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理研究:高智商的人愛獨處

一篇2016年發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期刊的文章說的研究報告說:一般人群不喜歡住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 高智商的人較不排斥都市;而且一般人群愛社交,

高智商者卻愛獨處。

研究者認為, 我們的老祖先, 在非洲大稀樹草原上的年代, 已經調節於人口稀疏、僅與少數部落內盟友頻繁交往。 他們在那環境下最能滿足生存安全和繁殖的需要, 最感到幸福。

如今, 一般人群頭腦趕不上時代變遷, 因此仍然不喜歡住在都市、愛小群社交。 而高智商者的頭腦較能調節變遷, 因此較不排斥都市、愛獨處。 高智商的人如果花更少的時間在社交生活上, 可能會感到更快樂, 這顛覆了現代人透過頻繁社交活動獲取快樂感的說法。

為什麼一般人不喜歡住在都市, 而高智商者較不在意?

從前的一項城市地理學(Urban Geography)調查已經顯示, 居住地的人口密集度, 會影響居民的幸福感。 幸福感的高到低, 依次是:鄉村和小鎮、其次是市郊、然後是小城市(人口小於25萬)、最低的是大城市(人口大於25萬)。 這一現象被稱為“城鄉幸福感梯度”。

相對于城市的不見天日、擁擠, 吵雜、緊張, 鄉村生活所帶來的風景美麗、恬靜、生活的獨立性、緩慢的步調、和善的居民, 能吸引很多的人。

許多研究曾經從以上社會經濟學(Social Economics)的角度, 來解釋“為什麼一般人不喜歡住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

隨著人類社會的演變, 人類變成活在一個人口密集的環境時, 其大腦來不及進化, 仍然是和少數熟人相處時運作最好。 然而在大城市中, 和我們打交道的大都是陌生人, 所以就會產生一些心理調適上的困難, 大腦就會把社會上的人分成一個個小的社交圈子, 然後躲在自己的小圈子裡。

高智商的人, 較有能力去應對這些心理調適上的困難。 因此, 他們比一般人較有能力調節人群密集的社會, 而不會不舒服。

為什麼一般人愛社交, 高智商者愛獨處?

一般人的大腦, 可能仍然把“獨處”等同於“切斷與少數朋友的頻繁接觸”, 而認定為生存危機。 但高智商人群的大腦則不會, 因此較能享受獨處。

有幸福學經濟學學者則認為, 高智商者, 避免頻繁社交, 是要集中精力追求人生更重要的目標。

美國Brookings Institute研究機構的幸福學經濟博士Carol Graham則認為, 高智商的人需要將精力集中在一些人生更長遠的目標上,

他們把社交只當成在追求事業和自我提升的道路上的閒暇娛樂。 頻繁的社交活動反而會影響他們追尋目標, 因此會降低其生活幸福感。

▽推薦閱讀:

心理健康:談壓力

別讓心理學上的五個“病態效應”影響你!

只要聊天就能“年薪百萬”?來看一位心理諮詢師的心路歷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