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直擊|“幽門螺桿菌之父”在中國的門診之旅!

諾獎得主在中國坐門診, 他看病的方式是怎麼樣的?他又會碰到哪些有趣的或者難纏的事情呢?

來源丨醫學界消化頻道

4月20日, 醫學界消化頻道曾報導“幽門螺桿菌之父”將在上海東方醫院坐診, 一票難求!, 明天(6月13日), 諾獎得主、“幽門螺桿菌之父”巴里·馬歇爾教授真的來了!想不想知道諾獎得主是如何看病的?他會碰到些什麼樣的病人?會不會碰上難纏的中國式患者?

明天上午09:00~11:00, 醫生站將進行現場直播!不用擔心聽不懂, 門診期間會有一位外語出色且有留學經歷的胃腸內科醫生翻譯。 (據小編獨家內幕,

錯過本次門診, 下一次就只能等到7月份了, 機不可失奧)

長按二維碼進入直播現場

“以身試菌”的幽門螺桿菌之父

30多年前的一天, 巴里·馬歇爾走進實驗室, 吞下了含大量幽門螺桿菌的培養液, 隨後的胃鏡檢查發現, 馬歇爾的胃黏膜上長滿了細長條的、彎彎曲曲的細菌——正是幽門螺桿菌!自此之後, 馬歇爾和沃倫開始更多的試驗, 之後再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最終證明了他們的假設。

二人在《柳葉刀》上發表了論文, 逐漸受到關注, 不少人開始引用他們的結果。 到了1992年, 全球又進行了幾組大規模的臨床試驗。 1994年,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召開大會, 基本認可了馬歇爾和沃倫的研究結果, 即幽門螺桿菌是胃潰瘍的罪魁禍首。 馬歇爾和沃倫的發現, 使人們長期以來對胃潰瘍的錯誤認識被打破, 胃潰瘍也由一種複雜的、反復的、難以治癒的疾病變成了一種使用抗生素就可以治癒的疾病。

這一偉大的發現改善了全球數以億計消化性潰瘍患者的狀況, 馬歇爾和沃倫也因此共同獲得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