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漳州海域赤潮消亡毒素影響仍在 漳浦龍海仍需禁捕

­ 昨日上午, 福建省海洋預報台發佈資訊稱, 12日, 漳州赤潮海域水色恢復正常, 赤潮已經消亡;泉州、廈門海域赤潮仍在持續。

­

­ 6月14日,

福建省海洋預報台繼續發佈資訊稱, 據我省赤潮災害監視監測網報告, 13日, 泉州海域(位於預警海區Ⅵ區)赤潮消亡。

­ 廈門海域赤潮仍在持續, 同安灣後田-鱷魚嶼、五緣灣海域及其灣口(位於預警海區Ⅷ區)水體呈淺褐色, 斑塊狀分佈, 影響面積縮小為約11平方公里。 赤潮生物第一優勢種為無毒的旋鏈角毛藻, 最高密度達6.4×106個/升(基準密度:5×106個/升)。

­ 隨著今年第2號颱風“苗柏”對我省的影響, 我省中、南部沿海將產生較大風浪並有較強的降雨過程, 氣象、海況條件均不利於赤潮生物的生長繁殖。

­ 根據上述監測結果,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要求, 漳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繼續對赤潮消亡海域保持跟蹤監測, 防止有毒赤潮復發造成危害;泉州、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按照赤潮應急回應程式, 繼續做好赤潮應急處置工作, 及時報告赤潮資訊;全省沿海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海洋與漁業行政主管部門, 繼續按照《福建省重點養殖海域赤潮災害專項應急監視監測工作方案》, 對所轄海域保持加密監視監測,

及時做好應對工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