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老人下鄉撿漏,一萬元買只木碗,過世多年真相大白,朋友羞愧落淚

老劉和老牛是一對歡喜冤家, 別看一大把年紀了卻見面就掐, 抬杠拌嘴成了家常便飯。 不過最近老牛卻對老劉畢恭畢敬, 言聽計從。


退了休, 老牛忽然喜歡上了古董收藏, 而老劉在這方面起步早, 是個行家, 自然成了他的老師。

閑著沒事, 老劉就帶著老牛在舊貨市場轉悠淘寶。 舊貨市場裡沒多少真寶貝, 時間一長, 老牛有點煩了, 強烈要求去鄉下撿漏。

老劉哼了一聲:“現在的鄉下不比從前, 人們都精了, 有好寶貝不會輕易出手的。 再說鄉下早被過完篩子, 又過了籮, 哪還有寶貝?”

“你就是留一手!上個月你跑了趟鄉下, 抱回個瓷瓶, 你當我不曉得?”這話還真不假。 老劉在一個農戶家裡發現了一個瓷瓶, 瓷瓶是清代官窯的, 卻被當作花盆種上了花。 老劉不動聲色, 假裝喜歡花, 結果花了二百塊錢給買了下來。

老劉沒了轍, 尋思了一下, 應承下來, 說那就去“金子溝”。

“金子溝”老牛還真不陌生, 他二姨就是那地方的。 早些年, 鄉下日子難, 幾個表弟常來城裡“騷擾”他。 後來他們生活好了, 再加上二姨也去世了, 也就少了往來。 金子溝聽起來挺美, 其實是大山深處的一個小村, 交通極不便利。 山路十八彎, 拐來拐去, 老劉和老牛進了村。

老牛道:“我有親戚是這裡的, 今天讓他們好好招待咱。 ”

老劉一擺手:“淘寶這營生靠得是一哄, 二蒙, 三忽悠……有親戚撂不下臉。 ”

老牛一聽也對, 便跟著老劉東串西串, 也算收到了一些寶貝, 像小人書啦, 像章啦……足足有小半袋。

老劉拎著袋子發起了牢騷:“我說你別整這些小兒科, 收個大件, 也不虛此行。 ”老劉沒理他, 徑直走到一戶人家門前。 門前的石頭墩子上坐著一位老漢。

老劉問道:“跟您打聽一下, 徐家義他家現在住哪啊?”老漢指點了一下方位。 老劉道謝後, 決定馬上去徐家。

老牛有點不解:“剛才你不讓我找親戚, 你咋找呢?”

老劉神秘一笑:“不是我親戚。 徐家義破四舊的時候是這個村的革委會主任, 這個你懂的。 ”

老牛一聽像想起什麼來似的, 點了點頭:“我說你咋想到要來這個村呢?想當年……”

老劉“噓”了一聲:“低調。 快走。 ”

徐家坐落在村子的後身, 三間土坯房, 一個籬笆院。 老劉推門進到院子裡喊道:“請問有人嗎?”屋裡有人搭了聲, 隨即走出一位中年婦女。 婦女打量著老劉和老牛問他們是幹什麼的。

老劉也打量起這個院子來:“我找徐家義徐主任。 ”

婦女歎了口氣:“我公公走了五六年了。 ”

老劉問:“你是這家的兒媳婦?那徐大娘呢?”

婦女朝屋裡一努嘴:“炕上。 癱了兩年了, 剛給伺候睡著了。 小點聲, 別給吵醒了。 ”

老劉壓低聲音說:“我們是城裡的, 來村上收古董。 你們家有嗎?”

婦女茫然地問:“啥?古董?沒那好東西。 要有那東西我家早住大瓦房了。 一年到頭累死累活, 都不夠還醫藥費的。 ”

老劉仍然不死心:“你要是同意我自個瞅瞅行唄?”

婦女倒挺爽快:“隨便。 就幾間破房爛屋……對了, 堂屋有張八仙桌有年頭了, 會不會是古董啊?”

