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斷崖式下跌,百度外賣到底經歷了什麼?

原本一路高歌的百度外賣, 在兩次致命決策之後掉出外賣的第一梯隊, 而團隊管理混亂, 集團的強勢干預, 以及為融資採取飲鴆止渴的做法加劇了百度外賣的頹勢。

斷崖式下跌, 百度外賣到底經歷了什麼?是傷還是痛?

這些天, 關於百度外賣的傳聞不斷。 順豐與百度外賣成立合資公司的消息似乎只待官宣。

然而, 目前處境尷尬的百度外賣用實際行動正在回避與美團、餓了麼的正面競爭。 在今年的百度外賣年會上, 公司CEO鞏振兵並沒有提市場份額, 而是著重強調在行業中的差異化, 在他看來百度外賣並非單純的要做餐飲外賣, 未來的重點會放在同城配送上。

年會現場, 一名中層員工對鞏振兵的表態不以為意, 他認為這種表態更像是向競爭對手的繳械投降“百度外賣現在做的是什麼?是關停直營城市, 關城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放棄。 ”

2016年是百度外賣水逆的一年,

即便它的競爭對手們也沒有料想到, 百度外賣的市場份額會在這一年遭遇斷崖式下跌。

一位外賣平臺高管聲稱, 百度外賣在白領市場具備先發優勢, 最高時白領的市場份額能到33%, 略超另外兩家。 在2015年三季度時, 這位高管認為它很有可能會沖到40%。 但在這個外賣平臺的監測中, 現在這一數字只在7%左右。

與市場失守相伴隨的是百度外賣在集團內部的邊緣化。 2月24日的分析師會議, 李彥宏承認, 公司確實降低了糯米和百度外賣的消費補貼和行銷費用。 而他在之前接受採訪時的表述更為直白:“如果真的做不過看著標有“鞏大”字樣的飯盒擺在面前時, 頗為驚愕, 這是內部對鞏振兵的一種稱呼, 卻被做成了外賣品牌。

他認為這完全是胡鬧, 也不排除是員工在投其所好。

除了中央廚房外, 百度外賣又陸續上馬了生鮮、食材供給、商超、眾包、電商平臺質選生活等項目。 “當時開了n多條線, 能想到的都要做。 ”

當競爭對手調集兵力集中猛攻時, 百度外賣卻把精力分散出去。 回想當時的情形, 張敏認為鞏振兵在戰略上的迷茫是之後百度外賣敗退的主因, “我覺得他沒有想清楚要做什麼。 ”

業務線擴張之外, 接下來鞏振兵還做了另一個決定, 春節給騎手放假, 幫助他們買票回家。

春節時期是外賣行業的巨大低谷, 用戶返鄉, 餐廳停業, 外賣需求驟減。 到底要不要在春節留住騎手成了一個問題, 畢竟如果要在春節期間保持原來的運力,

就必須給騎手節假日期間的高額工資補貼, 這是一筆不太划算的買賣。

美團外賣採用了相反的做法, 他們保留了一部分騎手在平臺上繼續配送, 並且在節後加速和加大了對騎手的招聘:只要騎手在這個期間入職, 就會有一些獎金, 如果能夠介紹認識的人一起過來, 還會再給一筆獎金。 這使得美團在正月十五前恢復運力, 而過完年回來的百度外賣在很長時間都招不到騎手。

2016年3月, 百度外賣開始為它的這兩次戰略失誤付出代價。 春節後, 此前高歌猛進的百度外賣第一次出現了增長停滯的局面, 甚至略有下降, 僵持數月, 未見好轉。

一個月才搞清楚組織架構

試錯是創業公司的常態, 甚至矽谷創業圈有一條金科玉律叫“快速試錯”,

當創業公司發現自己的方向錯誤後, 要立刻放棄, 調整戰略。 可惜臃腫的人員和複雜的組織架構讓百度外賣的反應分外緩慢。

到2016年上半年, 剛成立滿兩年的百度外賣人數已經到4000多人(包括臨時工), 比一年前翻了4倍。 張敏經歷了百度外賣招人最瘋狂的階段, 集團對編制人數有管控, 有一些進不來, 就啟用臨時工。 “之前掙六七千塊錢, 來這裡要一萬八。 人力給還到一萬五, 好, 成交。 ”

越來越多的人催生了越來越複雜的管理架構。 李偉(化名)是2016年入職百度外賣的中層員工, 負責一個新業務部門。 按照之前的工作習慣, 他會先花一周熟悉企業的組織架構和人事關係, 但在百度外賣他用了一個月才搞清楚。

“彙報職級非常混亂, 直接幹不了活。”

起初百度外賣架構是,CEO鞏振兵下有產品VP、管道VP、直營VP、物流VP,各VP下有各自部門。後來業務越來越多,又出現了大客戶部門、各生態鏈團隊、運營團隊、開放平臺,以及GR、PR、財務等職能部門。“部門多了後,相互協調就出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百度外賣在兩個部門之間設置了交叉崗。

