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代表團印度取經:這裡有民主的解藥

【觀察者網編譯報導】隨著特朗普上臺以及特朗普諸多不合美國精英胃口的民粹主義政策出臺, 很多美國精英覺得民主制度已經病入膏肓。 就在大家絕望之時, 美國人驀然回首, 想到了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 2014年, 同樣借助民粹主義力量上臺的印度總理莫迪是如何治理印度的呢?

美國政府國際安全事務顧問丹尼爾·川寧剛剛和19名美國國會議員一起去了印度, 體驗了一把“印式民主”, 讚歎道, 在印度, 民粹主義根本不是問題, 印度對民主制度的樂觀態度可是西式民主的解藥啊!

美國政府國際安全事務顧問丹尼爾·川寧

支持共和黨的川寧這篇刊登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上的文章說, 在莫迪及印度人民黨治下, 儘管有時候還有些混亂, 但印度已經是一個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民主制度繁榮發展的國度。 印度正在繼續其對外開放, 並重塑自由世界的秩序。

如果西方進一步在全球經濟和政治領導力上後退, 印度或將填補在國際安全和繁榮上的空缺, 成為自由世界的領袖。

印度選民慶祝印度人民黨勝選

莫迪帶領的人民黨在2014年的大選中成為印度第一大党, 莫迪也出任印度總理。

最近, 莫迪又獲得了一個新的勝利, 在人口最多的印度北方邦(人口超過2億), 人民黨獲得壓倒性勝利。 相較于西方對民主制度的悲觀, 印度人對民主制度充滿樂觀:民眾不僅對他打倒建制派精英的做法打心眼兒裡支持, 還支持他通過經濟增長的方式給人民信心。 對美國和歐洲來說, 印式民主最重要的經驗在於處理好了經濟增長和政府管理的悖論。

印度總理莫迪

川甯認為, 莫迪的強勢領導也對印度貢獻不小。 印度地域廣大、人口稠密, 僅在2014年大選中獲得議席的政黨就有29個, 此外, 種姓、宗教等因素都影響印度的民主進程。 在這樣一個國家, 一個強勢的領導人就顯得尤為重要。

印度經濟正在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增長。 這得益於印度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青年人口, 同時更受益于莫迪推動的改革政策。 莫迪正在推行全國製造業和服務業稅, 這一稅種將統一印度的國內市場。 而如果要推行這一改革, 就必須在國會修改憲法, 這對印度來說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莫迪還推動印度在很多行業向外國投資者開放, 同時讓一些壞賬纏身的銀行破產, 還廢止了面值500和1000盧比的鈔票。 這些充滿爭議的改革把印度帶入數字經濟時代。

印度禁止500和1000面值盧比流通後, 印度民眾在銀行排隊兌換鈔票

印度現在正在給全國13億人口制定身份認證系統, 即為每個人辦理身份證。這將促使政府直接向民眾發放福利,而不需要經過腐敗的中間人之手。

此外,莫迪政府還在幫助數百萬窮人在銀行開戶,此前,這些人都無法和金融系統相聯繫。但是現在,他們可以直接沖政府拿到電子轉帳的扶貧款。印度政府稱,印度正在建立一個每個印度人都能使用的金融系統,其中包括最貧困的人。

在印度,投票和收入有密切關聯。但和美國不同的是,相比於中產階級和上層人士,印度窮人的投票意願非常強烈。

印度窮人參加投票

不過川寧也注意到,在印度這樣一個人口眾多且依然貧困的國家,運行民主制度並不容易。一方面,為了遊說選民為其投票,一些政黨不惜對選民威逼利誘,這也導致了選舉本身出現腐敗現象。此外,宗教、種姓、民族等問題也制約著印度民主制度的完善。不過,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印度人認同政府通過促進經濟增長來維持政權,也投票選下去一些在發展經濟方面表現不佳或陷入腐敗醜聞的地方官員。

有趣的是,莫迪曾在2001年至2014年擔任古吉拉突邦首長,在2002年,該邦發生了嚴重的宗教騷亂,導致超過2000人喪生。美國認為莫迪在處理騷亂中“不作為”,曾限制其入境美國。2014年,莫迪剛剛就任印度總理時,美國輿論也對其批評居多。但現在,不少人似乎只顧讚歎印度的經濟增長,他曾經的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大旗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即為每個人辦理身份證。這將促使政府直接向民眾發放福利,而不需要經過腐敗的中間人之手。

此外,莫迪政府還在幫助數百萬窮人在銀行開戶,此前,這些人都無法和金融系統相聯繫。但是現在,他們可以直接沖政府拿到電子轉帳的扶貧款。印度政府稱,印度正在建立一個每個印度人都能使用的金融系統,其中包括最貧困的人。

在印度,投票和收入有密切關聯。但和美國不同的是,相比於中產階級和上層人士,印度窮人的投票意願非常強烈。

印度窮人參加投票

不過川寧也注意到,在印度這樣一個人口眾多且依然貧困的國家,運行民主制度並不容易。一方面,為了遊說選民為其投票,一些政黨不惜對選民威逼利誘,這也導致了選舉本身出現腐敗現象。此外,宗教、種姓、民族等問題也制約著印度民主制度的完善。不過,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印度人認同政府通過促進經濟增長來維持政權,也投票選下去一些在發展經濟方面表現不佳或陷入腐敗醜聞的地方官員。

有趣的是,莫迪曾在2001年至2014年擔任古吉拉突邦首長,在2002年,該邦發生了嚴重的宗教騷亂,導致超過2000人喪生。美國認為莫迪在處理騷亂中“不作為”,曾限制其入境美國。2014年,莫迪剛剛就任印度總理時,美國輿論也對其批評居多。但現在,不少人似乎只顧讚歎印度的經濟增長,他曾經的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大旗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