老劉和老牛一對眼便跟著婦女來到了堂屋。 堂屋靠北牆立著一張八仙桌, 不過桌子還剩下三條腿, 缺的那一條用磚頭支著。 桌子上擺著祖先牌位, 原來是一張供桌。 老牛來到近前, 敲敲桌面, 搬搬桌腿, 還把腦袋探到了桌子下面。 老劉只是掃了桌子一眼,

就把目光定在了桌子上的那只香爐碗上。 香爐碗還真是一隻碗。 碗裡盛著半碗麥麩, 裡面有一些熄滅的香頭。

老劉指著碗說:“這個我可以拿起來看看嗎?”婦女點點頭。 老劉來到灶膛前, 倒掉麥麩, 取出手帕, 裡裡外外把碗擦乾淨, 舉到眼前, 眯著眼端詳了一番開口道:“賣不?我出一萬, 成交。 ”

婦女一時沒醒過味來。

老劉不由分說把錢掏了出來, 開始數道:“一千, 兩千……八千……老牛, 把你的錢借我兩千, 我帶的不夠。 ”老牛不敢怠慢掏錢給老劉。

出了村, 老牛喊道:“停, 停!走那麼急幹啥?怕人家反悔追來啊。 把寶貝拿出來, 讓我看看, 告訴你, 我也是投資人。 ”

老劉站下身道:“提前聲明, 袋子裡的東西都歸你也沒問題。 但這個碗是我的, 你的錢,回到家一分不少的還給你。”

老牛眼珠一轉:“我就想長長見識,瞅兩眼也給你瞅不壞。要不我這就回徐主任家,把我那兩千塊錢要回來!”

這一招還真靈,老劉松了口,只好從懷裡把碗掏了出來。老牛眼快手疾一把就給奪了過去。碗是木頭碗,黑乎乎的,樣式跟普通的飯碗沒什麼兩樣。

老牛在手裡上下掂量著:“除了分量頭不輕外,我咋就看不出它哪兒值那麼多錢呢?”

老劉一本正經道:“知道這是什麼木頭嗎?紫檀!純金打造的也抵不過它。”老牛認真查看起來,但是看了半天也沒看不出個子午卯酉,覺得自己太外行了。老劉得意起來,心說,以前在一塊的時候,老牛就嘴不饒味,非要搶個上風頭,現在正好借機壓壓他的氣勢,於是不緊不慢地道:“今天我不收學費教你點真本事。小葉紫檀為紅木中的精品。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小葉紫檀木直徑僅為二十釐米左右,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小葉紫檀乃帝王之木,是宮廷御用之首選,被世人稱為木中之王。現如今紫檀的貨源越來越少,它的價格也是越來越高……這只碗是整塊的木頭摳成的。你說珍貴不珍貴!”

老牛真被震住了,越看越覺得這只碗不一般,看著看著,他突然有了新發現:“有字,有字!”老劉也湊過來,碗底上模糊地刻著一行字,不過有些字徹底看不出來了,能看清的只有兩個字:六一。

老牛疑惑地道:“六一……六一兒童節……那這只碗就不算古董……我說,你是不是打眼了?”

老劉一看剛建立起來的威信轉眼就要垮塌,立馬瞪起了眼珠子:“胡說八道。六一就是兒童節啊?沒文化真可怕。”老牛也不示弱,連連追問。

老劉晃了一下腦袋:“北宋大文豪歐陽修知道嗎?歐陽修曾自言:集古錄一千卷,藏書一萬卷,有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一翁老於其間。故自號六一居士。這只碗就是歐陽修的!你給我拿過來吧!”老牛慌忙躲閃,一個勁地央求再多看一會。老劉不好再說什麼,一起打道回府。

進了城,二人分手各回各家,老劉竟然隻字未提碗的事。老牛心裡樂了,老劉一定是馬上拿不出錢來,特意把碗先押在自己這裡的。

不料,分手的第三天,老劉的兒子打來了電話,老劉出車禍了,沒搶救過來……

參加完喪禮,老劉的兒子喊住老牛:“牛叔,您是我爸最好的朋友……我爸臨終就念叨一個事……他說欠您兩千塊錢……我這就去取。”

一番推讓,老牛接下了錢。

老牛心裡不是滋味:“那好,錢我收下……趕明天……”

小劉繼續說道:“我媽傷心過度,我計畫明天把她送到鄉下舅舅家。”

回到家,老牛取出那只木碗,捧在手裡好似有一萬斤。老牛尋思:看來,老劉沒有來得及把碗的事跟兒子交代,但是還錢怎麼沒忘呢?或者是都交代了,小劉一時沒顧上……老牛忐忑不安一夜沒睡著覺,最後,拿定主意,有什麼事等小劉從鄉下回來再說。等了一個月也沒見到小劉登門,老牛從側面一打聽,原來小劉回來後又被公司派到了國外。老牛懸著的一顆心稍稍穩妥了些。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半年就過去了,小劉可能已經回了國,但是從沒來找過老牛。老牛也故意不去聯繫小劉。又過了些日子,老牛專門買了一隻錦盒,把碗放在裡面,鎖到了箱子裡,寶貝真正姓了“牛”。

這天一大早,老牛剛剛起床,兒子小牛和兒媳連門也沒敲就闖了進來。

沒等老牛張口,小牛便問道:“咱家那只宋朝的碗還在嗎?”

