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金秋十月瑞麗、騰沖五日自由行

作者:xiongxiongma

時間:2013年10月10日-----14日

兩人行吃喝玩樂行的流水帳

(本流水帳本想粘些照片, 怎奈每張都在5MB以上, 傳不上來。 )

川藏之行未能成行, 總要釋放一下旅遊的衝動。 雲南的南北兩線景點都去過了, 唯中線沒來過, 於是選擇了瑞麗、騰沖行。 避開黃金周, 在攜程網上訂好了往返機票、住宿, 出發。

D1:北京—昆明—芒市—瑞麗

北京---昆明 CA1403 7:25(T3)---10:40(長水);昆明---德宏(芒市)祥鵬8L9831 14:15(長水)—15:05(芒市), 這樣的飛行比北京直飛芒市要節省近600元, 只是中間要留夠兩小時以上的轉機時間。 到昆明已十一點多, 在取行李的地方就有中轉托運和換下班登機牌的櫃檯,

輕鬆地在機場吃了騰沖大滾鍋(很象過橋米線), 休息一下就又登機了。

下午3點到了德宏州的芒市機場, 機場不大, 出來後直奔右手計程車站, 這裡有兩排計程車, 一排是走芒市市里的, 一排是去瑞麗的, 司機出價480元一輛車, 嚇我一跳, 攻略上說貴的也就320元, 怎麼一下漲這麼多, 原來10月8號開始320國道近芒市這段在修路, 要分時分段放行, 芒市到瑞麗一個半小時的國道要繞一段山路, 從遮放再回國道上要三個小時才能到瑞麗, 還好遇到一位小夥子也去瑞麗, 三人拼車人均160元。

傍晚6:30左右才到瑞麗的如家, 放下行李到樓下旅行社談好第二天上午的包車, 下面的任務就是去填肚子和逛街, 先到了附近的一家傣味餐廳, 沒人吃飯,

水準讓我猶豫, 於是放棄, 加上30度的天, 比北京熱多了, 想到了新(興)安路上的步步冷飲店, 這裡也是許多網友推薦的地方。 店面很普通, 木桌塑膠椅, 但人氣很旺。 服務員都是緬甸的小夥子, 交流略有困難, 但服務很熱情, 點了鮮奶泡魯達、水果泡魯達、鮮榨芒果汁、泰國炒飯加香腸, 他家所有鮮果榨汁都是8元一杯, 且果汁非常濃, 在北京20元拿不下來。 喜歡他家的果汁和炒飯, 第二天晚飯還是在他家吃的, 他家的小米辣牛肉炒飯也很好吃。

D2:瑞麗:莫里熱帶雨林-獨樹成林-姐告-一寨兩國

瑞麗地處西南邊陲, 早上7:30天剛亮, 街上行人廖廖無幾, 包車(比亞迪轎車)約的9點, 於是步行十分鐘先到瑞麗客運站買了明天到騰沖的車票(其實上車前買也來得急),

一人80元加2元保險。 回到如家吃早點, 15元一位自助餐, 還是挺豐盛的。

瑞麗城市不大, 五橫五豎幾條大道外, 周邊都在建設, 城市還在擴展之中, 市里我只看到了1路汽車, 出行大多打車和拼車, 姐告距市里4公里, 專門有一種紅色轎車(非出租)前擋風玻璃右下角有“姐告”牌牌, 可拼車前往, 一車20元。 因為莫里熱帶雨林和獨樹成林在一條線上, 相對較遠(12公里左右), 打車可去但無回城車可以打, 故包了半天車240元。

莫里熱帶雨林和獨樹成林在320國道旁, 莫里還要走一段滇緬老路。 莫里熱帶雨林又稱紮朵瀑布, 門票一人50元, 景區內古木參天, 植被物種豐富, 滿眼綠植蔥蔥, 腳邊紮朵河九曲十廻, 但見小橋、孔雀, 不見熙嚷人流,

令人心曠神怡, 真是天然的大氧吧。 走到頭就是從60米高的絕壁上傾瀉而下的紮朵瀑布。

獨樹成林在莫里回市里的路上, 10元一張門票, 規模不大, 有個二十分鐘足可逛完, 主要看景區裡的一株大榕樹, 因母株枝杆向四周發展, 從枝杆生出氣根, 氣根入土又長成粗幹, 再向更遠地方發展, 形成一片榕樹林, 令人歎為觀止。

從獨樹成林出來剛11點, 司機是個四川小夥, 挺擅聊, 也熱情, 看時間還早, 就同意帶我們去姐告口岸, 口岸在距離瑞麗市區東南4公里, 瑞麗江的東岸。 與緬甸木姐鎮緊緊相連, 是瑞麗市跨江唯一的村鎮, 陸路不與瑞麗相通卻直接與緬甸相連, 歷史上稱為“飛地”, 因此在國門一側的小巷裡還有一塊“天涯地角”的碑。 過去渡江僅靠竹筏、木舟擺渡,

1989年修建跨江的姐告大橋, 連通兩岸, 方便了邊貿生意。 姐告是中國唯一按照“境內關外”模式實行特殊管理的邊境貿易區

姐告口岸, 商鋪林立, 多是經營玉石生意, 街上下穿桶裙, 腳踩人字拖, 皮膚黑黑的男人就是緬甸人, 國門建築一主二副, 從主國門便可看見對面緬甸街景, 國門旁還有個免稅店, 有許多化妝品、香煙、酒、表、包等, 但價格比商場沒便宜多少。 國門旁的小巷裡與緬甸只是鐵柵欄之隔, 經常會有緬甸小孩鑽來鑽去, 看到有遊客, 他就會上來要錢, 一定不要給, 否則會招來一幫。

