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日本除了櫻花和富士山還有什麼?

中國人常說, 到日本去尋找唐代。 在日本博物館的書畫部, 能看到的都是中國書法, 只不過由日本人臨摹。 日本的傳統建築體量小, 線條卻濃墨重彩, 像極日本人隱忍而濃烈的性格。

【圖片】日本街頭呼呼大睡的流浪貓

日本是令人費解的民族, 愛美而黷武、尚禮好鬥、服從而不馴, 這種雙重性格滲透在日本的日常細節之中, 不經一番仔細的琢磨和深入的溝通, 不能細緻體會。 但即便是作為遊客, 在欣賞日本美景的時候, 也時不時邂逅日本極端矛盾的民族特徵, 比景物更令人難忘。

據說, 日本人的座右銘是“想要發現全新的自我, 就去工作。 ”“在工作中發現自我, 為了尋找自我而工作。 ”要想驗證這些話, 就到東京的“東京”地鐵站, 最好是能夠趕上日本的下班高峰期, 你剛鑽出車廂爬到地面上來, 腳還沒站穩, 周圍“狼奔狼湧”的沸騰景象已經足以讓你眩暈。

自以為在北京、上海的地鐵站見識過大場面, 到了東京才看到另一種瘋狂。 中國的地鐵裡常常人多到擠成一團緩緩蠕動, 而在東京, 衣冠楚楚的上班族們無論男女老幼, 紛紛一路小跑前進, 你必須快速定位自己前進的方向, 全神貫注地前進, 否則就有躲閃不及的衝撞事故頻頻發生, 當然, 日本地鐵族一般能夠在最後一秒技巧純熟地躲開你。

上帝在創造日本人的時候, 一定在他們身上安裝了永動機。 作為一個遊客, 儘管很難去瞭解尋常人生, 但隨處可見他們盡職工作的態度, 比如你到便利店或者餐館去消費, 你會發現那些工作人員個個都像話癆, 即便是修了眉毛染了頭髮的打工男孩也是一樣, 不停地用敬語重複各種問候,

手裡忙活個不停, 他們說“加油”的頻率一定比說“吃了嗎”多一萬倍。

日本人如此忙碌, 日本的建築卻又是另外一番形態。 相較而言, 中國現在不乏奪人眼球的建築, 日本的建築無論從造型還是用色上, 都相對安靜低調。 日本人的衣著也體現這一點, 我個人認為, 日本大約是最精心打扮的民族, 絕大部分成年人的衣著, 在色調和款式都平實, 走近了看能發現是精良的質地和製作, 看到一些落魄模樣老頭兒, 也會在脖子系一條折得整整齊齊的圍巾。

地下交通解決了東京大部分公共運輸問題, 實際上東京地面上的車輛並不是很多, 東京有很多靜謐的小巷道, 能舒緩那些緊張的心靈。 但日本最美之處一定是在鄉村, 有時候驚鴻一瞥, 會讓你理解所謂“詩意地棲息大地”。

日本的關西地區也就是京都、奈良和大阪這幾個城市, 是日本最著名的旅遊景點, 最值得去觀光。 戰爭的魔爪沒有傷害京都和奈良, 古老建築得以保存。 因此, 它們能維持“千年”的景深, 以遼闊的時空格局把繁忙的現代人驚醒,

屏息靜氣地觀看那些在太平盛世時期建造出來的庭院。 這些庭院或窮奢或極簡, 是當時的王公貴族們實踐個人的審美, 非常緩慢地建造出來的藝術品。 而翻閱歷史的話, 庭院主人們多舛的命運也提醒人們世事無常。

在關西地區, 你很可能被寺廟地面上清亮的青苔震撼。 朋友告訴我們, 有一天他去京都建仁寺參觀, 進去時發現有一位老太太跪在草地上, 拿一枚小鑷子拔雜苔。 兩個小時之後, 他走出來, 發現老太太行進了大約半米, 日本人對工作有宗教般的情感, 以此維護了這個國家的美。

在東京和奈良, 都有新舊兩座博物館比鄰而居, 舊的博物館, 基本上都修於百年之前, 完全是原樣照搬西式建築, 非常可笑地與環境十分不搭調。而新的博物館,則是深具東方韻味的建築,也就是說在擁有了文化自信之後,日本又往更遠古的歷史挖掘自己的傳統。

我們中國人常常說,到日本去尋找唐代。沒錯,在日本博物館的書畫部,能看到的都是中國書法,只不過是由日本人臨摹。但是,先把民族自大感壓一壓,仔細去觀察日本的傳統建築,會發現它們絕非簡單抄搬,而是已經形成自己的風格,我個人的淺見是,日本的傳統建築體量較小,線條卻更加濃墨重彩,像極日本人隱忍而濃烈的性格。

所以,到日本還是看日本吧,不用處處尋找自己的身影。只是不要忘了,你看日本的時候,日本也在看你。

非常可笑地與環境十分不搭調。而新的博物館,則是深具東方韻味的建築,也就是說在擁有了文化自信之後,日本又往更遠古的歷史挖掘自己的傳統。

我們中國人常常說,到日本去尋找唐代。沒錯,在日本博物館的書畫部,能看到的都是中國書法,只不過是由日本人臨摹。但是,先把民族自大感壓一壓,仔細去觀察日本的傳統建築,會發現它們絕非簡單抄搬,而是已經形成自己的風格,我個人的淺見是,日本的傳統建築體量較小,線條卻更加濃墨重彩,像極日本人隱忍而濃烈的性格。

所以,到日本還是看日本吧,不用處處尋找自己的身影。只是不要忘了,你看日本的時候,日本也在看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