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第三屆丨畢業季設計創意大PK——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由中國珠寶行業網策劃、組織的第一屆畢業季設計創意大PK活動2015年夏天在各大高校中產生強烈反響, 同時“發現原創 鼓勵原創 推動原創 保護原創”的主旨, 也得到學校、行業企業、社會消費的廣泛認同與參與, 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力。

特別通道

所有進入“畢業季設計創意大PK”全國PK的選手作品, 將直接選送第九屆中國珠寶首飾設計與製作大賽——新銳設計組終評環節。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誕生於2005年。 原名為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2013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我校正式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普通本科高等學校: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她是順應文化藝術發展的世界潮流、時代呼聲的產物。 作為上海唯一的綜合類視覺藝術高等院校,

她將引領大視覺的藝術概念, 構築大視覺藝術創意的平臺, 按照“忠誠、卓越、創新、和諧”八字校訓培養優秀的藝術人才。

姚廣城

指導老師:李桑

作品名稱:“Rule”

作品材料:925銀、鋯石

設計說明: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 時常在利益的驅動下, 濫殺動物、破壞環境, 導致生態不平衡, 生物多樣性減少。 本次畢設作品以動物骨架的造型和關節為元素, 結合鉚接工藝, 輔以做舊手法, 鋯石點綴,嘗試以本質之形,來表現自然界中動物之間的食物鏈存在關係。希望通過該套作品向觀者傳達——當一個種群遭到破壞,往往會導致負面的連帶關係,最終影響到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

翁依文

指導老師:郭鴻旭

作品名稱:“Vitality”

作品材料:銀、水晶洞、瑪瑙晶苗、螺化石

設計說明:這套首飾作品的靈感是源自對生命的結束與延續的思考。首飾設計將珊瑚的形態融入到設計創作中。因為珊瑚蟲其生命的終結恰好成就了珊瑚的姿態萬千與絢麗多彩,它們以另一種方式詮釋出雖然短暫卻美好的生命。作品希望借用首飾這一可以延續並傳遞的媒介,去捕捉並保留生命中轉瞬即逝的美好。

李艾倫

指導老師:郭鴻旭

作品名稱:《世界“鏡”在你眼底》

作品材質:鏡面材料、銀、寶石

設計說明:傳說在西藏的偏遠地區,存在著一個叫做拉姆拉錯的湖。若碰到有緣之人前來朝拜並且足夠虔誠,就會看到湖面出現一面鏡子,浮現前世和今生,變幻莫測……這啟發了我用鏡面材料與金屬相結合,製作一組作品,把鏡子看作是人類內心的欲望映射入眼簾的工具。而“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把眼睛比喻成一扇窗,能看得到一個人的心靈並非完美,或許常常是狼狽不堪的……

蔡怡

指導老師:郭鴻旭

作品名稱:《為什麼海岸猶存》

作品材料:光緞、鐵錳方解石、薔薇輝石、碧璽、銀

設計說明:作品的靈感來源於《白河夜船》裡的少女站在若隱若現的白色海岸。柔軟的纖維面料與冰冷堅毅的金屬合而為一,兩者不分界限的交融如複雜的心緒,相互構築成一個潛藏憂鬱的情感氛圍。作品以偏灰的淺粉色調表現羸弱敏感的心境。試圖表現“幽閉的心裡聽不到濤聲,但仍被海的濕氣薰染”的魂靈。通過首飾語言傳達無論是被困境綁縛還是被抑鬱蒙蔽,心裡的海都不易消滅……

盛嘉瑋

指導老師:周南

作品名稱:“Sails”

作品材料:925銀、鋯石、歐泊、羽毛

設計說明:作品靈感來自於帆船的帆。帆的形狀簡潔,帆面大多為三角形或斜桁四邊形,有著簡明流暢的線條,以幾何形狀結合點翠工藝,來達到傳統元素與現代首飾造型相結合的目的。作品中深淺不一的藍色羽毛表現了帆在海面上飄揚,海水在陽光下泛出不同色彩的景象。而作品中被風浪拍打、搖晃、顛浮的帆,意喻了人生航線雖不會一直平平穩穩,但仍要乘風前行……

胡慧潔

指導老師:張京羊

作品名稱:《極之美》

作品材料:銀、水晶、琺瑯

設計說明:本作品將銀與水晶進行結合,在首飾中展現微縮的北極之景,試圖體現“極之美”。並在塑造微縮景觀的同時,運用琺瑯這項傳統工藝勾勒冰川逐漸消融,浮冰漸漸消失的北極樣貌。希望通過此次作品,喚起人們環保的意識,引發對全球變暖的關注。表達了希望人們能共同保護這片美麗的冰雪世界的美好願望。

