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公開第15架殲-20 美國遭歐洲阻擊日本F-35出師不利

最新試飛的殲-20生產型 注意在其起落架艙蓋上的數字編號

日本自行組裝的首架F-35A“閃電Ⅱ”隱形戰機公開亮相了, 加上在美國盧克基地試驗的那架由美國生產的同型機,

現在日本共有了2架F-35, 這將會對東亞地區空中戰略態勢產生重要影響。 然而, 就在日本上下一片狂喜之際, 有中國網友拍攝的照片顯示, 一架黃色塗裝的殲-20戰鬥機進行試飛, 令人非常欣喜的是, 在這架殲-20的後起落架艙蓋上還有紅色的“15”字樣。 有人分析稱, 這個“15”很可能是指生產臨時編號, 也就是這是第15架生產型殲-20, 因此目前中日隱身戰機的對比是15:2, 中國此刻做出這樣的展示意在警告日本不要得意忘形。 同時, 考慮到中國殲-20主要作戰對象是美軍的F-22, 而F-35是一種廉價版第5代戰機, 所以, 由此向日本表明, 在東北亞地區的空中隱身競逐中, 中國還是穩坐頭把交椅。

本月5日舉行下線儀式13日首飛的日本F-35A

在中國的殲-20首飛並不斷取得巨大進展時, 在幾乎所有的周邊鄰國中, 日本是最惶恐不安的, 因為它此前數十年堅守的對華空中優勢, 將因中國擁有亞洲首款第5代戰機而被徹底粉碎。 當然日本很著急, 但是自行研發的X-2“心神”充其量也就是一款技術驗證機,

要想把其逐步改進升級為達到F-22和殲-20這樣的第5代戰機水準, 並不是日本短期內能夠做到的。 所以, 日本不得不作出從美國採購的選擇, 但是美國早已做出不向任何國家出售F-22的決定, 因此日本只能退而求其次採購42架F-35, 其中4架由美國生產38架在日本組裝。 在大多數觀察家看來, 日本此舉是要獲得F-35的製造技術, 然後將之應用到X-2“心神”中去, 從而在一定時間之後真正掌握第5代戰機的技術秘密。

很巧合的是中國近期也為殲-20舉行了類似西方的下線儀式

從現在的趨勢看, 日本已經擁有了2架F-35, 這兩架戰機將在今年底加入日本空中自衛隊, 從而正式讓日本加入隱身戰機俱樂部。 本來, 由於F-35屬於美軍已經服役的戰機, 日本在裝備後幾乎不費多少周折, 就能迅速形成戰力, 從而在東北亞的隱身角逐中重新奪回昔日的優勢。 可是, 就在日本即將看到這一曙光之際, 從美國再次傳來F-35因缺氧故障停飛的壞消息, 而且美軍方當天宣佈, 停飛令無限期延長, 直至故障調查完成。

這意味著全球近十個國家裝備的220餘架F-35戰機中的四分之一將繼續“趴窩”, 而停飛的機型就是F-35A型戰機, 這也正是日本購買的型號, 當然包括在盧克基地訓練的那一架。 究其原因, 就是F-35使用了很多並不成熟的新技術, 這些新技術時常發生嚴重故障, 導致該機技術狀態很不穩定。

歐洲國家終於要自行研發第五代戰機了 這也許是對美國的反叛

然而,對於F-35來說,這並不是唯一的壞消息,就在13日,還從歐洲傳來另一個不小的壞消息,那就是德國和西班牙甚至還有法國正在簽署協議,準備聯合研發歐洲版第5代戰機——未來空戰系統(FCAS)。這可能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如今歐美因為北約防務費用問題和巴黎氣候協定而分歧嚴重,現在歐洲準備撇開美國走向更加獨立的方向,而用FCAS來替代從美國採購F-35就是一個新的開端;二是如果歐洲國家就像聯合開發“颱風”戰鬥機那樣聯合研發FCAS,也就意味著很多歐洲國家不再考慮採購F-35,而這將導致生產數量大幅減少的該機價格再次上漲。以日本為例,儘管日本自製的F-35A單機價格比同期下線的美國原廠產品要貴60%,但是現在每架戰機的專案採購價已超過5億美元。如果未來這個價格還要上漲,日本能吃得消嗎?

網友想像的中國殲-20擊落F-22的場景

而就中國的殲-20來說,這完全是中國自主技術創新的碩果,既沒有價格問題,也沒有受制於人的問題,所以現在僅生產型就已出現了15架,再加上此前進行試驗的至少7架,那麼,中國現在已有超過22架殲-20應毫無疑問。現在,據說第三條殲-20生產線已啟動,到年底第四條生產線也將開始試產,那麼到明年中國將有四條生產線全速生產一種機型——殲-20,這是很罕見的軍工動態。以目前殲-20的作戰半徑來看,大約可以超過2000公里,也就是說只要它部署在東南沿海,中國所有周邊海域甚至日本部分領空都在殲-20的作戰半徑之內,其威懾態勢已然成型。由於其主要想定的對手是F-22,所以對於日本的F-35,雖然不能像某些人士所說的那樣可以“吊打”,但是具備對F-35一擊致命的能力,這一點應該不用存在多少懷疑吧!

(軍評陳光文撰於2017.06.14)

歐洲國家終於要自行研發第五代戰機了 這也許是對美國的反叛

然而,對於F-35來說,這並不是唯一的壞消息,就在13日,還從歐洲傳來另一個不小的壞消息,那就是德國和西班牙甚至還有法國正在簽署協議,準備聯合研發歐洲版第5代戰機——未來空戰系統(FCAS)。這可能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如今歐美因為北約防務費用問題和巴黎氣候協定而分歧嚴重,現在歐洲準備撇開美國走向更加獨立的方向,而用FCAS來替代從美國採購F-35就是一個新的開端;二是如果歐洲國家就像聯合開發“颱風”戰鬥機那樣聯合研發FCAS,也就意味著很多歐洲國家不再考慮採購F-35,而這將導致生產數量大幅減少的該機價格再次上漲。以日本為例,儘管日本自製的F-35A單機價格比同期下線的美國原廠產品要貴60%,但是現在每架戰機的專案採購價已超過5億美元。如果未來這個價格還要上漲,日本能吃得消嗎?

網友想像的中國殲-20擊落F-22的場景

而就中國的殲-20來說,這完全是中國自主技術創新的碩果,既沒有價格問題,也沒有受制於人的問題,所以現在僅生產型就已出現了15架,再加上此前進行試驗的至少7架,那麼,中國現在已有超過22架殲-20應毫無疑問。現在,據說第三條殲-20生產線已啟動,到年底第四條生產線也將開始試產,那麼到明年中國將有四條生產線全速生產一種機型——殲-20,這是很罕見的軍工動態。以目前殲-20的作戰半徑來看,大約可以超過2000公里,也就是說只要它部署在東南沿海,中國所有周邊海域甚至日本部分領空都在殲-20的作戰半徑之內,其威懾態勢已然成型。由於其主要想定的對手是F-22,所以對於日本的F-35,雖然不能像某些人士所說的那樣可以“吊打”,但是具備對F-35一擊致命的能力,這一點應該不用存在多少懷疑吧!

(軍評陳光文撰於2017.06.1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