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穿過風雨見花開,了卻驚夢歸人來——記2017年端午行者無疆戶外72人鼇太穿越

總是遐想在艱難的行走中, 冷漠的心邂逅一場驚豔。

而每每鼇太穿越多是我最深的期待。

鼇太穿越, 即秦嶺兩大主峰鼇山到太白山之間的徒步。 作為中華大地的龍脈, 秦嶺不僅僅以第四紀冰川的獨特風光吸引世人, 更以一種無法抗拒的戶外情結令天下驢友傾心。

五一的風雪消融未盡, 6月的花開蠢蠢欲動, 巍巍秦嶺在一年一度的高山杜鵑花季不無意外的迎來又一波人流。

6月至10月, 是最適宜鼇太穿越的視窗, 氣溫回暖, 氣候穩定, 百花初放。

行者無疆戶外繼16年的68人團隊後, 17年再次以72人的規模奔放的走進秦嶺。

其中隊員66人, 領隊4人, 嚮導和背工各2人。

領隊夜色, 自12年國慶始春夏秋冬10余次成功穿越鼇太, 無一次下撤, 其中13年春節, 17年元旦兩次穿越冬季鼇太。

多次組隊穿越狼塔CV, 柏格達和烏孫等線。

2016年5月, 完成戶外史上首次無嚮導重裝穿越雪季龍眼。

領隊曉暉, 高山經驗豐富, 戶外知識淵博, 攀登過多座雪山。 協作俱樂部多次帶隊狼塔鼇太等高端虐線。 耐心, 熱情, 非常樂於幫助行走中遇到困難的夥伴。

領隊匡孑, 6小時暴走七尖, 4小時靈樹往返, 神一般的存在。 16年帶隊鼇太后, 再次應邀擔任本次活動的主要領隊。 15年百人七尖活動背負4個登山包在雨裡的仰天坪飛奔而下, 讓人驚歎不已。

每次活動, 都是隊伍的定海神針。

領隊王爺, 俱樂部資深領隊和創始人之一, 為人熱情豪爽, 戶外經驗豐富, 體能強悍, 千八專業戶。 此行背負95升鳥包, 笑傲群雄。

領隊小寨,上海行者無疆新起之秀,熱情耐心,多次擔任上海俱樂部活動的主要領隊。攝影一級棒,體能一級棒,人品一級棒。

5月28日中午,來自全國各地的68位隊員在西安火車站會合,初夏的陽光裡,大家熱情洋溢,每個人都在為如期而至的夢想而摩拳擦掌。

由於當地相關部門在節假日的嚴厲交通管制,大巴過道不得擺放行李,於是臨時調車,大巴先行。

下午3點大巴到達塘口,補氣罐,稱行李,忙碌一番後,繼續跟車前行到水泥路盡頭。

遲發的貨車又下錯了口,從寶雞繞行一圈後再到達登山口已經接近6點。

隊伍合影後,邊走邊等曉暉和糖醋帶魚押車的行李,原本不可避免的夜路繼續延長。

龍王河口大興水利,想必不遠的未來便會看到一個秀麗壯觀的水庫。

從龍王河進山,一路溪水潺潺,涼風習習,隊伍行走的非常愉快,並且一路通訊信號覆蓋,可以嘚瑟的發個朋友圈。

因為五一雲南隊穿越鼇太3位驢友遇難,鼇太穿越一度驚動中央,成為5月份的街頭熱議。作為又一年舉世矚目的盛大規模的鼇太穿越,行者無疆不得不低調行事,直到備案進山,才如釋重負。