包車將我們送回賓館已是下午1點, 我們聽了司機的建議, 打車來到瑞宏路的金塔阿麗傣味餐館, 沒有菜譜, 看菜點菜, 並用菜葉做標記,很有意思。點了香茅排骨(排骨捆上香茅草炸制而成)、清炒蘭甘菜(諧音,北方沒見過的菜)、檸檬撒苤(當地特色,用牛肚、米線等蘸著吃,清爽酸香四溢)、豆苗豆腐湯。各個都好吃。

結帳時詢問老闆娘到一寨兩國打車多少錢,我知道這裡的出租不打表,上車說好價走,老闆娘告訴我們30元可以到,可我們在路邊打車時沒有低於50元的,也許人家看出我們是外地旅遊的?我們在瑞麗的二天都是大晴天,沒下一滴雨,在烈日炎炎之下我們也只好50元打了輛車況還不太好的車, 一路沒有空調,車窗大開,車又開得快,吹得頭髮上下飛舞。

一寨兩國距市里11公里,門票30元一位。寨裡有個有名的中緬邊境71號界碑矗立寨中,國界線從該寨中央蜿蜒劃過,是個典型的“一寨兩國”邊境地區。中方一側的稱為銀井,緬方一側的稱為芒秀。據說芒秀是緬甸唯一在瑞麗江北的寨子,原為中國的,是60年為交換某塊地將一個寨子一分為二的(上述說法未經考證)。寨中的國境線以竹棚、村道、水溝、土埂為界,邊民們每月數十次地穿越神聖的國境線而渾然不覺(他們都有邊民證),芒秀寨的孩子也是天天到中國“留學”。寨子裡的老百姓語言相通、習俗相同,他們同走一條路,共飲一井水,同趕一場集,和睦相處。我在71號界碑旁中國最邊緣的小攤上,就聽攤主說她家的兒媳婦是芒秀的女孩。中國一側的銀井已成為瑞麗旅遊一景,到處是“一&兩國”,如:一屋兩國、一石兩國、一樹兩國、一塔佑兩國、一井兩國等。

出了一寨兩國大門已是5點多,很難打到出租,我們早有準備,打算坐公交回去。出大門左手就是1路公交站,從弄島開往瑞麗的客運站,每15到30分鐘一班車。我們剛到車站就來車了,一人4元就到瑞麗市內了。

瑞麗地處雲南省西部,德宏州南部。三面與緬交界,是中國大西南通向東南亞、南亞的金大門,中國四大珠寶市場之一。總體來說是個有潛力的城市,機場、高速、城市都在建設,將來可能就是象深圳一樣的特區。我看到更多的是玉石生意,到處都有賭石,緬甸男人也到處遊蕩,推銷他的玉石,當然不能買。城市給人的感覺還是很安全的。有個景成集團好象在這裡很有市場,在建項目、景觀大道到處是它的牌牌,在去騰沖的路上還看見有它的直升機場。

D3:瑞麗—騰沖—和順鎮

在瑞麗如家吃過早餐,退房,直奔客運站,坐早7:50瑞麗到騰沖的長途車,全程只有229公里,一般應二個半小時可以到,但沿途不是山裡過大霧區就是走村村寨寨,牛、雞、狗都在路上閒蕩,很多地方是限速行駛的,倒是一幅田園景象。車到梁河時還有一個邊防檢查站,有荷槍實彈的武警,不允許拍照,所有車輛人員都要檢查,一輛雲A(應該是昆明的)的車眼見連後備廂的輪胎都查。武警先是上我們車收身份證,詢問每個人的去向,還要全體下車查車輛和行李,耽擱了有半個小時,才又上路。快12點時我們到了騰沖與和順的岔路口下車,因為事先已和和順鎮古憶居的老闆娘說好在那裡有車接我們,老闆娘的哥哥開了一輛比亞迪兩廂轎車把我們直接接進古鎮。

進入古鎮立刻從一個車水馬龍的鄉間公路進入到一個封閉、傳統、安靜的環境中,那感覺真好。和順是西南最大的僑鄉,雲南最早的跨國貿易誕生地,西南絲綢古道上的百年古村,漢族居多,多是四川、江南、中原的後代,故建築風格上你可以領略到徽派建築粉牆黛瓦的神韻,也可以尋覓到西方建築的元素,各種建築風格,在這個清秀的西南邊陲水乳交融,和諧並存。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這裡還培育出了許多文化名人、富商大賈,這裡建有中國最大的鄉村圖書館之一和順圖書館。

古鎮位於騰沖縣城西南3公里處,古名陽溫暾,因境內有一條小河繞村而過,更名“河順”。 進鎮首先經過小河上的橋,這裡稱為雙虹橋(有兩座橋),沿河還建有洗衣亭(農休、洗衣、納涼)、月臺(納涼、聊天),小河外是農田片片。全鎮住宅從東到西、環山而建,漸次遞升,綿延兩三公里,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圍繞著這塊小壩子。

