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小兒腦癱要想治療效果,要做到“三早”

腦癱!這些問題縈繞在年輕的父母心頭, 由於對腦癱具體知識的缺乏, 廣大家長對怎麼治療, 什麼時候治療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下面就由專家給一個清晰的講解:

小兒腦癱需要早發現早治療, 最主要的是基於人類本身的發育規律。

一般來說腦癱患兒在3歲以內接受康復治療的效果最佳, 患者年齡偏大也能治療, 但相對來說治療效果要比低齡腦癱患兒要差一些, 術後康復的時間也會要長一些。 因為嬰幼兒運動系統處於發育階段, 早發現運動異常並加以糾正, 容易取得較好的療效。 另外要促進正常運動發育抑制異常運動和姿勢,

就需要按照小兒運動發育規律來進行功能康復訓練, 循序漸進地幫其恢復正確的訓練方式。

小兒腦癱要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要做到“三早”:即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

更重要的一點是, 康復過程中要利用各種有效的手段對患兒進行全面、多樣化的綜合治療,

除針對運動障礙進行治療外, 還要對合併的語言障礙、智力低下、行為異常也進行干預, 還要培養其面對日常生活、在會交往及將來從事某種職業的能力。 家庭訓練和醫生指導一定要相結合。

患者手術的最佳年齡在2.5歲至6歲期間接受手術, 需要重視的一點是, 術後的康復訓練是療效的保證, 手術解除了肢體痙攣, 目的是為日後的康復訓練打下基礎。 腦癱治療是多階段的長期工作, 需要不同的專業人員協同配合, 發揮團隊精神, 包括家長的積極參與社會的支援才能更快達到有效地控制疾病症狀、改善功能治療腦癱的目的。

腦癱孩子兩歲前是早期康復的關鍵時候, 此時其肌肉張力不穩定, 關節活動開始有阻力, 有時像折刀感。 兩歲以內的孩子腦細胞分化尚未完全, 有很大的可塑性。 此時加強運動訓練, 是預防惡化、恢復功能的有利時機。 此時痙攣和畸形尚未發生, 此時必須讓患兒一直保持關節的充分活動,

活動範圍要達到正常的極限。

在兩歲之後, 腦癱孩子會表現出各種形式的痙攣, 要堅持在患兒睡眠後為其進行充分活動, 以避免發生攣縮畸形。 如果痙攣、畸形等情況已經出現, 那麼必要的手術也不可少。

在腦癱康復治療中如果能搶佔先機

總之, 越早開展康復治療, 效果則越理想。 嬰兒出生後至9個月的這段時間是大腦發展最快的階段, 到了3歲已發育了90%。

腦癱是一種由於腦損傷引起的肢體癱瘓, 並不是腦子存在的問題, 雖然造成的是腦損傷, 但是表現出來的卻是肢體障礙, 對於腦子裡面的部分, 一旦損傷就是不可逆轉的, 當然家長也不要過於擔心, 因為是非進行性的。 對於肢體障礙, 這才是家長特別需要關心的地方, 因為隨著孩子年紀不斷增長, 腦癱症狀就會越來越嚴重。

因此, 出生前後和嬰兒早期某些原因造成的腦損傷, 如果及早治療, 大多數是可以得到理想效果, 祝福:患者們早日康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