上海美女小喬,速度快,體能好,多次參加上海俱樂部的徒步活動,此行因高海拔經驗欠缺而備受高反困擾。

南京美女安靜,人稱安大神,入戶外雖晚,依然風風火火闖九州。

過2600(海拔))警示牌後,我們告別了夕陽的餘暉,在剩餘不多的光亮中繼續趕路。

水晶梁,火燒坡,藥棚子。。。 。。。

隨著2900營地的接近,隊員也漸漸疲憊。

行程第一天計畫曉暉帶隊,匡孑收尾,王爺和小翟走中。由於王爺背負過重,落在後面收隊,直到11點左右才到達營地。

鼇太負重一直是行前再三強調的話題,儘管如此,每一次活動依然有很多隊員背負過重而影響行程,甚至成為下撤的重要因素。

適當的負重可以減緩高反,降低受傷的概率,並且能夠在危急的時刻為急需幫助的隊友伸出援手。

戶外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力量全部使完,有盈餘,方長遠。

因為到達的太晚,2900營地已經沒有合適的草甸。嚮導老李特地為我在林子裡找了一塊安靜平整的地方,並且靠近上游水源。上海的漫遊者也過來幫忙搭建帳篷。

路走多了,朋友也多了起來,很多困難的環境因為友情而增添了溫馨。

於是鼇太的第一個夜晚,恬適而愉快。

安詳的神情,不寧靜的心。

29日的清晨,天空有點陰,卻還間或可見藍天,風也溫和。

雖然今天預報陰雨,但是波瀾不驚的天氣沒有讓人感到緊迫。

約定8點拔營,卻有部分隊員拖到了8點半才出發。前隊在營地上方的林地裡等了半個小時,漸漸的不耐煩起來。

在等後隊的時間裡,我勸慰大家多拍拍照,看看風景。鼇太穿越不僅僅是完成一個夢想,更多的在於我們努力的過程。

9點左右進入松樹林,開始鼇山大樑的爬升,而此刻雨水也淅淅瀝瀝的淋了起來。

“夜色,需要換雨衣嗎?”

五一三位驢友的失溫讓隊員對鼇太的冰雨尤其敏感。在經歷了許多痛苦的經歷後,我也格外謹慎。

“好,大家趕緊加衣服,換雨衣。”

隊伍整裝後繼續前行。

臨近大樑,風雨加劇。

“夜色,跑馬梁風雨大作,我們請求下撤原路返回。”

迎面而來的LUCY向我高呼。

LUCY擔心跑馬梁的暴風雨掀翻自己嬌小的身軀,在同伴JIMLYU的陪護下決定回撤。

9點半,迎著冰風凍雨隊伍到達盆景園。

這片筋骨遒勁姿態怪異的松樹林地,曾是長裙子迎風搖擺比基尼頻頻現身的伊甸園,而此刻只有寒冷和跋涉。

“夜色,前方跑馬梁雨雪交加,我們需要馬上紮營嗎?”SEVEN看到有別的隊伍已經放棄便在手台中呼叫。

“繼續前進“。

見風雨並不劇烈,我還是堅持前行,但同時也改變了計畫,不去麥秸嶺,止步于藥王廟紮營。

今天的既定行程是2900營地到水窩子營地,12公里左右,通常情況下午4點左右便可以結束。除了翻越麥秸嶺,其他沒有大的爬升和艱險路段。

冰雨一直沒有停歇,加之大霧,隊伍拉的很長,前後隊相差半個小時的距離。

“曉暉,曉暉,隊伍散的很開,請押隊請押隊”。

“匡孑,匡孑,請後隊抓緊時間跟上”。

“王爺,王爺,到哪了,中隊請銜接好”。

後隊出發的晚,儘管前隊三番五次的等候,也不見蹤影。而飽受風雨欺淩的前隊,一身寒冷,一撒開腳就呼呼的前奔。

擔心後隊負擔過重,我過去接人。

千山119等佛山4人加之悟空等7人願意趕至中隊,而幾次押隊後中隊已經趕上前隊,7人在風雨中追了近半個小時終於和中隊收隊的王爺相遇。

把7人交給王爺後,我繼續追趕前隊領隊曉暉。

11點左右,我要求大家在導航架下的背風口午餐,也以此能讓全隊會合,觀察每個隊員的狀態,及時排除安全隱患。

半天的風雨行軍,隊伍不會有大礙,但是一旦上了導航架,將再無遮擋,冰雨大風的持續肆虐下,體溫將逐漸流失,很快會有隊員出現失溫現象,於是我再次改變行程計畫,要求前隊嚮導與領隊遇到合適路段必須就地紮營。

“夜色,夜色,後面有兩人不行了!”

