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丹麥農業十大怪

第一大怪:丹麥養豬業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丹麥的母豬的PSY(每頭母豬每年提供斷奶仔豬數)達30頭以上, 居世界第一位, 而我國的僅17左右。

第二大怪:丹麥的法律規定, 擁有農場土地的農場主本人必須居住在該農場裡。 大於30公頃的農場只能由獲得所謂的“綠色證書”的農民所購買。

第三大怪:丹麥的農業院校學習時間長, 淘汰率高。 通常需要5年的學習時間方可獲得“綠色證書”。 丹麥每年入學新生為1200人,

而獲得“綠色證書”的才有900人左右。

第四大怪:幾乎所有的丹麥農民都是某個專業合作社的社員(股東)。 合作社通過對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產業組會, 實現了大規模的分工、分業生產, 把分散的家庭農場的經營活動融入了一條龍的生產經營體系,

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整體效應和規模效應。

第五大怪:丹麥主要有三大農民組織:農場主聯合會、家庭農場主聯合會、合作企業聯合會。 同時, 它們與其它一些農業組織一道, 共同組成了一個半官半民性質的農理會, 代表農戶與政府、議會以及其它產業協調關係,

並由之直接影響國家的農業政策。 農理會下設9個專業出口公司, 控制全國農產品的出口。

第六大怪:丹麥的農業科研體系完善。 丹麥的全國農業顧問中心大約有3500名農業專家為丹麥農民提供技術保障。 像中國最大的農技問答網站“雲種養”一樣,

2萬多名農業專家時時線上為農民解決種植養殖方面出現的問題, 已經幫助中國農民解決上百萬個問題了。

第七大怪:丹麥使用農藥要繳納高昂的使用農藥稅。 1996年, 丹麥政府果斷引入農藥稅, 農藥稅高達54%, 除草劑和殺蟲劑的稅率為33%, 對丹麥防治化學污染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第八大怪:丹麥王子愛種地。丹麥王室的二王子約阿基姆,坦言自己最喜歡做一名農場主。每年4月,約阿基姆都會追隨母親瑪格麗特女王,從哥本哈根的愛瑪蓮堡,遷往行宮弗雷登斯堡莊園從事農業勞動。

第九大怪:在丹麥,抗生素飼料使用為0.在丹麥,飼料方面成功找到抗生素飼料的替代品——在飼料中用益生菌和氧化鋅,這能促進飼料轉化,防止動物出現腹瀉、促進豬健康生長。

第十大怪:丹麥人還利用養殖場的動物糞便制沼氣,迴圈使用能源。地下一層養豬,頂上則種植番茄,豬排放的二氧化碳被番茄吸收同時精華空氣,豬的糞便轉化成沼氣供人們使用,沼氣渣用於番茄的肥料。

對丹麥防治化學污染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第八大怪:丹麥王子愛種地。丹麥王室的二王子約阿基姆,坦言自己最喜歡做一名農場主。每年4月,約阿基姆都會追隨母親瑪格麗特女王,從哥本哈根的愛瑪蓮堡,遷往行宮弗雷登斯堡莊園從事農業勞動。

第九大怪:在丹麥,抗生素飼料使用為0.在丹麥,飼料方面成功找到抗生素飼料的替代品——在飼料中用益生菌和氧化鋅,這能促進飼料轉化,防止動物出現腹瀉、促進豬健康生長。

第十大怪:丹麥人還利用養殖場的動物糞便制沼氣,迴圈使用能源。地下一層養豬,頂上則種植番茄,豬排放的二氧化碳被番茄吸收同時精華空氣,豬的糞便轉化成沼氣供人們使用,沼氣渣用於番茄的肥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