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玩汽車玩足球還玩音樂劇 上汽集團跨界合作都改變了誰

兩年以前, 大多數人只知道上海大眾、上海通用, 卻鮮有人知道這兩家最牛合資車企背後的母公司上汽集團。 而彼時“上汽集團”這四個字已經連續出現在世界500強的名單中。 短短兩年之後, 這一切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世界500強排名第46位的中國汽車企業、國內市值最高上市車企、中國銷量第一的汽車企業集團、全球首款量產互聯網汽車生產商、中超著名球隊上港足球俱樂部冠名贊助商、上海文化廣場冠名贊助商等等, 這些鮮明的標籤開始逐個貼在上汽集團身上, 上汽的品牌形象也開始越來越清晰。

6月13日, 作為上汽品牌建設中重要的一步棋, 上汽集團和上海文化廣場迎來了合作一周年的紀念日。 發佈會上, 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發佈了2017年度三台大戲:《西區故事》、《律政俏佳人》和法國音樂劇《搖滾莫札特》。 發佈會上, 上汽集團公共關係部總經理徐敏表示:上汽集團作為上海工業的旗幟,

在規模和經營業績步步攀升的同時, 更要回饋用戶, 盡企業社會責任, 上汽正在積極參與到城市文化建設的方方面面。 從品牌層面來說, 這是一場高大上的跨界行銷, 從消費者層面來看, 這更是一場超級接地氣的請人看大戲的高尚行為。

做有文化、有溫度的車企

今年5月, 在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的開幕式上, 韓正代表十屆市委向大會作報告, 在描述上海未來願景時, 韓正表示, 上海要建設“令人嚮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 著力打造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 韓正指出, 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 使我們這座城市更有溫度。

反觀上汽集團這兩年在品牌建設上的所作所為, 和上海市的這一城市願景不謀而合, 用時下流行的網路用語來說, 可謂“神同步”。 的確如此, 上汽集團這兩年的一系列動作表明, 上汽正在試圖從一個造車的工業企業, 變身為一個更有文化、更有溫度的企業公民。

2016年6月6日, 上汽集團冠名上海文化廣場,

從普通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出發, 為市民引進、遴選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劇碼, 讓更多的市民有機會欣賞到更優秀的創作團體帶來的更高品質的文藝作品。

官方資料顯示, 自合作開展以來, 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主合辦項目數量創下歷史新高, 平均票價大大降低, 公益場顯著增多, 平均上座率突破70%, 共迎35萬觀眾。 這大大超越了之前的成績。 一批現象級的劇碼先後在這裡上演, 包括凱迪拉克《藍人秀》中國巡演和斯柯達全新速派德語音樂劇《莫札特》等, 為市民帶來了高品質的文化藝術體驗。

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總經理張潔表示,正是因為與上汽集團珠聯璧合深度合作使得劇院演出異彩紛呈,吸引更多市民走進劇院,體驗藝術,享受文化福利和精神快樂,為市民帶來無限驚喜,實力凸顯“文化樂土”的品牌價值,不負“滬上地標性公共文化藝術中心”的使命。

上汽集團和上海文化廣場的這種經典組合,讓品牌、企業、車主、藝術之間,形成了一個相得益彰的閉環,使車主或准車主的生活,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這種狀況下帶來的品牌認同,是非同尋常的。

水漲船高的是品牌和市值

上汽冠名上海文化廣場顯然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從足球,到藝術,從球員的前胸後背,到城市文化地標,上汽集團一系列的冠名贊助行為,是如此的自然,完全沒有違和感,這是品牌發展到相應的階段使然,是文化的高度匹配使然。與其說,打動人的,是產品、是企業、是足球、是運動,倒不如說,是人自己,是球迷、觀眾、車主對品牌和文化本身的認同。

今年1-5月的資料顯示,上汽集團銷售整車超過250萬輛(2,547,002輛),穩居各大車企榜首位置。品牌層面,上汽集團從2015年的財富500強排名第60位,上升到了2016年的第46位。市值方面更是創下新高,達到了3,500億。