我們住的古憶居是個二層木結構家庭客棧,好象只有六、七套房,是古鎮裡為數不多的不用爬坡的客棧,雙虹橋進鎮右轉不遠、寸氏祠堂斜對面就是。老闆娘一家三口打理此店,把我們安排在二層向陽的房間,還幫我們訂好了第二天的包車,既然住在古鎮,就要參觀一下鎮裡的景點,古鎮通票80元一張,因為住在鎮裡客棧,通過客棧買票是可以打八折的。她家在鎮裡中天寺附近又建了個新店,好象是她哥哥打理,客房多,有酒巴,還可以吃飯,但我還是喜歡老店,因為在鎮裡吃飯是不成問題的,關鍵還是要地理位置好,出行方便。

午飯在姜嫂私房菜吃的黃燜雞、清炒四角豆、清炒小角瓜,黃燜雞是當地特色菜,兩個清萊是北方少見的,挺合口味。

下午的任務是要把鎮裡的景點走馬觀花地看一遍,滇緬抗戰博物館-文昌宮-和順圖書館-和順小巷-大馬幫博物館-滇商館-古法造紙-織布坊-總兵府-劉氏宗祠-百歲坊-李氏宗祠-艾思奇故居-寸氏宗祠-和順彎樓子民居博物館,深感小鎮文化的積澱和民風的古樸。

在艾思奇故居附近,我們看到了藺大媽松花糕的攤點,松花糕本是當地很多人家都做的小點心,但因為藺大媽做得好,口口相傳便有了名氣,上面是一層黃黃的松花粉,下面是紅豆沙,入口有松子的味道,淡淡的甜,糯糯的香,有入口即化的感覺,2元一塊,很想帶回北京一些,可人家說只能當天做當天吃,否則就壞了,不用說這一定是純天然的。

參觀完各個景點已是晚7點多了,天都擦黑了。原本打算去胖姐拿手菜吃烤魚,這也是在攻略上看到的,沒想到不但沒有坐位了,連魚都訂光了,只好另尋他家。於是來到了同樣攻略上推薦的劉記私房菜,他家的土鍋子很有名,還上過CCTV。到了他家,灶間一派繁忙景象,樓上三個包間全滿,生意果然不錯。想吃土鍋子,但人家說了這個菜做起來複雜,要提前兩個小時訂,那就點個青魚燉豆腐(魚鮮豆腐香),香蔥土豆(當地產的一種小土豆),還點了當地用一種果子(忘記名子)自釀的酒叫胭脂紅,度數不高也就十來度。

吃完飯已快9點了,和順的夜晚沒有麗江的喧囂,很安靜,街上也沒什麼人,做珠寶生意的店鋪如果不是自家開的大多也關門休息了。在和順小巷那邊有個酒巴街,我們沒有去,不知情況如何,

D4:火山公園-柱狀結理-黑魚河-北海濕地-國殤墓園-熱海

約好包車(300元)8點半接我們,於是早上洗漱完畢便在客棧旁的小飯館吃了當地特色早點稀豆粉和烤油條。稀豆粉是用豌豆粉煮成象麵茶一樣的粥狀,上面淋上醬油、麻油、芝麻油、薑汁,喜歡辣口的還可放辣油,油條放火上烤一下,然後掰成小塊放在稀豆粉裡吃。很好吃喲!

來接我們的包車是比亞迪SUV,看來這裡的人還是很認這個牌子的。路況很好,車也不多,雲南這幾日就沒見過北京那堵車和停車難的景,讓人心情輕鬆了許多。

騰沖火山是我國四大火山群之一,共有97座新生代火山堆,火山公園主要以大、小空山為景點,門票40元一位,還含概了柱狀節理和黑魚河(買票時售票員說的,但在柱狀節理和黑魚河就沒見有驗票的)。大空山無論從規模還是高度都勝過小空山,但我們不是為鍛煉身體而來(據說大空山要上六百多級臺階),只為觀景,因此我們選擇了小空山,進公園大門沿火山石堆砌的大道向上不遠有個岔口,右手就通往小空山,當然還有一個觀景辦法是走到大空山腳下坐熱氣球,大、小空山都可以看。小空山就是火山活動後形成一個大坑,周圍一圈修了棧道,沿棧道走一圈就參觀完了,因此我們從進大門到出來才用了一個小時。

大門出來右手有個小路,那裡是通往柱狀節理和黑魚河的路,車開了有二十分鐘,就看見路邊有幾個觀景台,那就是看對面山的柱狀節理的,柱狀節理是火山爆發時噴出的未露於地表岩漿冷凝後形成的柱狀結晶,我們到那時接近中午,陽光直射我們這邊,對面的山在陰暗處,因此看得不是很清楚。再往前不遠就到了黑魚河。

黑魚河是一條地下暗河,是騰沖火山運動後在熔岩流的作用下,岩漿堵塞地下河,使地下水流出地表的河流,河水清澈見底,是天然的優質礦泉水,因出水口每年的夏秋時節都會流出成千上萬的黑色小魚,故得名。景點裡就有烤魚賣,因大小不同從5元到20元不等,黑魚就一條主刺,肉質細膩。在黑魚河旁見到了許多野生猴子,據說以前怕人不敢上前,後來人們總把好吃的放在那裡,特別是旁邊的小攤就賣香蕉,遊客都買來放在樹枝上,慢慢的猴子都下來了。

