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砥礪奮進的五年:黑木耳長勢旺起來 白旗寨村民富起來

林月娟在採摘木耳

鐵嶺縣白旗寨鄉位於我市最東部, 距中心城區70公里。 如今, 一車車優質黑木耳正通過蜿蜒的山路從這裡運出,

鄉親們脫貧致富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

6月7日, 在白旗寨鄉夾河廠村黑木耳種植基地, 家住夾河廠村的林月娟正在生產線上熟練地將原輔材料裝袋加工。 林月娟今年53歲, 有一個4口之家, 她和愛人育有兩個兒子。 過去全家靠8畝玉米地維持生活, 非常拮据。 一年到頭, 去了種子化肥等成本, 基本不剩錢。 自從有了合作社, 來基地打工, 她每個月能掙到2000多塊錢的工資。 林月娟告訴記者, 過去家裡什麼電器也沒有, 孩子上學的花銷都得不到保障。 現在她家裡添置了電視、電腦、洗衣機, 一家4口都用上了手機。

白旗寨鄉大河西村村民李淑傑正在自家院內的小塊耕地上勞動, 見記者和鄉扶貧辦的工作人員來了, 她激動地講述了生活的變化。

李淑傑和愛人今年都56歲, 原本一家人自給自足, 日子還過得去。 自從10年前丈夫袁進文患病, 生活不能自理, 這個家就跌入了貧困的深淵。 袁進文平時吃藥需要不小的一筆費用, 李淑傑因為照顧他, 只能在附近打點零工, 掙點零花錢。 去年白旗寨鄉實施扶貧資金入股專案, 李淑傑家得到了1500元的分紅, 今年還會有分紅, 這讓一家人感到生活有了希望、有了奔頭。

白旗寨鄉副鄉長朱廣欣介紹, 在扶貧工作中, 白旗寨鄉投入扶貧資金30萬元到茂森源林下開發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利用扶貧資金發展黑木耳產業, 採取資金變股金的方式, 將收益分給貧困戶。 同時合作社免費為每個貧困戶提供500個菌棒, 並進行技術指導,

常年回收木耳, 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合作社提供託管服務, 2016年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1000元左右。

白旗寨鄉政府還利用扶貧資金20萬元, 打造現代化黑木耳產業科技示範扶貧基地, 建設了立體懸掛式大棚6個, 用於栽培懸掛式木耳。 鄉政府採取對外發包的形式, 將所得的承包金發放給100個貧困村民, 可實現人均增收600元以上, 基地優先雇用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村民打工。 以科技示範基地帶動產業發展, 進而吸納更多的社會資金和資源, 推動全鄉經濟發展, 增加村民收入, 白旗寨鄉走出了一條產業扶貧、產業開發的新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