上汽集團的這一系列成功,是上汽集團品牌力和體系力全面提升的結果。而品牌力的提升,原因有很多,其中冠名上海文化廣場顯然是其中之一。就中國汽車企業而言,這是前所未有的成功。

從目前來看,上汽集團及其品牌的美譽度,在幾個大的汽車集團當中,可謂前所未有。所謂美譽度,說白了就是人們對這家企業的好感度,在這一點上,上汽集團做到了領先。為何是上汽?這是值得整個中國汽車工業思考、借鑒和借此推廣的。

上汽集團公共關係部總經理徐敏接受採訪時表示:“上汽集團正在努力發揮文化交流的國際化屬性,形成上汽與公眾溝通的人文紐帶,增強集團品牌的親和力和影響力,加快實現’建設成為全球佈局、跨國經營,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世界著名汽車公司’這一戰略目標。”

從困頓之中發展起來的中國汽車工業,經歷了草創、模仿、引進、並購、獨立、向上等一系列動作之後,廉價不再是自主的標籤,價格戰也不再是唯一的生存手段。上汽集團在品牌、產品、市值上的提升,和這家企業的文化內核息息相關。這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範本,是中國汽車工業急需的典範,具有很高的借鑒意義。

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總經理張潔表示,正是因為與上汽集團珠聯璧合深度合作使得劇院演出異彩紛呈,吸引更多市民走進劇院,體驗藝術,享受文化福利和精神快樂,為市民帶來無限驚喜,實力凸顯“文化樂土”的品牌價值,不負“滬上地標性公共文化藝術中心”的使命。

上汽集團和上海文化廣場的這種經典組合,讓品牌、企業、車主、藝術之間,形成了一個相得益彰的閉環,使車主或准車主的生活,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這種狀況下帶來的品牌認同,是非同尋常的。

水漲船高的是品牌和市值

上汽冠名上海文化廣場顯然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從足球,到藝術,從球員的前胸後背,到城市文化地標,上汽集團一系列的冠名贊助行為,是如此的自然,完全沒有違和感,這是品牌發展到相應的階段使然,是文化的高度匹配使然。與其說,打動人的,是產品、是企業、是足球、是運動,倒不如說,是人自己,是球迷、觀眾、車主對品牌和文化本身的認同。

今年1-5月的資料顯示,上汽集團銷售整車超過250萬輛(2,547,002輛),穩居各大車企榜首位置。品牌層面,上汽集團從2015年的財富500強排名第60位,上升到了2016年的第46位。市值方面更是創下新高,達到了3,500億。

上汽集團的這一系列成功,是上汽集團品牌力和體系力全面提升的結果。而品牌力的提升,原因有很多,其中冠名上海文化廣場顯然是其中之一。就中國汽車企業而言,這是前所未有的成功。

從目前來看,上汽集團及其品牌的美譽度,在幾個大的汽車集團當中,可謂前所未有。所謂美譽度,說白了就是人們對這家企業的好感度,在這一點上,上汽集團做到了領先。為何是上汽?這是值得整個中國汽車工業思考、借鑒和借此推廣的。

上汽集團公共關係部總經理徐敏接受採訪時表示:“上汽集團正在努力發揮文化交流的國際化屬性,形成上汽與公眾溝通的人文紐帶,增強集團品牌的親和力和影響力,加快實現’建設成為全球佈局、跨國經營,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世界著名汽車公司’這一戰略目標。”

從困頓之中發展起來的中國汽車工業,經歷了草創、模仿、引進、並購、獨立、向上等一系列動作之後,廉價不再是自主的標籤,價格戰也不再是唯一的生存手段。上汽集團在品牌、產品、市值上的提升,和這家企業的文化內核息息相關。這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範本,是中國汽車工業急需的典範,具有很高的借鑒意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