騰沖平均海拔1600米左右,人們說騰沖一年四季都要穿毛衣,是因為這個地方地勢高又總愛下雨,細雨綿綿時很陰冷,穿毛衣也不為過。我們在騰沖這幾日一滴雨沒下,大晴天,早晚很涼要穿外套(穿個薄毛衣也可以),太陽出來天開始變熱,特別到中午真是驕陽似火,穿短袖都熱。

我們到北海濕地時正值中午,包車司機說這裡四、五月份來還有花可看,現在沒啥可看的,票還挺貴,不如外面看看得了。我們想大老遠來的不進去那行,於是把頭巾包在頭上遮上臉,打著傘全幅武裝好才走進無任何遮擋的北海濕地。濕地屬高原火山堰塞湖生態系統,水草密密麻麻,根交錯在一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最後形成整片整片的草甸各自浮在水面上,宛如一個一個的小草島,聽說草深處有六米多厚,但草下水也有十米。濕地面積不大,站在入口一眼可攬濕地全貌,進入十月,草有綠有黃,中間有棧道供遊人走,門票110元一張,不分淡、旺季,坐船另付30元,票價真的不便宜。來這裡的人都會去采草,也是這裡最吸引人的地方,聽說站在草上要左右腳動,否則草旬會向下沉,景區裡有牌牌上寫不讓采草(聽說是十一開始的),到這來又不是做研究的,不采還有其它可玩的嗎?於是找了個面積大,別人采過的地方上去采,沒有下沉的感覺,倒像踩海綿一樣忽忽悠悠的,感覺挺好玩,看著草是幹的,但鞋底還是濕的。真佩服吃草的那些牛,怎麼那麼穩當。

午飯加司機三人在濕地附近的農家樂北海人家吃的。他家的銅鍋洋芋飯和烤鯽魚很有名,銅鍋洋芋飯是先將胡蘿蔔丁、洋芋丁、臘肉丁、青豆等炒一下,再與米一起下鍋柴火燜飯,不用就菜那飯都很香;烤鯽魚是魚肚裡放了青菜(不知叫什麼),這個青菜不為吃,而為去腥和提鮮;還點了棕包炒肉片(棕樹上的包包,打開取內芯炒制)、韭菜炒河蝦(蝦是活的)、清炒鵝腸菜,吃得好撐呀!

小休一下,兩點半直奔騰沖縣城的國殤墓園。國殤墓園始建於1945年1月,是為紀念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攻克騰沖陣亡將士而建立的陵園,也是全國建立最早、規模宏大的抗日烈士陵園,恐怕也是國內唯一掛國民黨徽章的陵園。墓園空地遍植松、柏、竹,林下經草如茵,階沿多置盆花,環境清幽肅穆,這裡有九千余中國官兵和19位盟軍陣亡將士的英魂。忠烈祠後為相對高度31米的圓錐形紀念塔於小團坡上,為紀念九千英靈,以塔為園心,呈輻射狀縱隊列葬于緩坡周圍的,是可以查實身份的三千余烈士塚,碑上刻著他們的名字。園內還有19位盟軍墓塚、雕塑、幕牆、展館等,給人的總體感受兩個字:震撼

我們到達熱海已是下午四點半,這個時間來很好,一來遊人少,二來躲過了驕陽似火的時間段,門票每人60元。因為去程到景區門口還有一段距離,回程離景區大門還很遠,且回程和去程不是一條路,也為節省時間我們選擇坐觀光車進的景區。售票處旁有觀光車,往返一人15元。熱海有較大的氣泉、溫泉群共有80餘處,其中有14個溫泉群的水溫達90℃以上,到處都可以看到熱泉在呼呼噴湧。熱海中最典型的是“大滾鍋”。它的直徑3米多,水深1.5米,水溫達97℃,晝夜翻滾沸騰,四季熱氣蒸騰。沿著路牌走過各式熱泉,最後來到了大滾鍋。大滾鍋旁有兩個類似蒸籠的東西是供遊客自己煮雞蛋的,旁邊還設置了涼傘和滕椅,供遊人泡腳和吃東西。泡腳就是花30元,提供給一個大木盆,大木盆內有溫水,再給你提供一個小木桶,裡面放著滾鍋水,自己加水調溫。我們在景區停車場花5元買了一串雞蛋(5個一串,比大滾鍋旁便宜。雲南十八怪之一,雞蛋串著賣),放在蒸籠裡煮了六、七分鐘,又買了煮花生,煮小土豆,坐在涼傘下,泡著腳,吃著雞蛋、花生、小土豆,消除了一天奔波的辛苦,愜意。

6點半從熱海出來回和順鎮,休息了一會兒仍無餓意,便來到雲南小粒咖啡店,聽著音樂,看著街景,品著雲南特產小粒咖啡(不在行,不妄加評論)。

D5:和順--騰沖--北京

在騰沖至梁河28公里處有個荷花溫泉,每人260元,五星級服務,有20個露天泡池,提供幹、濕蒸房、餐飲,比起當地其它幾個溫泉無論硬體、軟體性價比要高,得到當地人的認可。我們原打算今天上午去泡溫泉,古鎮也有他家的班車,不想頭天晚上和當地幾個人一聊人家都說:這大晴天怎麼泡溫泉,你坐班車到那再下到池子裡,頭頂上頂著大太陽,地熱溫度又高,你受得了嗎,這個季節我們都是晚上6點半後才去泡。後悔!後悔來和順第一天晚上該去,留點遺憾給下次吧!