老牛怒起來:“老子還沒死,你就來算計?”

小牛惱了:“爹,我聽說你把那只碗送到古董行估價了。你有所不知,這一行裡面的黑幕太多了。古董行為了騙你的錢,故意把假的說成真的,這樣你才會心甘情願地掏腰包啊。”

老牛不信。他前段日子還真去了古董行,付了1000元鑒定費,老闆給老牛的古董碗估價50萬!老牛一聽當下激動得不行。那老闆說如果要去參加拍賣,價格能上百萬,只是要先付一筆數目可觀的保證金。老牛正為這保證金犯愁呢。

小牛:“爹,您可千萬別上當啊!我有個哥們正巧在那家古董行辦事,他讓我一定要勸住你啊!”

老牛:“你小子有那麼好心?你惦記我的寶貝可好長時間啦。”

小牛一時語塞。他和媳婦確實勸過老牛把古董碗變現,可現在他倆確實是替父親擔心。新聞裡揭秘的關於拍賣行的騙局,那可是活生生的教訓啊!

兒媳緩和口氣說:“爹,這樣吧。咱們市電視臺有檔節目叫‘鑒寶’,你把碗拿過去請專家給看一看,結果不就清楚了?”

老牛心疼那一大筆保證金,認為兒媳這個辦法可行。

一個月後,電視臺有了消息,讓老牛他們帶著寶貝去參加節目。節目是現場直播。老牛手捧錦盒還真挺緊張。

專家說話了:“老先生,請您介紹一下寶貝的來歷。”老牛一五一十把尋寶的過程講了出來,不過他略去了老劉。

專家點點頭,然後取出木碗看了片刻笑道:“老先生,剛才說花了一萬?我看您沒多花錢。”

老牛心裡撲騰一下:“怎麼說?這是真的?”

專家面帶笑容:“我是說您交的學費還不算太貴。這件東西在行裡就叫‘出門假’。為什麼呢?首先材料它就不是紫檀,可能是材質硬的一些雜木;再有後面‘六一’二字也證明不了是歐陽修,字跡也顯粗糙……不過這確實是整塊木頭摳成的,能摳得如此圓整,也算不容易,還是有點技術的……”

後面專家再說什麼,老牛一個字也聽不到了……

老牛病了。B超,CT,核磁共振……也沒檢查出病症所在。在醫院住了幾天老牛執意回家。老牛前腳進家,後腳就來了客人。客人正是多年沒來往的金子溝的大表弟。表弟還帶來了一個中年漢子。中年漢子自我介紹說是徐家義的兒子。

表弟直爽,說道:“你那只碗就是從他家買去的吧?徐家侄子跟我說,你前腳走,老太太便醒了,問清緣由後急了。她說碗是村裡的木匠陳六一做的,值不了一萬!她讓兒媳婦出門去追,決意把錢還給你們……沒追到。”

徐家漢子介面道:“我娘把媳婦訓斥了一頓,怪她貪心。最後老人家放出話,說不把錢還回去,就不讓我們兩口子百年後進祖墳……這錢我們一直放著,多難都沒動過一分。對了,這是那一萬塊錢,您過過數。”

老牛愣了好一會兒,長籲一口氣道:“這錢我不能要。因為我不是真正買碗的人。”

表弟“咦”了一聲:“我們看電視了,村裡有好幾個人把你認出來了,你買過人家的小人書啥的。”

老牛擺擺手:“我說不是我,就不是我。小牛你把電話給我,我看看你劉叔家的座機還打得通嗎?如果打不通你就跑一趟,去把小劉找來。”

電話通了,接聽的是老劉的老伴。

老牛也不兜彎子:“嫂子,我是老牛。我和劉哥曾經去了一趟鄉下金子溝,你還記得這事嗎?”

