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展非遺成果 傳承發揚優秀文化 第六屆非遺節期間錦江區端出豐盛文化大餐

6月10日, 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在成都非遺博覽園拉開帷幕, 中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活動同步啟動。

本屆非遺節以“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為主題, 以“世界風、中國節、中國戲、中國藝”為主線, 將舉辦國際非遺系列大展、國際會議和國際論壇、非遺競技、中國傳統表演藝術進社區等一系列活動。

錦江區作為成都有名的傳統文化富集之地, 糖畫、剪紙、揚琴、竹編、棕編、水井坊釀酒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眾多, 這些項目在本屆非遺節上大放光彩, 深受好評。 此外, 在非遺節期間, 錦江區還舉行了中國傳統表演藝術進社區、“一帶一路”交流講座等極具特色的傳統文化活動, 展非遺成果, 傳承發揚優秀文化。

藝術展演進社區

展中國傳統文化風采

在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期間, 為了進一步做好傳統表演藝術隊伍進社區交流發展, 讓群眾零距離接觸非遺, 感受人類文化的多樣性, 感受傳統民俗活動的魅力, 6月11日—16日, 我區將陸續開展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中國傳統表演藝術(社區)展演暨2017年錦江區文化惠民演出活動。

6月11日, 本次展演在督院街街道濱江路社區進行了首演。 演出現場, 人氣爆棚, 氣氛熱烈。 歌曲《成都糖畫》甜美、婉轉, 一句句俏皮、地道的唱詞和旋律, 帶領居民一起領略了糖畫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無窮魅力;川劇變臉高潮迭起、精彩紛呈, 一次次快速而神奇的變臉引得現場掌聲、歡呼聲連連;西藏的芒康弦子舞, 灑脫、歡騰, 帶來了與漢族舞蹈全然不同的異域風情和視覺體驗;還有空竹以及四川清音等極具地方特色的傳統節目表演, 清新、雅致, 讓人如沐春風, 獲得了身心的愉悅和享受。

據瞭解, 在接下來的幾天中,

本次活動還將攜手廣東的南獅舞、重慶的重慶號子、寧夏的花兒以及黑龍江的鄂倫春族贊達仁等不同地域的文化節目, 分別走進錦江區10個社區, 為居民們獻上一場場精彩的文化盛宴。

回眸絲綢之路

探究“一帶一路”建設

結合“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這一非遺節主題, 6月11日上午, 在錦江區太古裡方所書店舉行了一場以“絲綢之路與中國和世界”為主題的作者分享會。 我國歷史地理學家、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作為主講人, 從絲綢之路出發, 帶領大家回眸歷史, 為大家講述了中國絲綢之路的成因、地理背景, 並探究了它於今日社會的啟示。

“歷史上中國沒有主動地利用絲綢之路, 也很少從絲綢之路貿易中獲得利益, 在這條路上經商的主要是今天的中亞、波斯和阿拉伯商人。 今天要建設‘一帶一路’,肯定不是歷史上的絲綢之路了,要堅持互通互補互利、實現共贏。‘一帶一路’能不能建成,關鍵是能不能形成利益共同體。如果最終能形成命運共同體,那麼它才是真正的鞏固。”面對當下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理念,葛劍雄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詮釋。

同時他還談到,“一帶一路”不是絲綢之路的簡單延續或重建,而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絲綢之路留給我們既有經驗,也有教訓,瞭解這些,才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不斷創新。

分享會上,葛劍雄妙語連珠,見解獨到,圍繞“一帶一路”拋出的一個個觀點新穎而獨特,不覺讓人眼前一亮,在經過其深入淺出的分析後又讓人豁然開朗,拍手稱讚。在提問環節,葛劍雄更是耐心回答了讀者的每一個問題,讓人受益匪淺。

“聽了葛教授的分享,讓我對幾千年前的絲綢之路和當下的‘一帶一路’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對我國國情也有了更全面的認識,而這些都是和我們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位讀者聽完分享會後頗有感觸地說道。(王嵐/文)

今天要建設‘一帶一路’,肯定不是歷史上的絲綢之路了,要堅持互通互補互利、實現共贏。‘一帶一路’能不能建成,關鍵是能不能形成利益共同體。如果最終能形成命運共同體,那麼它才是真正的鞏固。”面對當下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理念,葛劍雄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詮釋。

同時他還談到,“一帶一路”不是絲綢之路的簡單延續或重建,而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絲綢之路留給我們既有經驗,也有教訓,瞭解這些,才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不斷創新。

分享會上,葛劍雄妙語連珠,見解獨到,圍繞“一帶一路”拋出的一個個觀點新穎而獨特,不覺讓人眼前一亮,在經過其深入淺出的分析後又讓人豁然開朗,拍手稱讚。在提問環節,葛劍雄更是耐心回答了讀者的每一個問題,讓人受益匪淺。

“聽了葛教授的分享,讓我對幾千年前的絲綢之路和當下的‘一帶一路’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對我國國情也有了更全面的認識,而這些都是和我們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位讀者聽完分享會後頗有感觸地說道。(王嵐/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