早上睡到自然醒,早點到小有名氣的寸大媽豆粉店吃稀豆粉+烤餌塊,烤餌塊、烤油條是當地人配著稀豆粉吃的兩種方法。

吃完早點逛早市,早市裡多是當地人,他們相互都認識人,把自家的東西拿來買,再賣回自家需要的東西,很象商品交換時代,只不過有了貨幣作仲介。

十點多鐘我們先到劉記私房菜訂了中午的土鍋子。這時候街上的店鋪也逐漸開門營業了,我們逛商鋪、逛客棧、逛民居,潛心體會古鎮風情。

最後我們又來到了財神殿和中天寺參觀,建築早老,神韻還在。中天寺好象是古鎮最高的地方了,可以俯瞰到古鎮和農田。廟雖不大,應有的各殿香爐都有,這裡仍是古鎮人生活的一部分。

午飯來到訂好的劉記私房菜,品嘗當地特色土鍋子。土鍋子的鍋是用當地的一種陶土烤制而成,長得象涮羊肉鍋子,中間也有碳火,鍋子裡有雞肉、排骨、時令青菜、芋頭、山藥、胡蘿蔔、筍、酥肉、泡發好的幹豬皮、蛋捲、臘肉等十幾種原料製作而成,各種食材擺放得十分考究,一層層均勻地鋪開,湯濃而香,各種食材蘸著酸辣口的小料真是美味,難怪受歡迎。我們兩人點的小鍋子80元,又要了胭脂紅,光吃這個就飽了。如果人多還有一種大鍋子,好象是200元。

回到客棧小休一會,收拾行李,又到附近的鮮花餅屋品嘗了鮮花餅,並買些帶回京。

4點鐘我們從和順出發去騰沖機場—駝峰機場,30分鐘就到了。機場不大,進門直對著安檢,安檢兩側是換登機牌和托運行李的,候機大廳只有4個登機口,有點象客運站。飛機不一架,走一架,我們座的MU5718原定18點起飛,經停昆明到北京,結果18點10分了飛機才來,還好飛機小,人也少,18點30分起飛了,到昆明又馬不停蹄地換了一架飛機,23:10準時回到北京。

和順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這裡還生活著很多純樸的農民,在客棧的曬臺上你可以跳望他們在農田裡忙碌的身影,在古鎮裡你可以看到他們肩挑車載把農作務載回家。他們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溫良恭儉讓,古鎮坡道多,人、摩托車、農用斗車在街巷裡同行,相互禮讓,看不到爭吵,看到的是安祥。鎮裡幼稚園、小學、中學都有,孩子們快樂地生活著。這也許是不同于麗江小資情調的地方,但願這種古樸保留得久些,因為我已看到有些粉牆正在改成門面。和順是個值得去的地方。

並用菜葉做標記,很有意思。點了香茅排骨(排骨捆上香茅草炸制而成)、清炒蘭甘菜(諧音,北方沒見過的菜)、檸檬撒苤(當地特色,用牛肚、米線等蘸著吃,清爽酸香四溢)、豆苗豆腐湯。各個都好吃。

結帳時詢問老闆娘到一寨兩國打車多少錢,我知道這裡的出租不打表,上車說好價走,老闆娘告訴我們30元可以到,可我們在路邊打車時沒有低於50元的,也許人家看出我們是外地旅遊的?我們在瑞麗的二天都是大晴天,沒下一滴雨,在烈日炎炎之下我們也只好50元打了輛車況還不太好的車, 一路沒有空調,車窗大開,車又開得快,吹得頭髮上下飛舞。

一寨兩國距市里11公里,門票30元一位。寨裡有個有名的中緬邊境71號界碑矗立寨中,國界線從該寨中央蜿蜒劃過,是個典型的“一寨兩國”邊境地區。中方一側的稱為銀井,緬方一側的稱為芒秀。據說芒秀是緬甸唯一在瑞麗江北的寨子,原為中國的,是60年為交換某塊地將一個寨子一分為二的(上述說法未經考證)。寨中的國境線以竹棚、村道、水溝、土埂為界,邊民們每月數十次地穿越神聖的國境線而渾然不覺(他們都有邊民證),芒秀寨的孩子也是天天到中國“留學”。寨子裡的老百姓語言相通、習俗相同,他們同走一條路,共飲一井水,同趕一場集,和睦相處。我在71號界碑旁中國最邊緣的小攤上,就聽攤主說她家的兒媳婦是芒秀的女孩。中國一側的銀井已成為瑞麗旅遊一景,到處是“一&兩國”,如:一屋兩國、一石兩國、一樹兩國、一塔佑兩國、一井兩國等。

出了一寨兩國大門已是5點多,很難打到出租,我們早有準備,打算坐公交回去。出大門左手就是1路公交站,從弄島開往瑞麗的客運站,每15到30分鐘一班車。我們剛到車站就來車了,一人4元就到瑞麗市內了。