下午1點攀爬導航架下石海時,安靜大呼。

我連忙掉頭回身瞭解情況。

不久遇到身體不適的安格斯老師,正由小夥陪護,表示目前狀況穩定可以爬過石海紮營。

同時小夥告知,另一位元狀態不好的隊員是三胖,馬月在照看也無需牽掛。

於是我轉身再過石海走上跑馬梁,此刻前隊已經沒有蹤影,大霧彌漫,大家都不知道前隊於何處紮營。

“曉輝,曉輝,請回頭接應隊員前往紮營”。

跑馬梁是鼇太線的重要路段,導航架至藥王廟這段寬曠的山梁稱作西跑馬梁,萬仙陣至大爺海之間則是東跑馬梁。

相對來說西跑馬梁比東跑馬梁要兇險的多,因為大風大霧,路跡錯綜難尋,常有驢友于此失蹤,這裡是鼇太山難的頻發點。

大家在風雨中紮營跑馬梁,很快嘈嘈雜雜的隊伍變成了一頂頂五顏六色的帳篷,不聞人語只聽寒風呼嘯。

因為穿雨衣太遲,我早全身濕透,進了帳篷還是渾身發抖,想必一直衝鋒衣裹身的匡孑一定更加痛苦。

從包裡取出的羽絨服因為大意沒採取有效防水措施而被雨水浸透,只剩一件略有潮氣的褲子,趕緊換上。

鼇太的風雨,實在險惡,殺人於無形,當你覺得你原來並不可以的時候,你可能已經難以自救。

“夜色,也色,我是金豬,我和三胖已經紮營”。

不久,手台裡傳來了後隊的報告。

還有少數隊員還沒到營地,我躺的很不踏實,於是暖過身後,揭開帳篷,赤腳插進灌滿冰雨的鞋子,套上阿克姆雨衣,上身濕漉漉的再次走進冰雨。

“王爺,王爺。”

收隊的王爺沒有回應,同伴安靜告訴我他一直沒有過來。

回頭下石海,我看到2頂帳篷,但不見回應,可能是其他驢友。

向前500米,終於看到一頂帳篷。

“夜色,是我們。”

在我的高呼中終於有人回應。

原來王爺,金豬,馬月為了照顧失溫的三胖4個人紮了一頂帳篷。

帳篷外是三個登山包,蒙著雨披,而三胖的包丟在了幾百米遠,實在走不動了,棄包紮營。

去給三胖取包的路上,我竟然發現一隻大公雞,和一個丟棄的化肥袋,風雨來襲,雞的主人棄雞保人。

背過包提著雞回到三胖紮營點。

“夜色,你等我,我和馬月要回營地去”,王爺擔心同伴要求帶他去營地。

風雨還是沒有停息的跡象,而我的帳篷斜在坡上,地丁打的也不牢固,需要搬幾塊石頭去支援。

看看手裡的大公雞,我百味橫生,取捨難斷。

“丟掉吧,還要拔毛放血,哪有心情搞呀”,王爺勸阻道。

於是一隻肥壯的大公雞又成為別人的美味。

回到營地,找帳篷抱著石頭繞了幾圈。花花綠綠的阿克姆帳篷很多頂,分散在廣袤的大樑上,雨霧中很難辨別。

待找到帳篷,壓好風向的一邊,我繼續鑽進睡袋取暖。

不知過了多久,風停雨住,許多夥伴走出了帳篷。

“大家快出來呀,天晴啦,看雲海啦!”

