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作文想拿高分,它是最重要的一步

于老師說

作文拿高分最重要的一步是什麼呢?是審題。

什麼是審題?

審題, 是對題目的意義、範圍和要求的審定。 審題的過程, 就是確立文章體裁、題材、中心和寫作的過程。 這是作文的第一步, 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否則將會“失之毫釐, 謬以千里”, 後果不堪設想。 尤其是的時候, 考生容易搶時間, 臨場心裡又十分緊張, 所以冷靜審題顯得特別重要。

審題的具體任務, 就是通過對作文題目的思考和分析, 瞭解命題者的意圖, 弄清寫作對象、範圍和重點, 明確立意, 並確定文章的體裁, 因此, 作為作文第一步的審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文審題的準確與否, 就直接決定了文章品質的優劣、寫作的成敗。

想要完成審題, 要走好下面這三步(加粗藍色字標出)

第一步、辯明題型

常見的題型有:

1.命題作文

它的特點是命題者只出一個標題作為我們作文的依據。 它有時只是一個詞, 如“習慣”;有時是一個短語, 如“我的財富”;有時是一句話, 如“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標題之外, 一般還附一定的提示、要求。 這類命題作文的審題, 自然要把握題目的主要意義, 也要注意“提示”與“要求”。

2.材料作文

常見的材料作文有兩種類型:一是文字材料, 如寓言、典故、現實生活事件等;二是圖畫材料:一幅或多幅, 多為漫畫(諷刺)。 這類題目要求我們根據所給材料, 按提示中對於文體、篇幅等的要求自擬題目作文,

所擬的文章標題。 所寫文章的內容, 都必須同所給材料、提示有關聯。

3.話題作文

“話題”也是材料, 是寫作的中心。 題目是為了引出話題, 只是寫作的起點, 作文只要與題目引發的思想感受有關。 話題作文與材料作文最大的不同在思維方式上:前者呈輻射式, 後者呈扇形。 和一般的材料作文比較, 話題作文的審題更加寬鬆, 內容更加寬泛, 為寫作提供了極其廣闊的天地。

4.無主題命題作文

這種作文注重多元化, 注重話題作文與給材料作文的“雜交”型, 捨棄多年不變的AB關聯式, 作文主題不設限。 它要求我們從材料得到啟發, 聯想生活現象, 提煉出觀點來, 從無序的感覺中提純結構和情感及邏輯線索。

我們寫作時要弄清話題作文和給材料作文的寫作並且有由實寫到虛, 或由虛寫到實的能力。

第二步、審准題意

1.審准命題作文的題意

(1)從標題語法結構入手, 切入標題的深層

分析標題的語法結構, 以確定文字的主題與重點。 由於命題作文標題一般有詞語式、短語式和句子式, 因此可從語法結構人手來捕捉命題的意圖, 確定自己的思維走向。

如《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 主謂結構, 主語“近墨者”究竟是不是“黑”?是不是能夠被染黑?起決定作用的不在別的, 而在“近墨者”本人。 這樣分析, 文章的要點就顯豁了;《堅韌——我追求的品格》, 主謂結構句, 什麼是我追求的品格?“堅韌”。 “我的追求”限制了寫作範圍, 是“我”的追求, 而不是“別人”的追求。

(2)分析標題詞語的內涵、外延以及詞語間的邏輯關係

我們知道, 詞語有本義月申義和比喻義, 有時還有臨時語義(在不同語言環境中, 產生的臨時義)。 審題時, 要確定好標題詞語的內涵與外延, 才能體現出“思維的準確性”。 另外還要正確分析詞語間邏輯關係。

2.審准材料作文的題意

(1)分清類型, 掌握含義的“分析法”

材料作文的材料有文字材料與圖畫材料。 文字材料可分為兩類:一類對材料本身所述事實闡明看法, 叫事例型;一類對材料所影射十喻的現象展開議論, 叫比喻型。 前者的材料是事例, 在本來含意的基礎上予以擴大與深人;後者的材料是媒介, 是喻體在喻體基礎上挖掘其比喻義。 漫畫材料一般都屬於比喻型,

它往往用誇張、幽默、諷刺的手法反映現實, 寫作時, 應把它的比喻義找出來, 而不應“就畫論畫”。

(2)推敲詞句, 找出材料的“突破口”

抓住材料中能夠揭示內容的關鍵字句反復推敲;這些詞句是材料中的“眼”。 如果要我們根據下面材料寫一篇議論文, 怎麼審題?

