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6年高考廣東理科狀元李澤元:考了第一,我只高興了兩天

李澤遠: “考了第一, 我只高興了兩天”

昔時:2016年廣東省理科總分“狀元”

去向: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而今:在校讀書

在2016年廣東省理科總分第一名李澤遠的人生軌跡裡, 每一步都印證著什麼叫井然有序。 他的世界裡, 幾乎沒有不知所措的時刻。

從小到大, 他就是人們所稱讚的“別人家的孩子”, 是“人生贏家”的雛形。 能成為總分第一, 對李澤遠來說, 可能與普通孩子拿到“三好學生”獎狀一樣, 雖然驚喜, 但只被他看做是人生某個階段的優秀完結。

李澤遠沒有太多時間“翻看”過往的時光, 他只在堅定地向前走自己的路。

李澤遠。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杜安娜

李澤遠是喜歡把生活做提前安排的人。 這種提前, 不僅僅指“技術操作”, 而是一種更高層面的運籌。

更願留在國內發展

進入北京大學這一年的生活已經被他過得“滴水不漏”:上課學習、參加社團活動、擔任學生工作、尋找實習機會。

對未來的路, 李澤遠的思路非常清晰, 而且極有行動力。 他的同學甚至用“仰慕”一詞來表達對他的佩服。 比如, 不少同學正在準備託福考試的時候, 李澤遠在高中畢業後就獲得了幾近滿分的託福成績。

當別的同學在積極準備語言訓練, 爭取國外的學習機會時, 他又“反其道而行之”, 堅定地留在國內發展。 而這些規劃不是心血來潮, 而是他基於對行業的觀察, 以及“向老師、學長、師兄、師姐的請教”。

李澤遠說:“如果未來準備在國內發展的話, 去國外讀排名前20左右的學校, 在業內的認可度可能並不及北大清華。 當然, 如果是世界頂級高校哈佛耶魯, 的確很好, 但申請的難度相當大。 ”

李澤遠。

不打無準備的“仗”

從上初中開始, 李澤遠就井然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他人生中幾個重要的節點也由自己決定。 從初中報考高中, 高中報考大學。

從高二開始, 他就開始研究高校自主招生, 以及各學科專業設置的情況。 等到高考結束報志願時, 他已經了然於胸。

不少同學還“拿著那本填報志願的書, 翻過來翻過去, 無從下手”, 但在李澤遠的故事裡, 不允許有無準備的“仗”。

他把上大學比喻為“打仗”, “打仗也需要審時奪勢”, “在這個強手如雲的地方, 趁早收起‘狀元’身份, 認清自己的優劣, 而不是盲目出手。 ”

“人比人, 比死人。 ”李澤遠對自己的實力有著清醒的認識。

李澤遠發現, 如果每個人都想“凡事要做第一”, 完全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也有高考總分第一的, 入校第一年高數就考不及格。 ”

李澤遠所在的班級, 有三分之二都是全國各地的高考狀元, 還有各地的學霸、尖子生。 這是個競爭異常激烈的平臺, “只要保持原有的實力, 把心態放平和, 每個人都會有一個‘保險’的好出路。 ”

高中時代的李澤遠。

榮耀過後回歸到平靜

“所有的榮耀都已經屬於過去”, 李澤遠記得去年高考成績放榜, 得知自己取得了好成績, “大概高興了兩天, 然後就讓一切歸於平靜了。 ”

早在高考前, 他就已經得到北大博雅計畫初審優秀的評定, 獲得了高考幾十分的降分權。 正是因此, 李澤遠上考場前心情非常輕鬆。

在外人看來,李澤遠在學業上一直穩步前進,但在高三時,他也經歷過一段低谷期,曾經有一兩次模擬考試的成績跌出了“北清線”(北京、清華的高考錄取分數線)。

那時候,他意識到自己可能遇到了瓶頸期,後來,他採取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按老師的方法,一遍遍地背書、記知識點、刷題,貴在堅持。”

參加大學辯論賽(前排右一)。

更傾向於“保守選擇”

“我們看到,有很多人創業成功了,但有更多的人創業以失敗告終。但我們往往做出保守的選擇。” 在李澤遠看來,取得高考頭名的他們。比一般人更懂得做出風險規避的選擇。

李澤遠覺得這一規律對他來說同樣適用。“畢業後,我應該會選擇去金融機構工作。將來如果發現好的創業專案,我可能會去做。不過我也可能一輩子發現不了好的創業機會。”

李澤遠認為:“所謂‘高分低能’的人極少見。而情商、智商雙高的人比比皆是,他們獲得成功的可能性是更大的,而且狀元們發展的整體水準來說,比一般群體要更好。”

廣州日報機動記者部出品

編輯:張丹

投稿、轉載或合作等事宜請聯繫gzrbjdjzb@163.com

李澤遠上考場前心情非常輕鬆。

在外人看來,李澤遠在學業上一直穩步前進,但在高三時,他也經歷過一段低谷期,曾經有一兩次模擬考試的成績跌出了“北清線”(北京、清華的高考錄取分數線)。

那時候,他意識到自己可能遇到了瓶頸期,後來,他採取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按老師的方法,一遍遍地背書、記知識點、刷題,貴在堅持。”

參加大學辯論賽(前排右一)。

更傾向於“保守選擇”

“我們看到,有很多人創業成功了,但有更多的人創業以失敗告終。但我們往往做出保守的選擇。” 在李澤遠看來,取得高考頭名的他們。比一般人更懂得做出風險規避的選擇。

李澤遠覺得這一規律對他來說同樣適用。“畢業後,我應該會選擇去金融機構工作。將來如果發現好的創業專案,我可能會去做。不過我也可能一輩子發現不了好的創業機會。”

李澤遠認為:“所謂‘高分低能’的人極少見。而情商、智商雙高的人比比皆是,他們獲得成功的可能性是更大的,而且狀元們發展的整體水準來說,比一般群體要更好。”

廣州日報機動記者部出品

編輯:張丹

投稿、轉載或合作等事宜請聯繫gzrbjdjzb@163.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