沉寂的營地,頓時熙熙攘攘起來。

“王爺,王爺,你們到營地了嗎,小喬狀態不好,請送水支援”。

“曉輝,曉輝,營地上能有人來送水嗎”。

小翟不停的求助。

而此刻王爺可能正在嘔吐,曉輝也抵不住疲憊,模模糊糊的睡去。

情況愈發不妙。

“夜色,夜色,能不能請嚮導老李送水上來,他們兩人實在走不動了”。

偉大的匡神除了為兩位徐州的隊友上下接包,其他也無能為力。

“匡孑,你一定要陪著他們過石海頓頂”,我不停的向我們最偉大的領隊發出請求。

帳篷和很多物資在匡孑的包裡,而他的搭檔早已到達營地在焦急的等待。

“老李,請背水上山,有隊員缺水無法下山”,我在懇求嚮導。

而老李接應了幾乎癱倒的背工後,也接近虛脫。

儘管如此,老李休息片刻後還是提了10升的水袋上山。

“夜色,你到哪了,我真的不行了,爬不動了”,不久老李幾乎哭著傳呼。

鳳凰腰前的林子有一段平坦的路,我放下兩個登山包回頭接到阿文,打開防潮墊,把她裹進兩個睡袋後,立即下山背水。

今天走夜路的驢友很多,全拜昨天的冰雨所賜。

兩個20升的水袋,打了30斤左右的水,塞進阿文的背包,我掉頭上山。

路上遇到自己下山打水的小翟,遇到後隊的馬月,LOVE娟,胡,金豬,以及約伴的辛巴等驢友,而此刻已經11點多。

匡孑也在上山的路上迎面而遇,徐州的兩位隊員進入安全地段拿著手台在緩慢下山。

夜裡12點,過鳳凰腰來到臨時營地,正遇上回憶照料著犯胃病小葡萄。

“小葡萄明天下撤哈。”

“不,不”,蜷縮在保溫毯裡一動不動的小葡萄聽到要勸下撤,神志突然清醒起來,使勁的搖頭。

阿文輕微高反,嘔吐幾番後,進入帳篷安睡。

老李送上的幾升水,經過一路驢友的乞討後也所剩無幾。

用老李的話說,“夜色,一個女的,不給水,都哭了”。

我安置好背上來的水,鑽進帳篷,時不時呼呼手台,看看山上的光亮,耐心的等待最後2位隊員的到來。

淩晨1點,徐州的乘風破浪和酒醉方知濃也到達臨時營地。

自此,所有隊員安好,紮好帳篷安頓好小葡萄的回憶過來和我一起開始張羅晚餐。

林地寂靜,半斤酒入腹,我也昏昏沉沉的睡去。

橫切塔三時,王強要求休息,經過商量,佛山幾個夥伴願意留下來陪伴這位堅強的隊友。

塔三下有流動的水源,很小,20多人在此停留的20分鐘才補好水。實際上西源營地也有水源,而且今年被處理過,挖出了三個坑蓄水,如果水質不講究可以直接到西源營地取水。

下午5點左右,隊伍陸續到達西源。

快隊由匡孑帶領23人翻過九成石海到東源紮營,王爺,探路者,滴水的森林留在了西源,打算與後隊明天再翻九層石海。

西源可以接受到通訊信號,運氣好的時候甚至還可以發個朋友圈。這個傍晚霧氣繚繞,資料信號斷斷續續,一條朋友圈資訊,嘗試了一夜也沒有成功。

進山便沒有洗澡,早上在2800洗了個頭,晚上在西源簡單淋浴了一把,晚上舒適的鑽進睡袋,愉快的入睡。

晚8點,20多位隊員在車站附近酒店聚餐。

6月2日,晚6點,30多位隊員在車站附近酒店聚餐。

晚8點,佛山隊伍傳來消息,4人已經順利從鐵甲樹出山。

至此,鼇太穿越畫上滿意的句號。

本次鼇太穿越一共72人,其中嚮導2人,背夫2人,領隊4人。

5月28日下午5點進山,6月1日到達大爺海景區解散,歷時4天半。

5月29日因為惡劣天氣,LUCY和JIM下撤。

5月30日,徐寶峰,安靜,安格斯,小邱,摩友,黑子,在路上,見龍在天等12人下撤到23公里登山口(不含嚮導和背夫)。

5月31日,小翟,小喬,乘風破浪,酒醉方知濃,三胖等5人(不含嚮導和背夫)從2800營地下撤。

49人完成鼇太全程穿越,在遭遇29日的惡劣天氣下依然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穿越成功率,這與各位隊員的努力,相互幫扶以及幾位領隊嚮導的鼎力支持息息相關。

