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炊雜談:攝影不是釣魚

文/老炊

攝影不是釣魚。 你或許要問, 怎麼能把攝影比作釣魚呢?

我們不妨發現, 出去釣魚的人, 回來時, 總有人要問, 釣到沒有?

我們也不妨發現,

出去攝影的人, 回來時, 往往會說, 今天什麼也沒拍到。

釣魚, 得看你這天選擇的魚塘, 這天的天氣, 這天的風向等因素來決定。 攝影卻不然。

這些年, 身邊攝影的人越來越多了, 他們和釣魚的人一樣, 早起晚歸, 有時三五成群, 到這景區到那景區。 一旦聽說哪裡有什麼風景, 就像趕會似的。

誠然, 攝影需要走出去, 需要勤勞, 不怕吃苦。 但僅有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 難怪, 他們往往跑了一大天, 回來說:今天什麼也沒拍到。

這些影友在一起議論的攝影的時候, 就像漁友在一起議論釣魚一樣, 哪個塘有魚, 哪個塘沒魚等等。 什金蘭山麼雲海呀, 什麼官渡河日出日落呀, 什麼潢川的魚鷹呀, 掛麵呀, 什麼九龍潭的瀑布呀, 什麼丁李壪西河壪等等,

仿佛這些地方都有“大魚”?就是沒有趕上天時。

這年頭, 虛榮和浮躁佔據著我們大面積的生活。 網路時代, 攝影, 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 當攝影作為藝術走進生活之中, 一些投愛虛榮的浮躁者就自然地拿起攝影作為標榜, 可是, 卻又無法找到攝影的真諦, 以為能去漂亮的地方, 拍出漂亮的照片, 就是攝影大家了。 諸不知, 攝影是需要文化知識的, 需要思想的修養與沉澱, 需要靈魂的“感光度”。

攝影需要文化知識。 需要你首先對機器的物理認知, 對自然界的常識認知, 對藝術的鑒賞能力, 以及你的知識的寬度和深度, 都將決定著你的攝影。 從你的攝影作品中就能明顯看出你的學識和藝術修養。

攝影需要思想的修養和沉澱。

攝影的思想, 體現著一個人境界的高低。 攝影的作品, 也是攝影者世界觀、價值觀的反映。 從你的幾幅作品中, 就能窺視出你內心世界那些那些隱匿的東西。 眼下, 有許多剛拿起相機的人, 說明書還沒看懂, 就要加入麼麼協會, 就想參加這樣那樣的攝影賽, 當然這些攝影賽是很容易入選的, 只要你參加, 基本就能達到目的, 最終就能成為麼麼協會的會員。 但是, 你要想做個真正的攝影人, 或者說做一個有水準的攝影師, 那麼你就走進了僵死的胡同裡。 這就是你在功利的環境中追求的功利的價值觀所決定的。 就像應試教育下的一名考生, 去做那大量的命題作文。 你整天研究的就是如何參賽和積分。

攝影需要靈魂的“感光度”。 攝影是客觀事物在攝影者大腦中再加工的反映, 也是攝影者對客觀世界的反映與評判。 這就要求攝影者要有敏銳的洞察力, 要有獨到的思想視角, 要有正確的價值觀, 準確的抓取你所見到身邊的一起事物, 你走過的無論是鄉村與城市, 無論是自然景觀與人文草蟲, 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 或者是美麗的, 或者是醜陋的……總有這些應接無暇的事物, 躍然你的眼前, 讓你讓你感慨不已, 讓你靈魂深處有所抽動。 這時你就能從中提煉出那些與生命相關的價值性的東西。 相反, 你的眼前一派空無, 那是因為你在學識、思想和靈魂上的空虛。

有人說:一幅攝影作品就是一幅美術;有人說:一幅攝影作品就是一篇詩文;其實,

一篇好的攝影作品就是一部戲曲。

自由, 是攝影的精神所在。 有客觀事物的存在, 就有你自由的感性, 更有你自由獨特的理性。

面對大千世界, 云云眾生, 站在自然與人性的高巔, 讓思想自由的飛翔, 每一次快門, 都能洋溢出最強烈、最感人的藝術光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