瑞麗地處雲南省西部,德宏州南部。三面與緬交界,是中國大西南通向東南亞、南亞的金大門,中國四大珠寶市場之一。總體來說是個有潛力的城市,機場、高速、城市都在建設,將來可能就是象深圳一樣的特區。我看到更多的是玉石生意,到處都有賭石,緬甸男人也到處遊蕩,推銷他的玉石,當然不能買。城市給人的感覺還是很安全的。有個景成集團好象在這裡很有市場,在建項目、景觀大道到處是它的牌牌,在去騰沖的路上還看見有它的直升機場。

D3:瑞麗—騰沖—和順鎮

在瑞麗如家吃過早餐,退房,直奔客運站,坐早7:50瑞麗到騰沖的長途車,全程只有229公里,一般應二個半小時可以到,但沿途不是山裡過大霧區就是走村村寨寨,牛、雞、狗都在路上閒蕩,很多地方是限速行駛的,倒是一幅田園景象。車到梁河時還有一個邊防檢查站,有荷槍實彈的武警,不允許拍照,所有車輛人員都要檢查,一輛雲A(應該是昆明的)的車眼見連後備廂的輪胎都查。武警先是上我們車收身份證,詢問每個人的去向,還要全體下車查車輛和行李,耽擱了有半個小時,才又上路。快12點時我們到了騰沖與和順的岔路口下車,因為事先已和和順鎮古憶居的老闆娘說好在那裡有車接我們,老闆娘的哥哥開了一輛比亞迪兩廂轎車把我們直接接進古鎮。

進入古鎮立刻從一個車水馬龍的鄉間公路進入到一個封閉、傳統、安靜的環境中,那感覺真好。和順是西南最大的僑鄉,雲南最早的跨國貿易誕生地,西南絲綢古道上的百年古村,漢族居多,多是四川、江南、中原的後代,故建築風格上你可以領略到徽派建築粉牆黛瓦的神韻,也可以尋覓到西方建築的元素,各種建築風格,在這個清秀的西南邊陲水乳交融,和諧並存。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這裡還培育出了許多文化名人、富商大賈,這裡建有中國最大的鄉村圖書館之一和順圖書館。

古鎮位於騰沖縣城西南3公里處,古名陽溫暾,因境內有一條小河繞村而過,更名“河順”。 進鎮首先經過小河上的橋,這裡稱為雙虹橋(有兩座橋),沿河還建有洗衣亭(農休、洗衣、納涼)、月臺(納涼、聊天),小河外是農田片片。全鎮住宅從東到西、環山而建,漸次遞升,綿延兩三公里,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圍繞著這塊小壩子。

我們住的古憶居是個二層木結構家庭客棧,好象只有六、七套房,是古鎮裡為數不多的不用爬坡的客棧,雙虹橋進鎮右轉不遠、寸氏祠堂斜對面就是。老闆娘一家三口打理此店,把我們安排在二層向陽的房間,還幫我們訂好了第二天的包車,既然住在古鎮,就要參觀一下鎮裡的景點,古鎮通票80元一張,因為住在鎮裡客棧,通過客棧買票是可以打八折的。她家在鎮裡中天寺附近又建了個新店,好象是她哥哥打理,客房多,有酒巴,還可以吃飯,但我還是喜歡老店,因為在鎮裡吃飯是不成問題的,關鍵還是要地理位置好,出行方便。

午飯在姜嫂私房菜吃的黃燜雞、清炒四角豆、清炒小角瓜,黃燜雞是當地特色菜,兩個清萊是北方少見的,挺合口味。

下午的任務是要把鎮裡的景點走馬觀花地看一遍,滇緬抗戰博物館-文昌宮-和順圖書館-和順小巷-大馬幫博物館-滇商館-古法造紙-織布坊-總兵府-劉氏宗祠-百歲坊-李氏宗祠-艾思奇故居-寸氏宗祠-和順彎樓子民居博物館,深感小鎮文化的積澱和民風的古樸。

在艾思奇故居附近,我們看到了藺大媽松花糕的攤點,松花糕本是當地很多人家都做的小點心,但因為藺大媽做得好,口口相傳便有了名氣,上面是一層黃黃的松花粉,下面是紅豆沙,入口有松子的味道,淡淡的甜,糯糯的香,有入口即化的感覺,2元一塊,很想帶回北京一些,可人家說只能當天做當天吃,否則就壞了,不用說這一定是純天然的。

參觀完各個景點已是晚7點多了,天都擦黑了。原本打算去胖姐拿手菜吃烤魚,這也是在攻略上看到的,沒想到不但沒有坐位了,連魚都訂光了,只好另尋他家。於是來到了同樣攻略上推薦的劉記私房菜,他家的土鍋子很有名,還上過CCTV。到了他家,灶間一派繁忙景象,樓上三個包間全滿,生意果然不錯。想吃土鍋子,但人家說了這個菜做起來複雜,要提前兩個小時訂,那就點個青魚燉豆腐(魚鮮豆腐香),香蔥土豆(當地產的一種小土豆),還點了當地用一種果子(忘記名子)自釀的酒叫胭脂紅,度數不高也就十來度。

吃完飯已快9點了,和順的夜晚沒有麗江的喧囂,很安靜,街上也沒什麼人,做珠寶生意的店鋪如果不是自家開的大多也關門休息了。在和順小巷那邊有個酒巴街,我們沒有去,不知情況如何,

D4:火山公園-柱狀結理-黑魚河-北海濕地-國殤墓園-熱海

約好包車(300元)8點半接我們,於是早上洗漱完畢便在客棧旁的小飯館吃了當地特色早點稀豆粉和烤油條。稀豆粉是用豌豆粉煮成象麵茶一樣的粥狀,上面淋上醬油、麻油、芝麻油、薑汁,喜歡辣口的還可放辣油,油條放火上烤一下,然後掰成小塊放在稀豆粉裡吃。很好吃喲!

