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中國水污染治理初見成效 重點城市年內地表水質將明顯改善

國際線上報導:記者20日從中國環境保護部獲悉, 目前, 中國水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超過九成地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 中國計畫今年年內重點城市地表水質明顯改善。

中國政府在2015年4月發佈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畫》(簡稱《水十條》)。 該計畫實施兩年來, 中國的水環境有了一定改善。 統計資料顯示, 去年, 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中, I到III類水質斷面占比達到67.8%, 同比增加1.8個百分點。 劣V類水體斷面占比8.6%, 同比減少了1.1個百分點。 超過93%的地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 近八成五的地下水水源地水質達標。 環保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透露,

《水十條》確定的年度目標基本完成。

不過, 他也坦言, 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問題依然十分突出, 中國水環境品質狀況不容樂觀。 2016年, 25個國控斷面未達到年度Ⅰ-Ⅲ類水質目標要求, 新增22個劣Ⅴ類斷面。 水質改善不平衡, 少數地方水環境品質出現反彈。 張波介紹, 環保部將加強規範和執法監督:“首先就是要把保護區的紅線畫出來, 絕對不允許再出現新的污染企業尤其是重污染企業落地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情況。 個別地方如果發現飲用水源地確實有問題, 當地政府一定要有底線思維, 要不督促企業搬家進行整治, 要不置換新的水源, 不能在這個問題上猶豫不決,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也會做好監督工作。 ”

與此同時,

黑臭水體的整治也是《水十條》確定的一項重點內容。 張波介紹, 截至目前, 全國224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共排查確認黑臭水體2000多個, 其中三成五已完成整治。 按照計畫, 在今年年底前, 中國的主要城市將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張波說:“加強監測, 督導制定水體達標方案, 科學提煉專案, 這是一個手段。 利用中央環保督察來進行督導, 這是第二個手段。 利用衛星和公眾參與來進行黑臭水體的監督, 這是第三個手段。 通過這幾個手段跟有關部門抓好這個工作。 但是這項工作可以說依然艱巨。 ”

為做好監督工作, 環保部建立了水污染防治綜合督導機制, 逐月分析全國水環境形勢, 逐季調度通報《水十條》落實進展情況, 及時識別工作滯後地區和突出環境問題。

環保部還出重拳依法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張波表示, 希望調動各方力量, 共同做好水污染整治工作:“我們現在的模式每月進行水環境形勢分析, 反彈的會給地方一個預警函、通報。 如果一個季度沒有改, 在反彈, 甚至比較嚴重, 環保部就要採取措施, 通報、約談、限批綜合性措施。 我也希望各地也要像環保部一樣建立水環境形勢分析的制度, 識別工作滯後的地區, 只有這樣才能及時鎖定和及時採取措施。 同時把公眾發動起來, 加強公眾監督參與, 我相信《水十條》確定了的目標和任務一定能夠如期實現。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