旦確定,他們便將踏上歸鄉的旅途。

對於仍處於失蹤狀態的八萬余名二戰美國軍人來說,他們的絕大多數親人都不可能等到他們回家的那一天,但是對於所有活著的美國軍人來說,“帶每一個人回家”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種對生者的承諾。這意味著,無論結果如何,他們都不會被拋棄。

尤金就是這樣。曾經與他相識的親人都已故去,包括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原本要與他成婚的未婚妻布朗,在等待十多年後,也嫁給了別人,並於2011年去世。

但這場遲到了七十多年的歸途依舊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

當地時間6月11日,在他的家鄉喬治亞州派克郡的一所學校禮堂,為他舉辦了盛大的葬禮。綠草茵茵,低垂的美國國旗環繞,他生前的照片和信件向人們展示了這24年一生,市長也趕來參加。

之後,尤金的遺體被運往墓地,期間,有B-25飛越上空致敬,前往墓地的路上排起了長長的車龍,當地人自發組成了身裝盛裝的摩托車護送隊,消防隊用消防雲梯吊起國旗以示敬意,沿途路邊都是送行的人們。當地華人團體代表也趕來參加,以示對70多年前幫助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美國將士的感謝。

一起執行任務的其他7名戰士的照片也與尤金的靈柩一同下葬。

“雖然我們找到了尤金,但仍為此感到內疚,”羅恩說,“雪山上還埋葬著其他七個人,他們或許不可有回家了,但我們仍要記住他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