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夫妻開發本土味 推出榴梿吉事果 力求打造新加坡品牌

從未去過西班牙, 年輕夫妻卻無師自通, 研發出可儲存12個月的西班牙油條“吉事果”。 產品如今出口到馬印泰等國, 夫妻倆還推出榴梿、椰絲球等原創口味,

力求打造新加坡品牌。

這對夫妻是國腳蔣偉建(32歲)與妻子方書怡(31歲)。 蔣偉建本身經營一家室內設計公司, 方書怡則擁有商業行政的學士文憑, 夫妻倆拍拖時就經常討論創業夢想, 也夢想擁有自己的咖啡廳。

2014年, 原定參加新加坡職業足球聯賽(S League)的蔣偉建, 因膝蓋韌帶拉傷被迫休養至少半年。 他坦言:“當時還蠻難過的, 突然空出很多時間, 我們就決定跟人合夥開餐廳。 ”

餐廳以地中海菜肴為主, 兼賣吉事果(churros)等甜點。 意外的是, 餐廳吸引許多晚間來飲酒的人潮, 大家都偏好吉事果, 主食反而慢銷。

為此, 夫妻倆決定自立門戶, 全力專注于吉事果, 並與新加坡理工學院合作, 研發出可儲存12個月的冷藏吉事果。

如此一來, 他們成為了吉事果供應商, 目前在本地有約80名顧客, 包括連鎖咖啡廳、酒店、戲院、遊樂場等等。

雖然從未到過西班牙, 夫妻倆卻苦心鑽研出道地的吉事果, 還推出榴梿、椰絲球等本土口味, 希望它能成為老少皆宜的甜品。

蔣偉建說:“吉事果不應該只是在戲院或遊樂場才能吃到的甜品。 我們希望通過添加本土口味, 讓較年長一輩也願意嘗試這道甜品, 使它成為像咖椰麵包一樣家喻戶曉的本土美食。 ”

他們的吉事果如今業出口到馬來西亞、印尼和泰國等地, 接下來還計畫擴展到菲律賓和日本。

廢物利用壓低開店成本

夫妻倆廢物利用, 將木棧板和酒桶親手改造為桌子, 為咖啡廳注入了獨特的個性, 更將開店成本壓低到1萬元以下。

方書怡透露, 最初邀請他們開設咖啡廳的是購物商場I12 Katong。 “商場不收取定額租金, 而是從銷售額中抽傭, 我們覺得這樣的風險比較小, 就決定放手一搏。 ”

2015年, 他們在加東開設第一家咖啡廳Churros Factory, 店內陳設充滿個性, 桌子更是蔣偉建用木棧板和酒桶重新上色打造的。

蔣偉建說:“我們第一家店的成本甚至不到1萬元, 親手製作的傢俱也讓咖啡廳更有個性。 ”

不僅如此, 夫妻倆也採用快閃店(pop-up store)的經營模式, 平均每六到12個月就更換分行地點, 在全島各地建立口碑。

目前, 他們共有四家分行, 分別位於加東、兀蘭、武吉班讓和蔡厝港。

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工作

兼職工當中包括單親媽媽和迷途少年, 夫妻倆面對零售業放緩, 卻堅持經營咖啡廳,

只希望給員工提供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方書怡說:“我們的原則是, 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工作, 成為他們的墊腳石, 協助他們到達生命下一個階段。 ”

為此, 他們將工作時間細分為四五個時段, 允許員工靈活選擇上班時間。

夫妻倆也鼓勵還在求學的員工, 在店裡沒有顧客時, 抽空做功課, 甚至提供免費的無線網路。

蔣偉建笑說, 有些年輕員工還稱呼方書怡為“mummy”, 大家如同大家庭, 會一起打保齡球或烤肉。

“我們希望他們知道, 這是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 無論發生什麼事, 他們都能在Churros Factory找到可以依賴的朋友。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