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美國投資人無奈了:蘋果和一些聊天軟體簡直是在“山寨”中國科技

曾幾何時, 美國科技公司還是全球各地爭相模仿的物件, 其創新、大膽、前衛的技術和理念引領著全球風潮, 不過, 現在這種情況正在改變。

《華爾街日報》6月9日刊登了這篇《Andreessen Horowitz的合夥人:美國科技公司開始模仿中國同行》。 文章援引矽谷著名風投公司安德森·霍洛維茨(Andreessen Horowitz)合夥人陳梅陵(Connie Chan)的話稱, 中國科技公司長期以來一直有著模仿西方同行之名, 但是最近, 包括騰訊等中國科技巨頭正在影響美國初創公司和大公司, 許多中國的模式正在美國被複製。

《華爾街日報》報導截圖, 圖右為Connie Chan

週五(6月9日), 在這場由《華爾街日報》舉辦的“數位直播亞洲”(D. Live Asia)會議上, 陳舉了兩個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她說, LimeBike是美國的共用單車, 採用卻是中國的無樁停放共用模式。

LimeBike的智慧手機啟動式單車最初是由總部位於北京的ofo共用單車和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率先推出。

其次, 是蘋果剛剛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宣佈更新的iMessage即時通訊, 這其中增加了支付功能, 效仿了騰訊的做法。

她表示, 她對“中國山寨”含義的這種逆轉表示歡迎, 這不再只是意味著中國公司模仿美國, 也可能意味著美國公司模仿中國。

實際上, 早在去年8月, 聊天軟體Snapchat和Kik就用條碼(bar codes)來連接人和分享資訊;Facebook則正在Messenger應用內打車和支付的功能。 這些技術, 都是先從中國開始流行起來的。

中國科技企業的下一步也更受外界關注。 經緯中國(Matrix Partners China)的創始管理合夥人徐傳升(David Su)說, 下一個大獲成功的中國科技企業可能是這樣的背景:其業務模式依賴於移動微支付、軟體服務和安全空間。

他表示, 未來幾年將會看到很多移動支付創新, 這些創新將驅動大量消費和消費行為的變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