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人工智慧如何撬動“互聯網下半場”?並非全依仗技術

人工智慧或將成為撬動“互聯網下半場”的機會。 在近日召開的艾瑞集團2017年度高峰會議上, 人工智慧引發了與會者的期待。

獵豹移動CEO傅盛說,

去年的這個時候, 自己已經在思考互聯網的下一個機會了。 思考下一個機會與當時的危機有關。 傅盛說, 獵豹的收入曾經連續4年百分之百地增長, 增速卻在去年跌至20%。

傅盛說, 這是內外兩重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除了團隊自身認知升級有待提高外, 互聯網紅利結束的大環境讓全球範圍內競爭越來越激烈, 流量被瓜分掉, “互聯網變成一個穩固的基礎性行業”。 他把目前的競爭格局稱為“新常態”。

新常態何解?艾瑞諮詢主管合夥人霍禹, 把人工智慧視為撬動移動互聯網下半場的杠杆。 “企業也好, 個人也好, 在遇到技術變革的時候, 都有選擇的機會。 ”霍禹說, 互聯網的本質是通過技術改變使用者使用媒介的時間分配。

而這種分配選擇到去年上半年已經幾乎停滯了, 移動互聯網大局已定。 “除了掙扎和拼搏, 我們企業等待下一個能夠重新分配用戶時間的機會, 也許AI(人工智慧)就是這種手段”。

人工智慧究竟能給互聯網重新佈局注入怎樣的活力?

人工智慧平臺公司商湯科技CEO徐立說, 人工智慧的核心是演算法能力, 不論是下棋、無人駕駛還是高考, 都是幫助大家打開對未來想像的核心工具。 “人工智慧一夜變火了, 那一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大家公認的事情, 就是人工智慧開始識別物體”。

人工智慧進展到什麼程度了?徐立用3個階段來形容。 簡單來說, 第一階段, 人工智慧要靠人工指導, 人工智慧只是生產力工具, 正如當年的蒸汽機一樣,

沒有超越人, 難以獲得廣泛的行業應用。

而第二階段從2013年、2014年開始, 機器已經在諸多領域超越了人的水準, 領先的是人臉識別技術。 而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的跳躍, 依賴於核心演算法的突破以及打通應用場景迴圈等。 他把AlphaGo定義在第三階段的中間。

人工智慧技術應用高度依賴場景打通, 這幾乎是所有與會者的共同觀點。

霍禹說, 儘管AlphaGo等人工智慧讓演算法為人熟知, 但他認為, 演算法只有應用在場景上, 才能爆發出更大的商業價值。 他判斷, 未來一兩年, 在更多行業, 會有更多基於演算法的場景實踐。

霍禹用一個坐標系來預判AI可能落地的場景——AI節省的人類工時乘以單位工作裡人工使用的時間即是預期結餘值。

橫坐標是替代價值, 縱坐標是人的單位時間價值, AI介入比較成熟的市場的潛力, 通過延伸來體現。 交通、金融、醫療、物流倉儲、能源、旅遊等, 都已經成為AI競爭的主戰場。

正因為人工智慧發展不僅依靠技術進步, 這也讓戰局中原本以為分不到蛋糕的人重燃希望。 “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 曾經和許多不熟悉人工智慧領域的企業一樣, 眼睜睜地看著亞馬遜、騰訊、蘋果高速發展。

羅振宇說, 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價碼高得可怕, 小企業難以負擔。 眼看著要錯過這班車了。 後來, 他請教了很多人才逐漸放了心。 讓羅振宇放心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經驗證明, 開發程式門檻越來越低, 人才成本會下降。

更重要的是, 他相信, 人工智慧需要各領域的創業者,

尤其是“一些有奇思妙想的文科生”才能打開這些應用場景。 作為一個文科生創業者, 要追上這次機會, 就要看能不能找到特定產品和服務的精准定位, 借助技術來實現。 人工智慧並不是僅靠技術就能一馬當先。

事實上, 中國的廣闊市場和技術人才儲備, 也成為中國發展人工智慧的優勢。 徐立介紹, 近5年來, 人工智慧搜索的熱度, 中國遠超美國、加拿大和歐洲。 在去年美國白宮發佈的報告中, 中國人工智慧水準已經超越美國。

科大訊飛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江濤表示, 人工智慧的發展比想像得要快, 中國和美國已經走到世界的前列。 儘管江濤指出了人工智慧可能給人類帶來的麻煩——《科學》雜誌2016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到, 到了2045年,人工智慧會對全球就業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對中國、印度等人口大國。

但也有人認為,問題不在人工智慧,而在於許多人不斷重複,不去創新。霍禹說,“未來我們每個人最大的挑戰,將來自我們只會重複自己的工作,或者重複自己擅長的事情,因為這種重複,終有一天AI比你我做得更好。”

到了2045年,人工智慧會對全球就業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對中國、印度等人口大國。

但也有人認為,問題不在人工智慧,而在於許多人不斷重複,不去創新。霍禹說,“未來我們每個人最大的挑戰,將來自我們只會重複自己的工作,或者重複自己擅長的事情,因為這種重複,終有一天AI比你我做得更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