來接我們的包車是比亞迪SUV,看來這裡的人還是很認這個牌子的。路況很好,車也不多,雲南這幾日就沒見過北京那堵車和停車難的景,讓人心情輕鬆了許多。

騰沖火山是我國四大火山群之一,共有97座新生代火山堆,火山公園主要以大、小空山為景點,門票40元一位,還含概了柱狀節理和黑魚河(買票時售票員說的,但在柱狀節理和黑魚河就沒見有驗票的)。大空山無論從規模還是高度都勝過小空山,但我們不是為鍛煉身體而來(據說大空山要上六百多級臺階),只為觀景,因此我們選擇了小空山,進公園大門沿火山石堆砌的大道向上不遠有個岔口,右手就通往小空山,當然還有一個觀景辦法是走到大空山腳下坐熱氣球,大、小空山都可以看。小空山就是火山活動後形成一個大坑,周圍一圈修了棧道,沿棧道走一圈就參觀完了,因此我們從進大門到出來才用了一個小時。

大門出來右手有個小路,那裡是通往柱狀節理和黑魚河的路,車開了有二十分鐘,就看見路邊有幾個觀景台,那就是看對面山的柱狀節理的,柱狀節理是火山爆發時噴出的未露於地表岩漿冷凝後形成的柱狀結晶,我們到那時接近中午,陽光直射我們這邊,對面的山在陰暗處,因此看得不是很清楚。再往前不遠就到了黑魚河。

黑魚河是一條地下暗河,是騰沖火山運動後在熔岩流的作用下,岩漿堵塞地下河,使地下水流出地表的河流,河水清澈見底,是天然的優質礦泉水,因出水口每年的夏秋時節都會流出成千上萬的黑色小魚,故得名。景點裡就有烤魚賣,因大小不同從5元到20元不等,黑魚就一條主刺,肉質細膩。在黑魚河旁見到了許多野生猴子,據說以前怕人不敢上前,後來人們總把好吃的放在那裡,特別是旁邊的小攤就賣香蕉,遊客都買來放在樹枝上,慢慢的猴子都下來了。

騰沖平均海拔1600米左右,人們說騰沖一年四季都要穿毛衣,是因為這個地方地勢高又總愛下雨,細雨綿綿時很陰冷,穿毛衣也不為過。我們在騰沖這幾日一滴雨沒下,大晴天,早晚很涼要穿外套(穿個薄毛衣也可以),太陽出來天開始變熱,特別到中午真是驕陽似火,穿短袖都熱。

我們到北海濕地時正值中午,包車司機說這裡四、五月份來還有花可看,現在沒啥可看的,票還挺貴,不如外面看看得了。我們想大老遠來的不進去那行,於是把頭巾包在頭上遮上臉,打著傘全幅武裝好才走進無任何遮擋的北海濕地。濕地屬高原火山堰塞湖生態系統,水草密密麻麻,根交錯在一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最後形成整片整片的草甸各自浮在水面上,宛如一個一個的小草島,聽說草深處有六米多厚,但草下水也有十米。濕地面積不大,站在入口一眼可攬濕地全貌,進入十月,草有綠有黃,中間有棧道供遊人走,門票110元一張,不分淡、旺季,坐船另付30元,票價真的不便宜。來這裡的人都會去采草,也是這裡最吸引人的地方,聽說站在草上要左右腳動,否則草旬會向下沉,景區裡有牌牌上寫不讓采草(聽說是十一開始的),到這來又不是做研究的,不采還有其它可玩的嗎?於是找了個面積大,別人采過的地方上去采,沒有下沉的感覺,倒像踩海綿一樣忽忽悠悠的,感覺挺好玩,看著草是幹的,但鞋底還是濕的。真佩服吃草的那些牛,怎麼那麼穩當。

午飯加司機三人在濕地附近的農家樂北海人家吃的。他家的銅鍋洋芋飯和烤鯽魚很有名,銅鍋洋芋飯是先將胡蘿蔔丁、洋芋丁、臘肉丁、青豆等炒一下,再與米一起下鍋柴火燜飯,不用就菜那飯都很香;烤鯽魚是魚肚裡放了青菜(不知叫什麼),這個青菜不為吃,而為去腥和提鮮;還點了棕包炒肉片(棕樹上的包包,打開取內芯炒制)、韭菜炒河蝦(蝦是活的)、清炒鵝腸菜,吃得好撐呀!