這樣的設置有助於兩個部門的協調,但也直接導致,“我向我的上司彙報一件事,但他受其他部門制約,做不了主,我就得再跟其他人彙報,倆人意見不一致,我就擱在那了。”

不僅部門之間的牽制影響了執行效率,高管間的頻繁變動也讓中層員工無所適從。

陳錦暉和陳青都是副總裁,前者管代理城市,後者管直營城市。在下半年的一次調整中,百度外賣一改之前代理、直營兩種分類模式,而是按照地域分為了一區、二區和三區,均向陳青彙報,名為副總裁的陳錦暉在這次調整中成了第三區總監,其權力被大幅削減。

陳錦暉是百度外賣的初創成員,是內部公認的幹將。在到百度外賣之前,他在百度管道部做了鞏振兵7年助理,與鞏振兵的關係不言而喻。有接近陳錦暉的人士告訴AI財經社,陳錦暉與鞏振兵關係之所以疏遠,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陳錦暉不服陳青,但鞏振兵卻十分重用後者。到2017年2月份,陳錦暉開始休假,5月份正式宣佈離職。

據北京商報報導,除陳錦暉外,百度外賣原物流負責人朱勇也在今年春節前後因內部架構調整離職。而更早的時候,百度外賣早期產品負責人王莆中、副總裁王耀弘、副總裁宋黎明、原百度外賣產品總監劉燦等在2015年到2016年期間相繼離職。

集團干預埋隱患

集團的耐性是有限的。

2016年6月,李彥宏在接受《財經》雜誌採訪時直言:如果真的做不過,就不做,該做的決斷也要做。李對現狀並不滿意,因為“現在的市場地位還不是第一”。

這種不滿最直接的反映是集團降低了對外賣的投入。當時的一個背景是,百度外賣的補貼率高居不下,一度接近20%,即100塊的交易額裡,十八九塊都是百度外賣掏的腰包。集團看到如此高的補貼率,卻遲遲不見市場份額增長,便要求百度外賣減少補貼。

2016年7月,百度外賣第一次大力度降低補貼。用戶回饋也很直接,“光這一個月,百度外賣的市場份額就得掉了4個百分點”,上述外賣平臺高管如此說道。而這4個百分點,在三足鼎立的外賣市場已足夠致命。

百度集團的強勢干預,成為百度外賣2016年下半年迅速沒落的又一原因。雖然百度外賣早已從集團獨立出來,並且引入外部投資,但集團對它仍然有很強的把控,外賣的管理層並無話語權。百度外賣的走勢,不得不遵從於百度集團的戰略走勢。而在2016年,經歷魏則西事件、輿論一邊倒的指責、股價下跌、市值縮水,百度開始重新考慮自己的定位。

2016年10月,李彥宏首提百度要轉型為一家人工智慧公司。他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人工智慧將成為百度未來增長的新引擎,涵蓋所有產品和服務。媒體們解讀,與人工智慧關係不大的百度外賣正式在內部遭到拋棄。

集團減少供血使百度外賣陷入到資本短缺的境地,這時候它所有的舉措似乎都是圍繞著“錢”展開。

百度外賣首席戰略官韋迪整個下半年都在香港、美國為融資奔波,11月份傳來好消息,有投資機構表達了投資意向。為了向投資者展示出更好的成績單,韋迪所帶領的戰略部在去年11月20日到今年1月21日的這兩個月時間裡制定了新的打法——不顧流水,將盈利提升。具體來說:在商戶層面,多收取5%的傭金,在用戶層面,提高配送費。

某雜誌在一篇報導裡這樣寫道:這樣的做法在短期內確實提高了盈利,北京某區域的收入到12月底時翻了將近七倍。但負面效應也很快顯現,由於傭金提高,一些商家開始把百度外賣的訂單轉到美團或是餓了麼上去,有的商戶甚至直接在百度外賣的店鋪描述裡標注“百度外賣配送費過高”,勸導用戶從美團外賣等其他平臺上下單。

百度外賣的市場份額一路下跌,直到北京的市場份額下跌了10%以上,內部才叫停了這一策略。除此之外,裁員、直營轉代理等縮減成本的舉措都在內部實行著。繼去年7月之後,這是百度外賣經歷的第二次斷崖式下跌。

如今,百度外賣在做的事情是在系統上與順豐打通,發展同城配送。百度外賣在國貿商圈的配送已經全部包給了順豐。之後兩家進行資本上的聯動更是大概率事件,據AI財經社此前的獨家報導,雙方將按照5:5的出資比例,共同出資通過設立合資公司來運營。

對於這些變化,中層員工李偉已經等不及了,春節之後,他選擇了離了職,”感覺看不到希望了”。另一位已離職高管則更顯出平常心:“創業失敗是個大概率事件,這太正常了。”

這,就是互聯網市場。

直接幹不了活。”