如作文話題“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 就要弄清其中涉及的幾個概念的含義:“感情親疏”指人與人之間情感的親密程度, 理解為“感情衝動”、“感情波動”、“感情交流”都是錯誤的;“對事物的認知”即對客觀事物作出認識判斷, 理解為“決定”、“事實”、“認同”也是錯誤的。

(3)求同尋異, 抓住材料的“關聯點”

這主要是指提供多則材料的文題。 材料一多, 材料之間必然存在著各種不同的關係。 我們在審題時,一定要學會辯證思維,從現象到本質地深人分析,抓住多則材料間的“關聯點”。根據材料的性質,現在介紹“求同法”和“求異法”。

求同法:提供的幾項材料在形式、內容上雖不相同,但在內涵上有共同性,相通性。審題時,就是要找出材料間的共同點。如下面一組材料:

李時珍經過27年的調查研究,寫成《本草綱目訓埃文利希發明六零六藥物,失敗了605次;巴甫洛夫研究條件反射 30年,才寫出了《大腦兩半球機能講義孔馬克思用14年時間才寫成《資本論入愛迪生發明電燈也經歷了數百次失敗。

材料分別列舉了五個人的五件事,相對獨立,各不相同。但相互間都存在著共性一偉人之所以能夠取得偉大的成就,是因為他們都能認准目標後就堅持不懈,長期奮鬥,不怕失敗。這個共性就是材料的中心內涵,也就是我們要歸納的中心論點。

求異法:如果幾項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那麼在審題時,首先要找出正反材料 之間的對立點,從正反材料的對比中得到啟發,提煉觀點。

看下面兩則材料:

A.近來者赤,近墨者黑。B.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漣而不妖。

這兩則材料的觀點是對立的。材料A說明環境可以改變人的思想品質,強調客觀環境對人的巨大影響,材料B說明人即使處在污濁的環境,也能不受污染,形成並保持高尚的思想品德,強調的是人的主觀能動性。在找它們的“關聯點”時兩方都要注意到。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看出,這兩則材料雖然是對立的,但又是統一的。即都是說人或事物與所處環境的關係。

3.審准話題作文的題意

有相當多的考生在寫作中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偏題現象,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考生對話題作文內在和外在的特徵缺乏清楚、準確和全面的認識,尤其是對”提示語”的審視這一環節重視得不夠。

話題作文審讀材料、理解題意要講究一定的方法。

(1)研讀材料,熟悉材料所反映的現象、原理(道理)。

(2)領會要求,明確作文範圍。

(3)聯想分析,從話題到立意。方法是:由此及彼,從現象上展開聯想;由表及裡,從道理上弄清內涵。

(4)擬定一句話,把它作為文章的中心,使之成為文章的亮點。

統觀學生作文,我們發現許多人都不會用一句話表達自己對文章中心的概括。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弄清文章要寫什麼,下筆之前心中沒譜,本來就是在學習寫文章,卻還要提筆就寫,一氣呵成,自然就不能寫出好文章。

其實,不管是名家還是什麼人,他們在寫文章時心裡都有一個明確的意思,即明確的中心觀點,有的乾脆在文章中設計了直接表達中心觀點的句子。可是,我們有的同學不習慣或不會在文章中設計表達中心觀點(或意思)的句子;有的則是心存片面認識,以為直接設計表達中心的句子就是欠含蓄,就是缺乏技巧。

殊不知,作文所要求的恰恰在這方面。閱卷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而且又有時間限制,快速閱讀判分是閱卷老師的基本功。含蓄的作文需要老師反復揣摩體會,當然費時費力,這與閱卷的時間短、效率高相矛盾。

因此,作文要求考生必須在文章裡恰當設計表達中心的句子,並將其放在文章的顯眼位置。設計表達中心的句子,要從材料及話題要求出發,運用其中包含的道理,聯繫生活實際,得出一個帶有一定生活指導意義(或哲理)的判斷,這個判斷就是中心思想或中心觀點。考察每篇優秀作文,它們都運用了不同的判斷,所不同的是,表達這個判斷的句子因文體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形式。一般地說,議論性文體的中心句就是一個判斷句,記敘性文體的中心則是一個議論抒情味很濃的句子,無非這兩種。至於怎樣具體表述,要因人而異,因文而異,甚至因語言環境而有所不同。