匡孑領隊深夜裡還在梁三守護最後兩位隊員,依靠神力上上下下照應急需幫助的隊員,直到11點多才趕到營地為等待很久的同伴紮營。

王爺領隊冷雨冰風中和馬月,金豬一起為高反失溫的三胖搭建帳篷。

曉輝領隊31日完成收隊任務後,獨自連晚翻過九層石海去和同伴會合。

嚮導老李以一句,夜色,我從來沒這麼累過,而讓感到深夜送水上山的艱辛。

領隊小翟盡心盡職,即使2800營地下撤也一直關心隊伍的安全。

每一次活動的圓滿成功,都是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在此感謝所有參加活動的隊員已經關心和支持本次活動的朋友!

最後向寬厚包容的蒼天和大地鞠躬,讓我們這些調皮的孩子安全的跋涉在茫茫山野!

領隊小寨,上海行者無疆新起之秀,熱情耐心,多次擔任上海俱樂部活動的主要領隊。攝影一級棒,體能一級棒,人品一級棒。

5月28日中午,來自全國各地的68位隊員在西安火車站會合,初夏的陽光裡,大家熱情洋溢,每個人都在為如期而至的夢想而摩拳擦掌。

由於當地相關部門在節假日的嚴厲交通管制,大巴過道不得擺放行李,於是臨時調車,大巴先行。

下午3點大巴到達塘口,補氣罐,稱行李,忙碌一番後,繼續跟車前行到水泥路盡頭。

遲發的貨車又下錯了口,從寶雞繞行一圈後再到達登山口已經接近6點。

隊伍合影後,邊走邊等曉暉和糖醋帶魚押車的行李,原本不可避免的夜路繼續延長。

龍王河口大興水利,想必不遠的未來便會看到一個秀麗壯觀的水庫。

從龍王河進山,一路溪水潺潺,涼風習習,隊伍行走的非常愉快,並且一路通訊信號覆蓋,可以嘚瑟的發個朋友圈。

因為五一雲南隊穿越鼇太3位驢友遇難,鼇太穿越一度驚動中央,成為5月份的街頭熱議。作為又一年舉世矚目的盛大規模的鼇太穿越,行者無疆不得不低調行事,直到備案進山,才如釋重負。

上海美女小喬,速度快,體能好,多次參加上海俱樂部的徒步活動,此行因高海拔經驗欠缺而備受高反困擾。

南京美女安靜,人稱安大神,入戶外雖晚,依然風風火火闖九州。

過2600(海拔))警示牌後,我們告別了夕陽的餘暉,在剩餘不多的光亮中繼續趕路。

水晶梁,火燒坡,藥棚子。。。 。。。

隨著2900營地的接近,隊員也漸漸疲憊。

行程第一天計畫曉暉帶隊,匡孑收尾,王爺和小翟走中。由於王爺背負過重,落在後面收隊,直到11點左右才到達營地。

鼇太負重一直是行前再三強調的話題,儘管如此,每一次活動依然有很多隊員背負過重而影響行程,甚至成為下撤的重要因素。

適當的負重可以減緩高反,降低受傷的概率,並且能夠在危急的時刻為急需幫助的隊友伸出援手。

戶外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力量全部使完,有盈餘,方長遠。

因為到達的太晚,2900營地已經沒有合適的草甸。嚮導老李特地為我在林子裡找了一塊安靜平整的地方,並且靠近上游水源。上海的漫遊者也過來幫忙搭建帳篷。

路走多了,朋友也多了起來,很多困難的環境因為友情而增添了溫馨。

於是鼇太的第一個夜晚,恬適而愉快。

安詳的神情,不寧靜的心。

29日的清晨,天空有點陰,卻還間或可見藍天,風也溫和。

雖然今天預報陰雨,但是波瀾不驚的天氣沒有讓人感到緊迫。

約定8點拔營,卻有部分隊員拖到了8點半才出發。前隊在營地上方的林地裡等了半個小時,漸漸的不耐煩起來。

在等後隊的時間裡,我勸慰大家多拍拍照,看看風景。鼇太穿越不僅僅是完成一個夢想,更多的在於我們努力的過程。

9點左右進入松樹林,開始鼇山大樑的爬升,而此刻雨水也淅淅瀝瀝的淋了起來。

“夜色,需要換雨衣嗎?”

