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智能家居大戰硝煙四起:科技巨頭再次打響PK戰

在, 一場大戰早已打響。 而在三星、蘋果、穀歌、微軟等巨頭的引領下, 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大企業, 甚至中小微企業也紛紛加入了戰局。 一場廝殺, 已無法避免。

蘋果發佈第一款人工智慧產品, 四大科技巨頭的PK戰再次打響

一談起智能家居, 大多數人在腦海裡第一時間都會浮現國外四大巨頭的身影——三星、蘋果、穀歌、微軟, 它們都在近幾年的智慧家居市場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就在近日, 蘋果發佈了第一款屬於自己的、並且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慧產品——HomePod, 能夠使不同的音箱之間實現即時的互聯互通。

自此, 蘋果似乎不再滿足於在幕後打造“HomeKit”智慧家居生態圈, 而是再度走向了台前。

與此同時, 智能音箱再一次被冠上了“智能家居入口”的名號。 不過, 在智慧音箱憑藉語音交互的優勢日益受到巨頭們的優待之前, 我們先來瞭解一下智慧家居單品化入口級產品的發展與反覆運算歷程。

從單一化到多樣化, 智慧家居入口經歷了三次轉移與升級

1984年1月, 一座由舊金融大廈改建而來的大樓在當時的美國康涅狄格州剛剛建成, 由於樓內的建築設備均實現了綜合管理自動化等原因, 它後來被公認為世界第一座“智慧大廈”, 而它就是“智慧家居”概念誕生的靈感來源。

在經過了多年的發展之後, 智慧家居變換出了多種“身份”。 據億歐觀察, 近年來, 智慧家居的“入口”以及“表現形式”也經歷了從單一化到多樣化過渡的三次轉移與升級歷程:

第一、以智慧電視、智慧冰箱、智慧空調為代表, 重智慧家居入口備受傳統家電廠商的青睞。

隨著智慧化成為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科技公司的業務著力點,

傳統家電企業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轉型升級的道路。 而在他們的產品模式上, 既有“重”、也有“輕”, 多個智慧家居單品紛紛被冠以“入口”的名號。

通過打造智慧家居實體入口, 傳統家電企業從智慧電視和智慧空調切入, 還研發了多種相關聯的智慧系統, 意在打造WiFi智慧家居開放平臺。

第二、比起傳統家電企業, 更多創業公司從更簡單、便捷的“輕智慧家居入口”著手, 比如智慧插座、智慧攝像頭等等。

2012年6月, 貝爾金(Belkin)推出了一款自動化設備——WeMo, 它是一種便於操作且隨插即用的自動化設備, 由家用遙控開關和動作感測器兩個產品組成, 可實現用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來遙控家用電器。 WeMo也被稱為國內外智慧插座的“鼻祖”。

與重智慧家居入口相比,

輕相對而言具有操作便捷、易上手的優勢, 並能夠以低價的特點滿足用戶多樣的功能性需求, 這種產品也成為近年來國內不少創業公司主推的商品之一。

第三、在控制方式上, 智慧家居產品正逐步從手機App端控制轉向“語音交互”。 從2014年起, “入口論”就像一塊巨頭, 被人投擲到裡, 在原本平靜的湖面上擊起了千層浪花。

不過, 在語音交互進入市場之前, 智慧手機仍然是智慧家居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幾乎所有的智慧家居生產商都推出了自己的APP。 這既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同時也使這種模式“過重”, 無法滿足越來越“簡便”的智慧化操作需求。

但在近年來, 隨著智慧音箱在智慧家居行業的地位獲得了逐步提升,

智慧家居“入口”論繼電視、路由、中控、智慧攝像頭、冰箱、空氣檢測器等產品之後, 再度迎來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 這種改變將在很大程度上“顛覆”原有的人與產品之間的對話模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