4.無主題命題作文

無主題命題作文的要求儘管相當寬泛,但是並非沒有限制,我們要寫出“符合題意”的作文,就一定要認真審題,通過審題來確定材料所要求的內容範圍,確定文章內容的重點。作文的審題一般包括:審清話題材料、分析限制條件、把握寫作要求、明確寫作主旨四個方面。另外,“自選文體”並不等於不要文體,更不意味著考生可以隨心所欲地寫“四不像”的文章。考生如果選定了寫議論文就要寫得像議論文,符合議論文的文體特點;如果選定了寫散文就要像散文,符合散文的文體特點。

無主題命題作文在審題時應兼顧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的相關方法。

第三步、確立文體

確立文體的時候,要注意兩點:

第一,你所擁有的材料用什麼表達方式來體現主旨更合適。

第二,你擅長寫什麼文體。總之要綜合考慮,揚長避短,發揮特長。

審題時要突破的第四步是要做到釋文、探幽和明旨三方面相輔相成。

作文的審題要求寫作者在審題過程中要做到釋文、探幽和明旨三方面相輔相成。

釋文,應先知學詞的本義,再掌握它的引申義和比喻義,唯有透徹地理解題意,才能保證審題的準確無誤。

探幽,在看懂題目字面義的同時,還要透視其隱含義,把握題目深刻的思想內涵。

明旨,寫看材料作文,關鍵是把握材料的主旨,既接受材料的限制,又從中得到啟示。

若寫話題作文或無主題命題作文(一般不規定主旨)應細讀話題文字,明確寫作範圍,確定中心和體裁,然後“大題小作”。須知,話題作文審題中的“定向”是十分重要的環節。

要具備這三方面的真功夫,關鍵在於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水準和理解分析能力。

簡單說來在考場上,審題技法主要有三:

技法一,先切後截。於材料中尋得一個切人的口子,以獲得一個截面;或者說找到一個寫作的角度,將作文的範圍加以縮小或限制。不泛泛而談,單刀直人,放縱情思以自由馳騁。

技法二,先比後取。根據命題要求擬出兩套作文的方案,再比較其優劣,以更吻合命題意圖為原則來決定其中應該保留的方案。這樣看似費時些,但如果平時有意加強了取捨的訓練,臨考就能得心應手。

技法三,先扣後提。開篇即扣住材料給出的作文立意,不旁逸斜出。在此基礎上,審題應學會高人一籌,使自己的思想更深刻些。

小尾

相信你已經大致學會了審題的技巧,接下來就要找作文題目來訓練了。

我們在審題時,一定要學會辯證思維,從現象到本質地深人分析,抓住多則材料間的“關聯點”。根據材料的性質,現在介紹“求同法”和“求異法”。

求同法:提供的幾項材料在形式、內容上雖不相同,但在內涵上有共同性,相通性。審題時,就是要找出材料間的共同點。如下面一組材料:

李時珍經過27年的調查研究,寫成《本草綱目訓埃文利希發明六零六藥物,失敗了605次;巴甫洛夫研究條件反射 30年,才寫出了《大腦兩半球機能講義孔馬克思用14年時間才寫成《資本論入愛迪生發明電燈也經歷了數百次失敗。

材料分別列舉了五個人的五件事,相對獨立,各不相同。但相互間都存在著共性一偉人之所以能夠取得偉大的成就,是因為他們都能認准目標後就堅持不懈,長期奮鬥,不怕失敗。這個共性就是材料的中心內涵,也就是我們要歸納的中心論點。

求異法:如果幾項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那麼在審題時,首先要找出正反材料 之間的對立點,從正反材料的對比中得到啟發,提煉觀點。

看下面兩則材料:

A.近來者赤,近墨者黑。B.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漣而不妖。

這兩則材料的觀點是對立的。材料A說明環境可以改變人的思想品質,強調客觀環境對人的巨大影響,材料B說明人即使處在污濁的環境,也能不受污染,形成並保持高尚的思想品德,強調的是人的主觀能動性。在找它們的“關聯點”時兩方都要注意到。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看出,這兩則材料雖然是對立的,但又是統一的。即都是說人或事物與所處環境的關係。

3.審准話題作文的題意

有相當多的考生在寫作中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偏題現象,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考生對話題作文內在和外在的特徵缺乏清楚、準確和全面的認識,尤其是對”提示語”的審視這一環節重視得不夠。