五一三位驢友的失溫讓隊員對鼇太的冰雨尤其敏感。在經歷了許多痛苦的經歷後,我也格外謹慎。

“好,大家趕緊加衣服,換雨衣。”

隊伍整裝後繼續前行。

臨近大樑,風雨加劇。

“夜色,跑馬梁風雨大作,我們請求下撤原路返回。”

迎面而來的LUCY向我高呼。

LUCY擔心跑馬梁的暴風雨掀翻自己嬌小的身軀,在同伴JIMLYU的陪護下決定回撤。

9點半,迎著冰風凍雨隊伍到達盆景園。

這片筋骨遒勁姿態怪異的松樹林地,曾是長裙子迎風搖擺比基尼頻頻現身的伊甸園,而此刻只有寒冷和跋涉。

“夜色,前方跑馬梁雨雪交加,我們需要馬上紮營嗎?”SEVEN看到有別的隊伍已經放棄便在手台中呼叫。

“繼續前進“。

見風雨並不劇烈,我還是堅持前行,但同時也改變了計畫,不去麥秸嶺,止步于藥王廟紮營。

今天的既定行程是2900營地到水窩子營地,12公里左右,通常情況下午4點左右便可以結束。除了翻越麥秸嶺,其他沒有大的爬升和艱險路段。

冰雨一直沒有停歇,加之大霧,隊伍拉的很長,前後隊相差半個小時的距離。

“曉暉,曉暉,隊伍散的很開,請押隊請押隊”。

“匡孑,匡孑,請後隊抓緊時間跟上”。

“王爺,王爺,到哪了,中隊請銜接好”。

後隊出發的晚,儘管前隊三番五次的等候,也不見蹤影。而飽受風雨欺淩的前隊,一身寒冷,一撒開腳就呼呼的前奔。

擔心後隊負擔過重,我過去接人。

千山119等佛山4人加之悟空等7人願意趕至中隊,而幾次押隊後中隊已經趕上前隊,7人在風雨中追了近半個小時終於和中隊收隊的王爺相遇。

把7人交給王爺後,我繼續追趕前隊領隊曉暉。

11點左右,我要求大家在導航架下的背風口午餐,也以此能讓全隊會合,觀察每個隊員的狀態,及時排除安全隱患。

半天的風雨行軍,隊伍不會有大礙,但是一旦上了導航架,將再無遮擋,冰雨大風的持續肆虐下,體溫將逐漸流失,很快會有隊員出現失溫現象,於是我再次改變行程計畫,要求前隊嚮導與領隊遇到合適路段必須就地紮營。

“夜色,夜色,後面有兩人不行了!”

