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瞭解阿爾茨海默病我們還需要做更多

日本有一家“上錯菜料理店”, 六位元服務生全是患有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癡呆症)的老奶奶, 奶奶們通常轉眼就忘記了顧客的菜品或乾脆忘記了自己在餐廳裡在幹什麼,

但來到這裡的客人們毫不介意, 甚至溫柔耐心地提醒。 這實際上是一家臨時性的體驗餐廳, 是一家僅僅開放3天的“快閃餐廳”, 策劃人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讓人們更好地瞭解阿爾茨海默病。

日本是一個典型的老齡化社會, 龐大的老年群體中患上阿爾茨海默病的人也不計其數, 而中國隨著社會的發展也正在慢慢步入老齡化社會, 龐大的老年人口基數讓中國成為了擁有阿爾茨海默病人數最多的國家。 阿爾茨海默病會讓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漸漸下降, 這個群體的生活狀況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 甚至它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一個痛點——每個人都會老, 倘若自己有一天也患上了這種病,

自己該如何?

筆者曾經在一家養老院做過義工, 養老院中就有很多被親人“棄”至此處的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 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患有該病的奶奶, 她喜歡蹲在地上用手指摳著地板, 據護理人員說她經常會想像自己在玩泥巴。 這位奶奶的家人自從把她送來養老院後就很少來看望她了, 其實這所養老院中的老人大多是和這位奶奶一樣處於被“半拋棄”的狀態, 這是一個令人心碎的群體。

國內外有很多反映阿爾茨海默病的電影, 但它們用藝術地形式將這個疾病唯美化了。 我們在電影裡那些“不離不棄的陪伴”與“即使忘記全部, 依舊記得你”的唯美化設定中, 被這些電影賺得了一把眼淚,

卻無法真正理解這個疾病的嚴重與可怕之處。 現實中的阿爾茨海默病除了記憶退化, 還有著其他更可怕的表現, 它會導致老人慢慢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 最終昏迷, 嚴重者可能在幻覺的驅使下做出自殺的行為。 美國有位藝術家威廉•尤特莫倫曾用自畫像記錄下了自己在五年的時間裡逐漸被阿爾茨海默蠶食的過程, 從第一幅陰影線條分明的畫像到最後一幅完全變形的抽象畫, 畫像的變化記錄著威廉作畫能力的變化, 也反映著阿爾茨海默病對大腦功能的侵蝕力。 這些都是藝術唯美化的電影所無法展現給我們的。

可見, 僅僅通過電影這樣的藝術形式來讓人們瞭解阿爾茨海默病是遠遠不夠的, 它只會把我們的目光囚禁在一個狹窄的視野內,

讓我們因管中窺豹而無法認識到該病的全貌。 但日本這家“快閃餐廳”的做法, 卻是讓人們有機會直接接觸這個群體, 通過與她們的互動更切身地觸摸到這個疾病的真實面貌, 也由此對這個疾病、對這個疾病群體多一份理解, 從而對她們不由自主地多一份寬容。 我們何妨學習一下這家日本餐廳的策劃人, 以一種更親和、更真實的方式將阿爾茨海默病展現在人們面前, 吸引人們去主動靠近與理解——或許幫助這個令人心碎的群體的根本方法恰恰就是我們的愛。 國內不妨多一些這樣的具有創意而又富有人情味的活動, 在吸引人們關注的同時也能夠向人們傳遞正能量。

我們可以通過法律和制度來保障他們的生活, 但筆者認為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説明, 他們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撫慰與理解。 因為, 筆者希望當他們因為記憶障礙轉瞬就忘記自己的身份、因認知或語言障礙而無法正常與人溝通、甚至因產生幻覺而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舉動時, 等待他們的不應該是親人的嫌惡, 更不應該是社會的避之不及, 他們不是“沉重的包袱”。 正如日本那家“上錯菜料理店”所想要傳達的一般, 我們需要對這個群體多一些瞭解。 唯有瞭解才會理解, 唯有理解才會寬容, 唯有寬容才會有關愛。

文/李雨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