老劉的老伴“嗯”了兩聲,仿佛想了起來,答道:“對,有這事。那回他一回家就跟我講了……那個村是老劉當年下鄉插隊的村,雖說只待了三個月,但老徐家真不錯,對老劉有恩哪……老劉記在心上,一直想著報答,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有……那天看徐家日子艱難,又怕人家不肯接受,就故意花一萬塊錢買了一隻普通的木頭碗……老牛啊,提這些幹啥?”

老牛的手機“吧嗒”一聲摔到了地上,兩行老淚泉湧而出……小剛

你的錢,回到家一分不少的還給你。”

老牛眼珠一轉:“我就想長長見識,瞅兩眼也給你瞅不壞。要不我這就回徐主任家,把我那兩千塊錢要回來!”

這一招還真靈,老劉松了口,只好從懷裡把碗掏了出來。老牛眼快手疾一把就給奪了過去。碗是木頭碗,黑乎乎的,樣式跟普通的飯碗沒什麼兩樣。

老牛在手裡上下掂量著:“除了分量頭不輕外,我咋就看不出它哪兒值那麼多錢呢?”

老劉一本正經道:“知道這是什麼木頭嗎?紫檀!純金打造的也抵不過它。”老牛認真查看起來,但是看了半天也沒看不出個子午卯酉,覺得自己太外行了。老劉得意起來,心說,以前在一塊的時候,老牛就嘴不饒味,非要搶個上風頭,現在正好借機壓壓他的氣勢,於是不緊不慢地道:“今天我不收學費教你點真本事。小葉紫檀為紅木中的精品。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小葉紫檀木直徑僅為二十釐米左右,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小葉紫檀乃帝王之木,是宮廷御用之首選,被世人稱為木中之王。現如今紫檀的貨源越來越少,它的價格也是越來越高……這只碗是整塊的木頭摳成的。你說珍貴不珍貴!”

老牛真被震住了,越看越覺得這只碗不一般,看著看著,他突然有了新發現:“有字,有字!”老劉也湊過來,碗底上模糊地刻著一行字,不過有些字徹底看不出來了,能看清的只有兩個字:六一。

老牛疑惑地道:“六一……六一兒童節……那這只碗就不算古董……我說,你是不是打眼了?”

老劉一看剛建立起來的威信轉眼就要垮塌,立馬瞪起了眼珠子:“胡說八道。六一就是兒童節啊?沒文化真可怕。”老牛也不示弱,連連追問。

老劉晃了一下腦袋:“北宋大文豪歐陽修知道嗎?歐陽修曾自言:集古錄一千卷,藏書一萬卷,有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一翁老於其間。故自號六一居士。這只碗就是歐陽修的!你給我拿過來吧!”老牛慌忙躲閃,一個勁地央求再多看一會。老劉不好再說什麼,一起打道回府。

進了城,二人分手各回各家,老劉竟然隻字未提碗的事。老牛心裡樂了,老劉一定是馬上拿不出錢來,特意把碗先押在自己這裡的。

不料,分手的第三天,老劉的兒子打來了電話,老劉出車禍了,沒搶救過來……

參加完喪禮,老劉的兒子喊住老牛:“牛叔,您是我爸最好的朋友……我爸臨終就念叨一個事……他說欠您兩千塊錢……我這就去取。”

一番推讓,老牛接下了錢。

老牛心裡不是滋味:“那好,錢我收下……趕明天……”

小劉繼續說道:“我媽傷心過度,我計畫明天把她送到鄉下舅舅家。”

回到家,老牛取出那只木碗,捧在手裡好似有一萬斤。老牛尋思:看來,老劉沒有來得及把碗的事跟兒子交代,但是還錢怎麼沒忘呢?或者是都交代了,小劉一時沒顧上……老牛忐忑不安一夜沒睡著覺,最後,拿定主意,有什麼事等小劉從鄉下回來再說。等了一個月也沒見到小劉登門,老牛從側面一打聽,原來小劉回來後又被公司派到了國外。老牛懸著的一顆心稍稍穩妥了些。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半年就過去了,小劉可能已經回了國,但是從沒來找過老牛。老牛也故意不去聯繫小劉。又過了些日子,老牛專門買了一隻錦盒,把碗放在裡面,鎖到了箱子裡,寶貝真正姓了“牛”。

這天一大早,老牛剛剛起床,兒子小牛和兒媳連門也沒敲就闖了進來。

沒等老牛張口,小牛便問道:“咱家那只宋朝的碗還在嗎?”