下午1點攀爬導航架下石海時,安靜大呼。

我連忙掉頭回身瞭解情況。

不久遇到身體不適的安格斯老師,正由小夥陪護,表示目前狀況穩定可以爬過石海紮營。

同時小夥告知,另一位元狀態不好的隊員是三胖,馬月在照看也無需牽掛。

於是我轉身再過石海走上跑馬梁,此刻前隊已經沒有蹤影,大霧彌漫,大家都不知道前隊於何處紮營。

“曉輝,曉輝,請回頭接應隊員前往紮營”。

跑馬梁是鼇太線的重要路段,導航架至藥王廟這段寬曠的山梁稱作西跑馬梁,萬仙陣至大爺海之間則是東跑馬梁。

相對來說西跑馬梁比東跑馬梁要兇險的多,因為大風大霧,路跡錯綜難尋,常有驢友于此失蹤,這裡是鼇太山難的頻發點。

大家在風雨中紮營跑馬梁,很快嘈嘈雜雜的隊伍變成了一頂頂五顏六色的帳篷,不聞人語只聽寒風呼嘯。

因為穿雨衣太遲,我早全身濕透,進了帳篷還是渾身發抖,想必一直衝鋒衣裹身的匡孑一定更加痛苦。

從包裡取出的羽絨服因為大意沒採取有效防水措施而被雨水浸透,只剩一件略有潮氣的褲子,趕緊換上。

鼇太的風雨,實在險惡,殺人於無形,當你覺得你原來並不可以的時候,你可能已經難以自救。

“夜色,也色,我是金豬,我和三胖已經紮營”。

不久,手台裡傳來了後隊的報告。

還有少數隊員還沒到營地,我躺的很不踏實,於是暖過身後,揭開帳篷,赤腳插進灌滿冰雨的鞋子,套上阿克姆雨衣,上身濕漉漉的再次走進冰雨。

“王爺,王爺。”

收隊的王爺沒有回應,同伴安靜告訴我他一直沒有過來。

回頭下石海,我看到2頂帳篷,但不見回應,可能是其他驢友。

向前500米,終於看到一頂帳篷。

“夜色,是我們。”

在我的高呼中終於有人回應。

原來王爺,金豬,馬月為了照顧失溫的三胖4個人紮了一頂帳篷。

帳篷外是三個登山包,蒙著雨披,而三胖的包丟在了幾百米遠,實在走不動了,棄包紮營。

去給三胖取包的路上,我竟然發現一隻大公雞,和一個丟棄的化肥袋,風雨來襲,雞的主人棄雞保人。

背過包提著雞回到三胖紮營點。

“夜色,你等我,我和馬月要回營地去”,王爺擔心同伴要求帶他去營地。

風雨還是沒有停息的跡象,而我的帳篷斜在坡上,地丁打的也不牢固,需要搬幾塊石頭去支援。

看看手裡的大公雞,我百味橫生,取捨難斷。

“丟掉吧,還要拔毛放血,哪有心情搞呀”,王爺勸阻道。

於是一隻肥壯的大公雞又成為別人的美味。

回到營地,找帳篷抱著石頭繞了幾圈。花花綠綠的阿克姆帳篷很多頂,分散在廣袤的大樑上,雨霧中很難辨別。

待找到帳篷,壓好風向的一邊,我繼續鑽進睡袋取暖。

不知過了多久,風停雨住,許多夥伴走出了帳篷。

“大家快出來呀,天晴啦,看雲海啦!”

沉寂的營地,頓時熙熙攘攘起來。

“王爺,王爺,你們到營地了嗎,小喬狀態不好,請送水支援”。

“曉輝,曉輝,營地上能有人來送水嗎”。

小翟不停的求助。

而此刻王爺可能正在嘔吐,曉輝也抵不住疲憊,模模糊糊的睡去。

情況愈發不妙。

“夜色,夜色,能不能請嚮導老李送水上來,他們兩人實在走不動了”。

偉大的匡神除了為兩位徐州的隊友上下接包,其他也無能為力。

“匡孑,你一定要陪著他們過石海頓頂”,我不停的向我們最偉大的領隊發出請求。

帳篷和很多物資在匡孑的包裡,而他的搭檔早已到達營地在焦急的等待。

“老李,請背水上山,有隊員缺水無法下山”,我在懇求嚮導。

而老李接應了幾乎癱倒的背工後,也接近虛脫。

儘管如此,老李休息片刻後還是提了10升的水袋上山。

“夜色,你到哪了,我真的不行了,爬不動了”,不久老李幾乎哭著傳呼。

鳳凰腰前的林子有一段平坦的路,我放下兩個登山包回頭接到阿文,打開防潮墊,把她裹進兩個睡袋後,立即下山背水。

今天走夜路的驢友很多,全拜昨天的冰雨所賜。

兩個20升的水袋,打了30斤左右的水,塞進阿文的背包,我掉頭上山。

路上遇到自己下山打水的小翟,遇到後隊的馬月,LOVE娟,胡,金豬,以及約伴的辛巴等驢友,而此刻已經11點多。

匡孑也在上山的路上迎面而遇,徐州的兩位隊員進入安全地段拿著手台在緩慢下山。

夜裡12點,過鳳凰腰來到臨時營地,正遇上回憶照料著犯胃病小葡萄。

“小葡萄明天下撤哈。”

