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首席司機”周家榮:精益求精 鍛造卓越

文/圖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張玲玲 實習記者 周婷

你知道一根小小的鋼絲繩有多大的用處嗎?

神舟十一號返回大氣層, 返回艙降落裝備打開, 但修正飛船降落姿態, 確保返回艙平穩著陸, 關鍵靠兩根約20米長的鋼絲繩連結;國內跨度最大的鋼桁加勁梁懸索橋——壩陵河大橋, 靠數十根鋼絲繩懸吊;我們日常乘坐的升降式電梯, 也要靠鋼絲繩曳引……

大到航空用繩、橋樑懸索, 小到電梯用繩, 鋼絲繩應用於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平凡的鋼繩承擔著不平凡的使命。

而這些被使用的鋼繩裡, 都有著一個人的“汗水”,

他就是貴州鋼繩(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二分廠二鋼繩車間股繩工段段長周家榮。

周家榮在車間生產線上

他是兢兢業業做事的工人

“不讓一根有瑕疵的鋼繩流入市場!”從業三十年來, 周家榮兢兢業業、恪盡職守, 用數十年如一日的勤勉, 踐行著自己的這個承諾。

周家榮在檢查產品品質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華技能大獎”、“國家級技能大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等這些不凡的榮譽, 是周家榮勤奮好學、善於鑽研、不斷進取的豐厚回報。

從小在鋼繩廠附近長大, 讓周家榮對鋼繩廠有一種天然的認同感和親切感。

“1987年成為鋼繩廠的一份子時, 我感覺找到了歸屬, 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 ”周家榮告訴記者。

從踏上崗位的那天起, 周家榮在師傅的指導下, 刻苦學習鋼絲繩生產技能, 短短三個月時間, 就掌握了鋼絲繩生產的關鍵和核心技術, 在同期進廠的職工中最先獨立上機操作, 成為一線技術骨幹。

由於技術出眾, 車間安排他先後參與了15個批次、累計36件特殊產品、重點產品、重要用途產品的生產, 經技術品質部門檢驗後全部合格。 值得驕傲的是, 這些產品被廣泛運用于虎門大橋、航太軍用、高層建築、英國布萊敦大橋等領域和專案中。

周家榮學習的腳步並沒有因此停住。 這些年, 他利用業餘時間參加了國家第四十職業技能鑒定所組織的鋼絲繩製造工種的高級工、技師等培訓,

並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技師資格證。

這麼多的榮譽和成績, 並沒有讓周家榮“飄飄然”。 在他看來:“榮譽只能代表過去, 我要做的是放下過去, 做好未來的工作。 ”

他是攻堅克難的“首席司機”

周家榮和他的徒弟們喜歡將鋼絲繩製造稱作熟練工種, 所以自稱“熟練工”。 這些“熟練工”們的工作夥伴, 既有卷絲機, 也有股繩機和鋼絲繩合成機。

周家榮在操作生產設備

由於每天都要熟練地操作卷取鋼絲, 撚制股繩, 合成鋼絲繩, 所以他們被人們親切地稱作“機車司機”。 而周家榮因為技術出色, 能嫺熟操作、維護、修理各種機器設備, 則被稱為“首席司機”。

在外行人看來, 一根鋼絲繩的生產應該很簡單, 沒什麼技術含量。 實際上, 鋼絲繩製造是精細活, 一根鋼絲繩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才能生產出來, 環環相扣, 要是有一個環節做不好或者出了差錯, 其中的影響不可估量。

“2003年, 在研製一種新型號鋼絲繩過程中, 我們在製作股繩時遇到了難題:穿好股‘芯’之後, 卻怎麼也穿不好外層鋼絲。我和班組裡的另外兩名工友,窮盡腦海裡的一切辦法,努力了一個班次共8個小時,卻未能取得任何進展。”周家榮的徒弟梅建強告訴記者,難題解決最後的希望到了師傅周家榮那兒。

“他沉默片刻,讓我們反向操作,即先穿外層鋼絲,再穿股‘芯’,一下子最後成功了!”10餘年之後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梅建強仍然有點激動。

三十年來,這樣的難題周家榮不知道攻克了多少……

他是傳道受業的大師

工匠精神,貴在傳承。周家榮常說:“一股鋼絲沒有多大的用處,很多鋼絲擰在一起成為鋼繩,能承擔上噸的重量。就像我們整個集團,一個人撐不起一個廠,但每一個崗位合在一起,對一個廠來說就是無窮的力量。”

他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從業三十年,實踐經驗豐富的周家榮,在工作的同時,也在把自己的所學所得,毫無保留地傳授於人。

這三十年,周家榮帶出了近百名徒弟。這些徒弟中,既有貴州省高技能人才,也有遵義市金牌工人,而更多的徒弟則活躍在鋼繩集團有限公司各個崗位,成為公司核心操作員工。

“我要把這種職業榮耀傳下去。”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周家榮的選擇是堅守——堅守鋼絲繩製造職業,堅守自己已經工作了30年的貴州鋼繩廠。

“鋼絲繩製造使我從一個農村孩子變成了國企職工,成為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我收穫了職業榮耀。”周家榮表示,無論是家庭,還是事業,他都離不開鋼繩廠,離不開鋼絲繩製造。他要把在廠裡獲得的職業技能與職業榮耀一直傳承下去。

卻怎麼也穿不好外層鋼絲。我和班組裡的另外兩名工友,窮盡腦海裡的一切辦法,努力了一個班次共8個小時,卻未能取得任何進展。”周家榮的徒弟梅建強告訴記者,難題解決最後的希望到了師傅周家榮那兒。

“他沉默片刻,讓我們反向操作,即先穿外層鋼絲,再穿股‘芯’,一下子最後成功了!”10餘年之後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梅建強仍然有點激動。

三十年來,這樣的難題周家榮不知道攻克了多少……

他是傳道受業的大師

工匠精神,貴在傳承。周家榮常說:“一股鋼絲沒有多大的用處,很多鋼絲擰在一起成為鋼繩,能承擔上噸的重量。就像我們整個集團,一個人撐不起一個廠,但每一個崗位合在一起,對一個廠來說就是無窮的力量。”

他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從業三十年,實踐經驗豐富的周家榮,在工作的同時,也在把自己的所學所得,毫無保留地傳授於人。

這三十年,周家榮帶出了近百名徒弟。這些徒弟中,既有貴州省高技能人才,也有遵義市金牌工人,而更多的徒弟則活躍在鋼繩集團有限公司各個崗位,成為公司核心操作員工。

“我要把這種職業榮耀傳下去。”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周家榮的選擇是堅守——堅守鋼絲繩製造職業,堅守自己已經工作了30年的貴州鋼繩廠。

“鋼絲繩製造使我從一個農村孩子變成了國企職工,成為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我收穫了職業榮耀。”周家榮表示,無論是家庭,還是事業,他都離不開鋼繩廠,離不開鋼絲繩製造。他要把在廠裡獲得的職業技能與職業榮耀一直傳承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