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會下蛋的恐龍

我們都知道恐龍都是用卵生的方式來繁殖小恐龍的。 可是就在今年的3月份中國科學家發佈了一篇研究文章, 有一種恐龍可能是不會下蛋的, 這種獨特的恐龍是什麼呢?

《侏羅紀公園》裡小恐龍破殼而出的場面令人印象深刻, 我們所知道的恐龍都是從蛋裡面孵化出來的。 不過, 中國科學家卻在一件2億4千5百萬年前的恐頭龍化石中發現了一個發育完整的小恐頭龍化石, 它很有可能是恐頭龍進行胎生的證據。

恐頭龍(Dinocephalosaurus)在全世界僅僅發現了2個標本, 都出自我們中國的西南部地區。 這是一種適應了海洋生活的恐龍, 它們的身體長度能達到2.7米, 而脖子的長度居然達到了1.7米, 比身體還要長。 這麼長的脖子可以輕而易舉地在海洋中捕食魚類。

我國的科學家在對一具恐頭龍化石長達三年的修復後, 發現了它體內發育完整的小恐頭龍化石。 考慮到恐頭龍長長的脖子無法在陸地行動產卵, 小恐龍周圍也沒有發現鈣質蛋殼的痕跡, 而且小恐龍的骨骼非常完整, 沒有被胃酸消化的痕跡, 說明它不是被捕獲的獵物。 根據以上的證據, 科學家判斷:恐頭龍很有可能是進行胎生, 並非產卵。

在恐頭龍同時代的水生爬行類(它們不是恐龍), 比如魚龍類和蛇頸龍類都進化出了卵胎生的方式來產下下一代。 陸地產卵經常伴隨著很大的危險性, 小型哺乳類對蛋具有很大的威脅。 而這些重返海洋的高級掠食者用自己的身體做為屏障, 保護幼小的恐龍,

等到它們發育成型再排出體外, 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小恐龍的存活率。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ncomms14445/figures/3

end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 少兒科普美國國家地理

開啟你的探索基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