曹懿淳

指導老師:郭鴻旭

作品名稱:《螺》

作品材料:銀、冷琺瑯

設計說明:設計靈感來源於鸚鵡螺的內部切面構造的幾何概括。最初以黃金分割為出發點,在不斷的探索中發現鸚鵡螺是生活中最常見並且最符合黃金分割螺旋形態的生物之一。現代人類對美的研究深入而又苛刻,甚至連評判一個人的美醜都常聽見“九頭身”這樣的比例資料的定義。加之幾何形態又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元素,從點線面的基礎原理開始被人們運用的如火純青。而鸚鵡螺的紋理是經過自然的生長而形成,這種生長于自然的美最為獨特。在本次的作品設計中結合了“黃金分割”與“幾何形態”的數學概念為基礎,以鸚鵡螺的紋理為拓用,始於“理”而美于“自然。”

田燦

指導教師:李桑

作品名稱:《韻》

作品材料:925銀鍍金、鑽、翠鳥羽毛、琺瑯

設計說明:作品以工筆劃中的“雲紋”為基本圖案,通過對雲紋的變化進行梳理和設計,於首飾上表現工筆劃的節奏韻律。整件作品採用不對稱的形式,在琺瑯的基礎上運用了古老的點翠工藝,將翠鳥羽毛分層嵌入,比擬工筆劃的層層暈染;用花絲在首飾各部件邊緣鑲了一圈輪廓,體現工筆白描線條的飄灑流暢。作品以工筆劃中的“雲紋”為基本圖案,通過對雲紋的梳理和設計,表現工筆劃的節奏韻律。採用不對稱形式,運用點翠工藝分層嵌入,比擬工筆劃的層層暈染;用花絲在邊緣鑲了一圈輪廓,體現工筆白描線條的飄灑流暢。

王晨璐

指導老師:周南

作品名稱:《靈》

作品材料:純銀、925銀、透明亞克力、珍珠、鍍22k金

設計說明:設計靈感來自一種意境——空靈,空靈形容了無邊無垠,透明澄澈……我希望通過作品表達出這種空靈之美,選用了生活在水中的植物——水草作為設計項目,一是因它生活在透明澄澈的水中,二是因其舞動時展現出的浪漫、柔美、愜意的姿態;另外加入了透明的亞克力材料,使其更具現代感。作品意在傳達在這個霓虹時代,保持一顆澄澈之心,存一方美好境界,活出屬於自己的美麗的意願。設計靈感來自一種意境——空靈。作品意在傳達在這個霓虹時代,保持一顆澄澈之心,存一方美好境界,活出屬於自己的美麗的意願。

沈沁儀

指導老師:邵翃恩

作品名稱:“Angles”

作品材料:925銀、18K金、樹脂

設計說明:我的作品靈感來自於建築的外立面設計,其設計著重於立體結構的運用,面與面的穿插,色彩的選擇,材料的選擇。我將這種設計手法縮小至分寸之間的首飾設計中,學習其手法,在外形上強調空間感,但保留首飾原本的純粹性,選擇銀與金,作為主要的顏色。意在完成一款將現代科技與手作魅力相融合的當代首飾。

7進3 校內PK賽

選出你心中的最佳設計

投票截止時間:6月20日23:55

點擊即可投票

鋯石點綴,嘗試以本質之形,來表現自然界中動物之間的食物鏈存在關係。希望通過該套作品向觀者傳達——當一個種群遭到破壞,往往會導致負面的連帶關係,最終影響到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

翁依文

指導老師:郭鴻旭

作品名稱:“Vitality”

作品材料:銀、水晶洞、瑪瑙晶苗、螺化石

設計說明:這套首飾作品的靈感是源自對生命的結束與延續的思考。首飾設計將珊瑚的形態融入到設計創作中。因為珊瑚蟲其生命的終結恰好成就了珊瑚的姿態萬千與絢麗多彩,它們以另一種方式詮釋出雖然短暫卻美好的生命。作品希望借用首飾這一可以延續並傳遞的媒介,去捕捉並保留生命中轉瞬即逝的美好。

李艾倫

指導老師:郭鴻旭

作品名稱:《世界“鏡”在你眼底》

作品材質:鏡面材料、銀、寶石

設計說明:傳說在西藏的偏遠地區,存在著一個叫做拉姆拉錯的湖。若碰到有緣之人前來朝拜並且足夠虔誠,就會看到湖面出現一面鏡子,浮現前世和今生,變幻莫測……這啟發了我用鏡面材料與金屬相結合,製作一組作品,把鏡子看作是人類內心的欲望映射入眼簾的工具。而“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把眼睛比喻成一扇窗,能看得到一個人的心靈並非完美,或許常常是狼狽不堪的……