起初百度外賣架構是,CEO鞏振兵下有產品VP、管道VP、直營VP、物流VP,各VP下有各自部門。後來業務越來越多,又出現了大客戶部門、各生態鏈團隊、運營團隊、開放平臺,以及GR、PR、財務等職能部門。“部門多了後,相互協調就出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百度外賣在兩個部門之間設置了交叉崗。

這樣的設置有助於兩個部門的協調,但也直接導致,“我向我的上司彙報一件事,但他受其他部門制約,做不了主,我就得再跟其他人彙報,倆人意見不一致,我就擱在那了。”

不僅部門之間的牽制影響了執行效率,高管間的頻繁變動也讓中層員工無所適從。

陳錦暉和陳青都是副總裁,前者管代理城市,後者管直營城市。在下半年的一次調整中,百度外賣一改之前代理、直營兩種分類模式,而是按照地域分為了一區、二區和三區,均向陳青彙報,名為副總裁的陳錦暉在這次調整中成了第三區總監,其權力被大幅削減。

陳錦暉是百度外賣的初創成員,是內部公認的幹將。在到百度外賣之前,他在百度管道部做了鞏振兵7年助理,與鞏振兵的關係不言而喻。有接近陳錦暉的人士告訴AI財經社,陳錦暉與鞏振兵關係之所以疏遠,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陳錦暉不服陳青,但鞏振兵卻十分重用後者。到2017年2月份,陳錦暉開始休假,5月份正式宣佈離職。

據北京商報報導,除陳錦暉外,百度外賣原物流負責人朱勇也在今年春節前後因內部架構調整離職。而更早的時候,百度外賣早期產品負責人王莆中、副總裁王耀弘、副總裁宋黎明、原百度外賣產品總監劉燦等在2015年到2016年期間相繼離職。

集團干預埋隱患

集團的耐性是有限的。

2016年6月,李彥宏在接受《財經》雜誌採訪時直言:如果真的做不過,就不做,該做的決斷也要做。李對現狀並不滿意,因為“現在的市場地位還不是第一”。

這種不滿最直接的反映是集團降低了對外賣的投入。當時的一個背景是,百度外賣的補貼率高居不下,一度接近20%,即100塊的交易額裡,十八九塊都是百度外賣掏的腰包。集團看到如此高的補貼率,卻遲遲不見市場份額增長,便要求百度外賣減少補貼。

2016年7月,百度外賣第一次大力度降低補貼。用戶回饋也很直接,“光這一個月,百度外賣的市場份額就得掉了4個百分點”,上述外賣平臺高管如此說道。而這4個百分點,在三足鼎立的外賣市場已足夠致命。

百度集團的強勢干預,成為百度外賣2016年下半年迅速沒落的又一原因。雖然百度外賣早已從集團獨立出來,並且引入外部投資,但集團對它仍然有很強的把控,外賣的管理層並無話語權。百度外賣的走勢,不得不遵從於百度集團的戰略走勢。而在2016年,經歷魏則西事件、輿論一邊倒的指責、股價下跌、市值縮水,百度開始重新考慮自己的定位。

2016年10月,李彥宏首提百度要轉型為一家人工智慧公司。他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人工智慧將成為百度未來增長的新引擎,涵蓋所有產品和服務。媒體們解讀,與人工智慧關係不大的百度外賣正式在內部遭到拋棄。

集團減少供血使百度外賣陷入到資本短缺的境地,這時候它所有的舉措似乎都是圍繞著“錢”展開。

百度外賣首席戰略官韋迪整個下半年都在香港、美國為融資奔波,11月份傳來好消息,有投資機構表達了投資意向。為了向投資者展示出更好的成績單,韋迪所帶領的戰略部在去年11月20日到今年1月21日的這兩個月時間裡制定了新的打法——不顧流水,將盈利提升。具體來說:在商戶層面,多收取5%的傭金,在用戶層面,提高配送費。

某雜誌在一篇報導裡這樣寫道:這樣的做法在短期內確實提高了盈利,北京某區域的收入到12月底時翻了將近七倍。但負面效應也很快顯現,由於傭金提高,一些商家開始把百度外賣的訂單轉到美團或是餓了麼上去,有的商戶甚至直接在百度外賣的店鋪描述裡標注“百度外賣配送費過高”,勸導用戶從美團外賣等其他平臺上下單。

百度外賣的市場份額一路下跌,直到北京的市場份額下跌了10%以上,內部才叫停了這一策略。除此之外,裁員、直營轉代理等縮減成本的舉措都在內部實行著。繼去年7月之後,這是百度外賣經歷的第二次斷崖式下跌。

如今,百度外賣在做的事情是在系統上與順豐打通,發展同城配送。百度外賣在國貿商圈的配送已經全部包給了順豐。之後兩家進行資本上的聯動更是大概率事件,據AI財經社此前的獨家報導,雙方將按照5:5的出資比例,共同出資通過設立合資公司來運營。

對於這些變化,中層員工李偉已經等不及了,春節之後,他選擇了離了職,”感覺看不到希望了”。另一位已離職高管則更顯出平常心:“創業失敗是個大概率事件,這太正常了。”

這,就是互聯網市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