話題作文審讀材料、理解題意要講究一定的方法。

(1)研讀材料,熟悉材料所反映的現象、原理(道理)。

(2)領會要求,明確作文範圍。

(3)聯想分析,從話題到立意。方法是:由此及彼,從現象上展開聯想;由表及裡,從道理上弄清內涵。

(4)擬定一句話,把它作為文章的中心,使之成為文章的亮點。

統觀學生作文,我們發現許多人都不會用一句話表達自己對文章中心的概括。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弄清文章要寫什麼,下筆之前心中沒譜,本來就是在學習寫文章,卻還要提筆就寫,一氣呵成,自然就不能寫出好文章。

其實,不管是名家還是什麼人,他們在寫文章時心裡都有一個明確的意思,即明確的中心觀點,有的乾脆在文章中設計了直接表達中心觀點的句子。可是,我們有的同學不習慣或不會在文章中設計表達中心觀點(或意思)的句子;有的則是心存片面認識,以為直接設計表達中心的句子就是欠含蓄,就是缺乏技巧。

殊不知,作文所要求的恰恰在這方面。閱卷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而且又有時間限制,快速閱讀判分是閱卷老師的基本功。含蓄的作文需要老師反復揣摩體會,當然費時費力,這與閱卷的時間短、效率高相矛盾。

因此,作文要求考生必須在文章裡恰當設計表達中心的句子,並將其放在文章的顯眼位置。設計表達中心的句子,要從材料及話題要求出發,運用其中包含的道理,聯繫生活實際,得出一個帶有一定生活指導意義(或哲理)的判斷,這個判斷就是中心思想或中心觀點。考察每篇優秀作文,它們都運用了不同的判斷,所不同的是,表達這個判斷的句子因文體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形式。一般地說,議論性文體的中心句就是一個判斷句,記敘性文體的中心則是一個議論抒情味很濃的句子,無非這兩種。至於怎樣具體表述,要因人而異,因文而異,甚至因語言環境而有所不同。

4.無主題命題作文

無主題命題作文的要求儘管相當寬泛,但是並非沒有限制,我們要寫出“符合題意”的作文,就一定要認真審題,通過審題來確定材料所要求的內容範圍,確定文章內容的重點。作文的審題一般包括:審清話題材料、分析限制條件、把握寫作要求、明確寫作主旨四個方面。另外,“自選文體”並不等於不要文體,更不意味著考生可以隨心所欲地寫“四不像”的文章。考生如果選定了寫議論文就要寫得像議論文,符合議論文的文體特點;如果選定了寫散文就要像散文,符合散文的文體特點。

無主題命題作文在審題時應兼顧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的相關方法。

第三步、確立文體

確立文體的時候,要注意兩點:

第一,你所擁有的材料用什麼表達方式來體現主旨更合適。

第二,你擅長寫什麼文體。總之要綜合考慮,揚長避短,發揮特長。

審題時要突破的第四步是要做到釋文、探幽和明旨三方面相輔相成。

作文的審題要求寫作者在審題過程中要做到釋文、探幽和明旨三方面相輔相成。

釋文,應先知學詞的本義,再掌握它的引申義和比喻義,唯有透徹地理解題意,才能保證審題的準確無誤。

探幽,在看懂題目字面義的同時,還要透視其隱含義,把握題目深刻的思想內涵。

明旨,寫看材料作文,關鍵是把握材料的主旨,既接受材料的限制,又從中得到啟示。

若寫話題作文或無主題命題作文(一般不規定主旨)應細讀話題文字,明確寫作範圍,確定中心和體裁,然後“大題小作”。須知,話題作文審題中的“定向”是十分重要的環節。

要具備這三方面的真功夫,關鍵在於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水準和理解分析能力。

簡單說來在考場上,審題技法主要有三:

技法一,先切後截。於材料中尋得一個切人的口子,以獲得一個截面;或者說找到一個寫作的角度,將作文的範圍加以縮小或限制。不泛泛而談,單刀直人,放縱情思以自由馳騁。

技法二,先比後取。根據命題要求擬出兩套作文的方案,再比較其優劣,以更吻合命題意圖為原則來決定其中應該保留的方案。這樣看似費時些,但如果平時有意加強了取捨的訓練,臨考就能得心應手。

技法三,先扣後提。開篇即扣住材料給出的作文立意,不旁逸斜出。在此基礎上,審題應學會高人一籌,使自己的思想更深刻些。

小尾

相信你已經大致學會了審題的技巧,接下來就要找作文題目來訓練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