老牛怒起來:“老子還沒死,你就來算計?”

小牛惱了:“爹,我聽說你把那只碗送到古董行估價了。你有所不知,這一行裡面的黑幕太多了。古董行為了騙你的錢,故意把假的說成真的,這樣你才會心甘情願地掏腰包啊。”

老牛不信。他前段日子還真去了古董行,付了1000元鑒定費,老闆給老牛的古董碗估價50萬!老牛一聽當下激動得不行。那老闆說如果要去參加拍賣,價格能上百萬,只是要先付一筆數目可觀的保證金。老牛正為這保證金犯愁呢。

小牛:“爹,您可千萬別上當啊!我有個哥們正巧在那家古董行辦事,他讓我一定要勸住你啊!”

老牛:“你小子有那麼好心?你惦記我的寶貝可好長時間啦。”

小牛一時語塞。他和媳婦確實勸過老牛把古董碗變現,可現在他倆確實是替父親擔心。新聞裡揭秘的關於拍賣行的騙局,那可是活生生的教訓啊!

兒媳緩和口氣說:“爹,這樣吧。咱們市電視臺有檔節目叫‘鑒寶’,你把碗拿過去請專家給看一看,結果不就清楚了?”

老牛心疼那一大筆保證金,認為兒媳這個辦法可行。

一個月後,電視臺有了消息,讓老牛他們帶著寶貝去參加節目。節目是現場直播。老牛手捧錦盒還真挺緊張。

專家說話了:“老先生,請您介紹一下寶貝的來歷。”老牛一五一十把尋寶的過程講了出來,不過他略去了老劉。

專家點點頭,然後取出木碗看了片刻笑道:“老先生,剛才說花了一萬?我看您沒多花錢。”

老牛心裡撲騰一下:“怎麼說?這是真的?”

專家面帶笑容:“我是說您交的學費還不算太貴。這件東西在行裡就叫‘出門假’。為什麼呢?首先材料它就不是紫檀,可能是材質硬的一些雜木;再有後面‘六一’二字也證明不了是歐陽修,字跡也顯粗糙……不過這確實是整塊木頭摳成的,能摳得如此圓整,也算不容易,還是有點技術的……”

後面專家再說什麼,老牛一個字也聽不到了……

老牛病了。B超,CT,核磁共振……也沒檢查出病症所在。在醫院住了幾天老牛執意回家。老牛前腳進家,後腳就來了客人。客人正是多年沒來往的金子溝的大表弟。表弟還帶來了一個中年漢子。中年漢子自我介紹說是徐家義的兒子。

表弟直爽,說道:“你那只碗就是從他家買去的吧?徐家侄子跟我說,你前腳走,老太太便醒了,問清緣由後急了。她說碗是村裡的木匠陳六一做的,值不了一萬!她讓兒媳婦出門去追,決意把錢還給你們……沒追到。”

徐家漢子介面道:“我娘把媳婦訓斥了一頓,怪她貪心。最後老人家放出話,說不把錢還回去,就不讓我們兩口子百年後進祖墳……這錢我們一直放著,多難都沒動過一分。對了,這是那一萬塊錢,您過過數。”

老牛愣了好一會兒,長籲一口氣道:“這錢我不能要。因為我不是真正買碗的人。”

表弟“咦”了一聲:“我們看電視了,村裡有好幾個人把你認出來了,你買過人家的小人書啥的。”

老牛擺擺手:“我說不是我,就不是我。小牛你把電話給我,我看看你劉叔家的座機還打得通嗎?如果打不通你就跑一趟,去把小劉找來。”

電話通了,接聽的是老劉的老伴。

老牛也不兜彎子:“嫂子,我是老牛。我和劉哥曾經去了一趟鄉下金子溝,你還記得這事嗎?”

老劉的老伴“嗯”了兩聲,仿佛想了起來,答道:“對,有這事。那回他一回家就跟我講了……那個村是老劉當年下鄉插隊的村,雖說只待了三個月,但老徐家真不錯,對老劉有恩哪……老劉記在心上,一直想著報答,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有……那天看徐家日子艱難,又怕人家不肯接受,就故意花一萬塊錢買了一隻普通的木頭碗……老牛啊,提這些幹啥?”

老牛的手機“吧嗒”一聲摔到了地上,兩行老淚泉湧而出……小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