“不,不”,蜷縮在保溫毯裡一動不動的小葡萄聽到要勸下撤,神志突然清醒起來,使勁的搖頭。

阿文輕微高反,嘔吐幾番後,進入帳篷安睡。

老李送上的幾升水,經過一路驢友的乞討後也所剩無幾。

用老李的話說,“夜色,一個女的,不給水,都哭了”。

我安置好背上來的水,鑽進帳篷,時不時呼呼手台,看看山上的光亮,耐心的等待最後2位隊員的到來。

淩晨1點,徐州的乘風破浪和酒醉方知濃也到達臨時營地。

自此,所有隊員安好,紮好帳篷安頓好小葡萄的回憶過來和我一起開始張羅晚餐。

林地寂靜,半斤酒入腹,我也昏昏沉沉的睡去。

橫切塔三時,王強要求休息,經過商量,佛山幾個夥伴願意留下來陪伴這位堅強的隊友。

塔三下有流動的水源,很小,20多人在此停留的20分鐘才補好水。實際上西源營地也有水源,而且今年被處理過,挖出了三個坑蓄水,如果水質不講究可以直接到西源營地取水。

下午5點左右,隊伍陸續到達西源。

快隊由匡孑帶領23人翻過九成石海到東源紮營,王爺,探路者,滴水的森林留在了西源,打算與後隊明天再翻九層石海。

西源可以接受到通訊信號,運氣好的時候甚至還可以發個朋友圈。這個傍晚霧氣繚繞,資料信號斷斷續續,一條朋友圈資訊,嘗試了一夜也沒有成功。

進山便沒有洗澡,早上在2800洗了個頭,晚上在西源簡單淋浴了一把,晚上舒適的鑽進睡袋,愉快的入睡。

晚8點,20多位隊員在車站附近酒店聚餐。

6月2日,晚6點,30多位隊員在車站附近酒店聚餐。

晚8點,佛山隊伍傳來消息,4人已經順利從鐵甲樹出山。

至此,鼇太穿越畫上滿意的句號。

本次鼇太穿越一共72人,其中嚮導2人,背夫2人,領隊4人。

5月28日下午5點進山,6月1日到達大爺海景區解散,歷時4天半。

5月29日因為惡劣天氣,LUCY和JIM下撤。

5月30日,徐寶峰,安靜,安格斯,小邱,摩友,黑子,在路上,見龍在天等12人下撤到23公里登山口(不含嚮導和背夫)。

5月31日,小翟,小喬,乘風破浪,酒醉方知濃,三胖等5人(不含嚮導和背夫)從2800營地下撤。

49人完成鼇太全程穿越,在遭遇29日的惡劣天氣下依然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穿越成功率,這與各位隊員的努力,相互幫扶以及幾位領隊嚮導的鼎力支持息息相關。

匡孑領隊深夜裡還在梁三守護最後兩位隊員,依靠神力上上下下照應急需幫助的隊員,直到11點多才趕到營地為等待很久的同伴紮營。

王爺領隊冷雨冰風中和馬月,金豬一起為高反失溫的三胖搭建帳篷。

曉輝領隊31日完成收隊任務後,獨自連晚翻過九層石海去和同伴會合。

嚮導老李以一句,夜色,我從來沒這麼累過,而讓感到深夜送水上山的艱辛。

領隊小翟盡心盡職,即使2800營地下撤也一直關心隊伍的安全。

每一次活動的圓滿成功,都是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在此感謝所有參加活動的隊員已經關心和支持本次活動的朋友!

最後向寬厚包容的蒼天和大地鞠躬,讓我們這些調皮的孩子安全的跋涉在茫茫山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