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金融行業AI工程師需求暴增,年薪百萬真不是吹的!

AI時代, AI大資料工程師成為最吃香熱門的人才, 各大公司或是創業公司不惜重金招募AI人才。 最近一項統計顯示, 人工智慧相關職位平均年薪達到30萬元-60萬元, 從業時間長的甚至能達到年薪百萬。

最高薪酬的56個崗位(60-100萬, 100萬+兩檔), 要求碩士以上學歷的30個, 比例53%, 比AI工程師中碩士學歷要求的平均比例28.6%, 要高一倍。

可以看到對於AI相關的技術崗位, 30萬-60萬年薪基本上是比較主流的收入水準,

相較於其他技術崗位, 基本上是8年以上工作經驗的架構師的收入水準。 231份樣本資料中, 30萬以下年薪24份, 30-60萬年薪88份, 60-100萬25份, 100萬+31份, 面議類的63份, 局限在於很多年薪數百萬的崗位不會被獵頭發佈出來。

而由於由於FinTech(金融科技)對傳統銀行業的衝擊, 2017年的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了。 大量裁員, 顯然成為未來十年最令人心惶惶的事情。

FinTech(金融科技), 主要是指那些可用于撕裂傳統金融服務方式的高新技術。 這些技術包括:使用者體驗、大資料和人工智慧。 FinTech公司的使命是:用科技讓金融運作更高效。

據花旗銀行一份報告預計, 2015年-2025年, 銀行雇員將減少30%, 且下跌速度會由近些年的每年2%上升到3%。 這份預測在全球的傳統銀行業界已成事實。

2016年10月, 荷蘭的ING銀行宣佈,

為節省9億歐元, 將裁掉7000名員工;德國商業銀行也宣佈, 到2020年, 他們會將銀行中80%的工作都數碼化、自動化, 最終會裁掉9600名員工。

蘇格蘭皇家銀行也將發佈一個線上的AI客服系統, 這個客服系統可以根據客戶的語調來做出反應, 此外, 它還永遠都不需要休息, 更不會要求超時津貼。

舉個栗子:阿裡巴巴帝國掌門人馬雲于2004年底創辦了支付寶, 如今, 憑藉打造高效快速的使用者體驗, 它的支付服務已經擁有4.5億活躍用戶, 海外活躍用戶也有1800萬, 每天處理1.7億的各種支付轉帳業務。

在中國內地的農村, 已經有超過1.4億支付寶用戶, 超過3700萬餘額寶用戶跟大城市裡的人享受同樣的移動金融服務。 如此龐大的使用者資料使得一個職業——金融大資料工程師——成為稀缺。

另外, 互聯網金融巨頭螞蟻金服的存在, 也是製造傳統銀行業冬天, 逼使傳統銀行業做出轉型的重要因素。 螞蟻金服(螞蟻金融服務集團)起步於支付寶, 2014年10月正式宣佈成立。 目前, 螞蟻金服已網羅支付、理財、征信、銀行、證券、保險等幾大業務板塊, 逐漸編織起一張巨大的金融帝國網路。

大家肯定都還記得, 馬雲在2008年批判傳統銀行在給中小微企業貸款的不作為問題時說, “如果銀行不改變, 我們就改變銀行”。 這句話已經變成了現實。 螞蟻金服已經幫助80萬家小微企業貸了450億。

螞蟻金服擁有一個特殊的科學家團隊, 專門從事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等人工智慧領域的前沿研究, 據公佈資料顯示, 在網商銀行的花唄與微貸業務上, 使用機器學習把虛假交易率降低了近10倍, 為支付寶的證件審核系統開發的基於深度學習的OCR系統, 使證件校核時間從1天縮小到1秒, 同時提升了30%的通過率……

AI對金融行業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對其他行業的影響。

據報導,近年來在銀行業招聘中,不論是傳統銀行,還是新興的互聯網銀行,雖然最基礎的一項要求還是應聘者需為國家統招的全日制畢業生,但顯然大資料工程師成為越來越吃香的人員,金融行業對大資料分析師的需求顯著提升,缺口高達20萬人。

據報導,近年來在銀行業招聘中,不論是傳統銀行,還是新興的互聯網銀行,雖然最基礎的一項要求還是應聘者需為國家統招的全日制畢業生,但顯然大資料工程師成為越來越吃香的人員,金融行業對大資料分析師的需求顯著提升,缺口高達20萬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