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新鳳霞為什麼嫁給了吳祖光

新鳳霞出生於1927年, 原名楊淑敏, 小名小鳳。 因家境貧寒, 她七八歲時便跟著自己的堂姐(著名刀馬旦)學京劇, 她堂姐嫁人離開天津後, 沒人教她了, 當時京劇的拜師費又太貴, 於是她拜了一位彩旦演員為師, 改學評劇。

因為年輕又沒有背景, 她奮鬥得很艱難, 堅持不懈的付出讓她開始在天津小有名氣。 經過三年的打磨, 她20歲出頭到了北平打拼, 進不了好的劇院, 她就輾轉去了天橋一個小劇場——萬盛軒。 因為她氣場強、有獨特的吸引力, 只要她一上臺, 大家都不走了, 她慢慢地在天橋站住了腳。

新中國成立初期, 因為要推廣婚姻法, 希望借助文藝力量宣傳, 而評劇因咬字清楚, 觀眾不用看字幕、不用猜, 特別符合當時的看戲需求, 新鳳霞因主演劉巧兒一舉成名。 當時, 只要她一出現, 人就走不動了, 以致於每次她下了戲以後都必須把臉全蒙上, 然後由許多工作人員圍著,

從後門將她送到黃包車上, 再把篷子拉好。

新鳳霞成了“金鳳凰”, 很多人給她介紹物件, 但她主意特正, 就是不為所動。 她很清楚自己的優勢, 所以對於藝術方向的選擇和把握很堅定。 在擇偶時, 她更是清楚地知道, 自己的藝術水準還不夠高,

加上又沒文化, 到一定高度就進入瓶頸, 上不去了, 所以必須要找一個在藝術上能幫忙的伴侶。

新鳳霞在天橋唱戲的時候, 老舍先生經常到後臺找她。 他和新鳳霞很談得來, 她把他當父輩一樣敬重, 於是新鳳霞將這一想法告訴老舍先生。 老舍聽後說:“你這個想法太好了, 你是一名藝術家, 就應該嫁給文化人。 ”

因為老舍先生跟吳祖光很熟, 一下子想到了他, 便告訴新鳳霞:“有一個我覺得蠻合適你, 你可以考慮一下。 他叫吳祖光, 是一名劇作家。 ”新鳳霞說:“這個人我聽說過, 名氣大, 是劇作家又是導演, 肯定是一老頭兒啊, 跟我合適嗎?”“怎麼不合適?他可不是老 頭兒, 是個年輕人, 回頭介紹你們認識。 ”

後來經過老舍先生及他人的撮合, 新鳳霞與吳祖光結婚了。 當時看好他倆的人並不多, 畢竟文化差異大, 能有共同語言嗎?但新鳳霞很賢慧, 個性上吳祖光也很是滿意, 加上新鳳霞對吳祖光的崇拜心態, 事事地順從他。 所以, 兩人相濡以沫地走完了一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