蔡怡

指導老師:郭鴻旭

作品名稱:《為什麼海岸猶存》

作品材料:光緞、鐵錳方解石、薔薇輝石、碧璽、銀

設計說明:作品的靈感來源於《白河夜船》裡的少女站在若隱若現的白色海岸。柔軟的纖維面料與冰冷堅毅的金屬合而為一,兩者不分界限的交融如複雜的心緒,相互構築成一個潛藏憂鬱的情感氛圍。作品以偏灰的淺粉色調表現羸弱敏感的心境。試圖表現“幽閉的心裡聽不到濤聲,但仍被海的濕氣薰染”的魂靈。通過首飾語言傳達無論是被困境綁縛還是被抑鬱蒙蔽,心裡的海都不易消滅……

盛嘉瑋

指導老師:周南

作品名稱:“Sails”

作品材料:925銀、鋯石、歐泊、羽毛

設計說明:作品靈感來自於帆船的帆。帆的形狀簡潔,帆面大多為三角形或斜桁四邊形,有著簡明流暢的線條,以幾何形狀結合點翠工藝,來達到傳統元素與現代首飾造型相結合的目的。作品中深淺不一的藍色羽毛表現了帆在海面上飄揚,海水在陽光下泛出不同色彩的景象。而作品中被風浪拍打、搖晃、顛浮的帆,意喻了人生航線雖不會一直平平穩穩,但仍要乘風前行……

胡慧潔

指導老師:張京羊

作品名稱:《極之美》

作品材料:銀、水晶、琺瑯

設計說明:本作品將銀與水晶進行結合,在首飾中展現微縮的北極之景,試圖體現“極之美”。並在塑造微縮景觀的同時,運用琺瑯這項傳統工藝勾勒冰川逐漸消融,浮冰漸漸消失的北極樣貌。希望通過此次作品,喚起人們環保的意識,引發對全球變暖的關注。表達了希望人們能共同保護這片美麗的冰雪世界的美好願望。

曹懿淳

指導老師:郭鴻旭

作品名稱:《螺》

作品材料:銀、冷琺瑯

設計說明:設計靈感來源於鸚鵡螺的內部切面構造的幾何概括。最初以黃金分割為出發點,在不斷的探索中發現鸚鵡螺是生活中最常見並且最符合黃金分割螺旋形態的生物之一。現代人類對美的研究深入而又苛刻,甚至連評判一個人的美醜都常聽見“九頭身”這樣的比例資料的定義。加之幾何形態又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元素,從點線面的基礎原理開始被人們運用的如火純青。而鸚鵡螺的紋理是經過自然的生長而形成,這種生長于自然的美最為獨特。在本次的作品設計中結合了“黃金分割”與“幾何形態”的數學概念為基礎,以鸚鵡螺的紋理為拓用,始於“理”而美于“自然。”

田燦

指導教師:李桑

作品名稱:《韻》

作品材料:925銀鍍金、鑽、翠鳥羽毛、琺瑯

設計說明:作品以工筆劃中的“雲紋”為基本圖案,通過對雲紋的變化進行梳理和設計,於首飾上表現工筆劃的節奏韻律。整件作品採用不對稱的形式,在琺瑯的基礎上運用了古老的點翠工藝,將翠鳥羽毛分層嵌入,比擬工筆劃的層層暈染;用花絲在首飾各部件邊緣鑲了一圈輪廓,體現工筆白描線條的飄灑流暢。作品以工筆劃中的“雲紋”為基本圖案,通過對雲紋的梳理和設計,表現工筆劃的節奏韻律。採用不對稱形式,運用點翠工藝分層嵌入,比擬工筆劃的層層暈染;用花絲在邊緣鑲了一圈輪廓,體現工筆白描線條的飄灑流暢。

王晨璐

指導老師:周南

作品名稱:《靈》

作品材料:純銀、925銀、透明亞克力、珍珠、鍍22k金

設計說明:設計靈感來自一種意境——空靈,空靈形容了無邊無垠,透明澄澈……我希望通過作品表達出這種空靈之美,選用了生活在水中的植物——水草作為設計項目,一是因它生活在透明澄澈的水中,二是因其舞動時展現出的浪漫、柔美、愜意的姿態;另外加入了透明的亞克力材料,使其更具現代感。作品意在傳達在這個霓虹時代,保持一顆澄澈之心,存一方美好境界,活出屬於自己的美麗的意願。設計靈感來自一種意境——空靈。作品意在傳達在這個霓虹時代,保持一顆澄澈之心,存一方美好境界,活出屬於自己的美麗的意願。

沈沁儀

指導老師:邵翃恩

作品名稱:“Angles”

作品材料:925銀、18K金、樹脂

設計說明:我的作品靈感來自於建築的外立面設計,其設計著重於立體結構的運用,面與面的穿插,色彩的選擇,材料的選擇。我將這種設計手法縮小至分寸之間的首飾設計中,學習其手法,在外形上強調空間感,但保留首飾原本的純粹性,選擇銀與金,作為主要的顏色。意在完成一款將現代科技與手作魅力相融合的當代首飾。

7進3 校內PK賽

選出你心中的最佳設計

投票截止時間:6月20日23:55

點擊即可投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