小休一下,兩點半直奔騰沖縣城的國殤墓園。國殤墓園始建於1945年1月,是為紀念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攻克騰沖陣亡將士而建立的陵園,也是全國建立最早、規模宏大的抗日烈士陵園,恐怕也是國內唯一掛國民黨徽章的陵園。墓園空地遍植松、柏、竹,林下經草如茵,階沿多置盆花,環境清幽肅穆,這裡有九千余中國官兵和19位盟軍陣亡將士的英魂。忠烈祠後為相對高度31米的圓錐形紀念塔於小團坡上,為紀念九千英靈,以塔為園心,呈輻射狀縱隊列葬于緩坡周圍的,是可以查實身份的三千余烈士塚,碑上刻著他們的名字。園內還有19位盟軍墓塚、雕塑、幕牆、展館等,給人的總體感受兩個字:震撼

我們到達熱海已是下午四點半,這個時間來很好,一來遊人少,二來躲過了驕陽似火的時間段,門票每人60元。因為去程到景區門口還有一段距離,回程離景區大門還很遠,且回程和去程不是一條路,也為節省時間我們選擇坐觀光車進的景區。售票處旁有觀光車,往返一人15元。熱海有較大的氣泉、溫泉群共有80餘處,其中有14個溫泉群的水溫達90℃以上,到處都可以看到熱泉在呼呼噴湧。熱海中最典型的是“大滾鍋”。它的直徑3米多,水深1.5米,水溫達97℃,晝夜翻滾沸騰,四季熱氣蒸騰。沿著路牌走過各式熱泉,最後來到了大滾鍋。大滾鍋旁有兩個類似蒸籠的東西是供遊客自己煮雞蛋的,旁邊還設置了涼傘和滕椅,供遊人泡腳和吃東西。泡腳就是花30元,提供給一個大木盆,大木盆內有溫水,再給你提供一個小木桶,裡面放著滾鍋水,自己加水調溫。我們在景區停車場花5元買了一串雞蛋(5個一串,比大滾鍋旁便宜。雲南十八怪之一,雞蛋串著賣),放在蒸籠裡煮了六、七分鐘,又買了煮花生,煮小土豆,坐在涼傘下,泡著腳,吃著雞蛋、花生、小土豆,消除了一天奔波的辛苦,愜意。

6點半從熱海出來回和順鎮,休息了一會兒仍無餓意,便來到雲南小粒咖啡店,聽著音樂,看著街景,品著雲南特產小粒咖啡(不在行,不妄加評論)。

D5:和順--騰沖--北京

在騰沖至梁河28公里處有個荷花溫泉,每人260元,五星級服務,有20個露天泡池,提供幹、濕蒸房、餐飲,比起當地其它幾個溫泉無論硬體、軟體性價比要高,得到當地人的認可。我們原打算今天上午去泡溫泉,古鎮也有他家的班車,不想頭天晚上和當地幾個人一聊人家都說:這大晴天怎麼泡溫泉,你坐班車到那再下到池子裡,頭頂上頂著大太陽,地熱溫度又高,你受得了嗎,這個季節我們都是晚上6點半後才去泡。後悔!後悔來和順第一天晚上該去,留點遺憾給下次吧!

早上睡到自然醒,早點到小有名氣的寸大媽豆粉店吃稀豆粉+烤餌塊,烤餌塊、烤油條是當地人配著稀豆粉吃的兩種方法。

吃完早點逛早市,早市裡多是當地人,他們相互都認識人,把自家的東西拿來買,再賣回自家需要的東西,很象商品交換時代,只不過有了貨幣作仲介。

十點多鐘我們先到劉記私房菜訂了中午的土鍋子。這時候街上的店鋪也逐漸開門營業了,我們逛商鋪、逛客棧、逛民居,潛心體會古鎮風情。

最後我們又來到了財神殿和中天寺參觀,建築早老,神韻還在。中天寺好象是古鎮最高的地方了,可以俯瞰到古鎮和農田。廟雖不大,應有的各殿香爐都有,這裡仍是古鎮人生活的一部分。

午飯來到訂好的劉記私房菜,品嘗當地特色土鍋子。土鍋子的鍋是用當地的一種陶土烤制而成,長得象涮羊肉鍋子,中間也有碳火,鍋子裡有雞肉、排骨、時令青菜、芋頭、山藥、胡蘿蔔、筍、酥肉、泡發好的幹豬皮、蛋捲、臘肉等十幾種原料製作而成,各種食材擺放得十分考究,一層層均勻地鋪開,湯濃而香,各種食材蘸著酸辣口的小料真是美味,難怪受歡迎。我們兩人點的小鍋子80元,又要了胭脂紅,光吃這個就飽了。如果人多還有一種大鍋子,好象是200元。

回到客棧小休一會,收拾行李,又到附近的鮮花餅屋品嘗了鮮花餅,並買些帶回京。

4點鐘我們從和順出發去騰沖機場—駝峰機場,30分鐘就到了。機場不大,進門直對著安檢,安檢兩側是換登機牌和托運行李的,候機大廳只有4個登機口,有點象客運站。飛機不一架,走一架,我們座的MU5718原定18點起飛,經停昆明到北京,結果18點10分了飛機才來,還好飛機小,人也少,18點30分起飛了,到昆明又馬不停蹄地換了一架飛機,23:10準時回到北京。

和順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這裡還生活著很多純樸的農民,在客棧的曬臺上你可以跳望他們在農田裡忙碌的身影,在古鎮裡你可以看到他們肩挑車載把農作務載回家。他們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溫良恭儉讓,古鎮坡道多,人、摩托車、農用斗車在街巷裡同行,相互禮讓,看不到爭吵,看到的是安祥。鎮裡幼稚園、小學、中學都有,孩子們快樂地生活著。這也許是不同于麗江小資情調的地方,但願這種古樸保留得久些,因為我已看到有些粉牆正在改成門面。和順是個值得去的地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